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场”?_菩提树论文

何谓“道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道场”一词在汉语中的含义和运用

      佛教传入中国将近两千年,有很多佛教词汇进入了日常汉语之中。“道场”就是一个很早进入汉语体系,并且使用非常广泛的词语。

      《汉语大词典》列举了它的五种用法:1.释道两教称诵经礼拜的场所;2.成道修道之所;3.寺观;4.指和尚或道士做法事的场所,亦指所做的法事;5.佛教界。①

      在《望月佛教大辞典》中的解释,可以梳理出这几层意思:1.佛陀成道之处;2.修佛道之区域;3.成就菩提动机之发心、修行等;4.密教修习的道场观;5.寺院;6.法会。②

      从俗文学的文献与《望月佛教大辞典》所罗列的佛经年代,从诸种含义的相互推演关系来看,就可知“(佛陀)成道、修道之处”应该是这个汉语词的最初含义——虽然汉语语境里,它更多地被理解为“法会”或者“做法事的场所”。那么它是否也是其源语言的本来含义?

      二、“道场”(

)的本意

      “道场”原是对应梵语

,后者的意思是“道(觉悟)的台、坛或者座”——用来称佛陀坐在菩提树下成道觉悟之处(platform or terrace or seat of enlightenment,name given to the spot under the bodhitree on which the Buddha sat when he became enlightened)。③而

被翻成藏语却是byang chub kyi snying po,字面意思是“菩提精华”。④

      bodhi在汉文和藏文里的翻译是一致的,因为早期汉译里,bodhi被翻译成了“道”。⑤印度语言、汉文、藏文对

一词的理解似乎有差异。同时,对

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圣彼得堡梵语大辞典》(即PW)对

解释得最为详尽:

      1)汤和饮料的最美味的表层,=sarvarasāgra(一切汁液中最上的)=sāra(精华)最好的;

      a)从烧煮好的谷物中滗出来的汤汁、糊糊。

      b)牛奶和黄油的最上层漂浮的油脂部分;奶油;=mastu(酸奶)。

      c)烧过的饮料中最上层含有酒精的部分。

      2)蓖麻(Ricinuscommunis);

      3)某种蔬菜;

      4)装饰;

      6)阴性a)Myrobalanenbaum“榄仁树”;b)烧酒;

      7)船桨。⑥

      根据PW的第一类解释,

无论与粥饭、乳制品,还是酒类有关,皆是它们的“精华”部分,藏文的译法与之一致。而汉译却将

理解为“场”,这种解释不见于

的任何一种含义。

      三、“道场”(

)在佛教文献中的诠释发展史

      (一)菩提树下

      在

⑦中,讲述了一个有关

的故事:

      Sāvatthi的居民发现,佛陀离开此地去游历时,便没有了以香、花敬礼的物件。

询问佛陀,能否树立一个敬礼崇拜的纪念物。佛陀允许以菩提树(Mahābodhi)——即佛陀在伽耶(Gayā)成道觉悟所坐的那棵树——作为纪念物。

询问,能否将此树的种子种到Jetavana,得到了佛陀的开许。

      Moggallāna飞到

⑧那里,取来了种子,

、Visākhā和国王种下。种子迅速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国王让人将八百个盛满香水的金银瓶,各插一捧蓝色睡莲之类花卉,围绕着菩提树,造了一个七宝坛(vedika),地面上铺着掺着金子的沙子,周围筑墙,门屋(?

)以七宝制成,是很大的敬奉。⑨

      

让佛陀坐到此菩提树下(Mahābodhimule)。佛陀认为,如果要在

⑩坐下,现行圆满,其他处不能承载。阿难以此地能承载佛陀多久,就让佛陀待多久劝请,佛陀在此地待了一个晚上。阿难告诉Kosala的国王等人,举行了菩提节(bodhimaha);此树被称为“阿难菩提树(

)”。

      佛陀告诉众比丘,过去世阿难也是如此。

      过去世,

国王有两个儿子,

。耆宿们认为长子会继承王位,次子会出家,但后者之子会成为转轮圣王。国王死后,长兄继位,但是他要捉拿其弟。

将三个信物展示给近臣,让他日后看到它们,就将王权转交其子。

去了隐修林,遇见了同样离开自己国家的Madda国公主,并结婚生子。在

去世之后,他们的儿子持信物回到故国,依靠那位大臣的帮助,登上了王位。国王的祭师名为

,成就国王做了转轮圣王。

      国王骑着大白象出行,他的坐骑无法越过

之上,那是一切佛胜利之座,是大地的肚脐。(11)

