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施工阶段风险分析及应对论文_雒建民

桥梁工程施工阶段风险分析及应对论文_雒建民

雒建民

兰州交通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施工阶段的风险也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研究,以期为改进桥梁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风险,应对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兴起,桥梁工程施工得到了迅猛发展,施工的技术也越来越高,同时施工的对象也日趋复杂。与道路工程或者其他工程相比,桥梁工程的施工往往涉及大河或者峡谷的跨越,建设施工过程具有更高的风险,因而对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本文以降低桥梁工程施工风险为核心,研究分析桥梁施工阶段的主要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桥梁工程施工阶段性的风险分析

(一)安全意识不足

“十三五”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阶段,桥梁工程数量、规模的不断提升,也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因素。结合国内现状,建筑施工行业仍然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阶段,施工人员主要依赖于低成本、低学历的农民工群体,因而与庞大的建筑施工队伍数量相比,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相对不高,对于安全责任等方面意识不强,这些都是出现安全风险的诱因。

尤为突出的问题是,许多一线的施工操作员工严重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在操作过程中容易违反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对于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中关于安全生产的内容认识不足。施工管理人员更加注重施工的进度和成本,对于施工的安全关注不多,特别是施工工期、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之间产生冲突时,往往只重视工程的经济效益和进展效率,而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

(二)防火风险缺乏重视

在桥梁工程中,既存在着建筑施工材料的易燃性隐患,也存在着建筑机械与施工现场的电力使用隐患,容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基于此,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遵照相关规章制度要求,切实执行好防火举措,确保不发生火灾事故。例如,油漆、油料、木料等易燃物的管理场所,必须要远离火源,做好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并严禁施工人员在材料堆积的场所内从事吸烟等活动。在经常需要进行了钢材焊接等操作的场所,容易出现高温和火星飞溅等情况,也必须要加强防火措施,确保该场所内没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存在。

此外,对于桥梁建筑工程用电,必须要经常性地进行电路检测和维修,及时更换老化或被腐蚀的线路、设备,避免因线路发热或漏电而引燃周边物质,从而导致严重的火灾事故。

(三)材料采购与管理风险并存

桥梁工程不是“空中楼阁”,每一个部分的实现都离不开建筑材料的参与,也可以认为,建筑材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桥梁建筑的最终质量,对于桥梁工程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采购环节长期以来都是桥梁工程难以解决的顽疾,最容易产生问题,而且出现问题也很难进行有效的解决。

结合现状,我国的桥梁施工材料市场鱼龙混杂,材料质量与价格缺乏市场的合理控制,导致采购时的随意性很大,不仅使采购材料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容易滋生采购腐败问题。此外,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也一直是桥梁工程管理的难点,许多工人对于施工材料管理随意,对于待使用的材料胡乱堆放,不仅降低了工程建设的施工效率,而且容易产生火灾等风险。

(四)桥梁施工周边环境的安全风险

除了上述人为方面的风险隐患外,还存在着一些不可抗力的影响因素。例如,在山区进行施工时,桥梁所跨越的范围往往是山体比较崎岖的地段,受到地形因素的干扰十分严重,施工环境非常的恶劣。特别是当出现大量降雨时,很容易形成泥石流等极具破坏力的危险,从而对桥梁施工工程造成严重的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往往是难以预测、不可抗拒的,例如,在一些地质较为松散的山地地区,山体滑坡是经常遇到的施工风险,在这些不良地质区域,地质风险随时存在,虽然其危害性没有达到泥石流的破坏性程度,但同样也给施工单位及人员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加固筑牢相关的设施,从而降低外在风险的威胁和可能造成的损害。

二、桥梁施工风险规避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意识

管理人员和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素质不高,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因此,从这个方面入手,可以设置专门的安全教育课,请一些高校教师或者消防人员对他们进行教育,从思想上提高安全意识。作为桥梁施工企业也应当加大对安全教育的投入,不论是资金支持还是时间支持,应加强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员工,可采用文字的方式,而文化水平较低的员工,要采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强化风险意识。同时还要注重将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传递到每个员工,并使他们能够牢牢记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施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多措并举完善防火措施

火灾风险是桥梁工程施工阶段风险应对的重中之重,必须要采取多项措施,对任何可能引发火灾危险的隐患加以消除或严格防范,从而将火灾的危险与危害降至最低。首先,必须严格加强建筑材料特别是易燃易爆材料的管理工作,严禁烟火与建筑材料之间的接触,并且将建筑材料的堆放区域与施工工人居住及电焊区域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使各区域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于居住和电焊施工场所,要着力加强生活和作业区域的清理工作,及时处理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火星,避免生活和生产烟火引燃草丛、灌木、垃圾等物品。同时要在各区域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对于易燃区域及用电区域的相关设备与材料,应选用耐火和耐高温的材料,从而进一步降低火灾风险。

(三)高度重视外部环境风险隐患

外部环境的多样性给桥梁施工带来众多的安全风险,如泥石流、滑坡和大风灾害等等,这些自然环境现象的存在都可能引发桥梁工程事故,如泥石流对桥梁工程的冲击破坏以及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在施工之前应当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施工环境进行评估,对可能带来风险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比如高温、大风等,根据这些潜在风险因素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桥梁工程施工进行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需求和施工工艺的变化,对制定的预防措施进行检查和改进,防止出现风险环境因素被遗漏的情况,并及时预防新出现的风险环境因素。此外,还可以邀请相关安全专家对安全施工进行指导,确保将外部环境造成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防止给桥梁施工带来破坏和损失。

(四)严格规范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一是要严格控制脚手架搭建的质量,由于脚手架是施工必须的工具,与每个员工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脚手架所使用的建材必须符合技术标准,螺栓要牢固,还应当配置栏杆,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使员工能够在上面安全施工。二是要保障缆索吊装过程的安全,桥梁施工过程在,很多大型工件和施工材料都需要进行吊装作业,在吊装施工开始之前,应当对索塔、缆车、机具等运行状况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没有安全隐患存在,正式作业之前还应进行试运转。在吊装作业过程中,吊装工作区域内不得让行人通过,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三是要提升高空作业安全,进行高空作业施工时,应当选择没有恐高症等疾病的施工人员,并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和安全带,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施工设计。

三、结束语

在桥梁工程施工阶段,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给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着力将施工中的风险系数降低到最小化,才能保障桥梁工程的顺利推进,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帅.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分析及对策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

[2]章该胜,余赛.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00256-00256.

[3]胡祥立.探讨如何控制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2).

论文作者:雒建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桥梁工程施工阶段风险分析及应对论文_雒建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