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两对"关系"思考道德与法治教师
(一)人-公民-教师-道德与法治教师之间的关系
要明确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核心素养,我们需要厘清人-公民-教师-道德与法治教师之间的关系。这四个概念的关系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道德与法治教师同时具备人的属性、公民的属性、教师的属性。一方面,特殊性总是普遍性中的特殊性,我们不能脱离人的属性、公民的属性、教师的属性,单独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特有的属性。另一方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核心素养的确又有其特殊性。在思考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核心素养时,如何兼顾四种关系、兼顾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是一直困惑我们的问题,也是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师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师核心素养,这三个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是基于学科的,又是超越学科的,应当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统领各学科教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是独立于课程之外的,要通过学科核心素养表现出来,我们需要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其主要载体是学科知识,主要路径是学科活动,主要条件是学科师生,主要保障是学科评价。这些都离不开学科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离不开学科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核心素养将影响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影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二、道德与法治教师核心素养模型建构
(一)一个核心
"模范公民"公民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模范公民是指公民中的杰出代表,在履行权利和承担义务方面有突出表现,是其他公民效仿和学习的对象。譬如,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上带着学生学习要尊重和爱护国旗,那么,在每周一升旗仪式时,道德与法治教师是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参加升旗仪式?如果没能做到,那么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可能就会被人诟病为"假大空""说一套做一套"。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上宣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满满的正能量,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如果教师自身做不到,就会被学生怀疑学习内容的真实性,认为这是一门"洗脑"课,认为老师表里不一,更不要说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自觉成长为合格公民了。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以教师的行为作为自己效仿的标杆。因此,我们认为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模范公民。
(二)三个必备品质
(1)政治认同
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熟知中国历史、党史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我国的国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相关价值观念具有肯定、接纳、赞同的情感体验。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强烈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自己公民身份认同,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文化认同感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能自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对外保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对内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政治秩序稳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免受威胁、侵犯、颠覆、破坏。同时,教师将这些立场和情感,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准确而坚定地传递给学生。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应积极主动向学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宣传党和政府在国家建设中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培养学生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珍爱少先队、向往共青团、拥护中国共产党,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2)学科自信
在传统认知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就是"政治教师"。而生活中一些道德与法治教师羞于承认自己是"政治教师",其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缺乏对本学科的自信。学科自信表现为对本学科价值的信奉、对实施课堂教学的自信。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师来说,无论任教学科是否需要参加中考,无论该学科在学校、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何,教师一定要清晰地领会本学科的价值,要具备足够的学科自信。这是一种对自己工作价值的高度认可,也是对自身实现的肯定。同时,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张扬教学魅力,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激发情感共鸣、引领核心价值,充分感受到本学科"德润人心"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法护成长"为生命提供可靠的港湾;并将自身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和热爱,向学生传达出一种强有力的邀请函,邀请学生也来分享学科学习的喜悦。
(3)科学精神
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教师应具备的科学精神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立足基本国情、拓展国际视野,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1]。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理性精神。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以认真严谨的态度,研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教法,研究学生学情,持续专业阅读及通识阅读。以法治教育教学为例,新教材加大了法律内容的比重,对于专业的法律知识,大部分教师感觉自身知识欠缺、能力不足。如果我们不加强自身对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对法律知识不知道不理解,就很容易造成科学性错误。如此,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就无法形成,法律素养的培养也是无稽之谈,法律信仰将成为空中楼阁。更可怕的是,因为教师法律素养不足而误导学生,造成未来社会公民法律素养的欠缺及国家法治建设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而教师坚持科学精神,就能尽量避免科学性错误,才能真正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结束语
我们提出的道德与法治教师核心素养模型,其目的在于教师可以此为参照,不断审视自身,持续学习,不断精进,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具备专精而广博、敦厚而有风骨的品质,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饱满自己的精神、涵养自己的品格、锤炼自己的风骨,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奠基人,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戴慧.思想政治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行动研究[J].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参考,2018(16):41.
论文作者:张光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教师论文; 素养论文; 法治论文; 道德论文; 学科论文; 核心论文; 学生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