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1]2001年在《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认为产学研结合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学校得到发展和运用的一种办学模式。 本文从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历史发展、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的研究入手,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运用管理学、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和历史法、比较分析法、文献法及实证研究等方法,着力于以高等学校为中心的产学研结合的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通过对产学研结合发展背景和趋势的研究,探索出日益市场化、国际化背景下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及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和实施对策。 在研究内容选取上,强调对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系统研究,着力于研究理论的形成、规范和系统。研究中对产业主导型、教学主导型、科研主导型和综合主导型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特征、典型模式及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高等农业院校龙型产学研结合模式及特征进行了研究。 在研究目标选取上,以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基本内容研究为基础,对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产学研结合发展趋势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的构成七要素——“叁源四机制”,即“叁结合”的主体源、动力源、制度源、决策与管理机制、保障与激励机制、调节与约束机制及运作与发展机制,将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分为信用基础型、契约型和法人型等叁个基本类型,并对产学研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相应的研究。提出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趋势为“八化”,即综合化、国际化、可持续化、一体化、规范化、市场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并认为综合化、国际化、一体化、规范化、市场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是产学研结合的手段和形式趋势,可持续化是产学研结合的目标趋势。 在研究结论与对策选取上,归结出与本研究内容相关的十个基本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八项对策建议。
张俊, 李忠云[2]2006年在《我国产学研结合中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走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官商资之结合正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时至今日,我国产学研结合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仍有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加以探索。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加强产学研结合制度建设,努力发挥政府在产学研结合中的作用;我们要重视产学研结合模式与运行机制的选定问题,为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构筑强有力的人才、技术、资金、管理支撑,并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对待与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趋势;在破解“叁农”难题与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我们更应积极推进农林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向前发展,为解决我国叁农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组织、人才、技术和资金支持。
张蓉[3]2007年在《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中央要求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农业高等学校拥有雄厚的科教资源,是推动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面对我国农业成果转化速度慢、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对农业生产贡献不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够完善的现状,探索农业高校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的新机制、新模式,发挥高校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引领、支撑、服务作用,是摆在我国农业高校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论文在对国内外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进行了研究。总结目前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实际中的一些要点和难点以及产学研结合模式选择的原则,对今后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提出了新思路和新对策。本论文分以下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对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作了说明。第二章产学研结合的相关理论本章主要论述了产学研结合的概念、产学研的产生、特征以及产学研发展的叁个历程,在此基础上论证我国农业高校开展产学研结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第叁章国外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研究本章在叙述发达国家产学研结合总体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叁类模式,在比较、分析其特点后总结出对我国农业高校的启示。第四章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新模式构建本章论述了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概况、产生和特征;以河北农大的“太行山模式”为案例,对比分析目前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八种模式优点、缺点,论述农业高校产学研模式选择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新模式。第五章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案例分析本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产学研结合为案例,分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及特点;目前正在运行的四类产学研结合模式的优点、缺点及其运行机制。总结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途径及发展趋势——以地区农业示范基地为发展平台,以农业高校科技资源为依托,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农民需要为出发点,寻求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性产学研结合新模式。
赖馨正[4]2008年在《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及运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知识转换成效益的最有效途径,同时亦是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综合应用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管理学、系统论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对产学研合作进行了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理论部分主要为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模式及其选择,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分析和构建;实践部分则主要是对中国有色金属产学研科技创新联合体的构建及运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第一章为导论,对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进行安排,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理论综述,为本文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为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论概述,在对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可借鉴的理论支撑,主要包括威斯康星思想、交易费用理论、系统与协同学理论以及博弈论等。