语文教学三题——兼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育论文,思想论文,叶圣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必须十分重视钻研教材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多次指出,语文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的例子和凭借。为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钻研教材,充分利用这些经过反复论证和精选的、文质兼美的例子和凭借,让学生真正读懂并学会写作同类的篇章。然而,在以往和当今的基础阶段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相当数量的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把认真钻研教材摆到重要的位置,而是过多地依赖教学参考书。我们在各地中学听课时常常会碰到一个奇怪现象,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上相同课文时,他们的教学程序乃至课内时间的分配等竟会如出一辙。稍作了解,原来是他们把教学参考书当作教学的主要依据了,全都按照题目、作者、背景、词语、段落、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的顺序进行教学。他们重视参考书的程度远远超过对教材文本的钻研。据我们调查,有的教师甚至在每篇课文教学前不看教材而先看参考书,从而被参考书紧紧牵着鼻子走。参考书本来只是一种仅供教师教学参考的资料而已,各地、各校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同,怎么可以用相同的模式和条款来组织教学呢?《吕氏春秋·察今》中“刻舟求剑”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读后无不让人发笑;这种不分对象不分条件,全部依照参考书的教学方法与刻舟求剑有何两样?我们认为,如果不从依赖参考书的陷阱中挣脱出来,长此以往,无论是对教师本人还是对语文教学改革,都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害处之一是会导致离开了参考书将无法进行教学。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就曾接触过这样一位语文教师,有一年开学后他发现教材变动很大,第一单元开头两课都是原先教材中所没有的,而新教材的参考书又因故未能按时到校,结果这位教师就私自把第三课移到前面来上(第三课是原先教材中的老课文,有参考书仿照);学生询问对调的原因,他竟无言以对。何其可悲也!
害处之二是会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有的教师害怕对教材文本钻研中的艰辛,常常直接带着参考书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有一次一位教师上完一节语文课回办公室休息,值日生擦过黑板后发现了讲台上的参考书,翻进一看,竟然与教师刚才讲的一模一样,他马上高声宣布:“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老师上课另外有一本参考书的。如有这本书,我也会教!”他的话引得许多同学纷纷围上来观看,从此,该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当然,我们决不认为可以丢开参考书,而是主张教师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花到认真钻研教材文本上去。在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班上,我曾把自己及他人经过多年试验并证明行之有效的备课程序作过阐述:每教一课,都要在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的前提下,反复钻研课文,思考该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思考攻克这些重点和难点的最佳方案,尤其要把如何启发学生当作备课的重中之重。等到以上这些问题都深入研究过之后,再翻开参考书来看。就一般情况而言,刚参加工作几年之内的新教师,往往会发现自己的思考与参考书有若干差距,这很正常,因为参考书的编写者大多是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年轻教师要虚心地用参考书中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欠缺。只要长期坚持这种备课程序,年轻教师的水平就能在数年之内得到很快的提高。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钻研教材后的思考与参考书上的教学建议常常不谋而合,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若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孜孜以求,假以时日,你一定还会找出参考书里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疵点,换言之,你的思考已优于参考书;至此,有没有参考书对你已无关紧要。到了这个层次,你无疑是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坛新秀或优秀教师了。
如前所述,因为语文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的例子和凭借,所以你若认为教材中的某些课文不甚理想,当然可以选取其他更好的文章作为例子和凭借来取代教材,但有一点必须牢记,既然你选作教材了,就一定要反复钻研,然后精心地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其目的全在于学生语文能力的真正提高。
我们希望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同志,尤其是年轻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十分注重对语文教材的钻研和分析,这与依赖参考书进行教学的效果绝对有天壤之别。诚然,前者辛苦,后者轻松,但是,世界上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离不开辛苦的;丰硕的收获总与辛勤的耕耘成正比。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也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们还是知难而进、以苦为乐吧!
