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综合科技与科技哲学的范畴构成_科学技术哲学论文

全面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哲学门类构成再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技术论文,门类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 03文献标识码:A

笔者曾经在《全面科学技术观与科学技术哲学门类构成探究》[1]一文中,根据客观世界演化的“自然历史过程”(即天然自然→人类→人类社会)和世界由自然界、人文界和社会界构成的有机整体,将科学技术分为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三大基本门类,并由此提出科学技术哲学是由自然科学技术哲学、人文科学技术哲学和社会科学技术哲学构成的“内在整体”。本文拟运用实践思维的方式,考察人的现实活动机制,在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全面科学技术观,并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哲学的门类构成及研究内容问题。

一、全面科技观的提出

传统科技观认为:科学技术仅指自然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技术单独能够并逐步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难题,并且是导向人类幸福的惟一有效的工具。果真如此吗?我们认为,这种观念和观点是片面的。无论是自然科学技术,还是人文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精神生产”、“脑力劳动的产物”(马克思语),一旦外化或客观化,即成为波普尔称谓的“世界3”以后,就脱离了主体而各自以一定的形式和方式相对独立地存在着。而人在从事现实活动时,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总是融会于一身的。人的每一个现实的活动,都是生活于人际关系中的人与客体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如何“做人”(人文技术)、如何“处世”(社会技术)、如何“做事”(自然技术)融为一体并产生其综合效应(行为)。其中,如何“做人”是根本,如何“处世”是前提条件并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待后专门讨论)。这是世界(自然、人类、社会)的统一性的表现,也是如何“做人”、“处世”与“做事”的同一性的表现。因为“做事”涉及到人与物(自然)的关系,“做人”涉及到自我(因为人是自然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语),“处世”就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在现实的生活中,如何“做人”、“处世”、“做事”是不能分离的。也就是说,一个从事现实活动的人不可能只有自然科学技术知识,或者只有人文科学技术知识,或者只有社会科学技术知识,而是在三者综合于一身的基础上的某种(些)特长的突出展现(见图1)。

图1 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的“内在整体”图示

然而,“三者”又不是“同等重要的”。如图1所示,人与人的关系即“处世”总是居于“中介层面”,它像一只看不见却又感觉得到的手,贯穿于人的所有现实活动的始终。同时,自然科学技术及其物质设备和资本等这些“死的东西”要运转起来,只能靠生活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和人文精神的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所以,没有人这个主体的主导作用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这个“中介”、“桥梁”,一切现实活动都不可能发生和进行。正如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指出的:“自然科学不能创造出我们借以生活的思想,……它没有告诉人们生活的意义,而且无论如何也医治不了他的疏远感与内心的绝望。如果一个人因为感到疏远与迷惑、感到生活空虚或毫无意义,他哪里还有什么进取、追求,还有什么科学实践活动呢?”一切科学,不论其专门化程度如何,都与一个中心相连接,就像光线从太阳发射出来一样。这个中心就是我们的最基本信念……形而上学和伦理学(均属人文科学——引者注)所构成”[2]。爱因斯坦在给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作报告时指出:“如果想使自己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该始终成为一切技术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点”。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武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3]。因此,我们提出全面科技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并使之成为和谐的“内在整体”。

二、全面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是全面科学技术观的理论基础。人们从事现实的生产活动,是“全面生产“而不是“片面生产”,而传统的生产观是片面的。人们通常把“生产”理解为单纯的经济学意义上的概念,即指物质生产活动,经济发展也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这种传统的生产观是对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一种曲解。

马克思指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einseiting),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universell),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本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4]。他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个人的精神财富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时进一步指出:“仅仅因为这个缘故,各个单位的人才能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显然,马克思的“全面生产”是指“人们所创造的一切”的活动,把人类的全部活动,乃至整个社会的延伸都理解为生产的过程和结果,也就是指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

“全面生产”的主要内容由以下四类生产形式组成。

一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马克思指出:“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只要它哪怕只停顿一年,……整个人类世界……的存在也就没有了”[5]。所以,物质生产在“全面生产”中是最基本的生产形式,但不是惟一的生产形式。

二是人的生产,即人的“增殖”及其素质的培育。马克思指出:“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6]。人的生产既包括“人口的增多”,又包括人的成长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主要是如何“做人”),这是上述几个“关系”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三是精神生产,即“脑力劳动”。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6]。精神生产的产品既与“语言交织在一起”即以文字语言作为一种载体,又以其他如纸张、光电声磁波、软盘、数码符号系统、拷贝等物质产品为载体。“脑力劳动的产物”都是主观精神的客观化,也就是“世界3”或“客观精神世界”,即“没有认识者的知识”或“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

