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宝丰县供电公司 河南宝丰 467000)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通过充分利用电能采集系统促进10KV线路线损管理水平一些做法,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系统描述了电采在10KV线损管理中的应用,介绍了电采在用电稽查工作中的应用及好处,电采对有序用电工作的实践应用,及对10KV线路数据进行分析,及时掌握单条线路运行状况,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和先进管理手段应用力度,逐步推进自建电采平台到省公司电采平台的跨越,更能实现科学降损,更好地促进10KV线路线损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采;电费;系统;管理
一、主要问题描述
线损管理不仅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更是公司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降低线路线损率决不只是单纯的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企业管理,职业道德教育,社会综合治理的综合体现。进一步深化电能采集系统功能应用,实现节能降损增效,堵塞营销管理漏洞,杜绝“跑、冒、滴、漏”,全面推进营销智能化管理,提升优质服务水平,让技术促进线损管理。
二、主要思路和做法
1、夯实基础,精益求精
在实现自动化抄表的同时更好的服务于电费回收、配变运行管理、助力电网平稳度冬、度夏,进一步规范营销工作流程,实现电网运行管理可控、在控、能控,逐步为构建抄表、收费、维护相互分离的专业化大营销格局创造条件,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2、科技引领,深化应用
电采系统运行两年多来,当我们对基础功能达到熟练应用后,开始对整套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诸如如何避免客户假报停、有序用电分组控制负荷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2014年8月,我们对原有电能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我们与厂家一道共同研发解决了相关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系统的深化应用。
2.1 电采“报停控”在稽查监控中的应用
电采管理系统应用后,解决了配变过负荷,三相负荷不平衡,专变客户报停在线实时监控等难点问题,节省了稽查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大幅度提升了10KV线损管理水平。
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我们发现高供高计专变客户的报停,仍需稽查人员到现场去稽查。原因是:高供高计客户,有些一户下会挂接多台变压器,当客户报停其中的一台或几台变压器时,就要核减相应的基本电费,但根据实践经验,有些客户确实是生产量减小,报停相应的变压器,但有些客户在钻管理中的漏洞,假报停逃避基本电费,给我们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按以往的解决办法,只有靠人工现场稽查。人工稽查的优点是能够掌控现场实际情况。缺点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稽查人员不可能24小时守候在第一现场,如何堵塞管理漏洞,我们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将客户的假报停杜绝在萌芽之中,我们经过反复的思考与测算,决定利用信息采集管理系统中现有的功能,做进一步的扩展,将报停后的剩余容量,做成报停功率控,简称“报停控”。当客户将多台变压器的其中一台或几台,申请报停,考虑到客户会瞬时过负荷,因此按照剩余容量可能达到的最大负荷来测算出功率,在系统中设置该客户的剩余功率,来管理报停客户,当客户报停后开始违约用电时,系统会检测到该客户的功率数据,超出预先设定的功率,系统自动发出跳闸指令,客户的侧的真空断路器在收到跳闸指令后,进行跳闸,此时客户便无法超功率用电,从源头上杜绝了该类客户的假报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报停控开始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的确发现了部分客户存在假报停现像,由于系统进行了第一时间的控制,客户无法进行违约用电,最大可能的减少企业管理漏洞,杜绝了营销管理中的跑、冒、滴、漏,规避了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潜在风险。
2.2 电采“时段控”在有序用电中的实践应用
以往迎峰度夏、度冬期间,我们提前做好各类预案,与参与避峰、措峰的客户签订有序用电协议书,近年来电网长时间缺电,每天都要限电拉闸的机率毕竟极少,多数时间是电网突发事故,造成负荷缺口瞬时增大,此时调度要求在几分钟内限下几万负荷,逐户断开参与有序用电的客户根本无法满足短时间内限下负荷的要求。那么整条线路断电只能是唯一的选择。拉闸限电。无疑是瞬间断负荷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它带来的负面作用一是居民客户同时停电,易引发不满,造成投诉;二是特殊工业客户由于突然断电,造成设备及产品损失。如果能对参与有序用电的客户预先分组,实现遥控停电,那么当负荷突然紧张时,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同时对所有参与有序用电的工业客户下发停电命令,终端收到指令后,同时切断断路器,负荷便在瞬间按要求降下。解决这样的问题,电采系统无疑是我们最好的帮手。
3、全面建设,综合分析
公司配电部安排专人对10KV线路相关数据进行全天候数据对比分析,并针对我公司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率居高不下的实际情况,首先明确机构组织、细化线损指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线损管理制度、制定降损计划。
3.1 查找共性和个性问题,全面推进电采终端安装覆盖率
以典型线路为切入点,查找共性和个性问题,全面推进电采终端安装覆盖,通过系统对每条线路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适时监控线损率波动情况,推进线损管理有序开展。同时进一步修订完善中压线损管理考核办法,结合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应用,通过科学、合理的线损管理考核模式和有效激励手段,创新管理,强化责任,提高执行力,鼓励全员参与降损节能,将实施降损节能与扭亏增盈目标紧密结合,达到机制创新、技术领先、管理规范、考核科学之目的。
3.2 开展试点,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
项目初级阶段在公司范围内选取1-3条10千伏公用线路做为试点,对试点线路所带专变用户安装电采装置,摸清线路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确保取得实效。
3.3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制订节点计划,倒排工期公司领导班子和部门分干包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强化工程进展督导。全面铺开,实行周通报、月考核,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3.4 加大稽查力度
利用电采系统加大客户用电的稽查力度,做好数据对比,积极开展反窃电专项治理活动,做好日常反窃电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反窃电的良好氛围。定期组织营业管理人员集中学习电采操控平台业务知识,更好地与反窃电知识培训相结合。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效果和经验
电采系统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对于县公司来说还是一项新生事物,好的技术如何能为经营管理助力,这是我们每位使用者都应该思考的,首先要用好系统中现有的功能,如实时的对所有配变进行在线监控,避免因配变过负荷造成的变压器烧毁事件。同时在为客户方面,我们也积极的利用电采系统,对客户进行服务,发现客户的专变过负荷,第一时间通知客户,避免因专变过负荷烧毁,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当功率因数过低时,我们第一时间通知到客户,告之功率因数过低,将会造成力率调整电费过高,建议客户及时进行检修、整改。
论文作者:曲跃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客户论文; 负荷论文; 线损论文; 线路论文; 系统论文; 功率论文; 电费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