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拒诊儿童龋病治疗中的护理体会论文_胡美倩

120例拒诊儿童龋病治疗中的护理体会论文_胡美倩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上海 200072)

【摘要】目的:探讨拒诊儿童龋病治疗过程中护理方法及疗效,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科学的护理方向。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到4月期间,我院儿童口腔科就诊患儿120例,总结其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20例患儿较为配合,顺利完成操作,达到满意疗效,患儿家属满意度100%。结论:对儿童在术前、术中、术后使用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保证治疗安全有序的进行。

【关键词】拒诊儿童;龋病治疗;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300-01

在我院儿童口腔科经常会遇到因抗拒治疗的不合作患儿,如果护理配合不得当,不但会加重患儿的恐惧心理,使得诊疗无法继续,而且还会引起纠纷,破坏护患关系。儿童口腔诊疗不同于成人,石四箴[1]认为,当我们从事儿童牙病防治工作时,应重视儿童心理、生理、解剖和组织等特点,不能简单地把儿童看成“小大人”或“大人的缩影”也不能把儿童牙科作为“成人牙科”的缩影。现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4月期间,我院儿童口腔科就诊患儿120例,实行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

1.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患儿120例,男48例,女72例,平均年龄9岁。经初步口腔检查,依据牙体牙髓病龋病诊断标准做出诊断[2]。

1.2 临床护理

在按照常规临床护理操作的基础上,配合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强制制动以及对患儿家长的健康宣教,最后记录患儿配合程度和患儿家属满意度。详细的护理情况如下:

(1)心理护理

在诊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的行为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以取得他们的信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亲切地称呼患儿,耐心地介绍牙科治疗器械并做适当的比喻,比如将手机比喻成捉虫子的工具、将光固化灯比喻成仙女的魔法棒、将咬蓝纸比喻成小海苔等等,从而引发患儿兴趣,消除恐惧。还可以观看其他儿童的治疗过程,用具体化的人作为榜样,增强拒诊儿童信心。同时也要注意稳定家长情绪,切勿在治疗过程中打骂儿童。对于有积极配合表现的儿童要给于表扬,诊疗结束后可以给予卡通贴纸等作为鼓励。

(2)缩短治疗时间

护理人员要提前准备好所需器械和药品,准确快速地完成器械传递,高效率的工作可以缓解患儿焦虑情绪。对于胆小的患儿,可以将手平放在患儿的肩上,传递着温暖和友好。在治疗时注意倾听患儿说话的内容,对不同情况做出正确的反应。

(3)强制制动

年龄较小的儿童其理解能力非常不够,容易出现反抗行为,很难配合治疗,在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采用强制制动法进行治疗,主要是约束患儿的头部和手脚关节处。具体做法:一名家长将患儿趴在患儿的身上,控制住患儿的手脚,使其无法移动,另一名家长固定住患儿头部,避免猛烈晃头。闭口患儿使用开口器,进行强制治疗,一切动作轻柔、快速,准确。护理人员则需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细微动向,及时提醒医生,以避免发生意外。口腔分泌物多时,要及时用吸唾管吸出,发生呕吐时,要及时把患儿头偏向一边,使其顺畅吐出呕吐物,防止引起窒息。

(4)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向家长讲解牙齿保健的重要性,认识到龋齿的危害。如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检查的重要性,以及对6岁后长出的恒牙如何进行防蛀保护等等。具体知识可以通过医院的宣传栏、定期的口腔保健讲座,宣传手册发放,护理人员口头宣教等方式让家长知晓。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后,使家长正确地引导患儿,积极配合治疗,有效地减少患儿的拒诊行为。

2.结果

在本次研究的120例患儿中,通过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全部顺利完成龋齿治疗操作。患儿家属满意度达100%。

3.讨论

从现代医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每个口腔患者在诊疗时都分外紧张,儿童更是如此[3-5]。儿童的理解能力有限,自制力薄弱,对疼痛特别敏感。一些儿童看到穿白大衣的医护人员,往往会害怕而拒绝治疗;另一些儿童因为之前不愉快的牙病治疗经历比如打麻药的疼痛,手机车针去除龋坏等引起的酸痛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更严重的抗拒心理。这时就要通过护理人员的亲切耐心的解释降低其心理焦虑程度,娴熟轻巧的操作获取其信任,本次研究中总体配合率高,说明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减少患儿痛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护理人员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石四箴.儿童口腔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6-70.

[2]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

[3]许凤.学龄期儿童拔牙恐惧的心理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7):339-340.

[4]胡双婷.心理护理指导在口腔拔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睡眠.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01(04):158.

[5]寇泽友.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对拔牙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4):139-140.

论文作者:胡美倩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  ;  ;  ;  ;  ;  ;  ;  

120例拒诊儿童龋病治疗中的护理体会论文_胡美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