感到纳闷,他升上天空,看到了一切佛胜利之座、大地的肚脐

。当时它有一个国王的Karīsa(12)那么大,草没有那么多,像兔子的胡须;铺着银盘颜色的沙子。周围的草、灌木、树木向右旋,朝向

。(13)祭师以伽陀劝说国王止步。其中有两颂为:

      

      这块大地上,草木右旋,

      “

在大地的肚脐上”

      我们在真言中听闻,哦大王啊!

      这是大海包围的、承载一切众生的

      大地的

,下来,敬礼!

      国王以所坐的大白象的死亡为代价,信服了祭司的话。祭司建议:

      他给这棵菩提树(bodhi)举行庆典,用各种乐器演奏,

      花环、香水和油膏,他让人取来,叫人周围造围墙,

      而后国王继续前行。

      他让人堆放六万车鲜花,

      国王

供养无上的

。(15)(16)

      而后,国王带回了父母,行善积德,往生三十三天。

      过去世,

就是

,祭司就是佛陀本人。

      尽管PED认为,

一词只出现于非常晚的巴利三藏和藏外文献中,(17)但是出现了

一词的Jātaka的

格律Gāthā非常古老。(18)因此,可以根据古老的Gāthā和其余部分,梳理出巴利文献中

五百年来(19)的阐释流变:

      

,在这个故事的最古老部分,意思为“在大地肚脐上的地方”,就可以理解为“中心”了。(20)这应该就是当时作者对

一词的理解。当然,我们可以认为,“中心”这个概念仍是从

的“最上部分、精华”这个根本词义中派生出来的。(21)

      bodhi,出现在注疏里,指的就是包括释迦牟尼佛在内的诸佛于其下成道的那棵菩提树(

,ficusreligiosa),(22)也被称作Mahābodhi,“大菩提树”。在彼时,也已经出现了对菩提树的崇拜(23),故事的经题应该被译作“[被]

国王[所崇拜]的菩提树”。另外,也可以将“大菩提树”的一部分移植到本地,把分枝的菩提树同样当佛陀本身来崇拜。(24)于是,

以“大菩提树”种子所植的菩提树,被称为“

菩提树”,当然前提是佛陀的亲自开光和信徒在树下举行庆典。

      (mahā)

,如果我们在此继承古老偈颂中对

的解读,那么这个词可以理解为一个多财释(Bahuvrīhi)复合词,即“一个以菩提树为中心的区域”。它以依格出现时,在其他版本中会被同是依格的Mahābodhimula所替换,反映了该处就是“菩提树下”。故事中对

的描述也符合此定义。

      故事中对菩提树周围的装饰,从而形成了

,似乎也暗示

的第4)个含义:装饰。这个含义来自于词根

。(25)

在古老偈颂里的样子是“草木右旋”,虽然没有像后来的注疏中那么装饰繁复,但已经人为地标识出该处的中心地位。(26)在注疏中的“一个以菩提树为中心的区域”,是一个被围墙包围的圆形的区域,似乎显示了

,“圆形的、圆”的联系;(27)七宝坛,又似乎显示了

,“殿、仓、亭等”的联系;(28)唯有

能承载佛陀,显示了其坚硬的金刚性。这些在下文提到的《大唐西域记》的记载里都有对应。

      

      

      在两部著名的、有关佛传的非大乘经典,《大事》(Mahāvastu,下文作Mvu)(35)和《大庄严经》(Lalitavistara,下文作LV)(36)中,

不是指佛陀成道所坐的菩提树下,就是指被庄严、被崇拜的菩提树下。

      在Mvu中,对

的描述多集中在第二部Avalokitasūtra。(37)其中,这样的表述,称菩提树为drumavara“树中最胜”及pādapendra“树中之因陀罗”(38),称如来为

“去往最胜

的”(39),似乎在为

作批注。

      

