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请珍惜我们的话语权论文_狄红丽

教师,请珍惜我们的话语权论文_狄红丽

陕西省渭南市渭南初级中学 狄红丽

最近看了一本非常古老的书,是一百年前意大利医学博士蒙台梭利写的《童年的秘密》,但里面的许多教育方法现在仍然非常有用,许多观念一点都不落后。

玛丽亚?蒙台梭利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1907年,她在罗马贫民区建立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她和一些修女教贫民家庭的孩子和上不起学的孤儿识字。过了几十年后人们发现这些孩子在社会上都非常成功,而且生活幸福,人人彬彬有礼,每个人都有良好的性格,和别人沟通很和谐,而且在社会上承担很多重要职责。她的教育理念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许多教育家开始研究她的教育方法。

她书中的一些关于老师的描述让我非常震撼,她说老师一定要珍惜自己话语权力,不要随意批评甚至辱骂学生,因为孩子不会轻易反抗老师,尤其是小孩子,他们会觉得老师说的都是对的,甚至会为你批评他的事感到内疚和自责,因此真正的教师不仅仅是一个不断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好的人,还应该是一个能消除自己内心障碍的人。教育要求教师在精神上做好准备,教师必须时刻反省自己,摒弃专制,消除傲慢和发怒,变得谦逊和慈爱,并牢记自己的使命,避免从成人的角度出发对孩子说教。

我们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他们有尊严,守纪律,举止得体,热爱学习!有良好的控制行为和情感的能力,自信,善于思考。他们没有恐惧,不一味顺从,不说谎。这不是幻想,这是蒙台梭利给我们描绘的“正常”孩子的模样。我们的孩子也可以成为这样的天使,只要我们用对方法!

我目前带的是初三班级,初三是初中的尾声,学生们既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同时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因此他们的心理波动比较大。他们的心理特点一方面是独立性和依赖性互存,主要表现为:增加了对同伴关系的依赖,与父母在情感上、行为上、观点上日益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在削弱。在对教师的态度上,多了保留、批评和怀疑的成分。当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后,他们就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

另一方面,他们自尊心迅速增强,主要表现在:他们害怕教师指责嘲笑他们的幼稚和冲动,反感教师居高临下的训斥与批评。由于认知还不成熟,发生误解和不愉快时,他们容易对问题的认识产生偏差,继而引发孤独、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此时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给予温情的帮助,而不是冰冷的指责和打击嘲讽,那样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针对初三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老师在和学生交流时,要珍惜自己手中的话语权,在态度和语言上要对孩子尊重,对于某个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要立刻当众指责针对他,而应该去深思此行为背后的原因,并询问该学生家长和其他同学具体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自己在这方面就有严重的欠缺,与学生相处时会忍不住尖酸刻薄,冷嘲热讽,经常对他们说,“你好粗心呀,一点都不认真,不用心,不努力。”“懒得很,书写潦草,作业没有质量,敷衍凑合,都是次品,能不能把自己每次的作业都变成作品,让老师去鉴赏拜读一下。”“作文内容陈词滥调,没有一点词汇更新和升级,没有加入自己独特的思想,这么差也不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习惯。”“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左顾右盼,东张西望,不把时间给自己,不去深度学习,把课堂上的宝贵时间都浪费在肤浅的消遣上。”……

现在细细想来,这些没有任何意义的话像一根根锐刺一样扎在孩子脆弱敏感的心灵上,这些话对孩子都是语言暴力,就像在墙上打进了钉子,哪怕拔出来也是千疮百孔;还像被揉碎的纸团,哪怕再打开也皱皱巴巴。这些千疮百孔和皱皱巴巴都是孩子受伤害的心灵,难以再恢复原形,甚至会造成一生的伤害。

最典型的是有一次上英语自习课,我讲完习题后让学生继续改错,我在教室转着查看他们纠错情况。这时我发现一个英语水平中等的男生竟然把我刚讲的10道题中的5道题做错了,但他自己打的是对号,也没有用红笔纠错,很显然是没有认真听课。我立刻就生气了,对他说:“以你的水平完全可以把这几道题写对的,你不细心、不认真思考才导致错误,你现在还不认真听导致错误没有改正。这样下次出现同样的题你还会出错,你在知识上一点都没有去追求真理的意志和决心,每次做题都是这样,不探索研究,错了还不改,还给自己打对号,真虚伪,这样成绩能提高才怪。”我长篇大论一番,孩子非常非常委屈地说:“老师,我刚才上课肚子有点不舒服,就没听进去,而且你的语速有点快,有的知识点没听清楚。”我说:“那你可以看同桌的笔记也可以问我,我可以再说一遍,你也可以提醒老师讲慢点,办法总比困难多,你的理由真多。”他听完点点头。我给他又重新把这几个错题讲了一遍,他反应很快,都听懂了,笔记做的很详细,还对我表示感谢。

离开教室后我很后悔自己刚才的言行,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孩子进行冰冷的指责和说教,而且孩子还对我这么宽容,不记恨我批评他。其实孩子内心是最纯粹善良的,作为一个大人,我这样说就是在滥用教师的话语权,不顾孩子的内心感受,只顾发泄我当时的情绪,让孩子承受语言暴力,而且我当时指责学生的表情应该很难看和很丑陋。如果我再耐心点冷静点,刚才不美好的一幕应该就会避免。

从此以后,我每次都告诫自己:作为大人和老师,用温和善意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温情,做一个有温度不冰冷的老师。多和孩子交流学习以外的话题,去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多元化去评价孩子,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不要因为学习和作业而否定学生的全部,每一个孩子都有隐藏的闪光点,都值得被尊重、关怀和重视。

老师的职责就是通过耐心温和的语言,让后进生得到关怀,让中等生获得力量,让优等生完善自己。老师应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参与其中,并且口下留情!在处理师生问题上要做自己的情绪管理的主人,不要成为情绪的奴隶。指责,批评,惩罚和否定别人,尤其是孩子,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却满足不了教师自己内心的真正需要,而且无法改变别人的行为,还会导致彼此关系疏远,短时间难以愈合,那些方法的本质都是暴力沟通。我们不希望别人对我们批评指责,希望我们也能珍惜自己手中的话语权,不要随意对孩子发号施令,拒绝暴力沟通!

论文作者:狄红丽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  ;  ;  ;  ;  ;  ;  ;  

教师,请珍惜我们的话语权论文_狄红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