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布局环境因素研究——基于300所世界高水平大学布局环境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布局论文,环境论文,高等院校论文,因素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15)06~0023~08 一、问题的提出 在扩招、改制背景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从1998年的1022所增长到了2015年的2553所[1]。由于历史惯性、高校发展自身内在诉求等原因,无论是原有高校设立分校,还是新建、合并、重组的高校,其布局都倾向于选择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繁荣地区,于是便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大学都建在城市,而且最好的大学都建在最大的城市,这种布局不但不公平、不合理,大学应该办到县城去[2],一些省甚至提出每个市至少要有一所大学,致使仅有十余万人口的偏远城市也办大学,孤零零的一所大学建在缺少交流和支持的地方,教师不想留,学生不愿待,教学质量不高,发展举步维艰[3]。这种基于公平论的布局观过分强调高校的溢出效应,强调高校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而忽略了高校发展对外部环境的诉求,这就很可能使得高校在发展进程中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境,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使国家的人才培养事业蒙受损失。为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笔者以300所世界高水平大学为研究对象,量化分析了其布局地的外部环境,找出了影响高校布局的环境条件并对各环境条件的具体权重进行了赋值计算。 二、文献综述 已有研究对高校布局环境的探讨可从两方面概述,一是研究者基于个人经验、历史经验、管理经验或逻辑思辨得出的对高校布局环境的理性判断。如王文友指出随着高校逐年扩招,高校扩建、新建校园是大势所趋,高校在进行新校园建设中要从选址、土地征用、规划面积、可建筑用地、高校功能分区、空间尺度、水体、规划建设时间这八个方面进行充分论证。[4]刘以恒将高校外部环境中的各要素分为主体性要素和客体性要素两大类,主体性要素包括政府、企业、学生家庭和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后者主要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5]。彭怀祖认为高校在建立新校区时除了考虑布局地的社会文化氛围、政策法规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外,还应选择交通、邮电、通讯、水电暖供应、医疗、饮食、商业、金融、物业管理、安全保卫等因素有保障的地区[6]。 另有学者通过个案分析和小样本研究对高校布局环境进行的研究。杨嫣认为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技术、法律、政府、毕业生人数、人口迁移、社区关系、社会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外国留学生的人数等[7]。登海耶等对高校与城市的区位关系进行了研究,界定了3种校园类型,位于城市外部的绿野式校园,位于城市内部边缘地带的“门禁式社区”型校园,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城市内部校园[8]。侯启凡认为大学新建校区应布局在环境优雅、地势平坦开阔、排水畅通、远离城市污染、空气新鲜、阳光充沛、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段[9]。刘玉龙等从大学布局所需的微观环境出发,指出高校应选在距离适中、交通便利、地形开阔、地质环境稳定、地势较高、排水、给水通畅、环境适宜、远离污染和潜在污染源、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的平坦地段[10]。山东省高等教育速度、规模、布局研究课题组从山东省高校布局的历史和现状出发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产业分布、城市分布是影响高校布局的关键[11]。贺祖斌等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布局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高等学校布局需考虑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其中经济因素起根本作用[12]。 这些研究多是基于经验研究、逻辑思辨等方法进行的宏观层次、中观层次的概括性研究;或是通过对个案或小样本分析演绎得出高校布局微观环境。这表明现有研究总结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小样本研究多,大样本研究少。此外,现有研究给定的高校布局环境指标较为笼统,缺乏操作性并且在其指标确定过程中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撑。因此,以既定的高水平大学布局环境为依据,通过大样本量化分析将有助于得出更为客观、科学的结论。 