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张娇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中医医院麻醉科 浙江省嘉兴市 314500

摘要: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某医院行剖宫产术进行分娩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单纯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产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麻醉诱导时间比对照组短,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辅助用药例数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麻醉效果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恶心呕吐、头痛、低血压、辅助用药等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当中效果显著,能够充分发挥其在临床应用当中的价值,并且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更加安全、有效、起效快,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临床应用

1导言

众所周知,剖宫产属于妇产科中较为常见的手术形式,主要是针对有着产科相关合并症或者是难产产妇而实施的手术,以往针对该种手术常常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而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发展,腰硬联合麻醉应运而生,这无疑为众多医疗机构提升剖宫产手术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对此进行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剖宫产术进行分娩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1)观察组:年龄20~35岁,平均(27.6±1.8)岁;身高1.55~1.72m,平均(1.61±0.15)m;体重56~78kg,平均(63.5±4.3)kg。(2)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28.2±1.7)岁;身高1.56~1.74m,平均(1.62±0.17)m;体重54~76kg,平均(62.7±4.6)kg。观察组与对照组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方法

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吸氧。常规检查呼吸以及心率、血氧饱和度情况,在麻醉之前注射等容积平衡液。对照组使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左侧卧,于L2~3间隙穿刺,待硬膜穿刺成功以后,在产妇产侧置管,深度3cm,以备用。后令产妇取平卧位,给予2%利多卡因5mL试验剂量后,分次共给予0.75%左布比卡因15mL,调节麻醉平面;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术,患者取左侧卧,对L3~4椎间隙穿刺处理,成功之后。利用规格25G的腰穿针从硬膜外18G穿刺针针孔对硬脊膜实施穿刺,直至蛛网膜下腔。对脑脊液的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在此同时保证通畅性,当确认无误后,结合产妇情况,注入浓度为0.5%的布比卡因10~15mg,后退出,置入硬膜外导管,头端朝上方置入3cm,后令产妇平卧,使用针刺法对患者腰部麻醉阻滞范围加以测定,调节麻醉平面。术中可经硬膜外导管追加0.75%左布比卡因5~10mL。

2.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产妇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研究中产妇实际肌肉松弛效果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其中优指的是产妇肌松同时顺利展开手术操作;良指的是产妇肌肉较紧但是不影响手术实际操作;差指的是产妇肌肉较为紧张同时手术也没有办法操作。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产妇剖宫产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麻醉诱导时间比对照组短,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短,术中辅助用药例数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剖宫产术情况比较

3.4两组产妇麻醉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恶心呕吐、头痛、低血压、辅助用药等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麻醉不良反应比较

4结论

剖宫产手术是依托腹切方式将胎儿从产妇子宫中取出,而该种手术在挽救众多围生儿以及相应产妇生命的同时也有着较大的风险,如产妇术后死亡等,因此各个医疗机构均主张产妇在身体健康允许条件下实施自然分娩。以往对于需要剖宫产的产妇多予以硬膜外麻醉方式,而该种麻醉方式所需剂量较多,无论是对于胎儿还是产妇自身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而随着当前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众多医疗机构针对需剖宫产的产妇则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而腰硬联合麻醉有着较快的起效时间,同时实际所用的麻醉药量也比较少,相较于以往硬膜外麻醉有着较强的优势,因此腰硬联合麻醉一经出现就受到众多医疗机构以及患者的欢迎。

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在对剖宫产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使用较细的麻醉穿刺针进行穿刺操作,一般可选择25G/18G,且穿刺针的针尖最好为圆锥状,这样能够显著降低对产妇硬膜的损伤;在实施操作的过程中,要格外小心,最大程度上避免麻醉针尖受损或金属颗粒发生脱落;密注意少量麻醉药物从硬膜外腔通过麻醉针在硬脊膜上的小孔而深入蛛网膜的现象发生。只有在对产妇实施麻醉过程中,注意以上几点,才能够促使其获得最佳的麻醉效果,对于保证其顺利分娩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当中效果显著,能够充分发挥其在临床应用当中的价值,并且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更加安全、有效、起效快,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维武.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3):162-163.

[2]浦翠芬.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7):141-142.

[3]梁尚辉.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45-46.

[4]朱笑梅.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7,(02):15

论文作者:张娇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  ;  ;  ;  ;  ;  ;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张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