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人物与事件——吴大澂评价问题浅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近现代论文,评价论文,事件论文,人物论文,吴大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身为湖南巡抚的吴大澂自动请缨,率湘军赴前线杀敌,结果在海城会战中失利,被清廷革职查办。关于吴大澂的评价,历来存有争议,多数人说他是想“拜相封侯”的投机分子,是贪生怕死的逃将,是卖国求荣的历史罪人。笔者认为,这些评价均有失偏颇,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吴大澂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恢复其爱国官员的应有形象。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海城会战 爱国官员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在丰岛海面,突然炮击中国海军舰船,悍然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被迫于8月1日正式对日宣战。这时正在湖南巡抚任上的吴大澂,虽年逾花甲,但仍以极大的爱国热忱,两次上疏,请求率湘军赴朝作战。8月19日,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 称许“该抚自请带兵助战,奋勇可嘉,著照所请,即行带勇北上。”吴大澂接旨后,于8月底离湘赴沪,从海路抵达山东威海。 不久奉调山海关,负责京、津、榆防务。1895年1月27日,清廷电旨吴大澂, 命其率二十余营湘军,“即日拔队出关,分起进发,会合宋庆等军,相机进剿。”2月11日,吴大澂进至位于辽河下游的田庄台镇。 随即发起对盘踞于海城的日军第三师团的围攻,结果未能攻克。2月27日, 清军再次攻打海城。这时,日军第五师团从岫岩出发,绕过大高岭,攻占辽阳东南40公里的吉洞峪。清廷急令长顺、依克唐阿率吉奉两军回援辽阳,海城之围遂解。困守海城的日军第三师团乘机北上,并与第五师团会合一处,于3月2日间道奔袭牛庄。湘军魏光焘、李光久率部由海城后撤回援,双方激战一昼夜,清军终因寡不敌众而溃败。牛庄的失陷,导致了清军的全面崩溃,营口、田庄台相继不守,吴大澂,宋庆率残部退守双台子、石山一带。3月17日,吴大澂被清廷革职议处。
吴大澂兵败革职后,被一片谩骂声所包围。有的指责说辽河东岸溃败,“全坏于吴清帅(吴大澂,字清卿,故称)一人。”有的诬称他自动请缨到前线杀敌,是怀有拜相封侯的利己动机。有的说他只会吹牛皮、说大话,是“未经战阵,以虚骄之气,作夸大之词”的空谈家。有的说他战前慷慨激昂,临战胆小如鼠,是“弃冠脱剑”的逃将。也有的埋怨他“既无宏济艰难之才,自不合奋投笔请缨之志。”还有的把他同李鸿章、叶志超等人划为一类,斥之为“卖国求荣的衣冠禽兽”。这些讥讽和指责,如果是出于对吴大澂这个败军之将的一时义愤,尚情有可原,若是用来对他一生的功过进行评价,则难免陷入偏狭。毋庸置疑,海城、牛庄之败,作为前敌总指挥的吴大澂是难辞其咎的,但把战败的责任全推到他一个人身上,也是不公平的。笔者认为,吴大澂一生中有功有过,功大于过。其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总体上是好的,对国家和民族是有贡献的。因此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全面地、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他的功过是非,恢复其爱国官员的应有形象。
(一)吴大澂本是一个文官,甲午中日开战之际,在处于大后方的湖南任职,既无带兵打仗之责,又无守边保土之任,为什么放着清福不享,舍易就难,主动请缨,慷慨从戎,甘冒矢石呢?他这样做是被封侯拜相的利己动机所驱使,还是为保卫祖国的历史责任所感召?这是评价吴大澂时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