并对技术创新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第叁章为相关模式的特点及选择分析。对国内外现有的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依据博弈论方法对模式的选择进行了模型分析,得出了相关的选择策略。第四章为联盟的运行机制分析。对联盟的动力机制、选择机制、信任机制、知识转移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都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构建出相关的模型加以详细阐述。第五章对我国有色金属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于联盟的发展和完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毕颖[5]2010年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下兵团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转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处于经济腾飞的重要历史时期,作为经济现代化两大重要标志的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也不断深化。无论是从世界各国还是我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既是带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又是区域工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新疆兵团独特的体制机制以及特殊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农业在兵团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很大,如2009年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高达33.5%,这使得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在新疆兵团的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新疆兵团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转移进行实践分析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以期完善新疆兵团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的策略,使新疆兵团的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转移朝着合理性、可行性方向发展。本文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视角,以兵团番茄加工业为重点研究对象,探寻合适的技术转移方式。首先,简要概述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技术转移的内涵和理论;其次,对兵团番茄加工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再次,通过总结兵团番茄加工业技术转移的方式,对四种不同的技术转移方式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定性的判断出兵团番茄加工企业技术转移的主要方式为产学研合作模式;第四,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复合指标法,对技术转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定量的分析,评价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绩效水平;第五,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兵团番茄加工企业技术转移的发展趋势,提出进一步完善兵团农产品加工技术产学研转移模式的构想;最后,给出保障兵团农产品加工技术产学研转移模式健康运行的对策与建议。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认识:首先,产学研结合是兵团番茄加工企业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使科研与生产、科研与经济、科研与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企业界、科技界和经济界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其次,通过产学研结合,形成了企业需求——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带动农产品加工技术转移,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势必将成为今后兵团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转移的主要方式。最后,在强化兵团、师(市)在构建农产品加工技术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中的服务意识;构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学研合作各主体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需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营造具有兵团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对策。
翟美荣[6]2013年在《科技生产关系与产学研合作本质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主体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以谋求共同发展为目标,发挥各自特有的优势,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创新共同体的活动。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及新的科技革命时代的到来,特别是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确立,当前经济运行的重大障碍是解决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问题,为此需要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生产力转化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产学研合作创新已成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动力与源泉,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战略地位也更为突出。本文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背景的基础上,对科技生产力的二重性特点进行了分析。科技生产力具有一般生产力的共性即科技生产力的叁要素,包括科技劳动者、科技劳动工具和科技劳动对象;同时科技生产力又具有自身的特性即科学技术可通过产学研合作形式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科技生产力的急剧发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科技生产关系,科技生产关系也具有二重性。科技生产关系同样具有一般生产关系的共性,表现为科技生产关系的内容构成即包括科技劳动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科技劳动者之间的活动形式和科技劳动成果的分配形式;同时科技生产关系也具有自身的特性,即科技生产关系促进科技生产力转化的功能构成,这种功能构成的发挥能够促进科学技术创新成果高效、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试探提出当前产学研合作的实质就是与当代科技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生产关系形式,因为它具备科技生产关系的内容构成和功能构成的特点。产学研合作能够体现科技生产关系的内容构成:即产学研合作体现了科技生产关系的所有制形式、活动形式和分配形式;同时产学研合作能够体现科技生产关系的功能构成:即产学研合作加快科学创新过程、技术创新过程、工程创新过程、产业创新过程,从而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现“产”、“学”、“研”各方从独立自主创新发展到产学研叁方联合创新,从而取得1+1+1>3的协同效应。在上述理论指导下,论文以沈阳市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建构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和沈阳市产学研合作创新提升主导产业丰厚度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充分体现了产学研合作功能的发挥能够加快沈阳市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速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产学研合作成为与科技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生产关系实质的具体表现。
马媛, 姜腾腾, 钟炜[7]2015年在《基于信息链的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高校产学研模式是一种可以充分发挥高校职能的机制,信息链理论则是分析和构建组织协同机制的有效指导工具。从信息链角度探究并构建基于线性信息链结构、网状信息链结构、集成信息链结构的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通过对比3种模式,分析其适用条件,并结合天津某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机制的具体运行情况,得出集成信息链式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机制较为优化的结论,可为我国高等学校的产学研模式科研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
