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大泽山镇长乐中学 266700
不知不觉中,2015年的研修培训学习结束了。本着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新课程理念、理论水平等,因此我非常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在这次的培训过程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积极参与学习
在这次培训中,我认真收看视频并做好笔记,写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反思。
二、积极查阅各种资料,进行培训学习
我阅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先对专题的内容、外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习时旁边总有几本书以便及时地进行查阅。
三、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反思
在培训的过程中,对于各位教授的专题讲座内容,联系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等积极地进行及时的反思,并将自己的反思写成文章上网与各位同仁进行交流,以提高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
四、积极参与互动学习
在培训的过程中,每天我都用一定的时间去阅读别人的文章、发表自己的评论,通过阅读来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五、积极参与每一培训课程结束后的集体反思活动
随着远程研修尾声的到来,满心都是深深的不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天来,享受着远程研修的智慧大餐,方才明白,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精彩,梦想与智慧的相逢原来可以如此激情澎湃!研修的日子里我们思考着,成长着,收获着,快乐着!然纵有千般留恋、万般不舍,我们终要分手,只能在心灵一隅、在三尺讲台,在每一寸教育的土地把远程研修珍藏!虽然再学习使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但更让我看到了自己更多的不足。这将督促我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学生共同成长。
1.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贯彻落实原则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都是一种由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及思考所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在传统的历史课教与学的活动中往往只强调教师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在个体思维上的差异,从而导致课堂结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生气。这种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的添鸭式教育不仅只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且还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对教师所讲是“听而不闻,学而不思”,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则是死记硬背硬后的生搬硬套,最终的结果则是学生对本科目从没有兴趣到厌恶。
要改变过去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添鸭式教学。教师的课程观不能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不再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而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创制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课程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
2.必须减轻学生负担,澄清四个问题
新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其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和谐的发展。新教材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编写的,每个学生都可在其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新教材是以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生产一种内驱力,从而增强自信、自立的能力,并由此获得成功的体验。新教材如何设计,使学生的学业负担得以减轻呢?
(1)要清除应试教育的影响。
(2)应正确认识系统性
(3)需要正确认识重点与难点。
(4)如何理解弹性。
“弹性”按其本意是想用一本教材能同时调动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水平较高的学生能感到满足,让水平较低的学生经过努力也可以接受。这种一本多用的设想当然有它的道理,但是,这种“弹性”往往运用得不好,很多教学设计因此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水平标准不好掌握,“高”与“低”的界线不好界定,尤其是它的“亦此亦彼”的特性,使教师不易分辨。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自尊心,一般地说,每个教师都希望以较高水平、较丰富的内容教给自以为较高水平的学生,所以“弹性”中往往是上弹较多,搞得教学设计繁琐庞杂,无疑加重了学生负担。新教材的“弹性”不仅表现在课文、文献资料、图表,而且表现在“阅读与思考”,教师必须切实把握学生水平,改进教法,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实现目的。
论文作者:张建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月总第2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平论文; 课程论文; 新教材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1月总第22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