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党建思想的理论特征_政治论文

陈云党建思想的理论特征_政治论文

陈云的党建思想的理论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建论文,特征论文,理论论文,思想论文,陈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着力于回答各个历史阶段全党最关注的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陈云党建思想的理论特征,首先体现在他总是着力于回答各个历史阶段全党最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陈云说他自己的成熟是在延安。如果我们把陈云1937年从苏联回延安后到1994年这50多年间他所写的文选细看,就不难发现,他的党建论著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及在新的历史时期,其侧重点是不同的。究其原因,就在于这几个历史阶段党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不一样的。

在抗日战争时期,适应领导伟大民族战争的需要,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立足于中国实际,把党建设成为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陈云在这个时期的党建理论,正是抓住这一时期的主题,从多方面来展开论述的。首先,鉴于我们党在遵义会议前的经验教训,陈云强调党的建设“必须彻底无保留地打破主观主义、公式主义和生搬硬套书本上的概念,从具体的中国情况出发,抓住中国的特点”〔1〕; 并把当时中国共产党的特点概括为五条,〔2〕由此提出了党的建设应该从什么样的实际出发的理论问题。其次,把党建工作放到全党工作来考虑,强调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的关系,党的建设要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实行。二是要处理好党的建设与群众工作的关系,指出严密党的内部和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是建设党巩固党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陈云关于处理好这两个关系的论述,从理论上解决了党的建设不能孤立进行的问题。第三,根据当时党的自身建设的实际,系统论述了党员学习、党员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的纪律建设问题,从而从理论上解决了如何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把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成了全国范围的执政党,地位、任务、环境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领导?关键性问题是要努力使党对重大决策的正确和高级领导的团结统一。这个时期,陈云在总结正反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使党的重大决策正确的思想。他提出:(一)决策要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特别是要解决城乡人民的食穿问题。在建国之初,他说现在是我们管理国家,人民有无饭吃成了我们的责任。〔3〕1957 年他在《解决吃穿问题的主要办法》中说:“我们必须使人民有吃有穿,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要从有吃有穿出发”〔4〕在暂时困难时期,他认为农业问题,市场问题, 是关系五亿多农民和一亿多城市人口生活的大问题,是民生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成为重要的国策。他还提出兼顾各方面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思想。(二)决策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陈云认为了解情况和决定政策,难者在弄清情况,因此他强调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去弄清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来决定政策。陈云在八大发言提出著名的“三主体三补充”的构想,1959年提出的关于钢铁指标的建议,就是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作出决策的范例。(三)必须坚持“交换、比较、反复”六字方法。为了对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就要有反对派,要听得进反面意见,要多交换;要有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当年搞统购统销,就是在八个方案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作出决策的;还要留下思考的时间。这就从党的宗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解决了如何使决策正确的问题。如何增强党的团结,防止党的分裂?陈云指出这关键在几百个高级领导人。高级干部有高度的革命觉悟,有高度的革命嗅觉,头脑清醒,我们党的团结就有保证;再加上严守党的制度和党规党法,发扬党的优良作风,那党就有保证了。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处在新老交替关键时刻,我们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围绕这个主题,陈云提出并论证了成千上万地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的重大命题。他认为,这个问题现在不解决,或者解决得不好,共产主义事业在中国就有可能出现曲折。每个同志,尤其是每个老同志,都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把它当作第一位的任务来解决,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是大”〔5〕。 他还对为什么要成千上万提拔和培养中青年干部,如何按干部“四化”方针提拔干部,以及应该采取的重要的配套措施等问题展开了全面论述,为我们党的交班和接班大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鉴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党风遭到严重破坏的教训,针对党在新时期面临的新任务和改革开放的新情况提出的要求,陈云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理论。他特别强调要发扬实事求是和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特别注意克服以权谋私和看到对外开放后带来的问题,严重注意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作风的渗入问题;他还强调要两个文明一起抓,在抓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严肃党纪政纪,职能部门抓和党委抓要结合,全面论述了如何搞好新时期党风建设的问题,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具有深远意义。

陈云党建思想中所体现的时代性的理论特色,为我们进行党建理论研究指明了方面。

侧重于党建应用理论的研究,把理论原理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陈云的党建设论著,引经据典不多,也不作纯理论的阐发,而是从中国党建设的实际出发,侧重于应用理论的研究,在“结合”上下功夫。陈云党建论著把理论原理具体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党建原理,根据实践的发展加以发挥和补充,使之更加全面和符合我们党的实践。比如,毛泽东讲了党的建设与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的原理之后,陈云在谈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时提出两个要求:“对政治路线的正确了解;对具体情况的切实了解。……要克服‘上级只谈政治路线,下级只谈具体情况’的缺点。”〔6〕这是对原理的发挥。在中央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之后,陈云作了抢知识的论述,这是对党的决定的发挥。至于补充,则大多表现为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个问题。比如关于党支部的建设,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陈云都有论述,前三者曾对支部建在连上、支部的作用、支部的结构和会议等进行论述,陈云写的《党的支部》一文,则对党支部的重要性,建设原则,基本任务以及上级党部如何领导支部的问题进行全面阐述;抗战时期,毛泽东、陈云都谈到实行统一战线要防止被资产阶级腐化、保持党的纯洁性问题,毛泽东强调的是要和党内的腐化思想作斗争,陈云则要求每个党组织和每个党员严守纪律;党的文艺工作者学马列主义和学习社会的必要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创作的角度作了阐述,陈云则从作家的为人作了补充。这种补充不仅使道理说得更全面,也易为人们接受。