宋丽萍[8]2014年在《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及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力推动创新发展,有利于开创国际竞争新优势,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过去的30多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源在于低廉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高的环境承载力等具有相对比较优势,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自然资源的瓶颈制约日益显现,环境破坏进一步挤占了生存空间,低成本优势不断丧失,而技术创新不易被模仿、附加值高、环境成本低、人力资本收入高,具有长期的竞争力。大力推动创新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以说,创新发展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一个区域、一个创新主体、一个社会系统也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阶段,还出现了“两化”深度融合和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新背景,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完善而言,既面临很多新的机遇,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国内经济领域创新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成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领域和管理的关键环节的有效应用,业务流程优化实现再造,产业链协同能力将得到显着增强,企业的研发设计创造能力和生产集约化水平显着提升,进而促进各类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得以明显提高。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手段可以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入融合,有利于不断提升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区域创新发展有利于激发创新主体信息化需求,推动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加快对信息化技术和手段的使用,为这些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知识体系创新,促进政产学研合作新机制的建立,提高企业、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部门等主体信息化水平,通过新型中介服务平台,促进行为主体间开展有效合作,并开展地区间创新联系,进而完善区域创新系统,提高地区两化融合水平。刚刚过去的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推动区域之间的协调有序发展,有利于加快扩大我国内需,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产业集群创新、提升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通过产业集群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有利于提高骨干企业的创新优势,整合各类主体的创新资源,并开展相互合作、学习与信息交流,集聚创新的行为方式,以获得持续、强大的竞争优势。区域创新系统的建立就是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的过程。地区间开展区域合作,有利于创新人才、创新激活素和资金投入等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通过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提升区域合作层次。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土地制度改革、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的建立、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的优化、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都将为创新破除瓶颈制约,创造更大的内需,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基于此,本文将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作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分析发现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存在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认为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RIS)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积聚具有重要的意义。区域创新系统指的是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如省、地区、市等,经常地、有序地、可持续地与区域内的企业创新投入相互影响,推动创新网络和创新制度的不断完善。构建科学、合理、完善区域创新系统,有利于整合区域内创新要素,搭建创新资源集聚平台,推动区域之间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加快区域内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应用,加强区域之间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促进区域内各类企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创新平台、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技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以及海内外科技平台实现协同创新,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不仅如此,充分考虑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制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绩效和能力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包括创新型企业、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创新孵化体系、公共知识研发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共同推进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同时,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所能发挥的主要作用,创新文化在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中也发挥了保障功能。基于此,采用两阶段的DEA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区域和各地区的创新系统绩效进行了评价,发现我国各个区域创新系统的技术创新效率和经济效率均有了较大的提高,效率较优的地区占绝大多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重庆、四川等省份和地区科技研发效率较高,但转移转化效率较低,而河北、天津、山西、福建、山东、内蒙古、江西、河南、贵州、云南、陕西等省份的研发效率不高,转移转化效率较高,另外一些省份和地区,如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省份的技术创新效率和经济效率均偏低。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系统能力的动态变迁,专利申请授权量作为衡量创新产出的指标,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差异非常明显,东部地区明显偏高,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差异不大,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很明显。从各地区情况看,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高校和研究机构密集的地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和研发投入经费普遍较高,这些区域的创新能力较强。考虑到创新资源的投入是由以往投入的累积量和投入的增量共同决定的,且以往投入的累积量更为重要,容易促进地方形成一种“路径依赖”,所以选择特定区域的一个时间段进行创新绩效评价和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更具有说服力。通过对湖北省2006-2011年区域创新系统能力的路径研究,发现区域创新系统资源投入的角度看,财力投入和人力投入对于区域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是交替出现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阶段对于基础性研究和突破性研究的需求会有所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区域创新系统生产新技术的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吸收能力对区域资源配置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新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与一般商品不同,存在规模收益递减规律,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同时推动基础研究的发展。