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童谣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唱响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新童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以来,北京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习近平同志在海淀区民族小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从娃娃抓起,充分发挥童谣愉悦身心、净化心灵、启迪心智的作用,以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为着力点,以新童谣的征集推广传唱为载体,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让广大未成年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沐浴下健康成长,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一、征集评选,促进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首都文明办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团市委、市妇联在全市举办了以“核心价值观托举中国梦”为主题的童谣征集推广活动,引导孩子们心有榜样、取材身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活动共征集到新童谣上万首,这些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通过描述广大未成年人参与“社区小楼门长”“环保小卫士”“文明小宣传员”“文明小引导员”“爱心小使者”“家庭小孝星”等道德实践活动的经历和认识,表达了孩子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展现了他们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良好精神风貌。西城区刘雨晴小朋友在创作童谣时,想起了邻居陈法全伯伯。她每天放学路过公交站台,都能见到作为文明乘车引导员的陈伯伯在引导乘客文明乘车,觉得他很辛苦。周末时,小雨晴就拉着妈妈,特意去站台仔细观察陈伯伯的工作,然后在妈妈帮助下写下了这首《传递文明做榜样》:“小小文明传递岗,传递文明任务忙。微笑鞠躬姿态美,问好声音真洪亮。文明行为我表扬,不良举止我阻挡。站好文明传递岗,传递文明做榜样。” 征集结束后,我们邀请儿童文学界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专家组,对万首童谣进行认真审阅,并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辑录成册,编辑出版了《核心价值观托举中国梦——北京市新童谣优秀作品选》,拟在9月新学年开学之际,奉献给广大中小学生。同时,在全市开展童谣征集评选的基础上,积极参加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开展的全国第四届优秀童谣评选活动,其中马光复创作的《我们的梦》等6首童谣分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二、多措并举,推广普及核心价值观新童谣 在创作征集、精心筛选、编辑出版新童谣的基础上,首都文明办利用多种形式推广普及新童谣,让一首首童谣在孩子们中间广为传唱,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入脑、入心、入行动。 一是首都文明办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儿童歌谣。歌谣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曲家姜春阳创作谱曲,姜春阳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成童谣,并进行谱曲,在6句歌词的后面加上了衬词衬腔,不仅简单易学、富有趣味性,而且更加生动、活泼,适合孩子们的特点,易于孩子们理解并实践。 二是全市各区县将开展核心价值观新童谣传唱纳入暑期系列活动。以“社区小楼门长”“环保小卫士”“文明小宣传员”“文明小引导员”“爱心小使者”“家庭小孝星”为载体,充分发挥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等阵地的作用,把学唱童谣、童谣展演融入“童心向党”歌咏活动、“树立核心价值观——争当社区文明小使者”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童谣传唱活动。 三是充分发挥童谣创编基地的资源优势。北京市宣师一附小作为北京新童谣的发源地,在2011年被首都文明办确定为童谣创编基地校和新童谣推广的窗口学校。几年来,该学校形成了以“学、说、书、画、传、编、演、唱、荐、用”10字方针为指导,将童谣诵读、传唱、创编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的新童谣文化。早在2002年,宣师一附小就开设了童谣校本课程,今年学校又选择了理解能力较强,时间又相对宽裕的三到五年级学生作为创编童谣的主力,在每周的童谣校本课上加入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内容,德育老师们比照三个层面,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对三个年级800余名孩子进行耐心辅导。在童谣创编的基础上,宣师一附小运用诵读、歌曲、舞蹈、游戏等多种形式,将童谣推广普及和校园文化、课外活动等结合起来,推广传唱新童谣,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在诵读、传唱活动中陶冶情操,健康快乐成长。 三、举一反三,探索核心价值观传播新途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从娃娃抓起”“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编童谣、唱童谣、演童谣的同时,北京市举一反三,不断创新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推出“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都文明办设计制作了一组十二幅“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画,以小男孩“贝贝”和小女孩“晶晶”(取“北京”谐音)卡通形象贯穿组图,以青少年的视角,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含义。画面清新大方,图解简洁直观,人物活泼可爱,在寓教于乐中启示大家如何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举办美德故事系列剧目演出活动。首都文明办积极引导孩子们创作历史英雄人物、道德模范、身边榜样等内容的新童谣,并联合市文化局、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中华美德故事》系列丛书为蓝本,创排制作了中华美德故事京剧专场、评剧专场和综艺专场三台剧目,共12个剧目。通过舞台艺术形式演绎新童谣,传承中华美德、传承国粹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制作“中华美德故事3D动画系列短片”。首都文明办依据《中华美德故事》系列丛书,选取不同时期10个有代表性的中华经典故事,采用3D动画形式,制成3分钟左右动画视频,形成愚公移山、大禹治水、闻鸡起舞、将相和、木兰从军、张衡制造地动仪、冯如造飞机、王二小引敌入瓮、草原英雄小姐妹、丹顶鹤保护神徐秀娟等10支美德故事数字产品,于六一前在优酷网、首都文明网等同步上线。 下一步,我们将以姜春阳创作谱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儿童歌谣为主,再挑选部分优秀童谣,请音乐工作者谱曲,将诵读的童谣变成能够吟唱的童谣歌曲,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唱起来。同时,精选部分童谣歌曲制作MV,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上播出,让孩子们耳熟能详。此外,通过开展班队活动,组织学校、少年宫师资力量创排童谣表演、编排童谣游戏等,让广大少年儿童在多种形式的童谣传唱中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童瑶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