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民族发展的主题与文化历史的观照——《中华开放史》介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华论文,民族论文,主题论文,文化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史,具有开放意识的民族,又是一个形成了大一统思想的民族。这种矛盾不可调和的发展,产生了历史的悲剧。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21世纪,中国将在开放洪流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一个古老的民族,必有一部悠久的文明史。这部文明史,包含着这个民族主体文化繁衍发展的足迹,也展现着它在人类文化成果中的地位和坐标。由冯天渝、毛磊、徐仁璋主持撰写的《中华开放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从文化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角度,勾画出中华民族自夏商周至本世纪90年代在文化发展历程中开放演进的艰辛历程。
开放,是指一个地区、民族或国度打开门户,与外地、异族、外邦发生文化互动和人员交往,在工具器物、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乃至价值系统诸层面进行深度不等的沟通,呈现文化传播上较为顺利、流畅的局面,达到传出与接受、影响与涵化、冲突与整合的对立统一。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解,《中华开放史》在文化发展的空间向度的横向传播和时间向度的纵向传承的大背景下,系统探讨了中华民族在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开放精神和拿来主义,揭示出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开放的内在机制,反映了历史上开放与闭关的矛盾冲突。
一、中华民族开放意识与大一统思想的矛盾
世界上可数的几处古代文明,如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美洲玛雅文明等,或被后起文明所吞没,或因外族入侵而消失。唯有中华文明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至今仍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保有这样一个悠久的文明传统,与这个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开放的特质是分不开的。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系统不断从外界输入和输出物质与能量,不停地吐故纳新,吸入养料,排泄废物;既破坏自己原来的组织,同时又构成新的组织,通过新陈代谢,自我更新,使自己不致达到化学与热力学的平衡状态,在更换自己的元素的同时,依然保持系统的稳定。这种系统,即开放系统。
中华民族正是这样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华文化正是在内部开放与对外开放的环境中凝聚而成的。
由早期夏商周族的发展,到华夏族的形成;由黄河中游的古老部族,发展到拥有江河湖海、幅射东亚南亚的东方古国,华夏先祖们为这个民族的古老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尧舜禹汤的文治武功的垂范,周穆西巡昆仑的传说,折射出华夏先民的博大胸怀,春秋战国,把中华民族古代文化推到了巅峰。士子的纵横穿梭,改变了诸侯各自为政的社会生存环境;私家讲学之风的兴起,各学派的吸纳竞长,造就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态势;胡服骑射、华夷相交,是他们海纳百川精神的展示;初现的丝路,更建起他们远联域外的桥梁。
汉唐以降,中华大一统的民族声威日盛。历代王朝的主要精力尽管已放在国内的统治,也未忘却对外的交往,汉代开拓的丝绸之路,将中华文化传播到欧洲腹地,也将西域文化传进中华。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既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开拓了海陆丝路,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融汇,更引出盛唐雄风。胡气满长安,是唐代开放态势的见证;佛教文化的中国化,是唐代开放的重要成果。唐代不仅吸纳了大量外域文化,还网罗了一批外域人才供职朝廷。目前散处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从某种意义上,正是“唐风”在世界各地留下的印迹。两宋时期,虽然统治者已无汉唐胸怀,但“守内虚外”、“开四方门户”等政策仍获得一系列成就。而“四大发明”的西传,中国对世界文明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当蒙古旋风席卷亚欧大陆时,亚欧之间已无疆界。中国人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世界也清醒地看到了一个实力强大、文明悠久的中国。此后,郑和七下西洋,航海万里,向世界尽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海上丝路再度辉煌。