      梵语中明显保持着前述之“菩提树下的地方”的含义,意为只有在那里才能成道觉悟。而汉译的“道场”与由于目前还无法知晓,

是否在当时已经直接被理解成了“场”,所以据此尚无法判断早期汉译者是将该词理解成多财释,“有道(菩提)「树」的「场」”,还是依主释(

),“道「树」之场”。甚至有可能汉译已经有意将

理解成“「修」道之场”。

      由于上述经文没有太多的梵汉对应,下面就以两部在汉文佛教世界里影响深远的经文为例,探讨“道场”在汉译中如何被诠释。

      首先我们来看《维摩诘经》(

,以下作《维摩经》)。(46)

      

      

      这段文句的前面两个

指的就是“那块地方,长着释迦牟尼佛在内的诸佛于其下成道的那棵菩提树”,是觉悟成道的最后一个修行阶段,从那里而来,就是已经觉悟成道了。因此,

可以被理解成已成佛和将成佛者“修行的地方”了。基于这一概念扩展,经文中的

,“‘具有作为精华的菩提树的「地方」’,具有**精华的,就是这”,固定句式,将各种菩提心、菩提行都衍化成

了。虽然难以确定,《维摩经》是否确为

含义从1至3发展开来的滥觞,但就该经的影响力来说,这一发展应由此而定型。

      如果我们接受是支谦首先将

译成了“道场”,鸠摩罗什也继承了这一译法;(48)而玄奘则应该知道

的本意,所以按持业释的复合词来译——“妙菩提”。(49)**-

在汉文中完全翻译出来很困难,鸠摩罗什和玄奘不去译出,但支谦有时不译,有时却译出来——“场”。这就显露出,汉译者初次碰到

,就把它理解成“场”;而按照《维摩经》的思想,

的bodhi也不是菩提树,而就是“所修的菩提、道”。因此可以知道,

在汉译中首先是理解成依主释的复合词的,即“「修」道的场”。当然,这个“场”可能只是出于对

的遐想,而尚未基于仪式性很强的

      

      僧肇的《注维摩诘经》对此段注疏道:

      答:“我言吾从道场来。”「鸠摩罗」什曰:“以光严(即维摩诘)心乐道场故,言‘从道场’以发悟其心也。光严虽欲得道场,而未知所以得。得必由因,故为广说万行。万行是道场因。而言‘道场’者,是因中说果也。复次,[1]佛所坐处,于中成道,故名‘道场’。[3]善心道场亦复如是。广积众善,故佛道得成。是以万善为一切智地,乃真道场也。”「僧」肇曰:“[2]闲宴修道之处,谓之‘道场’也。光严志好闲独,每以静处为心,故出毘耶将求道场。净名悬鉴,故现从外来。将示以真场,启其封累。故逆云‘吾从道场来’。‘从道场来’者,以明道无不之、场无不在。[3]若能怀道场于胸中,遗万累于身外者,虽复形处愦闹、迹与事邻,举动所游,无非道场也。”「道」生曰:“得佛之处也。”(51)

      这段鸠摩罗什、僧肇、道生三人的对话,为我们剖析了“道场”的三个层次[1]佛陀成道之处、[2]人们修佛道之处、[3]人们修道之心。至此,道场不再为佛陀专有。

      

      支:乐严道场(乐三脱门乐泥洹道乐入深法)

      什:乐严道场(乐闻深法不畏乐三脱门)

      玄:于妙菩提具庄严乐(于甚深法无惊怖乐于三脱门正观察乐于般涅盘正攀缘乐)

      藏译:byang chub kyi snying po'i rgyan la dga' ba dang |

      对菩提树所在区域的装饰,反映了菩提树的崇拜。

      

      支:在彼众尘埃勇犍莫能胜降伏一切魔咸使至

什:摧灭烦恼贼勇健无能踰降伏四种魔胜幡建

玄:殄灭烦恼贼勇健无能胜摧伏四魔怨建

幢藏译:nyon mongs dgra rnams bcom pas na||de dag dpa'bo mi pham pa pa||bdud b

i dag kyang rab tu btul

      如果支谦所依底本在此处与其他本子无异,那么“咸使至道场”译法有误。此处的bodhi-

建起了幡幢,或许有了仪式化的

的雏形。有意思的是,藏译在此使用了另外一个词byang chub dkyil 'khor。dkyil 'khor就是“圆盘、坛城”的意思,即

。(52)

      其次,《妙法莲华经》(

,以下作《法华经》)(53)的汉译本,“道场”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54)它在经中的运用举例如下:

      诗歌部分中,

      

