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暖 中国面临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气候论文,变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话人 著名国际气候变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一汇
采访人 本报记者 刘蔚
点击一
记者关注 地球变暖与人类工业化过程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院士解答 新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增多的200年与欧洲和北美工业化时间吻合
记者: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这意味着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您是我国气候变化问题专家,请您谈谈国际上对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研究成果。
丁一汇:通过分析南极Law Dome冰芯资料发现,1750年工业化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明显增加。目前地球大气层中所包含的二氧化碳含量较200年前增加了33%,而这200年正是欧洲和北美工业革命后人们开始大量消耗能源和使用燃料的时代。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研究发现,在1906~2005年的100年时间里,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74℃;2005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379ppm,为65万年来最高;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由人类活动引起;与1980年~1999年相比,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可能会升高1.1℃~6.4℃;21世纪高温、热浪以及强降水频率可能增加,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强度可能加强。
IPCC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最近50年的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这一结论的可信度提高。由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得出的66%以上可能性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可能性。结论也由“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增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变成“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点击二
记者关注 气候变暖到底有多大杀伤力
院士解答 严重影响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
记者: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往往是人们无法在短期内凭肉眼或直觉感知的,一般公众难以深切感受到它的伤害作用。
丁一汇:是的。气候变暖的过程是渐变的,不会以日常生活环境突变的方式给普通人带来切肤之痛。但它却在潜移默化中,对全球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冰川消融,冰川湖泊范围扩大,数量增加;冻土区地面不稳定性增大,山区岩崩增多;南北两极部分生态系统发生变化。
这导致许多主要靠冰雪融化形成的河流径流量和早春最大溢流量增大;很多地区湖水和河水温度升高,湖泊和河流的热力结构和水质发生变化。
导致树叶发芽、鸟类迁徙和产蛋等春季特有现象提前出现;动植物物种的地理分布朝两极地区和高海拔地区推移。
导致高纬度海洋中藻类、浮游生物和鱼类的地理分布迁移;高纬度和高山湖泊中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河流中鱼类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并提早迁徙。
导致北半球高纬地区早春农作物播种、森林火灾和农业病虫害的变化;人类健康特别是热浪造成的死亡率的变化和某些地区传染病传播媒介分布的变化;依赖于冰雪的北极地区旅游业和低海拔高山地区的休闲运动产业的变化。
点击三
记者关注 全球气候变暖会对人类未来造成怎样的灾难性伤害
院士解答 将造成水资源失衡矛盾突出、农业减产、生态系统严重损害、经济社会发展脆弱
记者:自然生态系统的恶化将使经济和社会系统受到伤害。
丁一汇:对。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失衡的矛盾更加突出,部分地区旱者愈旱、涝者愈涝。在高纬度和一些热带地区,降水量可能会增加10%~40%,而在一些中纬度和热带干燥地区,则可能减少10%~30%。
全球气候变暖和其他因素综合作用对全球生态系统将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若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约20%~30%的物种有可能会灭绝。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导致海水酸化,影响海洋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农业和林业生产自然风险加大,大范围严重饥荒出现概率增大。若全球地表气温增暖1℃~3℃,将造成全球降水分布失衡、蒸发加大,极端气候灾害增多、影响加重,农业和林业病虫害影响面积扩大、种类增多,从而导致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加大,多数地区农作物产量下降。
全球气候变暖将严重影响沿海及低洼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全球气候变暖必然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咸潮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频率加大。人口密集和经济不发达地区面临的风险更大。
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脆弱性增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付出更大代价。全球气候变暖对部分温带和极地地区工业生产、人居环境和社会发展可能产生某些有利影响,但是对其他更广泛的地区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甚至是剧烈的影响,影响严重的地区可能导致部分绿洲消失、城市消亡,出现大量生态移民。
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全球地表气温增高导致热带常见流行病发生范围向高纬度地区扩展,鸟类迁徙路径和动物生活习性发生变化导致应对人禽、人畜共患疾病的难度加大,高温热浪、雾、霾等极端气候事件以及大气臭氧浓度降低、光化学烟雾等极端环境事件增多,威胁老人、儿童、病患等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死亡人数增多。
点击四
记者关注 亚洲地区是否会受到特别影响
院士解答 对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记者:亚洲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对欠发达地区的冲击会更大吧,因为他们本身就面临着发展的困境甚至生存的危机。
丁一汇:可以这么说。全球气候变暖对亚洲的威胁将更加严重。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亚洲大部分地区淡水资源减少。考虑到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上升,到本世纪中期,亚洲将有10亿多人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在人口众多的沿海三角洲地区,洪涝灾害风险增加。本世纪中期中亚和南亚粮食减产30%,少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面临饥荒。由旱涝灾害引起的腹泻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将会上升,部分地区霍乱发病率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与其他环境问题综合作用将给亚洲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大范围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概率增加,经济和社会安全面临很大挑战。
点击五
记者关注 气候变暖对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院士解答 中国大部分地区呈增温趋势
记者:中国已连续经历了21个“暖冬”,气候变暖的危害恐怕不是人们感觉到“热”这么简单,作为生产生活要素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将对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挑战。