三、研究设计 1.技术路线。 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首先,利用德尔菲法与文献分析法构建高校布局环境“指标池”;其次,以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样本框筛选研究样本并对样本进行数据编码,初步建立高校布局环境指标数据库;第三,借助因子分析删减共线性较强的指标变量,对高校布局环境指标数据库进行数据清理;第四,利用多元回归测算高校布局环境各个观测指标的权重值,找出影响高校布局的关键因素;最后,根据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所得结果综合分析世界高水平大学布局地环境特征,得出研究结论。 图1 技术路线 2.抽样说明。 从抽样的可操作性、客观性、完备性出发,研究采用ARWU作为理论抽样框。虽然以此为抽样框一定概率上会将各类办学水平较高的“教学型”、“单科型”等大学排除在外,但相较“依国家选学校”的抽样方案,以榜单为样本框具有很强的优势。首先,以ARWU榜单为抽样框能够较大程度避免因以国家为抽样单位而产生的“弃真”错误,即将某些综合国力较弱国家的高水平大学排除在样本之外;其次,还可避免产生“纳伪”错误,即将综合国力较强国家的弱势大学纳入样本框,再次,通过对比发现,若按照国家为抽样单位抽取的世界主要国家的高水平大学基本全部涵盖于ARWU榜单;最后,ARWU是全球最早推出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其发展历史较长,指标体系日臻完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排名真实可信。综合考虑,研究选定ARWU为抽样框,通过样本高校布局地环境因素的分析,进而探讨影响高校布局的环境因素。考虑到抽样方法对样本容量的要求,鉴于本研究设计的观测指标较多,为充分保证样本分布的正态性,研究选定样本容量为300个。 3.“指标池”构建 研究“指标池”的遴选共分三步,一是基于已有文献涉及的高校布局环境指标,将研究涉及的具有操作性的指标纳入“指标池”中;二是通过整理中国古代书院、中世纪大学、美国早期大学布局环境的相关文献,提取其所涉及的高校布局环境指标;三是在上述基础之上,利用专家德尔菲法进一步丰富“指标池”,初步结果见表1。 四、高校布局环境指标分析 1.高校布局环境指标的因子分析 表1显示,影响高校布局的环境因素的二级指标达24个,更多变量的引入会更有利于全面的分析高校布局环境,但步入实际建模阶段,更多的变量意味着会产生一批“搭便车”的变量,即被引入模型的变量未必都能全部发挥预期的作用,数据“投入”和结果“产出”并非呈合理化的正比[16],反而会给统计分析带来麻烦,造成分析结果难以解释。所以根据主成分分析思想可把原变量以最少的信息丢失浓缩为若干因子,并使因子具有一定的命名解释性,由此研究引入因子分析。 表2可知,高校布局自然环境指标下的巴特利特球度检验观测值为2345.448,相应Sig值接近0,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大于0.7,根据Kaiser度量标准认为原变量适用于因子分析。公因子分析初始解显示,除了变量地势平坦的因子共同度处于较低水平之外,其他所有变量的共同度数值均在0.46以上,说明根据原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选取特征根大于1的值,所得出的结果保留了原变量较多信息,因子提取效果理想。主成分分析法共提取四个公因子,自动命名为因子F1、F2、F3、F4,其分别解释的方差量为21.7%、20.3%、15.3%和8.8%,累计解释总方差的66.3%。为使因子更具命名解释性,研究选取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正交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指显示,气候类型、年均气温、降水量、昼长、气象灾害发生率在第一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可将因子F1解释为大气条件;地形地貌、地势平坦、平均海拔、海陆距离在第二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F2可命名为地表条件;温度带和年积温在第三个因子上载荷较高,可将F3解释为温度条件;在因子F4上只有变量地质基础是否稳定的因子载荷最高,故可将F4命名为地质条件。 同理可得,高校布局社会环境指标下的KMO值为0.799,巴特利特球度检验观测值为1645.253,对应的概率P值接近0,应拒绝0.05显著性水平下的零假设。社会环境指标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共提取五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F5、F6、F7、F8、F9,其分别解释的方差量为27.5%、10.5%、9.7%、9.3%和7.7%,累计解释总方差的64.8%。其中是否历史文化名城、是否宗教活动中心、是否科技中心、城市规模、交通、基础设施6个变量在因子F5上有较高的载荷,可解释为城市发展程度;人均国民收入、总人口和国家发展程度在因子F6上有较高的载荷,可命名为社会发展程度;城市主导产业在因子F7上载荷较高,可解释为社会产业类型;建校历史是否悠久和与城市距离在因子F8上载荷较高,可解释为学校客观条件;政局是否稳定和是否政治中心在因子F9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可解释为宏观政治环境。 