      竺法护译作(以下作“护”):大圣所成,此微妙法,

,正士敷演,世雄导师,所由方面,愿为分别,此诸菩萨。

      鸠摩罗什译作(以下作“什”):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

      

      护:于无央数劫,而学佛道业,果应至道场,犹如行慈慜。

      什:于无量亿劫,行此诸道已,道场得成果,我已悉知见。

      

      护:安隐求至,

,具足七日,……

      即思惟谊……观察尊树,吾又经行,于斯树下。什: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

      散文部分中,

      

      护:以无上正真道,初升道场,坐于树下。一劫默然,至于二劫,不得正觉,乃至十劫,而不兴起身不动摇,体不倾倚亦不自念,都无思想而向诸法,遂坐

。降魔官属,当成正觉。

      什:其佛本坐

,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加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

      

      护:云何,大圣!处迦维罗卫释氏王宫为太子时,委国重位众女之娱,出适道场,坐于树下,得无上正真道成最正觉。

      什:世尊!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

,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护:设使有人,赍此经行,讲赞、书写、思惟、奉宣、着于竹帛,若在精舍、斋堂、室宅、大林树下,若在水边,当起塔庙。所以者何?则为如来所处之地,观是

,则当察之。一切如来正觉所游,群圣世雄转法轮处,十方诸佛在中灭度,等无差特。

      什: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于此转于法轮,诸佛于此而般涅盘。

      

      护:假使有人求菩萨乘至此

,吾授斯华,以为草座,敷佛树下,降伏众魔,具足法鼓,吹大法螺,缘此济度生死之海。

      什:此人不久必当取草坐于

,破诸魔军,当吹法螺、击大法鼓,度脱一切众生老病死海。

      由此我们可知,《法华经》中,对“道场”的认识有这六个层面:1.是佛陀成道(降魔)之处,就是菩提树;(56)2.佛陀所坐之处,可以理解为佛陀之座;3.佛陀说法的地方;4.离菩提伽耶不远;5.诸佛弟子修行、传播《法华经》之处,即塔庙所起之处,也就是寺院;6.佛陀之座由草敷设而成。如果我们认可辛嶋静志关于《法华经》成书四阶段的论断,(57)那么可知该经关于“道场”的认知层面,第1层出自第二品的诗歌部分,属于《法华经》的第一、二阶段;第2层出自第七品的散文部分,属于《法华经》的第二阶段;第3层出自第一品,第4层出自第十四品,第5层出自第二十品,属于《法华经》的第三阶段;第6层出自第二十二品,属于《法华经》的第四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法华经》里的“道场”已经有“寺院”的含义,或许也有了一定的装饰规程。当然,我们不能把人们对“道场”的不同认识,机械地看作是与《法华经》诸品各阶段同步产生的。

      有意思的是,

还被译作“菩提道场”。这样的译法首次出现(58)在鸠摩罗什所译天亲(Vasubandhu)造《发菩提心经论》中。(59)这样的译法,要么就是将bodhi重复译成“菩提”和“道”,要么就是将

译成了“道场”,也就是弱化“道”字,意为“场所”。当然,在其他场合,鸠摩罗什还是跟从了支谦的译法。

      (三)“道场”的形象化和具体化

      对于“道场”一词的正式解释,其记载始于唐代,最早出现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里:

      菩提树垣正中有金刚座。昔贤劫初成,与大地俱起,据三千大千世界中,下极金轮,上侵地际,金刚所成,周百余步,贤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刚定,故曰金刚座焉。证圣道所,亦曰道场,大地震动,独无倾摇。是故如来将证正觉也,历此四隅,地皆倾动,后至此处,安静不倾。自入末劫,正法浸微,沙土弥覆,无复得见。佛涅盘后,诸国君王传闻佛说金刚座量,遂以两躯观自在菩萨像南北标界,东面而坐。闻诸耆旧曰:“此菩萨像身没不见,佛法当尽。”今南隅菩萨没过胸臆矣。(60)

      同样的

,玄奘在此所描述的“道场”,是一个有具体地点和形制的地方,他在《维摩经》中所译的“妙菩提”,只是一个抽象概念。与差不多同时代(公元6世纪中期)所成的Jā 479散文部分相比,两处对