在吴大澂请缨赴难的当初,清廷的一些官员就存有微词,私下议论说他得到了一块刻有“度辽将军”字样的古印,自以为是万里封侯的吉兆,因此才积极请求率湘军出关作战。后来诗人黄遵宪根据这一传说,曾在《度辽将军歌》中着力进行渲染:“闻鸡夜半投袂起,檄告东人我来矣。此行领取万户侯,岂谓区区不余畀。将军慷慨来度辽,挥鞭跃马夸人豪。平时搜集得汉印,今作将印悬在腰……”〔1〕在黄遵宪的笔下,吴大澂以“度辽将军”自比,完全是不可一世的野心家。但文学终究是文学,史实毕竟是史实。我认为,吴大澂在历史上是否得过“度辽将军”古印,什么时候得到古印,这件事本身并不重要,无须考证,也无须争论,重要的是说吴大澂从一开始就想当度辽将军,因而才主动请战,这是与事实相悖的。首先,吴大澂请求出兵之日,甲午陆战仍局限在朝鲜境内,黄海海战尚未发生,所以他几次上书朝廷,均是请求带兵从海路入朝助战,并无“度辽”之说。其次,吴大澂北上的第一站是山东威海,被李鸿章委派襄助山东半岛的防务。后来清军在平壤战役中溃败,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失利,战火燃烧到中国境内,安东(今丹东)、凤城相继失陷,辽沈动摇,京畿吃紧,清廷才将他从山东调到山海关,以军务帮办的身份,负责京、津、榆一线防务,也未让他立即赴辽参战。第三,吴大澂驻榆期间,屡屡上奏朝廷,表示要以山海关防务为己任,“断不使倭兵越关一步”。清廷也曾电谕:“该抚当此重任,务宜督率将士勤加侦探,昼夜严防。”第四,直到日军相继占领辽南军事重镇金州、旅顺、海城,辽河下游防务告急,守将宋庆电请朝廷派兵增援,朝廷才命吴大澂率军出关作战,而此时距他请缨赴难已有近半年。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所谓吴大澂想当“度辽将军”的说法,缺乏事实根据,很可能是当时一些人穿凿附会出来的。那末,吴大澂请缨赴难的真正动机到底是什么呢?关于这一点,清末经学大师俞樾在他撰写的《前湖南巡抚吴君墓志铭》中说:“愤外侮之侵陵,感中国之积弱,抚膺太息,毅然请缨,诚古人臣急病让夷之义也。”〔2〕我认为俞樾的看法基本上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吴大澂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大义凛然,他的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及行为,不仅反映在甲午战争主动要求抗日上,而且在他以往的仕宦生涯中也有足够的证明。1880年,吴大澂被清政府任命为吉林督办,协助吉林将军铭安办理宁古塔、三姓、珲春等地的防务。其时,中俄东段边界从乌苏里江口到图们江口千余里,仅设立8块木制界牌, 边境管理十分混乱,沙俄乘机蚕食了大片中国领土。为改变这种有边无防的局面,吴大澂一面加强武备,移民实边,一面轻骑简从,深入山林,寻觅界址。他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基础上,多次上书朝廷,建议派员与俄方交涉,重勘边界。后来吴大澂与俄方经过艰苦谈判,签订了《中俄珲春东界约》,收复了黑顶子等部分被沙俄侵占的领土;将士字牌向东南移了五公里;纠正了错立或被沙俄私移的界牌;争得了中国船只出入图们江口的权利。他还在中俄交界的长岭子竖起一根铜柱,亲自刻下“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十四个大字,以表达其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正在吉林督办防务的吴大澂闻讯后,心中十分焦急,几次上奏朝廷,建议派大军进行抗击,并自请率吉林练军3000人赴滇桂抗敌。吉军入关后,因中法战争结束,清廷任命他为北洋会办大臣,留驻昌黎、乐亭、芦台一带,负责京东沿海防务。1884年,日本乘中国忙于处理中法战争善后事宜之机,在朝鲜策划了“甲申政变”,并派人赴朝会谈,密谋控制朝鲜。清廷派吴大澂入朝查办。日使井上馨傲慢无礼,根本不把中国使臣放在眼里。是日,吴大澂带亲兵数十名,直闯谈判会场,仗剑而立,怒目逼视。井上馨惊慌失措,半天才嗫嚅道:“今天本大使与朝鲜政府议事,贵大臣忽来此地,有何干涉?”吴大澂义正辞严道:“使者奉命来朝查办事件,与政府自有应议之事。”当时站在旁边的德人穆林德插言指责吴大澂,吴大澂厉声斥道:“你是何人,干你何事?”穆林德面红耳赤,唯唯而退。吴大澂此举,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同时迫使日本政府放弃许多无理要求,把索赔款由原来的30万元,减为11万元。