从远古直到明初,中华民族以开放的胸怀,博采众长,使内部系统不断得到更新,逐渐成熟,使古代文化得以一代代传承并迅速发展。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文化散发出璀灿的光芒。
然而,悠久的文明,也积垢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大一统意识。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国在古代即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大国,发达的农业文化,把周围四邻远远抛在了后头。于是,“天朝”至尊、天下“共主”的心态逐渐发展为大一统意识,以为赤县神州,加上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即为“天下”。华夏是文明礼仪之邦,文章教化,冠盖天下。四周万国,则为蛮夷之族,他们唯有向化中原、朝贡臣服。这种大一统意识一代一代无限制发展,就造成了唯我独尊的闭锁心理。当民间的中外交往形成某种势头,开辟出了中外通道后,统治阶级或者借此向外国炫耀武力,迫使其朝贡称臣;或者强制封锁,割断民间联系。明初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在当时是第一流的;其航海里程,在当时也是绝无仅有的。但是,郑和的远航,并不是象80年后的哥仑布为殖民开拓去探险,而是为了扬国威、播文化、扶弱抑强、柔远怀迩,期望通过这种形式,做到万邦来仪,仰慕中华。在这种大一统思想的支配下,尽管各种古书上也有关于离中原万里,几万里之外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的记载;而且,古代著名旅行家们(包括政府派出的使节如张骞、郑和等),足迹所至,均有详细叙述;蒙古人也确实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但是,在人们心目中,中国九州即为天下主体,四周围绕若干高山海岛,上面居住着落后的若干小国,他们是中华的附庸。世界也就这么大了。当利玛窦斗胆展示世界地图时,很多士人对不将中国画在图正中感到愤怒,对中国在世界上所占份额之小,直斥之为“虚妄”,甚至提出欧洲美洲的存在毫无对证。这种井蛙心态,迷幻了人们的视野,以至当西方殖民者猛然出现在中国东南沿海时,国人竟不相信真有葡萄牙、英吉利的存在,甚至在一个很长时间里,分不清葡萄牙与法兰西。
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具有开放意识的民族,又是一个形成了大一统思想的民族,历史就是微妙,使这种矛盾紧紧粘合在一起。当这种矛盾不可调合时,历史的悲剧就不可避免地上演了。曾走在世界文明前列的民族,突然在近代遭到沉重打击,百年沉沦由此开始。
《中华开放史》分历史时期概述中华文化在开放历程中几个高潮的推演,令人深思。
二、被迫开放的前前后后
导致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大炮强轰中国大门,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需要寻找新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是一个重要原因;而中国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无法适应世界发展的新形势则是更重要的内在原因。
经过元代的世界纵横,战乱产生的明王明一开始就把守土固疆作为国策。他们自诩为天朝上邦,用外交、武力和财富,迫使或诱使周边邻国称臣纳贡。同时,对商品经济采取了一种压制政策,把中外贸易交流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从而扼杀了萌芽中的资本主义。
而在这一时期,世界正由分散走向整体。对于东、西方来说,发展的机遇是对等的。然而,中西方统治者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西方将向海外拓展作为国策,支持、鼓励、保护本国人民海外殖民;中国则将禁海抑商当作稳定国内、维持政权的方针。禁止人民出海捕鱼经商,即使开禁时也诸多限制;严禁时,则连双桅船也予以焚烧;对海商集团则坚决剿灭,防止势力坐大。当传教士带来西方科技文化时,尽管有一些士大夫开始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先进,但这些新东西并未在中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而在西方,中学西渐给思想界带来的震动,是当时的中国人无论如何也难以理解的。西学东渐与中学西渐,是中华开放史上极其重要的事件,它在东西方所产生的不同效应,折射出这个时代地球两边逐渐形成的差距。
即使在前清,中国重新发展的机会仍然存在。西方面对这个强大的东方帝国,一开始并不敢也未想到武力相向。一次次的使节探路,均被眼光短浅的统治集团拒之门外。西方人希望平等邦交、互惠互利;而中国统治者总以为是万方来仪,是惠及远人。西方人没有真正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一厢情愿地看待经贸邦交、中国统治者则以天朝上邦自居,根本不屑于与夷人讨论任何问题。这样,聋子间的对话,只能是竹篮打水。失去了耐心的殖民主义者,在了解到东方帝国的外强中干后,用大炮强行进入的策略终于确立,中国的门户最终被强制地开放了。《中华开放史》用沉重的笔触,描画出了历史上这痛苦而又特别发人深省的一页。
尽管葡人西来(1511年)已有300年,英人来华(1637年)也有200年。但是,在汗华丽号上签字前夕,最高统治者还在问:英吉利在哪里?统治集团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世界大势,终于导致了整个民族的屈辱。