丁一汇:是这样的。近50年,中国大部分地区呈增温趋势,尤以北方增温最为明显。西部、华南降水呈增加趋势;华北、东北大部降水呈减少趋势,全国平均霜冻日数呈减少趋势。
数据显示,中国冰川已明显后退,现代冰川面积仅为小冰期时期的75.3%。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冰也呈减少趋势。
1995年以来,我国青藏公路沿线地面以下5m深度处的地温呈升高趋势。同时,草原面积不断减少,退化速度不断加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退化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5%,80年代中期占30%以上,90年代中期达到50%以上,到21世纪初已增加到90%。
我国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在增加。近50年,海平面上升率达1.0mm~2.5mm/年。上世纪70年代以来,强台风(风速约58米/秒以上,17级)发生的数量增加。其中在北太平洋、印度洋与西南太平洋增加最为显著,北大西洋增加最少。强台风出现的频率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不到20%,增加到21世纪初的35%以上。
农业可能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许多地区作物减产。中国农业将面临3个突出问题:产量波动可能增大:减产5%~10%;布局和结构将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改变;成本和投资将增加,肥料、杀虫和除草剂使用量增加。
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1950年以来,我国六大江河的径流量减少。其中,海河降幅最大,每年约减少3.66%。
点击六
记者关注 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关注程度如何
院士解答 在今年初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气候变化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
记者: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丁一汇:是的。气候变化在全世界正引起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在2007年1月23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
在2007年2月15日~16日举行的第二届G8+5气候变化议员论坛上,发达国家强烈希望把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450ppm~550ppm,态度很坚决。同时认为市场机制可以促进低碳技术开发,市场交易一定会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
欧盟的一些科学家提出2℃(相对于1860年)是人类社会可容忍的最高升温,已在欧盟达成共识。温度升高超过2℃,全球遭遇沿海洪涝、饥饿、疟疾、水短缺的人数将大大增加。
根据这一目标,2020年温度只能比1961年~1990年平均值升高约0.8℃,所剩的升温空间已不大。
为达到增温不超过2℃的目标,欧盟认为温室气体浓度应稳定在450ppm以下。2005年全球CO[,2]浓度为379ppm,如果承诺这一目标,所剩的排放空间十分有限。
点击七
记者关注 国际社会提出的建议
院士解答 越早采取减缓措施,经济成本越低、减缓效果越好
记者: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得出什么样的新结论?
丁一汇:自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造成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断增加,若不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未来几十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持续增长。1970年~2004年间,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70%。人口数量和人均能源消耗的增长是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预计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0年增加45%~110%。
国际社会认为,越早采取有效的减缓措施,经济成本越低、减缓效果越好。到2030年,若把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445ppm~710ppm(2005年底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为379ppm),全球减排宏观经济成本将控制在全球GDP总量的3%以下。若2030年之后再采取减排措施将会付出更大的经济成本。到2050年,若把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490ppm(对应于全球平均升温2.0℃~2.4℃)以下,全球减排宏观经济成本将占全球GDP总量的5.5%。
目前已经实施的减缓政策和措施各有利弊,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缺一不可。给碳排放定价等市场机制能够有效推动低碳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利用。2030年之前把碳价提高到每吨二氧化碳当量20美元~80美元,2050年之前提高到每吨二氧化碳当量30美元~155美元,能够使2100年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550ppm左右。
需利用多方资源,克服多重障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和消费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减缓气候变化。
点击八
记者关注 一些国家和组织做出的判断和结论是否全面科学
院士解答 对发展中国家过早强调减排偏离了实际情况
记者:最近“中国环境威胁论”悄然抬头,在全球气候变暖方面过分强调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对他们提出过高、过早、过激的要求有失公允。
丁一汇:减缓全球变暖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但谈责任和义务离开历史和现实是不科学的。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师在他的斯特恩报告中一再强调的关键结论是全球减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报告指出:尽管温室气体过去一直并将继续由经济增长驱动,但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不仅可行,而且与可持续发展一致。为了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各国政府必须立即采取强有力的减排行动,否则气候变化将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其损失和风险将相当于全球GDP的5%~20%。如果全球立即行动,那么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500ppm~550ppm的成本可以控制在每年全球GDP的1%。斯特恩报告还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脆弱性和加强适应的重要性。
斯特恩报告所提出的稳定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排放情景显然偏离中国处于快速工业化的特定发展阶段和具体国情,严重限制了中国未来合理的发展空间。首先,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进程至少延续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在2050年之前都不可能停止增长,相比1990年排放水平可能需要增长数倍。中国所以这样做,是迫切需要解决几千万人的脱贫以及从整体上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问题;其次,中国要向低碳经济转型,减排成本远不会像斯特恩报告估计的可控制在GDP的1%那样乐观;第三,斯特恩报告所倡导的国际碳税以及国际碳市场等手段,并不能使中国从国际CDM市场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最后,斯特恩报告对技术进步的估计太过乐观,尤其是对碳捕获与存储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中国而言,这种技术在短期内成本太高,而且处理过程中还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点击九
记者关注 中国应该怎样应对
院士解答 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记者:为了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您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有哪些建议?