1887年,吴大澂调任广东巡抚。时值清政府准备与葡萄牙政府签订割让澳门条约。他坚决反对,并多次上奏,请求暂缓订约,或竟作罢论。同时,亲自到澳门附近香山七村及诸岛屿进行勘察,并与葡萄牙殖民当局进行交涉,强烈抗议其强占中国领土的侵略行径。随后他将调查情况上报朝廷,建议先与葡国勘定澳门界址,后与之谈判订约。因昏愦的清政府签约心切,这些正确建议未被采纳。吴大澂虽未能阻止《中葡澳门通商条约》的签订,但在条约中却明确写上了“澳门界址待勘明再定”的条款,从而使葡萄牙侵占香山七村及附近岛屿合法化的图谋未能得逞,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作出自己的贡献。
纵观吴大澂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种种经历,可以看出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坚定性和连续性。同时也证明他在甲午战争中自请率军抗日,绝非一时心血来潮,去捞取政治资本,而是他一贯反帝爱国从思想到行为上的延续和发展。所以,说吴大澂自请参战,动机不纯,是投机分子,这种评价的偏见性再明显不过了。
(二)海城会战失败后,清廷给吴大澂定下的罪名是“徒托空言,疏于调度。”时人也认为他只会高谈阔论而不务实际,是一个“空谈误国”的历史罪人。笔者认为,不应以空谈误国来否定他在甲午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更不应以历史罪人来歪曲他的爱国官员形象。吴大澂虽是败军之将,但他在战略防御和战役进攻的组织实施方面还是做了大量工作的。
第一,甲午战争爆发后,吴大澂在负责京、津、榆防务期间,殚精竭虑,日夜筹划,认真部署,为确保京畿担藏区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1894年8月吴大澂率军北上,到1895年1月底出关,在长达五个月时间内,他除在威海稍作逗留,协助筹划防务外,有四个月驻在山海关,负责津、唐、榆一线防务。这期间,吴大澂曾多次赴大沽、北塘、秦皇岛、山海关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措施:一是根据津榆沿海原驻防各营纷纷调往前敌,五百里海防线仅有马步兵10营,防务十分空虚的实际情况,急调26营湘军,担任津榆防务,随后又招募新军数十营,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兵力短缺的问题。二是针对津榆驻军大部分是新募之兵的特点,号令各营认真演练阵法,学习枪炮射击技术。经过一两个月的基础训练,清军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三是着眼于津榆地区主要是防敌从海上登陆的作战需要,督促沿海军民构筑了大量的预设阵地,仅在山海关一处就挖堑壕3700弓。四是以极大的精力投入到后勤补给工作的调度与组织。如订购奥国8000支小口径枪、1百万发子弹事,从订货、催领,到起运、发放, 光是往来交涉的电报就有40余封。这样,经过吴大澂的辛勤工作,津榆防线才初具规模,京畿安全才有了基本保障。
第二,海城会战期间,吴大澂在上受制于朝廷、钦差,下受梗于同僚、部属的情况下,仍为战役的实施,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
海城会战是各系清军的协同作战,总指挥为朝廷钦差大臣刘坤一,前敌指挥为吴大澂和宋庆。尽管整个战役的组织协调存在极大困难,但吴大澂却不辞其难,尽职尽责地做了大量工作。(1)赈济灾民,以固邦本。1894年,辽河下游和辽西地区遭受严重水灾,有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吴大澂率军出关后见沿途饥民遍野,便立即上书朝廷,请求官赈。他在给李鸿章的电报中说:“宁远州灾区甚广,贫民掘高梁根为食,……能否筹拨银2万两? 救灾恤邻,我师之福,饥民之幸。”他还致电天津帮办王文韶:“田庄台附近村庄,饥民遍野,有十余日不得食者,……澂目击心伤,攘外必先安内,何忍漠视?”后来吴大澂见官赈无望,百姓嗷嗷待哺,便下决心进行私赈,以个人名义,向亲朋借银5万余两,购买粮食,解救灾民燃眉之急。 