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我国的《人民防空法》颁布并实施以后,人防地下室成为了民用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防护通风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成为了人防地下室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当前存在的问题,举例分析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研究
我国《人民防空法》颁布并实施以后,当前很多的民用建筑都在居住安全功能的基础上根据要求与标准设计了人防地下室。日常生活中,这些地下室可供车库或重要设备存放应用,而在过去的战时阶段,人防地下室就充当人防物资库、人防汽车库以及柴油站等掩蔽作用[1]。
1.当前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常见的问题
1.1防空地下室与一般地下室不明
从很多建筑单位的规划来看,当前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没有真正接触过防空地下室的设计项目,也没有接受相关的训练,所以在接手方案设计时甚至无法区分防空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的区别,表现为缺少防空地下室的规划标准和相关材料、错误将地下室作为防空地下室、错误认为只需将人防荷载规划到普通地下室顶板就形成防空地下室。设计内容比如抗爆板块请求、防护密闭标准、防护板块与风水电不同体系等。
1.2缺乏统一的整体防护功能
不难发现当前很多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管道穿越没有合理防密、抗爆板块与防护板块几乎相同、不同构造部位的规划荷载取值不科学等等,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防空地下室缺乏整体防护功能的表现。由于防空地下室不同单元在损坏时的形状以及荷载值有差异,因此在设计时就要确定不同构造和单元的适应抗力,预防防空地下室的构造因为某一个最薄弱的单元导致整个防空地下室的抗力下降的情况发生[2]。
2.举例分析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措施
2.1设计通风系统与划分防护单元
比如某物资库作为一等和二等人员掩蔽工程,其内部的每一个单元大小都为2000平方米以内,这在标准上要求不能单一单元的大小超过4000平方米。进入战时以后,通风系统设计就要求不同防护单元必须自成体系,那么对应的设计就必须区分好防护单元与防火单元之间的联系,为平战结合设计过程提供更多的便利,此外平战转换的量也要逐渐减少。
2.2选择好战时通风方式与通风设备
2.2.1选择战时通风方式
主要的通风方式包括滤毒式、隔绝式、清洁式,如果是物资库的通风,则要选择隔绝式与清洁式。其中,隔绝式通风是面临生化武器袭击或是核武器袭击时,当前的过滤器没有办法对各种毒剂进行确定和处理,那么就要将人防地下室与外界隔绝,停止一切排风与送风的情况,主要以送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在隔绝的情况下得以循环。滤毒式则主要是遭受生化武器与核武器攻击以后,人防工程外部空气需要被粗效过滤器进行过滤、消波装置进行消波以及过滤吸收器进行处理以后才能传入室内。最后一种清洁式通风主要是在没有受到生化武器或是核武器攻击时,人防工程的空气经过粗效过滤器过滤以及消波装置处理以后,以送风机送风的方式将空气传入到室内进行通风。
2.2.2选择战时通风系统设备
通常情况下,设备的首选是送排风风机,由于战时状态下受到破坏的重点目标往往是电源[3],所以战时的电源通常都难以得到很好保障,那么掩蔽工程中就会配置电动手摇或电动脚踏两种用途的送风机,避免在停电时通过人工的力量驱动风机进行通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通风系统的设计时,滤毒式通风与清洁式通风可以通过上述方式来满足风压与风量的需求。此外,还可以选择粗效过滤器,主要针对滤毒式通风与清洁式通风,可以除去爆炸残余物以及其他大颗粒的灰尘,达到清洁过滤的通风作用。还有就是过滤吸收器,应用在滤毒式通风方法中是非常重要的设备,功能为对空气中的毒物、毒烟、毒剂蒸汽、细菌气溶胶以及放射性灰尘进行过滤并吸收。那么工作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就要考虑与过滤吸收器所连接的支管同程,确保更好地避免出现风量不均匀的情况。另外,还可以选用密闭阀门,在战时状态下,要确保通风系统的作用达到隔离内外部的效果,那么就必须具有关键设备密闭阀门,这种设备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无法调节风量的大小。所以设计的同时必须注意到对外通风管路系统有两道阀门进行密闭,并且在选择阀门时,其内径要与风管直径所匹配,这样才能在安装管道以后操作更便捷,还能减少变径管件的使用。还有选择送风机出口止回阀,如果风机为并联运行,那么就要在出口位置设置止回阀,确保风机在运行时不会因为一些风机的停止而导致短路循环的形成,也保障了不会出现送风系统开启后风量不足的情况。对出口止回阀的选择时风速也有一定要求,一旦风速过小,止回阀可能无法开启或是开启不完全,那么就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最后是选用和设置自动排气活门,在确定具体的使用数量时,主要根据滤毒通风的排气量,对防毒通道换气的次数要求也必须与其想满足。在进行设计时,自动排气活门会设置于高处,防毒通道连通管则设置在低处,对应的排气口要设置高处,这样才能确保气流组织更为合理[4]。
2.3通风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风管材料。通常情况下,人防地下室通风会采用钢制风管,材质为钢板或是镀锌钢板,而染毒区口部排风管或进风管则会采用2~3mm厚度的钢板,做好气密焊接,预埋在密闭墙壁中部分的钢板以及焊接钢管的厚度则要确保超过3mm。清洁区中的钢板厚度具体根据相关要求标准选择。
其次要注意扩散室接管的位置。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比如如果通风管是扩散室侧墙穿出,那么通风管中心线就要在距离后前面约三分之一扩散室净长处。如果通风管在扩散室后墙面传出来,那么就要在通风管端部设置往下的弯头。而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与设计时,会出现一些设计人员不按照标准规范设计的情况,那么就会给人防地下室造成不利的影响。
再者,要加强宣传教育,重视人防地下室的建设工作。这就要求在日常的生活中强化人们对人防地下室功能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确保人们都能了解到和平时期中也有必要建设防空地下室工作的重要意义。相关部门要注重宣传的工作,将建设防空地下室的重要性与功能意义公布于众,宣扬长时间坚持平战结合的重要性,同时也要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比如土地资源短少,人口过多,该如何更充分地利用地下空间保障人身安全等等。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宣扬教育工作,让更多人认识到积极建设防空地下室的作用,尤其是设计人员与建设人员,更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引起重视,钻研开发与学习,将其作为一项坚持的长期事业,真正做好人防作业工作,为巩固我国国防,更好地发展经济作出必要的贡献。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民用建筑中设计人防地下室,注重防护通风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考虑战时阶段人们隔绝通风、清洁以及滤毒的问题外,还要结合和平时期地下室的功能进行应用的转换,那么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首先应积极提高对建设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及其通风系统的重要意义,全面深入理解相关的规范,专业地区分应用合理性,在对系统进行设计时要遵循简单和实用的原则,进行通风容量设计则要做到准确,并确保战时阶段与和平阶段地下室通风设计功能实现巧妙的转换。另外,设计人员还要主要将设计图纸的意图与施工单位做好沟通,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真正发挥设计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冰,何青,王久明.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的注意事项[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7,36(1):81-83.
[2]张炜.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系统设计[J].价值工程,2014,19(83):132-133.
[3]张念华.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方案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11(12):37-38.
[4]杨雪玲,李炳林.当前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思考[J].广东建材,2011,12(5):17-19.
论文作者:文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地下室论文; 人防论文; 民用建筑论文; 防护论文; 战时论文; 风管论文; 功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