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素玉
衢州市常山县东案乡卫生院,邮编324204
【摘要】 目的 分析门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对我院门诊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指导,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高血压控制和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饮食控制、合理用药、运动评分等健康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采用门诊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疾病能力,规范患者的健康行为,更好的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门诊护理干预;高血压病;临床疗效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主要受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精神因素、肾因素等影响,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高、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心功能障碍、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休克等临床症状[1]。临床根据高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级别越高说明高血压水平越高。3级高血压容易引发心脏病、脑卒中、慢性肾衰、高血压危象、血管瘤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学习、工作。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这与患者对高血压知识不了解、重视度不高和自我护理方式不当有关,高血压需要长期的院外用药治疗,所以对门诊高血压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很有必要[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我院门诊2014年3月-2015年3月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干预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55.4±3.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3±2.5)年;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5.2±2.1)岁,病程1.2-11年,平均病程(5.5±2.7)年。
1.2 门诊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指导,在门诊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时口头告知患者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提醒患者按时进行血压检测。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门诊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护理干预小组 在门诊科室内由专业医护人员组成高血压教育小组,制定高血压防治手册,详细介绍高血压分类、病因、治疗方案、并发症、预防保健措施等。发放高血压防治手册,让患者及其家属重视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病程、病情、性别、年龄、文化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保证护理干预的合理优化。(2)饮食指导 暴饮暴食、饮食不节,高盐、高脂肪饮食是高血压的诱导因素,鼓励患者合理膳食、荤素搭配、低盐饮食。少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控制饮食总热量,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多饮水、食用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3)运动指导 运动可以强健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粘稠度。持续的有氧运动还可以放松心情,有利于保证睡眠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4)心理疏导 长期用药有副作用,而且老年患者合并有多种疾病,造成心理压力。医生要鼓励患者释放情绪,听音乐、下棋、打太极,降低不良情绪。(5)用药指导 坚持长期用药是治疗的关键,告知患者要按时按量用药,不能擅自更改药量或者停药,避免产生耐药性。同时做好血压检测,观察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用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和护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各项评分指标和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行为和血压控制情况对比( ±s,分)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由于患者的年龄、文化原因,对治疗的依从性有个体差异。因此对患者进行门诊护理干预是有效的有效的管理措施,通过医护人员成立专门的高血压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引起患者对高血压治疗和预防的重视,配合治疗,预防和减少并发症[3]。饮食指导可以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水平。运动指导可以鼓励患者强身健体,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心理疏导可以引导患者正确的释放不良情绪,树立长期治疗的信心,保证治疗有序、正常的进行[4]。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是治疗的关键,特别是对老年患者记忆力差、青年患者不重视按时用药的情况有重要作用。用药指导可以让患者了解合理用药对病情的治疗作用,减少危重并发症、耐药性情况发生。通过门诊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重视和了解,优化治疗结果。
本文通过对门诊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发现,干预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因此,对高血压患者采取门诊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养成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合理用药的健康行为,使血压等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护理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丽娟,叶常英,隋捷等.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37-38.
[2] 张艳.老年高血压门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3,10(2):77-79.
[3] 王秀贤.门诊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177-178.
[4] 胡青萍.浅谈社区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干预体会[J].全科护理,2012,10(20):1913-1914.
论文作者:柴素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门诊论文; 对照组论文; 血压论文; 病程论文; 饮食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