吴大澂的私赈义举,深受战区百姓感戴,在牛庄抗敌时,湘军以劣势装备抗击数倍于我的日军,给敌以重大杀伤,这与当地百姓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2)朝廷失机,敢于直谏。海城会战期间, 清政府在军事部署上有两次重大失误。一次是调聂士成淮军20营入关,其防守摩天岭任务,由湘军陈湜部接替。聂士成是辽东战场上的一名骁将,多次击败向摩天岭进攻的日军,使其未能前进一步。陈湜也是一员宿将,驻守鞍山,担负辽阳、海城之间的机动作战任务。当时吴大澂正在向田庄台开进途中,接到电报后立即电奏:“聂士成一军碍难移动”。而李鸿章则坚持说:“欲留聂士成守岭,殊属不顾大局,应请朝廷主持,勿为摇惑。”〔3〕 清军的这次调动,是战略上的一次重大失误,对海城会战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如果没有这次移防,日军第五师团决不敢前出攻占鞍山。就是冒险出兵,聂军可绕至敌后攻其老巢,陈军则可在鞍山、辽阳一带进行阻击,使其腹背受敌,困守海城的日军很可能被聚而歼之。这样清军就掌握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清政府的第二次失误,是命吉奉两军回援辽阳。当海城激战正酣之时,日军第五师团示形进攻辽阳。清廷十分恐慌,下令长顺撤海城之围,急救辽阳。吴大澂当即电告清政府:“倭兵虑我力攻海城,意在牵制,似未可中其诡计!”〔4〕对此,清廷非但不予置理,反而再次急电:“辽阳屏蔽沈阳,根本重地,最为紧要。目前,贼踞海城,量久难下,亟应先顾辽沈,刻不容缓。著宋庆、吴大澂、依克唐阿力顾大局,速派兵合力援救,以保完善,不得稍有推诿,致误戎机。”此举等于宣告海城会战的破产。吴大澂在朝廷出现两次重大失误的时候,敢于提出意见和建议,虽未被清廷采纳,但作为前敌指挥官来说,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的。(3)顾全整体,积极协调。海城会战中,吴大澂 具体负责海城方向,担任主攻任务;宋庆负责营口方向,担任箝制任务。在战役打响后,吴大澂看到营口方向的大平山战斗吃紧,就把一部分湘军归宋庆指挥。当他得知日军第一师团前出盖平,营口防务压力增大时,又把刚到田庄台的吴元恺四营炮兵派往营口,加强宋庆所部的防御力量。为尽快攻克海城,他不顾个人安危,冒险将担负警卫任务的7营亲军, 从田庄台调到海城前线,致使自己身边“一营俱无”。吴大澂的这些做法,尽管对海城会战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后面将论及),但对维护湘、淮、吉、奉各军的协同作战,是有积极作用的。
第三,牛庄失陷后,吴大澂在身边无一营之兵的紧急形势下,适时将前敌指挥所后移至双台子,重新部署防御力量,防止敌向山海关长驱直入,从全局上看,这样做是完全必要的。
3月4日,日军两个师团侵袭牛庄时,吴大澂命亲军刘树元率部驰援,调吴元恺炮队速回田庄台,“再图进援”。3月5日,吴大澂仍思固守田庄台,电商宋庆派数营,会同刘树元、吴元恺部,在“牛庄南面竭力防御”。直到他获悉牛庄失陷,魏光焘、李光久生死不明,刘树元部亲军不知去向,吴元恺尚在开进途中,才电请宋庆分兵防守田庄台,自己率前敌指挥所的幕僚,于3月6日撤退到双台子。尔后,吴大澂整顿溃散湘军,会合从田庄台败退下来的宋庆淮军,共20余营,在石山一带组织防御,以固锦州门户。关于这次撤退,吴大澂在给苏州老家的兄长的电报中说:“初十移住双台子,十四至石山站,从容整队而行,毫无惊恐。此间山险可扼,弟与祝帅(指宋庆)合力,二三十营镇守有余。”〔5〕 对吴大澂退守双台子的举措,清廷是赞许的。3月6日电旨:“锦州之防,实惟宋庆、吴大澂专责,务须同心合力,保此一路。”〔6〕钦差大臣刘坤一也认为:“现在惟有北固辽沈,西防宁锦,以保大局。”然而,有人对此提出非议,认为吴大澂是未经接敌而率先逃跑的逃将。笔者认为,撤退和逃跑是两个概念。吴大澂在前敌指挥所面临强敌威胁,身边没有护卫力量的情况下,主动实施转移,与叶志超、卫汝贵等逃将是有区别的。叶、卫等人的临阵脱逃,是因为贪生怕死,而吴大澂决非贪生怕死之人。他在退至双台子后,见清军全线崩溃,自感上对不起国家,下对不起百姓,曾欲拔剑自刎,以死谢罪。参军王同愈奋力夺下剑来,并劝他身为前敌统帅,应以大局为重,重整旗鼓,扼守石山,担起守卫京畿门户的责任。这才鼓起吴大澂重新生存下来的勇气。所以,绝不能简单地把吴大澂归于逃将类中。
