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学教育长期存在着强调知识积累,忽视能力培养和专业基础过窄的倾向。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必须在医学基础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教师、研究和教学三方面建立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轨道和工作环境,想方设法将教师的学科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和个性化教育,提高教学水平,还要重视并抓好双语教学,使医学生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应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医学基础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9-001-01
目前我国医学基础教育存在着重专业基础知识传授, 轻人文素质培养;重系统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学科间出现较明显的相互分离趋势等主要弊端与不足。面对 21 世纪急剧变革的世界,医学基础教育也必须用变革的精神来予以应对。新世纪的医学基础教育变革应以适应医学科学发展、适应医学模式及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演变、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为基本指导思想。
1医学基础教育变革应遵循的原则
1.1 质量原则
21世纪医学基础教育变革应遵循的质量原则所指的质量是多层面的,新世纪的医学基础教育质量尤其要重视能力标准,包括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及利用的能力。
1.2 整合原则
医学基础教育中应遵循的整合原则可以指医学基础课程之间的整合,即将医学基础中的有些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 考虑融合成一门课程。整合原则当然也可以指医学基础课程内容的整合。整合原则还应指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的整合,如 “药理学与药物治疗”、“疾病生物学”、“消化 - 内分泌 - 代谢”等课程的开设,就可以看作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整合的范例,它有助于医学生了解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途径。
1.3 能力优先原则
我国医学基础教育一个比较重大的不足就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而相对忽视能力培养。21世纪的医学基础教育必须从教育思想、课堂设置、学时安排、教材编写、教学方法选择等诸多层面着手,切实保证将医学基础能力培养落到实处。21世纪医学基础教育应培养的能力包括灵活应用所学医学知识的能力、适应医学模式演变及社会、时代发展、变化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信息处理及管理的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1.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医学基础以其较强的基础性和理论性完全可以在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在保护健康和消除疾病方面大有作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医学基础还可以在药物研制与开发、在保健品和营养品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出贡献。医学基础特有的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是医学科学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医学基础还应在医学模式演变、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对象、内容、范围、方式的演变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医学基础教育促进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除了指为医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医学临床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获得临床行为和思维能力做好准备,使其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1.5 变革的原则
医学基础教育的变革不是简单地增添或减少教学课时, 增设或减少几门课程的无关痛痒的变革,它必须涉及教育思想、课堂模式、教学方法、教材革新等全方位的变革、适应医学模式的演变以及适应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演变。医学基础教育变革的基本途径是实施全方位的综合能力培养, 尤其是通过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大量的事实性、细节性知识的获得让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自行完成。只有这样,医学基础教育的教师才能腾出教学时间和教材空间来着手进行全方位的能力培养;也只有这样,保障医学模式演变的教学内容才可能进入医学基础的课程体系。
2 医学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长期以来,医学基础教育中课程教学的学科意识太强, 无论是教材内容或教学过程都非常注重本学科知识的全面、系统、完整。教材对知识的阐述及教师的讲解往往过分琐碎、面面俱到,对基础课如何更好地为医学生日后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打下基础,如何为日后的任职需要服务,尤其是如何培养医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考察、看待人体的健康与疾病考虑得不够。从学科发展看,基础医学可于临床医学相结合。这种结合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教师或人才是学科的核心。学科中要有既懂基础医学又懂临床医学的教师,这些教师是医学基础课的教授又是在职临床医生。目前,我国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师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大多数基础课的教师都毕业于医学院,对临床的问题多少有一些了解,缺点是他们都不是在职的医生。这种状况在两方面大大限制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和结合。
第二,研究。由于在人才上,医学基础课教师的先天(临床)不足,因此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虽然有很多是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研究题目,但这些研究大多在动物模型上进行。此外,从思路上看,研究课题从临床工作中提出的较少。从文章发表上看,发表在一级国际临床杂志上的文章极少,甚至少于我国在一级基础学科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第三,教学。美国的教科书中与临床医学有关的内容远远多于我们。这包括教材中解释和讨论的问题、临床的举例、考试题目等等。北京大学医学部一些基础医学课程正在组织一些与临床医学有关的综合讨论课,已经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
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医学基础教育课程整合、优化与重组,新世纪的医学基础教材还应具有开放、吞吐的特性。医学教育改革在新世纪依旧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并且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郝保文.浅谈医学基础教育的改革[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0(02):24-26.
[2]王素瑛,何红媛.对新世纪医学基础教育改革的若干设想[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6(06):564-565.
[3]边玮玮.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4,23(03):292-294.
论文作者:刘玉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医学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基础论文; 能力论文; 课程论文; 教师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