二、必须十分重视启发学生
“教无定法”。我们历来认为,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教法全都值得提倡,但是,那种被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反复证明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的“满堂灌”“逐句讲解”,则是应该坚决废止的。综观当今的语文教育界,凡有建树的优秀教师,没有一个会采用这种少慢差费的落后教法。恰恰相反,尽管他们的个人资质、特长和具体教法各异,然而有一点却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他们全都非常注重有效地启发、诱导学生。用叶圣陶的苏州方言来说,就是他们全都十分重视启发学生“动天君”(即动脑筋)。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教学是母语教学,绝对不是教师未教之前学生全都不懂,教师一讲就全都懂了,所以,那种“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陈旧教法,历来受到严厉的挞伐。叶圣陶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曾十分气愤地指出过,满堂灌、逐句讲解的教法,对学生来说,“在默默地听讲之中,青年的生命被戕贼到何等的地步?”对教师而言,“若不要求改革,便无异于自甘沦落了。”(注: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由此可见,满堂灌、逐句讲解的害处多得说也说不完。但是,为什么至今还有那么多语文教师对这种教法心怀眷恋而不肯舍弃呢?个中原因并不复杂,用这种教法无非是上课时体力消耗稍大些,无须过多用脑。体力劳动是简单劳动,脑力劳动是复杂劳动,取简单而去复杂,就是这些人的症结之所在。
道理是如此简单,所以,从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现在和将来考虑,我们必须继续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这虽然是个老话题,但仍有大声疾呼的必要。“启发”二字应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在备课时,教师就要把如何启发学生当作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上课时,坚决把学生推到主体和本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全在于启发和诱导,只有在“启而不发”时才作适当的点拨;布置课外作业及拟编试卷时,也应贯彻启发的原则。
善于启发学生,这是语文教师必须修炼的基本功之一。我们认为正确的启发应该符合“难易适中、由浅入深”的原则。有的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提了许许多多问题,诸如“我们要不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同学遇到困难你能袖手旁观吗?”等等,显然,提这些根本不用思考学生就能回答的问题,与“启发”二字毫无关联;尽管教师的初衷是好的,但不可能收到什么效果。善于启发学生,并无捷径可走,它要求为人师者须在对学生充满爱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夯实功底,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机动、恰到好处地相机诱导,方能收到良效。下面两例我们认为是较为理想的启发。
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坛新秀上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他问学生:“为什么‘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了千古名句?”学生踊跃发言:“关键是‘绿’字用得好,形容词作动词用,而且是使动用法,很传神,很有力度!”教师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让大家再想想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学生人人开动脑筋思考,但一时无人举手。教师说:“我曾写过一首诗,其中一句为‘秋风又黄江南岸’,大家看看此句如何?”一时间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有些学生说好,有些则说不怎么样,但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春风又绿江南岸”。教师进一步启发:“如果在王安石之前,有人写出了‘秋风又黄江南岸’的句子,情况将会怎样呢?”课堂上再次出现了讨论的高潮,有学生说:“如若是那样,或许‘秋风又黄江南岸’要成千古名句了。”教师非常高兴地说:“很好,很好!王安石在该句中的‘绿’字,前人从未这样用过,是他反复锤炼所成,千辛万苦;而我诗句中的‘黄’字是仿照,得来并不费功夫;没有‘绿’字在前,我哪有本事轻易吟出‘秋风又黄江南岸’来?”就这样,在教师的一步步启发下,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真正懂得了文学创作具有不可重复性,它的主要手法之一就是求“新”的道理。
另一位优秀语文教师上古代诗词,在临近下课时发现有部分学生思想注意力不够集中,他马上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当中有多少人了解自己的父母?知道的请举手。”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那么祖父、祖母呢?”举手的人明显少了。“谁能告诉我,你了解自己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吗?”这回全班只有一个人举手。“多么令人遗憾呀,只隔开两代就全然不知了!不过这也不能都怪你们,谁叫他们不留下点光辉的业绩呢?”这时全班学生陷入了沉思。教师趁机启发:“从你们这代算起,三代之后,假如坐在这里的是你们的玄孙辈,他们能聊些什么?是否也会把你们忘得一干二净?如果真是那样,也不是他们的过错。关键是百年之后,你们有没有给他们留下值得珍爱和回忆的东西?这又取决于你们现在是虚度光阴,终老无成,还是奋力拼搏,无愧一生?”这位教师看到同学们全神贯注,似乎个个都成了亟待春雨滋润的禾苗,马上转身在黑板上写出了朱熹的短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全班学生积极性很高,不但较为深刻地理解了要珍惜青春年华,而且当堂就能熟练背诵这首短诗了。试想,倘若教师不善于启发,而是板着脸孔说教或训斥,其结果将是截然相反的。
三、必须十分重视实践训练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明确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8)如果说读书偏重于知识,那么使用则偏重于实践和训练。读了书不进行训练,不能运用于实践,即使读的书再多,也无异于“两脚书橱”,对他人及社会都是毫无补益的。
任何学科的学习均离不开实践训练,相比较而言,语文学科显得尤为突出。数学中的许多公式,物理中的许多定律,你记住了就能解决一些问题,比如二元一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等,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这些公式、定律来解题,而语文学科则不同。仅以作文而论,老师讲文章结构要“凤头、猪肚、豹尾”,“题材要新,挖掘要深”,“语言要力求准确、简明、朴实、生动”等,学生记住了这些难道就能执笔为文了吗?语文能力的达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训练!打拳的人须“拳不离手”,唱戏的人须“曲不离口”;一个光能背诵游泳动作步骤和呼吸要领的人,若未经过水中的反复训练就贸然跳进江河湖海,那是十个就有十个要被淹的。