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通俗化,使之变为全党可理解可接受的东西,便于全党把握其精神实质。他往往用简洁的语言来点明某一原理的实质,例如,他用“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十五个字来说明如何坚持党的唯物辩证法,用“为共产主义奋斗到死”来解释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含义;他也经常运用当时人所共知的事实阐述加强党的某一方面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他在论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纪律时,就是用全党所熟知的五个方面的事实,〔7〕说明严守党的纪律是党坚强有力、 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他还以人所共知的“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来强调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陈云说;党内民主集中制没有了,集体领导没有了,这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一个根本原因。他的话不多,但全党都会从中得出结论:我们党和国家要避免大的错误,要兴旺发达,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从而提高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是把党建基本原理具体化,使之变为可操作的东西,充分发挥党建理论在党建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党建理论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它要指导实践,还需要把它具体化。陈云重视党建理论对党建实践的指导作用,因而特别注意把党建原理具体化。比如,为贯彻建设一支宏大的干部队伍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一党建基本原理,陈云做了一系列具体化的工作。其一,他讲了干部的四条标准。〔8〕这是对“德才兼备”标准的具体化。其二,具体地讲了十二个字的干部政策,〔9〕操作性很强。其三,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原则。如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人事相宜的原则;其四,提出了一整套干部教育管理的具体制度;其五,提出了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的办法措施。八十年代初中期,中高级干部队伍年龄老化,陈云不仅论述了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的紧迫性,还提出在中组部要成立青干局、科技干部局来专门抓,要求党委、老干部抓,还要设立一些职务让青年干部在实践中锻炼,要严格把好政治关等措施和办法。陈云侧重于党建应用理论的研究,使党建理论为党的建设实践服务,这一理论特色为我们党的党建理论研究树立了新风。

善于从共性中区分出个性,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既有针对性又富于开创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陈云的党建论著,总是紧紧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精髓,对党建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总结升华,在各方面做出合乎我们党建设需要的理论性创造,因而具有针对性,又富开创性。针对性是从理论对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来说的,开创性是就党建理论本身的发展而言。通观陈云的党建论著,这一理论特征到处都有充分的体现。

首先,陈云注重对矛盾特殊性的研究,从共性中区分出个性,实行分类指导,又从个性中找出共性,增强党建理论对实践指导的针对性。一是对不同地区党组织提出不同具体任务。如在抗战时期,陈云曾对抗日根据地、大后方和敌占城市的党组织工作,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地内的党支部要领导党、政、军、民、学各项工作,其目的的建立和巩固模范的抗日根据地,指出当权的党容易只向群众要东西,而忘记也要给群众很多的东西,因此,他强调我们时刻注意为群众谋福利,把改善群众生活的工作做好。〔10〕大后方党组织是秘密组织,其基本任务是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因此,必须进行三个方面的工作:党的组织的精干隐蔽;熟悉国民党,加强在国民党内的工作;熟悉社会,深入社会。〔11〕他强调秘密党要“党内小党外大”,党组织形式必须“杂乱无章”,各级党委必须成为“国民党通”,党员要有正常的社会职业,并适应社会,必须特别研究自己公开活动的专门方面,成为党内的“社会通”、“专门家”。二是对党建中的同一项内容向不同的方面提不同的要求。比如在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上,对党组织,他强调正确执行党的干部政策;对干部个人,他则强调要用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样对干部提出严格要求,但各类干部的情况不一样,要求的侧重点也不一样。陈云在不同的场合,对新知识分子干部、老干部、专门技术干部、领导干部、军事干部、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很有针对性。新知识分子干部往往把组织安排自己做各种实际工作看成是“大才小用”,据此,陈云指出,知识分子是有用之才,但仅仅是“做人之才”,还不是革命的人才。新知识分子实践经验太少,要在革命实践中增长才干。对老干部,陈云要求他们不要卖老资格,要提高文化,要主动团结新干部;对专门技术干部,陈云要求他们内部要合作,要采取科学的态度,不要自以为是,也不要自鸣清高;对领导干部,陈云要求他们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识大体,顾大局,要赏罚分明,特别是对高级领导干部,陈云要求他们不要骄傲,不要把功劳当成包袱背起来;要加强学习,提高革命觉悟和嗅觉,要小心谨慎,不要头脑发昏。他认为军队干部手中有枪杆子,还有功劳,要防止横蛮霸道作风。对于文艺工作者,陈云要求他们不要特殊,不要自大,“小菜煮在锅里,味道闻在外面,”一个人的成就,要群众的判断和历史的考验,不是自称的。他主张文化工作者也要学政治,不然就会“感情用事”;文人也要下乡,不经历一番,不能成“家”。三是在特殊的要求中强调共同的东西。这就是各类干部都应总结经验,找出新的办法;要学理论,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要依靠群众,疑难不决的事情,要请教群众。陈云的党建思想中的分类指导理论,其独创性的见解,很有指导意义。

