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教学论文_周晓鹏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教学论文_周晓鹏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鲍峡中学 442000

摘 要: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成了主动。由于角色平等,因而无拘无束,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自身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还能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增强了自信心。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做好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策略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小组合作 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说:“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目标”中又提到:“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这意味着“小组学习”必将成为新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新事物的出现与流行固然令人欣喜,但是,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学实践者,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很多老师对小组学习这一教学组织模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和异化的情况。因此,面对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探讨其有效性,对于指导数学课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学生创设情境,加强学生的合作

在国外有人首倡的“四人异质小组”教学模式很有借鉴性,主要指:分工合作,相互帮助,配合利用小组本位的评比讨论与组间竞赛,提高学习成效,达到取长补短。

我曾对学生小组学习中的分组方法进行尝试。小组的划分主要依据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及潜力等,将全班学生按好、中、差为一组的方式,分成若干平行的小组(小组的多少取决于班级人数的多少,一般四人为一个小组),可以是一排四人,也可以是前面两人转身与后面两人合作。然后选取每个小组中成绩优秀、有责任心的同学为组长。

分好小组后,上课时要安排学生坐合适的座位,以便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讨论、合作学习。

例如我所教班级共60位学生,就一共分为15个小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座次可安排成如下所示:

讲台

B B B B B B B B

C A A C C A A C

B B B B B B B B

C A A C C A A C

B B B B B B B B

C A A C C A A C

B B B B C A B B

C A A C

注:A为优秀生,任小组长,B为中等生,C为学困生。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小组长处于同学们的中间,有利于讨论问题。同时两个小组的小组长相邻,便于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当然,小组学习的位置编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根据一段时间学生的情况,或是合作内容的变化,调整各自的小组。

二、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教学重点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在把握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于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内容。此外,学生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内容,一些操作性强、需要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的活动内容,也适合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这儿就不一一举例了。

三、适当开展讨论活动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提出的不同问题充分考虑合作时间怎样安排才能最有效。一方面,我们可以以中等稍微偏下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参照物,精心预估学生合作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另一方面,认真研究学情,精心预留需要教师介入的时间。经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一幕:各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们在积极地讨论着,而我们的教师则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建议我们的教师要俯下身子,恰当把握介入的时机,以便更好地融入我们学生的合作小组活动当中。

四、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组合作活动结束之际,要对各个合作学习小组做一个合理的评价,以此巩固小组合作的成效。因为组长的回答代表着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所以,要针对所有成员的合作来进行评价,以此来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做到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避免一些缺乏学习技能的学生遭到忽视和冷落。这样,不管是能力较强的学生还是能力较弱的学生,都能从教师评价中受到鼓励,喜欢参与到今后的合作学习中。

参考文献

[1]王桂林 《对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的探讨》.读写算,2014,(27)。

[2]徐玲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新课程学习,2010,(9)。

论文作者:周晓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教学论文_周晓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