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排水管理处 天津 300011
摘要:近几年许多大中城市出现的汛期内涝问题,给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排水泵站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城市雨污水排放、河道调水及抗旱排涝等任务。因此,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提高排水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排水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排水泵站;运行管理;问题隐患;措施分析
前言:
本文将主要针对天津市排水四所排水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管理的措施,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
一、现阶段排水泵站运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隐患
1、电气设备运行中存在安全隐患
作为泵站主要的排水设备,电泵采用的是国产低电压大功率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及潜水泵,其结构复杂,技术难度较高,养护量大,保养维护工作跟不上,经过几十年的工作运转目前运行效率已有明显下降。有些泵站的电气设备安装在室外无遮挡设施,防护不够设备日渐侵蚀,减少了使用寿命,效率大大降低;变配电室配电柜中的电器元件灵敏度下降,触点表面氧化严重接触不良,易引起火灾的发生,给泵站的运行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2、电气设备陈旧老化,存在带病运行超期服役的现象
一些生产于八十年代的电气设备,如今仍在运行使用。其工作效率低下、维修量高、维修难度大。根据2012年全国水利普查(天津市区)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我所有10座泵站仍在使用着八十年代生产的电气设备,至今已使用30年。现如今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城市排水的需求越来越高,泵站运行时间也随之增长,加速了排水设备老化的进程。这主要体现在:机组设备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高,保养维护频率增加;机组设备效率不断下降各项指标达不到要求,耗能增大运行成本增加。
3、操作人员管理水平较低,安全意识不强
泵站运行管理中出现故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操作人员的水平较低,并且不能很好的与更新换代后电气设备相适应。操作中没有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严格执行安全用电倒闸操作票及检修工作票制度,违章操作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思想麻痹大意,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操作严肃性;作业前不填写操作票,盲目操作致使操作程序过于松散,作业完成后再补填操作票,造成不良后果;高压设备停送电检修工作中,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错位,甚至是一人扮演多个角色,更谈不上执行唱票、复诵及核对名称编号等操作程序,实际上变成了单人操作,失去了监护保护作用,没能很好的保证操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祸根。
4、泵站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规章制度是运行管理的规范和行为标准。目前有些泵站存在着规章制度不健全或缺失的现象,即便有也已过时其操作性不强、针对性不够。泵站岗位责任制不明确,无必要的日常运行操作规程,造成运行管理工作无章可循。即使泵站规章制度已公布上墙或装订成册,且很细很全如天津市于2005年实施的《天津市城市排水设施养护、维修技术规程》。但管理水平不高,执行力不足,致使管理水平跟不上。
5、运行管理方式较为模式化
泵站属于规律性运行的基础设施,在常运行的合流及污水泵站我所采取正式职工四班三运转值班制度。这种模式保证了昼夜24小时都有双职工职班,确保泵站安全有序的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除以上类型泵站,绝大部分雨水泵站除了汛期保障地区雨水排放外,由于在职人员的短缺长期处于外雇工看摊子闲置状态。由于受到财政和人员减少的制约,多数泵站管理单位对这种泵站的重视不够,汛后在泵站建筑物和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方面跟不上,导致建筑物年久失修,抵御自然条件冲击的能力不强。由于泵站管理属于体制内单位财力不足,从而造成泵站管理人员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大批技术骨干力量不能得以长期保留,给泵站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做好排水泵站运行管理的具体措施
1、合理布局配置加快泵站排水设备的更新换代
泵站的一些老旧设备年代久远带病运行,不断暴露并成为限制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为了能够保证泵站安全、高效的运行,应根据需要对现有泵站进行改造升级。一是认真核查分析现有泵站存在具体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规划,从而做到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二是在泵站的改造升级及新建过程中,选择技术先进、性能较高并且符合现实需求的新型机组设备。同时,还应不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技术,向着更好的自动化控制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前行。
2、加强日常保养维护力度,保证运行管理正常有序进行
泵站始终应本着“按班养护,定期检修,养修结合”的原则。加强每班对机组设备的保养维护,对运行中出现的设备故障,有针对性的进行排除;定期检查电气设备情况,保证电气设备运行良好,接地可靠,无漏电、短路现象;辅助设备启闭灵活无异响运转正常,确保机组完好率达到100%。经常检查建筑物及沿线,发现有裂缝或位移现象,应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上报。做到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相结合,查找问题隐患,一经发现立刻整改,确保泵站安全运行,延长泵站的使用年限。
3、加强开展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对泵站操作人员开展长期的专业技术及安全培训,提高泵站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操作人员与检修人员的技术能力,大力加强安全技能培训,通过开展岗位练兵,多层次多渠道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学习,熟悉建筑格局、操作流程及设备的使用方法,以便于进行日常的巡视、操作及养护。其次严格执行上岗证制度,通过培训考核使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组织参观交流和进行技术比武,培养勤学苦练的工作风气。通过学习培训,使广大干部职工业务技能得到有效提高,以便更好的适应泵站新时期的发展。
4、按照管理制度条例有计划的对机组设备进行检修
污水泵站属于常运行泵站,雨水泵站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汛期开泵运行,而地道泵站则是根据每天地下水位情况进行开泵降低水位。应根据泵站的不同性质及规律,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机组检修,避免隐患积小成大积少成多,为延长机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效率提供条件。污水泵站应在保证正常排污的情况下,按规定开泵时长有选择性的分批次来进行全面的检修;雨水泵站和地道泵站要在非汛期2月至6月前按年度维修计划分月进行检修。按制度对机组设备进行检修,按规范标准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有利于更好的完成地区的排水任务。
5、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实施泵站自动化进程
针对我市的一些排水设备老旧的泵站,以及目前投资不足和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现状。我市的财政部门及主管单位,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以便更好的开展泵站改造升级。改造中选用一些运行可靠、技术成熟、质量优质、维护方便的设备。同时结合本市泵站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自动化泵站运行管理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全市泵站自动化管理水平,努力实现泵站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结束语: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排水泵站的科学管理,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实现排水泵站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使其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保证机组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转,为城市的防汛排水和有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姚爱芳;吕成君.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12)
[2]朱红云;中小型泵站的运行管理问题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
[3]梁程;浅议如何做好泵站运行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8)
论文作者:国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泵站论文; 操作论文; 设备论文; 机组论文; 人员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汛期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