根据上述分析,高校布局环境测评指标共包括大气条件、地表条件、温度条件、地质条件、城市发展程度、社会发展程度、社会产业类型、学校客观条件和宏观政治环境9个维度(详见表3)。另据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变量“地势开阔”和“人口密度”未能与其他变量提取公因子,说明这两个变量与指标体内的其他变量内在一致性较差,可对其做数据清理处理。 2.高校布局环境指标的权重分析 据因子分析显示,公因子F1、F2、F3、F4分别能解释自然环境变量方差的21.7%、20.3%、15.3%和8.8%,累计解释总方差为66.3%,公因子F5、F6、F7、F8、F9分别能解释社会环境变量方差的27.5%、10.5%、9.7%、9.3%和7.7%,累计解释总方差为64.8%,通过专家打分法得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可按3∶7进行权重分配;再利用公式f(X)=100÷(66.3/64.8)×Fn的方差贡献率×(0.3/0.7)计算各个公因子的权重,结果显示公因子F1至F9的影响权重依次为9.9%、9.4%、6.7%、4%、29.7%、13.3%、8.4%、10%、8.3%;最后为测算各观测变量权重,研究以公因子为因变量,各公因子包含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 如:因子F1大气条件可表示为: 其中为常量,为各因变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观测变量气候类型、年均气温、日均时长、气象灾害发生率和年均降水量,ε为随机误。 由表4可知,以因子大气条件为因变量建立的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值=0.911,模型拟合度较高。再从回归系数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看,5个观测变量的Sig值均小于0.05,因此应拒绝原假设认为各回归系数与0有显著差异。据此可获得因子F1下各观测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气候类型(0.102)、年均气温(0.055)、降水量(0.07)、日均光照(0.051)、气象灾害发生率(0.085)。同理可计算其余八个因子各变量的回归系数(由于数据表格过多这里不详细展示),再将求得的回归系数与公式f(X)计算结果相结合,便可为影响高校布局的各观测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最终测算结果见表5。 五、结论与讨论 1.高校布局主要受交通、人均国民收入、城市主导产业类型等社会环境影响。 表5显示,影响权重排名前6的变量累加权重之和达51.3%,超过半数。据此可将交通通达度(10.3%)、人均国民收入(9.6%)、城市主导产业类型(8.4%)、高校与城市距离(8.1%)、政局是否稳定(7.8%)和高校所在城市规模(7.1%)6个变量视为影响高校布局最为关键的因素。 交通成为影响高校空间布局最为关键的因素。高校虽有“象牙塔”之称,但现代社会无论就工作还是生活来讲,高校都难以继续成为“学术孤岛”。从工作方面看,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三个职能的发挥都需依托交通。教学和科研上,学生、教师、科研人员、行政人员等都来自五湖四海,教学、科研过程中需与兄弟院校、其他科研院所、社会各部门互动协作,互通人员、设备、信息、成果等;为社会提供服务上,则要求高校的人员、知识和设备等走出校门,输送至最需要它们的地方;从生活角度讲,高校师生对日常饮食、购物、医疗、金融等都有较高需求,高校布局应充分考虑与生活部门的连接。除了交通,人均国民收入在高校布局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均国民收入可用来衡量国家或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人民富裕程度,已有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程度与高校布局密切相关[17],经济发展程度越高该区域的高校数量也就相对较多,因此,高校在布局过程中应尽量选择本国或本区域内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另一个影响权重较大变量是城市主导产业类型,生产知识作为高校主要活动之一,其产品往往与第三产业息息相关,无论是网络科技、信息服务、顾问咨询等无形知识产品,还是工程设计、工业设计、卫生医疗等有形知识产品,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都需借助第三产业部门来实现,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为高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统计显示300所高水平大学中有90.3%的大学布局在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最后一个影响权重在8%以上的变量是高校与城市的距离,该变量既与交通紧密相关,又与高校所在地微观城市环境密切相连,距离城市越远,高校就更需要便利的交通来实现与其他高校、社会组织间人员、物资等客观实在的互动,距离市中心越近,就更方便高校利用城市的各种资源,使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相影响,增强高校与社会的互动、了解社会需求,提高教学、科研的成果转化率。 2.