的描述虽各有侧重,玄奘所见的

也围在围墙内,但似乎与

有关,并且亦明确了其坚硬的金刚性,等同于金刚座(vajrāsana)。

      然而此后的梵语工具书开始正式将

联系起来,“道场”一词也趋向于仅仅表示“场所”的意思,从而仅与-

/-

对应。

      在慧琳所撰《一切经音义》中,对不空金刚(Amoghavajra)所译的《大乐金刚理趣经》的“曼荼罗”词条解释为:“曼荼罗(

),‘荼’音‘宅加反’,梵语无正翻,义译云‘圣众集会处’即此经(61)一十七会,曼荼罗各各差别,并是修行供养念诵者,道场也。”(62)

      在宋代法云的《翻译名义集》“伽耶(Gayā)”条下,“此云‘山城’,去菩提道场(

)约二十里。”(63)

      同书,bhāga条下,“婆伽,秦言‘破’。《大品》‘娑’字入诸法,破坏不可得故。《论》曰:‘知一切法不可得破相。’《华严》唱‘婆(蒲饿切)’字时,名一切智宫殿圆满庄严。《疏》云:‘即可破坏性。’圆满之言。不空译为‘道场’。”(64)

      在宋代道诚的《释氏要览》中,道场:肇云“闲宴修道之处,谓之‘道场’。隋炀帝勅遍改僧居,名‘道场精舍’。”(65)(66)如前文所引之《注维摩诘经》,从东晋僧肇开始,“道场”在(日常)汉语里已经用“修道之场所”的意思代之以“成道之场所”了,至晚在隋朝已经等同于“寺院”。僧肇是鸠摩罗什的弟子,可能他也继承并传播了将“道场”泛化成“场所”的理解方式。这样,在汉语语境中,“道场”与

逐渐分离。

      从上述工具书编纂者的视点来看,唐宋以来,“道场”所对应的梵语词可以是

,可以是bhaga,唯独没有

。唐代的密宗文献中,

译成“菩提道场”的趋势非常显著。(67)

      这些新的译法,据说都是唐代密宗三大士之一——不空金刚提出的。由此可见,密宗的兴起与东来,使“道场”及

产生了新的阐释,从而在梵语语境中,也将两者剥离开来。“修道的场地”,即进行密宗仪轨的场地,更适合与密宗的坛城

等同起来。

      

      

这个词问世以来,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3.Mvu和LV中,

不是指佛陀成道所坐的菩提树下,就是指被庄严、被崇拜的菩提树下。

      4.汉译的“道场”对应印度语言的

,意为“长着那棵菩提树的地方”,可视为多财释的复合词。竺法护就是这样理解的。但是以支谦为代表的译者将它理解为“成道之场”,可视为依主释复合词。从这个角度看,它是符合仿译词的定义的。(70)

      5.鸠摩罗什曾译作“菩提道场”,僧肇将“道场”解释为“修道之处”。

      6.隋炀帝将寺院称作“道场”。

      7.玄奘将抽象化的

译作“妙菩提”,可视作持业释复合词;但对菩提伽耶的

仍称作“道场”,是一个金刚座。

      8.Jā 479的注疏,也将

视作多财释复合词,并详细描述了作为宝座和坛城雏形的布置。

      9.密宗将

称作“道场”,成规模地将

译作“菩提道场”。

      

      ①《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4年,“道场”词条下。

      ②望月信亨原著,塚本善隆增补:《望月仏教大辞典》,东京:世界圣典刊行协会,1974年,“道场”[1]、“道场观”词条下。

      

      ④榊亮三郎编著:《梵藏汉和四译对校〈翻译名义大集〉》(下文作:Mvy),东京:铃木学术财团,1962年[2],词条第4114。该词条位于Yul gyi ming la“方隅名目”名章之内,给出的

汉语对应是“菩提藏”、“菩提树所”。

      

      ⑥根据Manfred Mayrhofer,Kurzgefaβtes etymologisches

des Altindischen(Heidelberg:Karl Winter,1956-1964[下文作:KEWA])s.v.

