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电能需求越来越高,科技水平的发展一直在为人们能更好地利用电能做出突破,用电信息的采集系统在不断地做出调整适应人们的需求,电力企业的台区线损治理情况不断改善,但是在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低压地区台区用电量大线损治理成效小,对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维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有限制,还会阻碍电力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台区线损存在的问题再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台区线损治理工作提供实质上的帮助。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台区;线损;治理研究
引言:台区线损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力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二级因素。台区线损是整个电力系统发展围绕的重点,是在电力系统中技术提高、管理运营发展的指南针。所以,台区线损的治理研究对于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国家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实现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对于人们提高生活幸福指数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当下,必须要了解清楚我国的台区线损治理现状,在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条件下,实现优化治理台区线损,全面提高电力系统发展水平。
1.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现状
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指电力企业收集、分析配电变压器、终端用户的用电数据,实现一些电力系统的目的,比如:用电监控、实行阶梯级定电费、电荷分析、线损数据分析、防止不法行为(偷电、盗电)、节约电力用户的用电成本等。建设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一整套不仅要建设电力系统的主战,还要建设线路传输的通道,采集用户信息的设备,还有智能电表等。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作用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收集后进行分析、监控处理,以此来定期对电能控制管理。电力工作人员分析用电信息会促进台区线损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我国的电力工业改革开放后发展迅猛,整体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根据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台区线损率的治理水平处于全世界的中上游水平,我国的能源分布不均匀,电力工业的发展不均衡。在低压的电力市场营销中,受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供电公司投入资金在低压电网方面进行改善,但是低压用户群基数大,变幻多,低压台区线损治理中有变压器与用户对应关系混乱、电表质量差、偷窃电量、计算错误等的情况,造成的台区线损情况非常多。可以从主观与客观的两方面原因对台区线损的发生进行概括:主观而言是台区线损治理工作中电力企业本身自己的线损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管理设备水平不够,没有进行实质上的提升,客观而言是经济的发展迅速带来越来越多的建筑主体矗立在城市中,台区的线路交叉又交叉,电路环境复杂错乱,台区线损的治理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2.影响台区线损管理的因素
通过上文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台区线损的现状分析,影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的因素主要是以下几点:
2.1线损率高
线损率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电网规划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线损率高低能够反映电网规划、经营等方面情况的好坏,提高线损率,进行积极管理,对线损指标采取可控措施。线损率高的原因有低压配电网布局不够合理(变压器的布局不合理,供电中心与电负荷中心偏离,近台区的电路输送的地方远,供电线路迂回曲折,有的部分的低压线路不符合供电半径,电流出现阻塞现象);变压器与电负荷不相匹配(变压器的空载时间长,人们白天处在工作时段,居住区用电量相对商业区少,产生的负荷小,这样就会让变压器空载期变长);电力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一般(导线在架空且是“裸体”状态时与树枝缠绕在一起,电线积灰严重,雨雪天会漏电,电力设备无法做到定期维护)。
2.2台区设备质量一般
很多台区设备没有及时进行更新换代,是落后的,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落后的设备降低了工作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台区所有的设备最典型的一种设备是变压器,变压器性能的落后会让计量表的计量发生误差计算,电力用户的用电数据就会不准确,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处理数据时就会形成无理论线损,变压器运行不正常也会增加线损率。
2.3配电网结构不合理
台区配电网结构不合理,台区线损管理差,台区配电网中电路的电半径数值过于大,线路又多是交叉分布,供电设备超过负荷运转,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不佳。
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的治理之策
3.1建立体系化的管理制度
体系化的管理制度是台区线损实际治理工作中的基础。因此,体系化的管理制度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在台区线损治理中必须要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制度改革上要在三个方面进行,这三个方面是线损运行制度、治理建设制度、业务服务制度。通过这三方面的管理制度的改革,能够提高电路的使用率,还可以检查台区线损。在管理制度之外还要有与之配套的监测制度,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固定时点的线损频发区的监测,了解线损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能够在下一次的线损情况中及时找到问题所在,解决问题,提高电力企业效益。
3.2科学规范采集数据工作
社会在不断科技化、信息化,规范用电信息数据的采集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台区线损治理工作的效率,将用电信息数据采集科学化的工作与台区的电表结合,对比数据,能够对台区电表规范治理,再根据用电信息强大的采集功能,准确收集各个台区的用电数据。对电力工作人员的相关电力工作要严格规范,极力避免电力工作人员抄电表的数据与供电的数据不同,改善台区线损管理的不稳定。技术的进步也会加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作的规范性。
3.3优化电网结构
台区电网的分布不合理,供电范围不合理,会直接影响线损。所以,优化电网结构会改善台区线损治理情况。优化电网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优化:第一是选择适合的变压器,在不同范围内的变压器的选择是不同的,实现性价比高的变压器布局,对用户的用电信息及时全面准确的统计;第二是尽量减少线路交叉,降低损耗;第三是创新台区电网布局,对台区线损进行科学化治理。
3.4保障电路计量正确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精准性是台区线损治理的有效措施。保障电路信息计量正确一是要把握用电采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分析,二是要对台区线损治理流程进行管控。电力企业工作人员按时检查电力用户的电表,确保计量工作的正常实行,避免台区线损率因人力的原因偏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还要对台区线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电力企业开展相关会议对数据进行分析,调查原因,寻找治理方法,电力企业内部从上到下一条心为电力系统的工作正常运行出谋出力,促进本企业的经济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台区线损的治理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发展之路还很长远,进步的空间也很大。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创新实践也会越来越多,台区线损的治理工作的契机要牢牢抓住,在很多方面完成质的飞跃,譬如:管理制度的完善、台区线损治理工作的创新、技术设备的更新维修、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监督制度的改善等等。寻找到最根本的问题,从本源问题出发,解决台区线损治理问题,为电力的发展画出更多的感叹号。
参考文献:
[1]谢文全.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供电企业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2]周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于线损管理的分析与实施(D].山东大学,2015.
[3]刘畅.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低压配电台区线损原因分析及治理[J].河北电力技术,2016,02:45—47.
[4]董明,魏秉政等.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继电器,2013,19(4).
[5]赵春华.防止蓄电池早期失效延长其使用寿命[J].蓄电池,2012,21(6).
论文作者:马银霞,车颖萍,张瑞,李小燕,朱艳丽,沈巧玲,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线损论文; 信息论文; 采集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变压器论文; 数据论文; 用户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