叶圣陶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他还多次警示广大青少年学生千万不要相信所谓“语文学习百日通”“速成作文秘诀”之类的书籍,因为那里面说的几乎都是骗人的鬼话。语文的教与学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按规律办事。花拳绣腿、空头说教是绝对不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
按照叶圣陶的观点,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利用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认真预习并置疑;课上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和本位,教师只组织讨论并在必要时进行点拨和答疑;课后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优秀读物。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必须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特别强调了语文训练,继承和发扬了叶圣陶的阅读教育思想,堪称英明之举。至于写作教学,叶圣陶历来反对那种“学生写、教师改”,而且还要“精批细改”的做法,主张让学生“多写、自改”。他说过,写作是一项技能,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才能练就。学生一定“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从心所欲。多写,还要多改。文章不好,原因之一就是自己不改或者少改。”(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这里的多写和自改都强调了训练对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古今中外没有一位写作高手是抛开多写、自改而成就功业的。我们有不少语文教师多年来在课堂上曾一遍又一遍地教过欧阳修的《卖油翁》,想必深知“熟能生巧”的道理:无论是陈尧咨的射箭“十中八九”,还是卖油翁的“油从孔入而钱不湿”,均源自“唯手熟尔”。既然这样,为什么每学期只让学生写少量几篇作文,而且写了作文之后又不指导学生修改,却要越俎代庖地把本应由学生自己做的事情包揽过来?学生写得少,写了又不会改,那要待到猴年马月才能进入“从心所欲”的境界?
长期以来,由于相当比例的语文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实践训练,阅读教学中汗流浃背地搞“逐句讲解”,写作教学中疲于奔命地搞“精批细改”,害得学生形成了一切依赖教师的不良习惯:既不会自觉主动大量地去阅读,读了也不能真正读懂;又不会自觉主动大量地去写作,写了也不能自行修改充实,致使语文水平和能力普遍低下。难怪吕叔湘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责问:“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叶圣陶是“语文工具论”的首创者。他认为语文是工具,兼具思维和交际的双重功能,思维是手段,交际才是目的。交际包括吸收(听和读)、表达(说和写)两方面,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听、说、读、写四者并重;要从内部语言思维训练入手,达到提高外部语言(口头和书面)交际的目的,从而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论从来都不希望把学生制造成只会搬运语言文字的机器,而是要把学生训练成“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合格公民。(注:叶圣陶教育文集.第1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显而易见,叶圣陶所强调的训练,完全不同于为应付各类考试所做的机械练习,更有别于“题海战术”。那样做不但提不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会摧残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应该坚决抛弃!吕叔湘非常赞赏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论,他在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所作的序言中说,语文“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论始终把训练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倡导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让学生养成听、说、读、写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进而把听、说、读、写变成自己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大量教育实践证明了它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是近几年来却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把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甚至在弘扬人文性的时候,避而不谈乃至贬抑工具性,这是必须引起警惕的。上海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每一个学科都有一定的人文性,人文性不独是语文学科的特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才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注:何郁.用正确的训练提升语文学习能力——钱梦龙先生访问录.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所以,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加强语文的实践训练。语文教改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不进行一定的语文实践训练肯定是不行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种空谈语感、空讲人文的语文学习,不仅不会给语文学习带来“宏大”的“人文精神”,而且还会把语文学习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丢失殆尽!
《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思想专论,其主旨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我们联系到语文教学现状,觉得确实应该大大提倡务实精神和科学态度,按照语文学科的自身规律,切切实实地加强实践训练,让广大学生一个个都真正成为语文教改舞台上活跃的、有创造思维的演员,教师则努力当好导演,使语文教学永远充满活力。那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