丁一汇:气候变化问题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是环境问题的重要一环,因而是环境治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也是防灾减灾应急预警的重要方面。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的核心问题是适应气候变化并最终减少温室气体(包括气溶胶)的排放。中央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源消耗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在气候与环保方面将有更大的投入,但不可避免地同时面临降低生产和生活消费水平的挑战。
例如以改变能源结构一项为例,据科学家计算,我国2003年能源消费中,煤的比重为67.1%,天然气的比重为2.8%。如果将煤的使用比重只降低1个百分点代以天然气,CO[,2]排放量会减少0.74%,而GDP将下降0.64%,居民福利降低0.60%。因而应看到在一定时期内,减排和限排可能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水平,但从长远看,这又是一个机遇。
通过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将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用低碳或零能源新技术代替高碳化石能源,在高科技支持下达到可持续发展,并同时达到保护气候与环境的目的,从而使整个经济和人民生活质量跃入一个新的水平。最近英国经济学家分析指出,当前需要以1%GDP的投入应对气候变化,就可以避免未来气候变化可能造成5%~20%的GDP损失。因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中国像全世界一样,要走低碳经济与高效技术发展之路。
中国的主要能源是煤,占能源供应的67%,并且将来不可能减少下来。低碳经济对煤的使用会产生巨大的冲击,但又提供了新的机遇。它为我们开辟了利用一切新技术,改造低效能源系统和取消政府能源补贴的一个有效途径。碳捕获和存储以及其他新技术可确保继续使用煤作为安全而可靠的能源。
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低碳能源必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我国气候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应扩大太阳能、风能、核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的利用规模,提高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在减缓气候变化呼声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广泛应用于清洁燃料交通工具、节能型建筑、环保型农业等领域的低碳技术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技术转移、设备制造和相关服务又可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欧美加紧开发低碳技术,以期在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中继续掌握主动权,我国亦需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开发可再生能源,以在未来的全球经济活动中不受制于人。
三、适应气候变化,加强防灾、减灾,建立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和应急保障系统。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气象灾害,采取适应对策是非常重要的。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总量的1%~3%。气候变化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许多强度大、群发性、突发性,历史上不曾出现的重灾、大灾和巨灾都可能发生,因而要做好防大灾和巨灾的一切准备,把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对于人口十分稠密、经济十分发达的大城市,一旦灾害来临,及时、有效的应急系统可保证社会稳定,大大减少损失和人员伤亡。
四、在城市和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中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改变原有的传统观念,加强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人居环境改善,从气象环境角度对城市规划布局提出评估,建立低碳城市和城镇建设。使城市规划建立在社会需求、经济利益、文化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得到均衡和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这包括减轻大气污染、酸雨危害、热岛效应,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生态区等。
五、加强气候变化宣传和科普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理解和认识,提高各级政府决策者的气候变化意识,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宣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主体作用。
相关链接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在1988年共同建立的,包括3个工作组:第一工作组为科学工作组,负责评估可获得的气候变化的科学信息;第二工作组为影响工作组,负责评估气候变化产生的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第三工作组为响应对策工作组,负责制订有关处理气候变化问题的响应策略。
这3个工作组在IPCC的指导下分头进行工作,其主要目的在于获取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以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措施方面的科学和社会经济信息,以综合、客观、开放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科学评估,并根据需求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员国会议提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建议。IPCC是一个政府间科学技术机构,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和世界气象组织会员的国家都是IPCC的成员,可以参加IPCC及其各工作组的活动和会议。
丁氏讲堂
新的证据表明,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气候变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深度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
气候变暖具有全球化特征和历史性根源,非一时、一地、一国之问题,也非单纯的气候问题,更非一般的环境问题。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必须从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多个方面做出努力。
目前的CO[,2]浓度是42万年来的最大值,也是83万年来的最大值。
工业化(1750年)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明显增加。20世纪是过去2000年中最温暖的100年。
美国兰带智库(由海军退休上将和将军组成)最近提出了一份国家安全与气候变化威胁的报告:气候变化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由于气候变化,可引起大规模移民、边界紧张局势增加、对援救和撤离有更大的需求、基本资源冲突(包括水和食物)。
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生于1938年。1957年~196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气动力学专业,196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有影响、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与气候预测、亚洲季风、灾害性天气与气候。
曾先后任职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兼国家海洋预报总台台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CCL),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亚非季风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兼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主任,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执行理事,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国际气候杂志编委,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2001年至今任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