,可知PW的解释2)和7)分别源自后两个词条,是在

本意的讨论范围之外。至于解释4),下文将详述。

      

      

      

      (16)注疏中,Kālinga国王同样做了前述

等人为菩提树所作的装饰和布置。

      (17)见第97页注①。

      (18)Oskar von Hinüber,A Handbook of Pāli Literature,eds.Albrecht Wezler & Michael Witzel,Indian Philology and South Asian Studies,Vol.2(Berlin:Walter de Gruyter,1996)

35.他引了Alsdorf的观点,以及de Jong的质疑。亦见Norman,Pāli Literature:p.81。虽然Jātaka中

格律的Gāthā不一定如Alsdorf所认为的,可以断代至公元前250年之前,但至公元前应该不成问题。Norman认为Jātaka最古老的部分应该早于公元前二世纪,参见,Norman,Pāli Literature:pp.79-80。

      (19)

被认为作于公元6世纪中期,参见,K.R.Norman,Pāli Literature Including the Canonical Literature in Prakrit and Sanskrit of all Hīnayāna Schools of Buddhism,137。

      (20)Dutoit译作die Mitte。耆那教文献中,世界中心的Meru山有16个名字,其中一为

(Majjhelogassa),一为Nābhīlokasya(Nābhīlogassa)。参见,Willibald Kirfel,Die Kosmographie der Inder,nach den Quellen dargestellt(Bonn und Leipzig:Kurt Schroeder,1920)233。

      (21)Cowell译作hallowed ground,“圣地”,明显过度阐释。不过,这一阐释还是基于

的本义,即“最胜之地、精华之地”。

      (22)参见Julius Dutoit德译,Jātakam.Das Buch der

aus früheren Existenzen Buddhas.Aus dem Pāli zum ersten Male

ins Deutsche übersetzt,vol.IV,271,n.4。

      (23)有关菩提树崇拜,参见EnBud,s.v.

      (24)分枝崇拜在偈颂中描述还不明确。

      

      

      (30)Ingo Strauch,"The Bajaur Collection",111.

      (31)Ingo Strauch,"The Bajaur Collection",119.

      (32)Mark Allon,"The Senior Manuscripts",4-5.

      (33)Mark Allon,"A Gāndhārī Version",11.他译作:the root of the Bodhi tree。尽管作者在该文第12页分析了另一个词,

,“菩提树下”,却未提到同义的

      (34)也就是说,此处

mūla的含义等于前段所述的

(bodhimūla)。

      (35)Emile Senart,ed.,Le Māhavastu.Texte sanscrit publiére par la première fois et accompagné d'introduction et d'un commentaire=Collection d'ouvrages orientaux,Société Asiatique,Sér.Ⅱ(Paris:Imprimé par autorisation du grade des sceaux á l'imprimerie nationale,1882-1897)3 Vols(下文作:Mvu).J.J.Jones英译,The Mahāvastu=Sacred Books of the Buddhists,XVI,XVIⅡ,XIX(Lodon:PTS,1949-1956)3 Vols.

      (36)Salomon Lefmann,ed.,Lalitavistara.

von dem Leben und der Lehre des

ākya-Buddha.Textausgabe mit Varianten,Metren-und

(Halle:Verlag der Buchhandlung des Waisenhauses,1902-1908)2 Bde(下文作:LV).Salomon Lefmann德译,Lalita Vistara.

von dem Leben und der Lehre des

ākya Simha.Aus dem Original des Sanskrit und des Gāthādialects zuerst ins Deutsche übersetzt und mit sachlichen

versehen(Berlin:Dümmler,1874).

      (37)Mvu II,293.16-397.7.

      (38)Mvu II,300.7,336.21.

      (39)Mvu II,349.2.

      (40)LV 272.8-299.14,汉译对应唐代地婆诃罗所译《方广大庄严经》,T 187,584b-590a。西晋竺法护所译的T 186《普曜经》并无对应。

      (41)LV 288.11-289.9.

      (42)整个第20品。EnBud,s.v.

也提及。

      (43)根据CBETA Lexicon Tool-Range,http://140.112.26.229/cbetalexicon/range.Py?term=道场。当然,根据Paul Harrrison,"Women in the Pure Land:Some Reflections on the Textual Sources,"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26(1998):553-572,556-557,n.16-18;及斯氏,"On the Authorship of the Oldest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Larger Sukhavatī-vyūha-sūtra,"(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meeting,Lausanne,Switzerland,1999未刊发言稿);Jan Nattier,A Guide to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Texts from the Eastern Han东汉and Three Kingdoms三国Periods(Tokyo: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Soka Universitiy,2008)86-87,139; Seishi Karashima,"A Study of the Language of Early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anslations by

and Zhi Qian," Annual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at Soka University,vol.XVI(2013):273-288,276-277,及n.9,此经(T 361)应为三国时的支谦所译。T 362非是支谦,而可能是支娄迦谶所翻译,却无该词。

      (44)T 361,280c.