世界高水平大学多布局在自然环境优越、社会环境发育程度较高地区。 统计数据显示,世界高水平大学布局地环境呈现的普遍特征是:有66%的高校布局在距离海岸线100公里以内;80.3%布局在地质基础稳定地区;90.3%位于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和丘陵;96.7%位于年积温1600°至4500°的温带地区;95.3%位于年平均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湿润、半湿润地区;92%的高校布局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地中海气候;73%的高校布局地年均气温在7.52℃至16.88℃之间;64.3%的高校位于日均光照4.4小时至7.4小时地区;70%位于干旱、洪涝、台风、飓风等气象灾害少发地区;94.7%的高校布局地地势平坦;布局所在地有公路、铁路、航运、航空三种以上主流交通工具能到达的高校占95.6%;90%的高校所在地年人均国民收入大于3万美元;90.3%位于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地区;86%位于市中心或城市内部边缘;98.7%位于政局稳定地区;52.3%的高校布局在人口规模小于50万的中、小城市;58.3%的高校所在城市基础设施完善;70%位于国家/区域的科技研发中心;位于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大学占95.7%;有54%的高校布局在历史文化名城;62%的布局所在地不是国家/区域的宗教活动中心;53.3%的高校位于国家/区域政治中心。 以上数据表明,现有的高水平大学多布局在自然环境优越、社会环境发育程度较高地区。自然环境更为优越的地区,人类的农业、工业、商业等经济、社会活动也就更加繁荣,更能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优厚的物质、人力、信息等资源,有利于高校的建立、发展;社会环境发育程度较高的地区,人类的物质文明财富和精神文明财富积累也就更加丰厚,能为高深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为高等学校的长续发展提供持久、强劲的动量。 3.环境欠佳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对布局地经济、城市发展水平等有更高要求。 相较于环境较好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处于环境欠佳地区的高水平大学更有典型性,因此笔者以高校所处环境的好坏进行分类,重点探讨布局地环境欠佳地区高校的外部环境。研究采用二项分类法以提取公因子的变量为自变量,高校名称为类别变量,对300个样本进行了聚类处理,得出组间聚类树状图(由于图片过长而不展示),结果显示可将300所高校分为两类,处在环境欠佳地区的高校共有27所①,余下的273所高校可划归一类。 通过与环境较好高校的对比发现,环境欠佳地区的高校其环境之不利主要体现在某些自然环境方面,如在海陆距离上,处在环境欠佳地区的高校只有11.1%位于距海岸线100公里以内,其中位于距海岸线10公里以内的只有3.7%;而处在环境较好地区的高校相应的变量数值分别为71.5%和42.9%。但是进一步的对比发现,外部环境欠佳高校在交通、基础设施、城市规模、政局稳定等影响权重较大的测量指标上则无明显劣势,如在影响权重最高的变量交通上,外部环境较好的高校有96%位于交通便捷地区,而外部环境欠佳高校的这一数值也达到了93%,与前者相差无几。此外,除了在以上影响权重较大指标上不逊前者外,环境欠佳地区的高校还具备一些明显优势的环境特征,如,①对所在城市的属性有更高要求,其所在城市有更高的比例是国家/区域的政治中心、科研中心。②有更高的比例处在人均国民收入大于4万美元的高收入地区。③位于城市中心地段的比例也高于外部环境较好地区的高校。④所在地气象灾害发生频率也相对更低。环境欠佳高校所在城市有70.4%是国家/区域的政治中心,81.5%是国家/区域的科技研发中心,这一比例高于环境较好高校的51.6%和68%;在所在城市人家国民收入上,环境欠佳高校有70.3%位于年人均国民收入大于4万美元的城市,而环境较好高校的该数值为59.7%;环境欠佳高校有63%位于城市中心地带,高出环境较好高校9个百分点。 上述结论说明,位于环境欠佳地区的高校仅在自然环境上处于不利位置,在交通、城市主导产业类型、城市规模等影响权重较大的环境因素上与环境较好高校无明显差异,而在人均国民收入、与城市的距离等一些核心指标上环境欠佳高校则处在优势位置。因此,处环境条件较差地区的高校,在布局过程中可优先考虑本区域内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选择本区域的科技研发中心、政治中心,并尽量将其布局在城市中心地段或城市内部地段,选择三种以上现代主流交通设备能到达的便捷地区,尽量选择基础设施完善,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地区。 4.建校历史较短高校对布局地交通、经济、城市规模、城市属性、海陆距离等要求较高。 研究参照专家意见将建校时间不小于100年的高校视为历史悠久高校。据统计,样本中有70所高校建校时间小于100年,占23.3%,230所(76.7%)高校的建校时间大于100年。较之历史悠久高校,建校历史较短高校在短时间内就成长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其发展具跨越性,有必要将其作为单独分类分析其布局地环境。 总体来看,历史悠久高校与历史较短高校在许多测量指标上呈现出相似性。