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 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恰当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重视。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际, 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拓展教学空间,优化课学教学等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内容十分丰富,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因而对小学生来说, 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易于理解又让学生喜爱数学呢?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可能。
目前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进入小学数学课堂,显示了它明显的优势,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富有情趣, 将枯燥的书本知识变成生活情境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任何东西的学习都有着本身的情绪在其中, 对自己喜欢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就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 设置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特别是把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当作背景, 才能保证小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学习活动中, 这样才会提高学习效率, 达到成长中快乐学习的目的。
例如, 在小学数学“加减乘数运算规则”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手段, 为学生营造市场交易的场景, 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般地加入到购物的场景中,同时, 教师还可以将物品设置为学生熟悉的玩具、学习用品等, 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进行计算,这样的教学方法, 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突破数学教学的重点难点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低下,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传统教学往往是通过“题海战术”从而达到“熟能生巧”, 这样学生虽然会做了但难以透彻地理解。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丰富和多样化, 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也日益丰富和完善起来, 针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即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直观展示,也可细化分解,分层突破。
例如, 在小学数学圆柱侧面积的计算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计算公式。 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动画展示的方式, 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圆柱展开、合成的动态视频,并结合动态视频, 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种通过学生自主归纳所得的公式, 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和牢固, 同时在训练和测试的运用中就会更加灵活,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又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学生通过观察静态图片, 容易陷入“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误区。 我们可通过几何画板呈现两组角,一组边长相等但角不等, 另一组角相等但边长不相等, 并且让学生用度角器测量进行列表对比, 通过动手实验验证学生的判断错误,然后再通过几何画板拖动角的边长, 改变边长长度,让学生注意边的长短变化与角的度量值的关系。 直观总结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 从而有效地克服了这一错误的数学认知, 高效突破了数学教学重难点
三、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致使整个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 学生也难以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像、 影音、 文本等方式将教师要讲的知识制作成一个个微视频,既可在课堂上展示,提高课堂效率, 也可放在班级或家长QQ群里,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通过平板电脑, 让学生借助这些视频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测试,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看一遍, 接受能力弱的可多看几遍,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针对学生的个性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在学习正方体的体积时,我们可通过动画将一个边长为3cm的正方体,切割成体积都是1cm3的正方体。 按照这样的切法可以切割成多少块正方体呢?然后再将每一块正方体体积都是1cm3的小块拼起来,又成为一个边长为3cm的正方体,这种正方体切割和拼接的全过程演示, 很容易让学生理解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多次看视频仍不能理解的极少数学生, 教师可鼓励学生回家通过搭积木的方式来理解, 这种通过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来学习的方式,比教师的枯燥讲解不知要强多少倍。
四、借助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拓展数学课堂教学空间,优化课堂教学
远程教育资源是一种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由专家和优秀教师制作的优质学习资源, 是未来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 特别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巧妙地借助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不断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拓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效果。
如在师资严重匮乏的偏远山村小学,可借助远程教学资源同步上课,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还可以到网上寻找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然后结合本校学生认知水平和学情,设计出更有效合理的学习方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每节课、每个知识点的教学都必须要用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合理、正确、恰当选用信息技术,该用的要用,不要勉强使用。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观察长方体,学生们反而难以看清立体图形全貌。若借助学生身边的具有长方体特征的实物,如黑板擦、文具盒、书本、橡皮等来观察,长方体的图形特征会一目了然且更真实可信。
论文作者:孙奇香 孙奇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2月总第3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正方体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手段论文; 边长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2月总第3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