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渐近的过程,我国总体上存在不平衡,中西部地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某些环节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对系统和网络完善的重视。因此,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各类组织机制对于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能力提升路径的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芬兰、日本和印度的政府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政府主导、研发驱动、园区引钡仕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侧重点,并以美国杜邦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为例,分析了推动企业建立创新联盟,实现交互式学习的重要性。对美国和英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对于创新系统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区域创新系统绩效和能力的提升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产业研合作机制、科技园区、高等学校和研发机构的积极作用。最后,针对前文的分析,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绩效和能力提升的路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认为必须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通过培育创新型企业家,壮大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的水平;加速放大区域创新网络效应,推动科技园区创新支撑体系的不断完善;加大地方政府支持力度。本文研究采用理论演绎与实证探讨、定性分析与定量佐证、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以下叁个方面体现了创新:(1)建立了区域创新系统构成及运行机制的分析框架。区域创新系统分析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主要考虑到高技术企业、孵化器、加速器、政府等各类创新主体或者创新要素对创新系统绩效有不同的影响,职能通过不同类型的创新方式来实现,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协同创新等方式。这种分析框架,结合了国家创新体系规划,并具有各区域和各地区的特点,研究的结论将更具现实意义。(2)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和能力进行静态、动态两方面的分析。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采用两阶段模型,对我国各地区2006年-2011年的创新绩效进行分析评价和比较研究;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2006年-2011年的创新能力动态变迁规律进行分析,发现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创新效率指标对于创新能力的作用均有不同。(3)采用湖北省的数据对特定区域创新系统绩效和创新能力提升路径进行分析。创新资源的投入是由以往投入的累积量和投入的增量共同决定的,且以往投入的累积量更为重要,容易促进地方形成一种“路径依赖”,所以,通过横向的比较创新体系的优劣,存在技术上的风险和挑战。本文选择湖北省进行分析,湖北是科教大省,科技园区层次较高,但总体来看创新绩效和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并不高,通过分析,发现创新型企业集聚度和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率不高是湖北省创新系统绩效较低的重要原因。
刘炜[9]2013年在《基于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产学研合作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已经被欧美日等国企业的大量成功经验所证实。通过产学研合作分担企业研发成本、分散创新风险、促进企业合作伙伴间的资源共享及能力互补,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当前我国企业技术能力普遍偏弱的现实情境下,获取成熟的技术已经成为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这叁者合作的重要动机,即不再通过创新收益,而是用引进替代创新来代替。此外,目前产学研合作缺乏持久的保障机制和学习机制,其对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如何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在扩展企业创新资源的基础上提升企业技术能力,是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需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运用案例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视角,结合广东省“叁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框架的实践,研究探讨了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及其与企业内部研发之间的复杂性关系,揭示了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企业技术能力演化与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匹配关系研究。本文首先对影响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产学研合作技术属性(技术生命周期、复杂性程度和隐形程度等)、企业特征(研发投入、技术储备、产学研合作经验及企业规模等)、以及环境特征(行业竞争程度、技术保护制度、政府支持政策等),构建了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选择产学研合作的企业与未选择产学研合作的企业在技术创新、吸收能力及合办机构数等方面存在显着性的差异,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其次,运用密切值法模型,研究分析了不同技术能力演化阶段与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间的匹配关系。处在技术获取能力阶段的企业,匹配效果最佳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技术转让、委托开发;处于技术吸收能力阶段的企业,匹配效果最佳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合作开发、共建实体,委托开发其次;处于技术创新能力阶段的企业,匹配效果最佳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合作开发、共建实体。(2)不同技术能力演化阶段下的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关系检验。研究开发能力构成了企业技术能力的核心,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企业技术能力的关系,其本质是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发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对嘉宝莉集团的典型案例研究和实证检验发现,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关系可体现为替代、互补再到替代的叁阶段关系上。其中,在企业技术能力的薄弱期,产学研合作和企业内部研发间的互动关系表现为替代关系,即主要依靠技术引进或内部研发。其主要原因为:企业缺乏前期技术积累,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与高校科研院所有很大的差距,它也无法满足进行产学研合作所需的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在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期,互补关系常被认为是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和其内部研发间的互动关系的表现。此时,企业受技术能力与创新资源的多重束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需求更加强烈;企业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差距逐步缩小并且各有所长,企业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产业化能力,而高校科研院所有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和大量研发设备和人才,较易形成互补互利的关系;在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成熟期,长期的、基础性的、前沿性的技术往往是其进行产学研合作的重点内容,而企业需要利用其专长在上述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活动,根据企业资源状况从而采取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完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构筑。(3)企业研发投入密度在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中的门槛效应。本文通过构建门槛模型,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研发投入密度的高低影响着企业内部研发与产学研合作之间的替代或互补效应。当研发投入密度呈现低值时,两者的关系将呈现出替代效应;当研发投入密度呈现高值时,两者的关系则呈现出显着的互补效应。其次,不同类型的行业研发投入的特征不同,导致研发投入密度对不同行业的研发模式选择影响也不同。随着研发投入的加大,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而言,其产学研和内部研发依次呈现替代,互补,替代的关系。资本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大,互补性越来越强。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企业研发投入密度小,产学研和内部研发呈现替代效应。(4)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企业研发投入、企业技术创新行为过程、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经济效益。本文通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对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目前,产学研合作对企业研发费用、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和利润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而对于出口创汇率和每百人授予专利数则有消极作用。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能力的作用并没有得以全面的发挥。