其次,陈云注重对新问题的研究,并善于概括出新的思想,从而拓宽党建理论的新领域,创造出新的结论,陈云说:“因为碰到了问题,才出新的观点,不碰到问题出不了新观点。”〔12〕他的许多党建理论的新观点,正是他立足于党建工作所遇到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形成独创性的新结论的。例如,他在我们党内第一个用条文形式规定的党员六条标准,他所确定的党支部的四项基本任务,关于一切脱离群众的党部,都是最不巩固的党部的结论和开展群众工作是目前地方工作的中心的要求,都是在他担任中组部长期间碰到的问题的研究成果;关于怎样使我们的认识更正确些,关于坚持有错必纠的方针,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前面增加回顾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段落的建议,关于提拔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和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问题的论断,等等,都是他总结党在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及“文化大革命”中的失误和错误,如何维护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功绩和指导地位,解决新时期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从而使我们党的建设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

态度恳切而不失原则,语言质朴而说理透彻,具有民主性和说服力

坚强的党性原则与恳切的态度相融合,用朴质的语言来论述深刻的思想,让人们从其说理中受到启迪,抓住根本,明确前进的方向。陈云的这种鲜明的理论风格,体现了科学的民主性、彻底性,从而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

科学性与民主性的统一,是陈云党建理论的鲜明风格。陈云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党内长期身居高位,但他作报告写文章,从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教训别人,而是以普通党员的身份与同事、下属平等地研究问题,比如,他长期学习革命理论,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广博的知识,但他在谈到党员学习的时候,却十分谦虚的说:“象我们这样没有什么底子,各种知识都很缺乏的人,要老老实实做小学生。”〔13〕他很重视向社会学习,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强调没有或很少工作经验的干部应该先到工作中去学习时说:我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干部,丝毫没有轻视的意思,而且我自己也是缺少工作经验的一个,但是缺少工作经验的同志,需要经过哪条道路才能把自己充实起来的问题,是需要弄清楚的。〔14〕他在党的七大作了“要讲真理,不讲面子“的针砭时弊的发言时说:同志们研究,看我说得对不对,不对的可以批判,条条可以驳。”〔15〕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学术民主的精神。陈云在长期的建党实践和领导活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并对许多党建理论问题作过精辟的论断,但绝不武断,他的结论总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以客观现实材料为依据,并进行科学的论证,得到人们的认同。他对党内存在的片面的认识、陈旧的观念和错误的倾向,总是实事求是的提出来,分析其原因,指出其危害,说明改正的办法。比如,怎样看党性的纯洁,怎样对待党分配给自己的实际工作,怎样看待自己的前途,怎样正确估计自己的功劳,怎样对待自己的错误,都有深刻的分析。特别是对他自己在认识上和工作指导上的失误,曾经作过多次的自我批评;而把工作中的成绩归功于党,归功人民群众,其鲜明的是非荣辱观,其态度的恳切,跃然纸上,让人信服。

用朴质的语言来表述深刻的思想。陈云的党建论著,语言朴质而含义深刻,准确而不呆板,活泼而有法度,有时还在严肃中透露出一点风趣。他的党建论著,言简意赅,并善于从纷繁的现象中指出本质,在千头万绪中抓住关键,从矛盾的不同侧面中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让人能从中抓住党建工作的根本。陈云在延安时期就提出,当权的政党,领导干部很可能成为官僚,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为根据地党的建设指明方向;他讲到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指出,首先弄清情况,这是关键问题;在新时期,他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关键是执政党要有好的党风;他还说下级干部的个人主义,高级干部的个人主义,性质是一样的。但是如果高级干部中间有这种倾向,那危险性一定大于下级干部和中级干部。陈云的理论语言虽然朴质,但他常用比喻、比较的手法,也不乏风趣。例如,他勉励业务干部要意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应该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要上屋顶,不要老呆在地下室;他把代表全局利益的话称为“北京话”;他把参加领导班子的中青年干部称为“后排议员”;他还鼓励没有文化的青年干部进“长期大学”,坚持自学,学成之后就是头号的“博士”;他把解决问题从容易的方面着手称之为“雷公打豆腐”;强调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等等,使人们印象深刻。

总之,陈云的党建思想,把党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方法论和独特风格融为一体,展现出他的党建思想别具一格的理论特征,是他的“唯实”观在党建理论研究中的生动体现,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党建理论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注释:

〔1〕〔2〕〔6〕〔7〕〔8〕〔9〕〔10〕〔11〕〔12〕〔13〕〔14〕〔15〕见《陈云文选》第一卷第235、220、220、195—196、212 —213、109—122、173、236、188k 189、254、291页

〔3〕见《陈云文选》第二卷第15页

〔4〕〔5〕〔12〕见《陈云文选》第三卷第85、298、310页

标签:;  ;  ;  ;  

陈云党建思想的理论特征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