(三)清政府的腐败是海城会战失败的根本原因。甲午战争中,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主和派,一味妥协投降,根本无心战事。海城激战方酣,他们却派人去日本求和。同时,还以加强京畿防御为由,将淮军聂士成部调回天津,极大地削弱了辽东清军的作战力量。以光绪皇帝为首的主战派,虽想在辽东战场打一个胜仗,来挽回面子,但决断屡屡失误。日军佯出辽阳,便急命长顺等回师救援,海城之围不战自解,以致出现全线崩溃局面。清军的腐朽落后,是海城会战失败的重要原因。当时,湘军与淮军一样腐朽,钦差大臣刘坤一奉命率军东征,但却把指挥机构设在远离战场的山海关,并将湘军主力50余营留在自己身边。吴大澂屡请增兵,他却坐视不救。前线清军,互不统属,矛盾重重。有的将领名义上受吴大澂节制,但因吴是文官,素不知兵,无不心怀抑郁,且时有鄙薄之词。像这样士气不扬、人心瓦解的军队,去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作战,怎能取胜呢?我们分析海城会战失败原因,并非有意去吴大澂开脱罪责。作为前敌指挥官,他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主要问题是“不谙军旅,疏于调度”,指挥无方,用人不当。具体表现在:一是骄傲轻敌,思想麻痹。吴大澂率湘军出关后,以为“大军一到,便可奏捷。”因此过早地宣传抗日必胜,缺乏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缺乏对敌情的周密侦察和分析,没有制定出相应的作战方针和各种应急措施。二是部署失误,疏于调度。吴大澂的作战指导思想是“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在兵力部署上,前重后轻,把主力全置于作战一线,缺少纵深和梯次配备,大本营不掌握预备部队,无法实施机动作战任务。甚至连牛庄这样的战略要地都不设重兵防守,致使日军奔袭成功,出现一溃皆溃的局面。三是用人不当,指挥不力。吴大澂派得意门生晏安澜到前敌节制诸军,而自己则在田庄台,靠一纸文书,简单规定一下攻击方向、出击时间的方式指挥作战,从而使湘、淮、吉、奉各军组织协调不够有力。四是战术呆板,墨守成规。吴大澂虽曾提倡研究战法和掌握军事技术,但在实践中却不会运用长途奔袭、迂回包抄、围点打援等战术,仍墨守老一套阵地战法,极大地限制了清军的攻击力量。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湘军吴元恺炮队,装备着比较先进的大炮,但吴大澂却不把它放在海城这一主攻方向,而配属给宋庆,担任营口的防御任务。结果,反攻海城的清军在炮火上无法压制住日军,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进攻迭次失败。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们在评价吴大澂这个历史人物时,既不能以“大厦之倾也,非一木所能支”,来减轻吴大澂所应负的责任,也不能过分夸大吴大澂的罪责,抹煞他在甲午战争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行为,更不能因他是败军之将,埋没他一生中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保卫祖国领土主权方面的作用和贡献。总之,吴大澂这样的爱国官员,应当在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享有一定的地位,而不应以所谓“历史罪人”来继续妄加鞭挞。
注释:
〔1〕黄遵宪:《入境庐诗草》,《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第3—4页。
〔2〕《清代碑传全集》下册,第960页。
〔3〕《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2册,第458页。
〔4〕《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742)帮办军务湖南巡抚来电二。
〔5〕《吴愙斋中丞电稿》,第237页。
〔6〕《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第35卷,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