四是社会关系的生产。马克思指出:“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4]。在现实的生产中,同时也生产出社会关系,因为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生产。

上述四种不同门类的生产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四种生产形式之间相互渗透、彼此制约、相互作用并形成整个人类社会的有机统一的生产体系(见图2)。

图2 马克思“全面生产”的“内在整体”图示

物质生产属于自然界。按照马克思的意思“物质生产”是“人对自然界的实践关系”,如同“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一样,物质生产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其他一切生产形式的基础。

人的生产和精神生产(脑力劳动)属于人文界。“人文”一词,包含“人”和“文”两方面,即用“文”来化“人”,主要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这是进行生产的根本条件。精神生产的重要任务是要解决“是什么”特别是“怎么样”(“怎么做”)的问题。因此,人的生产和精神生产在“全面生产”中处于被奠基的、最高的层面上。

社会关系的生产是人对社会的实践关系。一方面,社会关系的生产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7]。另一方面,社会关系生产在其他一切生产中起着某种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指出:“一切关系都是由社会决定的,不是由自然决定的”[8]。在谈到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只有作为交换价值的生产者才能存在时又说:“这种情况已经包含着对个人的自然存在的完全否定,因而个人完全是由社会所决定的”[8]。这里的“社会”,本质上就是指“社会关系”。因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8]。因此,在现实的生产活动中,社会关系生产是最具本质性的生产形式,处于“中介层面”(见图2)。因为它像一只看不见但又感觉得到的手,贯穿于物质生产、人的生产和精神生产整个过程的始终。

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为全面科学技术观提供了理论支撑。因为它们具有同源关系,即源于同一个现实存在——客观世界的演化进程和基本构成(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内在整体”(见图1、图2)。因此,那种只重视物质生产和自然科学技术,忽视人的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忽视人文科技和社会科技的观念和行为,都违背了客观世界的“存体”和“存态”。

综上所述,世界(自然、人类和社会)本源于物质而统一于实践,也只有人和人的实践活动才能使世界成为一个“内在的整体”。人对世界(自然界、人文界和社会界)认识的科学技术和人对世界改造的生产活动都是“全面的”有机整体,这样就将“对立和对抗的两种文化”论、传统的科技观和片面的生产观转换为同一个“内在整体”中的部分(要素)之间的关系,就从根本上消解了其中的“对立和对抗”,克服了其片面性。

三、根据全面科技观构建科技哲学的门类结构

现行的“科学技术哲学”和“自然辩证法”都只以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不仅是片面的,而且将哲学或者辩证法只当做以自然为对象的理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对与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同步的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生产的忽视,也就是对与自然科技同步的人文科技和社会科技的忽视。如果以研究人自身为对象的人文科技和以研究社会关系为对象的社会科技在“科学技术哲学”或“自然辩证法”研究中空缺的话,那么这种研究活动根本就不能进行,或者就是空洞的、抽象的谈论。因此,我们认为:科学技术哲学应该是由自然科学技术哲学、人文科学技术哲学和社会科学技术哲学三大门类构成的有机整体(见表1)。

如前所述,人在从事现实活动时,都是“全面生产”、“全面科技”融会于一身。哲学是关于人对世界(自然界、人文界和社会界)的关系的世界观理论,而名为“科学技术哲学”,为什么将其研究对象限定为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技术呢?科技哲学工作者同其他的科技工作者一样,所从事的现实活动都是自然科技、人文科技、社会科技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由于传统科技观的影响,只注重自然科技及其哲学问题研究,造成目前的自然科技及其哲学的研究“一条腿特长”、人文科技和社会科技及其哲学的研究“一条腿奇短”的残疾状态。这种怪态的“人”能正常行走、能跑得快吗?

表1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内容构成表

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先注重自然科技及其哲学的研究,是历史和传统观念造成的。在进入21世纪自然科技、人文科技、社会科技“同等重要”的今天,必然地要求发展“全面科技”哲学。最近,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田鹏颖、陈凡的《社会技术哲学引论》,作者用实践思维的方式研究人的社会活动,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为技术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领域,这是值得庆贺的。现在人文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还是一个空白。随着生命科学技术、人脑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特别是现实生活中对“以人为本”的强烈追求,人文科学技术及其哲学研究将会出现新的热潮。

收稿日期:2004-06-10

标签:;  ;  ;  ;  ;  ;  ;  ;  

再论综合科技与科技哲学的范畴构成_科学技术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