如都偏好布局年均温度10℃至15℃地区,都要求有良好的气候、降水、地形地貌、地质基础、光照等自然环境条件,都偏好布局在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完善、局势稳定地区的城市中心地段。共性之外历史较短高校在布局地环境上还呈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特性,如:(1)对布局地交通通达度有更高要求。历史较短高校有60%布局在交通非常便捷地区,比历史悠久高校高出近10个百分点。(2)更偏好布局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历史较短的高水平大学有67.1%位于年人均国民收入大于4万美元的地区,而历史悠久高校则为58.6%。(3)更偏好布局在人口规模超100万人的特大城市。历史较短高校中有44.3%布局在特大城市,超出历史悠久高校14个百分点。(4)更偏好布局在距海岸线小于等于10公里的沿海城市。历史较短高校的这一比例为55.7%,高出历史悠久高校20个百分点。(5)更偏好布局在国家/区域的科技研发中心。74.3%的历史较短高校位于本国或区域的科技研发中心,高于历史悠久高校的68.7%。 这表明,建校历史较短高校对布局地的交通、经济、城市规模、城市属性、海陆距离等条件有更高要求,可以说正是这优势的环境条件为它们短时间内成长为世界高水平大学提供了便利,这一定程度上为许多新建高校布局选择提供了经验。 5.位于发展中国家的高水平大学对交通、基础设施、城市规模、城市属性、海陆距离等有更高要求。 世界高水平大学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统计显示,300个样本中布局在发展中国家的高水平大学仅有13所,占4.3%。从少数优秀特例出发,探讨发展中国家高水平大学拥有的环境支持,对后起国家(地区)的高校布局选择有一定借鉴意义。 在布局地环境选择上,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大学都偏好布局在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的地区,在宏观政局、主导产业类型等社会环境上也展现了较多的一致性,多布局在政局稳定、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城市中心或内部地带。除了上述共同特征,位于发展中国家的高水平大学还展现出一些突出特征:(1)对布局地交通通达度有更高要求。发展中国家的高水平大学有84.6%布局在交通非常便捷地区,高出发达国家33个百分点。(2)有更高的比例布局在人口规模超100万人的特大城市。发展中国家的高水平大学布局在特大城市的比例为100%,远高于发达国家。(3)对布局地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有更高的要求。100%的发展中国家高水平大学布局在基础设施非常完善地区,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仅为45.3%。(4)更偏好布局在距海岸线小于等于10公里的沿海城市,这一比例为46.2%,高出发达国家7个百分点。(5)对所在城市的属性有更高要求。更偏好布局在国家/区域的科技研发中心,发展中国家的高水平大学全部位于本国的科技研发中心城市,这一数值高于发达国家的68.6%;有更高比例位于历史文化名城,92.3%的发展中国家高水平大学布局在历史文化名城,发达国家则只有43.9%;更偏好布局在国家/区域的政治活动中心,发展中国家的高水平大学有92.3%布局在本国或本区域的政治活动中心,比发达国家高出41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国民富裕程度不及发达国家,其高水平大学在布局地经济发展水平上处于不利位置,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高水平大学在布局地环境的政治、历史文化、科技、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拥有更有利的条件支持,体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办学特点。 注释: ①27所高校分别是:亚利桑那大学、圣保罗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普洱曼、阿尔伯特大学、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洛桑、洛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日内瓦大学、萨斯喀彻温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沙特国王大学、马德里自治大学、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因斯布鲁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苏黎世大学、伯尔尼大学、新墨西哥大学—阿尔伯克基、科罗拉多大学—丹佛、科罗拉多大学—玻尔得、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犹他大学、卡尔加里大学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高校布局环境因素研究--基于世界300所高水平大学布局环境的分析_大学论文
高校布局环境因素研究--基于世界300所高水平大学布局环境的分析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