当中国第一代先觉者睁开双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时,他们已看到了技不如人的一面。但是洋务活动的技术引进,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进一步滑坡。甲午一战,中国人再次被惊醒。启蒙学者更看到了政不如人的一面。然而,即使变法维新这种小小的变革活动,也难以在统治集团中通过。这样,封建统治者终于将自己封闭到坟墓之中。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在世界潮流面前有着清醒的头脑。他顺应历史潮流,提出了开放主义的策略,为中华的振兴制定出宏伟的建国大纲。他奔走呼号,殚精竭虑,“出师未捷身先死”,给后人留下了不尽悲叹。
历史将开放中华、发展中华的重任,交给了新一代的中国人。
三、走出藩蓠,迎接开放的新时代
《中华开放史》以全书约四分之一的篇幅,详细地记述了新中国开放的曲折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18年的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开放的对外政策,宣布:为了发展生产和促进经济繁荣,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进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商贸关系。在与各国人民交往中,逐渐形成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然而,西方帝国主义不愿意有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的存在,它们对中国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中国被迫向苏联和东欧一边倒。在老大哥的支持下,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社会主义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尔后,中苏交恶,中国被逼上梁山,孤军奋战。接着,就是十年内乱,为了“反修防修”,中国把自己的大门关上了。这种自我封闭,导致了国民经济的濒临崩溃。
载入史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了那种封闭自绝的政治路线,主动选择了开放发展的战略方针。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进入一个伟大的转折时期。
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设想,“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摆脱长期左的经济政策的束缚,“杀出一条血路来”。开放政策的“圣婴”呱呱降生。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乃至海南经济特区相继诞生。这些特区,利用天然优势,特事特办,大胆开拓,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引进资金和人才,走出了一条外向型开发开放、迅速发展之路,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做出了良好的示范。紧接着,沿海城市、沿江城市、沿边城市、内陆省会城市都行动起来,按照特区模式,架起一座座中外交往的桥梁,形成了一个个外向型的经济开发开放区。特别是作为龙头的浦东开发开放,更带动了全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开放已形成由南到北、由东至西、由沿海沿边幅射内地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中华开放史》浓笔重彩地系统总结了18年神州开放的业绩,用具体的数据、生动的事实,描述了在世界经济、文化、科技舞台上,中国蓬勃发展的成就,开放的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说明了大门主动打开后中国人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展示出一幅由开放到封闭到开放的螺旋式上升的神州开放太极图。
改革开放,中国人民抓住了历史的机遇。今天,开放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一个开放的中国,已与世界紧紧地贴在了一起。21世纪,将是中国阔步前进的世纪。中国将在开放的滚滚洪流中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中华开放史昭示我们,文明进步是一个内外沟通、新陈代谢的过程。任何一个国度要想赢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与人类文明大道声息相通。而一国之文明成就,迟早也要奉献给全人类。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65万字的书稿,数十幅珍贵的历史图片,这是对中华民族开放历程的沉思,是对中华民族精英们为民族发展锲而不舍、探索跋涉的礼赞,是对中华民族开放发展中的漩涡回流的品评,是对当代开放历史的讴歌,也是对21世纪中国宏伟目标的展望。《中华开放史》是一部没有写完、也不可能写完的书,中华民族将用她的踏踏实实的行动,将开放的历史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