      

      (46)根据大正大学综合佛教研究所梵语佛典研究会编:《梵藏汉对照“维摩经”》,东京:大正大学出版会,2004年。

      (47)下划直线表示有一一对应的文句,下划曲线表示译者补充的句子成分。

      (48)另外,从此段中,我们也可看到,鸠摩罗什对支谦译文的句武的继承。同样可见,Seishi Karashima,"A Study of the Language of Early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anslations by

and Zhi Qian"等。

      (49)从下文提到的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来看,此处的

和菩提伽耶的

之间的区别,他是很清楚的。

      (50)高崎直道认为,包括藏文在内,非汉文的表述可直译为“成道觉悟(菩提)的精华”、“成道觉悟的最高阶段”;后来的文献中却表示“成道觉悟的绝佳之处”。参见,Jikido Takasaki,A Study on the Ratnagotravibhāga(Uttaratantra),Beinga Treatise on the Tathāgatagarbha Theory of Mahāyāna Buddhism,Serie Orientale Roma XXXIⅡ(Roma:Is.M.E.O.,1966)147,n.36。他的看法值得商榷。

      (51)T 1775,363c.

      (52)参见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年,s.v.

      (53)梵文本依照,H.Kern & Bnyiu Nanjio,

,Bibliotheca BuddhicaⅩ(St.-Petersbourg:Cormmissionaires de l'Académie Impériale des Sciences,1908-1912).

      (54)此外,早于《妙法莲华经》,支谦所译的《佛说维摩诘经》中也有该词。

      (55)散文段落标号依照姜南:《法华经梵汉对比分析语料库》。

      

      (57)Seishi Karashima,"Who Composed the Lotus Sutra?-Antagonism Between Wilderness and Village Monks," Annual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at Soka University,vol.IV(2001):143-179,171.

      (58)http://140.112.26.229/cbetalexicon/range.py?term=菩提道场。

      (59)T 1659,541c

      (60)T 2087,915b.校勘及标点从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外交通史丛刊6,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68-669页。

      (61)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62)T 2128,369b.

      (63)T 2131,1097c.

      (64)T 2131,p1136a.

      (65)T 2127,262c.

      (66)法云之《翻译名义集》(T 2131,1167a)亦云:“寺……或名道场。肇师云‘修道之场’。隋炀帝勅天下寺院,皆名‘道场’。《止观》云:‘道场清净境界,治五住糠,显实相米。’”

      (67)参见,http://140.112.26.229/cbetalexicon/range.py?term=菩提道场。该词的使用频度,按照朝代划分的话,唐代有199笔,其他朝代几乎为0,至多也仅有23笔;按照经文部类划分的话,密宗有99笔,华严有83笔,其他的皆未超过50笔。华严中绝大多数出自密宗色彩的《华严经海印道场忏仪》。

      (68)详细出处见,Ferdinand D.Lessing & Alex Wayman,Introduction to the Buddhist Tantric Systems(Dehli:Motilal Banarsidass,1978[2])271,n.1。接下去Tantrārthāvatāravyākhyāna还介绍了在密宗中的含义和种类。类似的解释可见,Anthony Tribe & Paul Williams,Buddhist Thought:A Complete Introduction to the Indian Tradition(London:Routledge,2000)227,以及范慕尤著:《梵文写本〈无二平等经〉的对勘与研究》,梵文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系列丛书2,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第46~53页。

      

       宋代天息灾译作:尔时开华王如来为妙吉祥童子说三摩地,名庄严一切菩萨行,令得菩提。(T 1191,835c),藏文译作:de nas'jam dpal gzhon nur gyur pa bcom ldan'das me tog yang dag par skyes pa rgyal po'i dbang po de bzhin gshegs pas gnang nas|bkod pa thams cad kyi rgyan byang chub sems dpa'i spyod pa dang rgyu mthun pa byang chub kyi snying po thob pa zhes bya ba'i ting nge'dzin la snyoms par zhugs so|(D543,109a7-b1)。

      (70)朱庆之:《佛经翻译中的仿译及其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中古近代汉语研究》2000年第一辑,第47页。

标签:;  ;  ;  ;  ;  ;  

什么是“道场”?_菩提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