杨胜良[10]2012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学研结合成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与进步,世界各国之间竞争将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实现高校产学研结合是增强国家科技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特别是遵循经济、科技、教育内在规律,我国对产学研结合也是非常重视,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提出,逐步发展,进而扩大,取得了重要成效。在此过程中,农林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其实更为深刻、也更为重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这方面的典范,在全国农林院校中具有代表性。破解“叁农”瓶颈,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转化率,推进农业现代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产学研结合更值得研究、解剖。因此,系统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学研结合的成效,对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提升农林院校产学研结合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叁螺旋理论、国家创新理论、系统论与协同论、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从国内外产学研结合现状与发展出发,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学研结合的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从效果和效率两个方面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学研结合成效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学研结合的成功经验及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提升产学研结合成效的路径和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叁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为论文总体研究方案设计、基础理论梳理和分析部分。本部分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产学研结合的相关研究动态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梳理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设计确定了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从理论角度界定了产学研、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成效等概念,梳理了产学研结合的相关理论,形成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包括第叁、四、五、六章)为基础分析和实证分析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部分。首先,对国内外产学研结合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系统分析。其次,运用规范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学研结合的实践进行全面总结。最后,分别运用DID(倍差法)和DEA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从效果和效率两个方面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学研结合成效进行实证分析。第叁部分(包括第七章)为政策建议、结论与研究展望部分。首先,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提升产学研结合成效路径和政策建议。其次,对论文进行全面总结,得出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并针对本文的研究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论文主要结论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学研结合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深化”叁个阶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新路。该校产学研结合构成了“以农立校,育人为本,叁元结合”的基本内涵,形成了“叁个主体,叁个循环,叁个体系”的核心内容。通过理念、制度、平台、服务、管理等创新,进一步突显出该校以“试验示范站”和“农业专家大院”为主导的结合模式。(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学研结合效果主要为叁个方面:一是推动学校发展,实现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国际交流等多层面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的显着提升;二是引导产业发展,显着改善了当地农业产业的规模与结构、质量与效益,快速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加速凝聚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形成“一县一业”格局;叁是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发展。DID(倍差法)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产学研结合对农民发展呈正显着影响。以陕西省周至县和眉县猕猴桃产业为例,产学研结合实施后,2006-2010年使眉县农户猕猴桃亩产值比周至县农户猕猴桃亩产值增加762.16元。(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学研结合效率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学研结合的效率水平保持增长趋势,Malmquist生产率指数(TFP)从2006-2007年的0.876上升到2009-2010年的1.304,年均增长9.9%,且效率水平的增长完全源自技术进步。同时,2006-2010年,其产学研结合效率的边际增长率呈倒“U”型,由2007-2008年间的14.38%增加到2008-2009年间的21.06%,到2009-2010年间下降到7.5%,产学研结合效率水平呈现放缓趋势。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D]. 张俊. 华中农业大学. 2001
[2]. 我国产学研结合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 张俊, 李忠云. 理论月刊. 2006
[3]. 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探讨[D]. 张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4]. 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及运行研究[D]. 赖馨正. 中南大学. 2008
[5]. 产学研结合模式下兵团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转移研究[D]. 毕颖. 石河子大学. 2010
[6]. 科技生产关系与产学研合作本质探究[D]. 翟美荣. 东北大学. 2013
[7]. 基于信息链的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机制研究[J]. 马媛, 姜腾腾, 钟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8]. 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及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D]. 宋丽萍. 中国地质大学. 2014
[9]. 基于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理研究[D]. 刘炜. 华南理工大学. 2013
[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学研结合成效研究[D]. 杨胜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西北农大论文; 科技论文; 产学研结合论文; 合作模式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技术转移论文; 农产品加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