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博客:心灵的一扇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心灵论文,博客论文,一扇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博客已经、并且正和追求时尚、个性鲜明的中学生们发生着密切的联系。知心调查组以“中学生博客现状”为主题,在北京、重庆、广东珠海、云南玉溪、陕西渭南、湖北孝感六个城市的中学以问卷形式展开调查,496名14至19岁的中学生参与了本期调查。
★近八成中学生网上开博
交友和渴望被人了解是中学生开博的两大目的
博客(Blog)的全名是“Weblog”,中文意思为“网络日志”它无需付费,随时可以上网申请、维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学生的博客等同于他们的“网络日记本”。其特别之处在于:它好比一间敞开的心灵小屋,小屋的主人以文会友,与访客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心情,彼此在看帖与回帖中得到满足感。
博客的这一特点,正好符合了青少年渴望交友、被人理解、好奇心强等心理特征。
让我们来看看中学生们自己怎么说的吧:
小雯(女,16岁):我把自己生活中的那些不易言说的小知小觉写到博客上,最初只是想真实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还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回复,让我觉得“博客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正元(男,17岁):在学校,我的成绩年级倒数,所有老师都觉得我没希望了,连我爸妈也这么想。可是在我的博客里,博友们知道我有一个作家梦,他们告诉我梦想和现实的差距,给我鼓励、给我希望。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接触了很多像小雯,正元这样的中学生,他们说起自己的博客,就好像在说另一个自己。我们不能说中学生在博客里展示的自我就一定比现实生活中的他们更真实,但是他们喜欢博客这种表达和交流方式自有他们的道理,博客显然已经成为中学生花季岁月里的另一片精神领地。
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们不再和父母无话不谈,他们开始有自己“不能说的秘密”,当父母和他们谈论分数、考试、升学的时间越来越多,他们也把自己的心事越来越多地放到了博客上,因为那是一个较现实生活更为放松和真实的心灵家园。在博客上,他们的每个思想细胞都活跃跳动着,他们是青春、是创造、是真情的最佳代言人,而不是活在考试高压下的学习机器。
那么,中学生的博客里到底记录了些什么内容呢?
★中学生博客四大看点
看点一:真我,博客
出中学生的内心独自
映入眼帘的是唯美的四幅春夏秋冬的风景照片,青草、红花、黄叶、白雪;耳边传来“别把明天锁在门外,眼睛也骄傲起来”的动听旋律。刚一点击进入初二女生文迪的博客,诗意的画面和充满阳光的背景音乐就让人感觉很温暖。在她的最新一篇博文里我们看到这样一段话::“我,力不从心。所以,我只能一笑了之。没有资本去反抗,去超越。我会记得的,这样一段痛苦。”
中学生的博客里信手拈来的都是一些很真实的内心独白,而这些很可能是他们在平日里不轻易流露的,也可能是他们在和父母的交流中从不曾表达的。
看点二:友情,博客成为中学生心灵交流的“新天地”
当被问及“你经常看什么人的博客”时,有67.78%的中学生选择的是自己同学和朋友的博客。
曾几何时,写信、传纸条这些“纸上谈心”的互动维系着同学间的情意。而如今,中学生们选择博客作为他们相互间交流的“新天地”。可见,博客作为他们相互间交流的“新天地”可见,博客的确自有它的魅力。
胡蝶(女,16岁):写博客的感觉很美妙,每次登录博客,我最想看的就是谁给我留言了。我去同学的博客,也都会给他们留言,看到留言就像收到礼物一样开心。
曾怡(女,18岁):有些当面不太好说的话,可以写在博客里,即使不用说的,对方也能知道。
小蔡(男,15岁):我是班长,我的博客上链接了班上所有有博客的同学,就算毕业了,我们以后还是会“相约博客”。
显然,中学生的博客圈并没有因为网络的无限而自由扩大,而是更多地圈在现实生活里的同学和朋友之间。当他们渴望交流的时候,博客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自我而又真实的空间。在博客里,他们不仅可以记录心情,而且能与朋友分享心情,在被他人读懂自己的同时,也读到朋友们的关心。博客里那些朋友的留言、显示的访问量,不仅满足了他们渴望爱和尊重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他们希望被认同和理解的精神需要。
看点三:知识,学术明星的博客在中学生中更具人气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比起娱乐明星的博客,学术明星的博客在中学生中更具人气。调查显示:有22.47%的中学生经常关注易中天、于丹、王立群、余秋雨等名家学者的博客,而关注娱乐明星博客的中学生只占10.12%。
李婷(女,17岁):我很喜欢听于丹老师讲《论语》,我的博客里除了我自己写的文章,还转载了好多于丹老师的博客里的文章。
刘凯(男,18岁):“百家讲坛”是我爸推荐我看的,可易中天的博客是我点给我爸看的。
不难看出,这些备受中学生们关注的学术明星,都是一些在电视上曝光率较高的学者。当大众传媒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学生的时候,其实这些中学生也在用自己的价值观对网络时代的海量信息进行着取舍。学者博客无疑给了当代中学生们一个“零距离对话学者”的机会,这实在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课外学习平台。值得肯定的是,中学生们通过博客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的能力,也正是我们需要培养的一种主动学习的能力。
看点四:“秘密”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随机点击的20个中学生博客里,有两个博客受到了访问限制。也就是说,那两个博客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看的,这同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也相符。
调查显示,31.78%的中学生有两个博客,11.80%的中学生竟然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博客。其中有的可以公开,有的也设置了访问权限。
那么,是不是这些设置了访问权限的博客里,就一定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其实,即使不写博客,中学生们也一样会有“小秘密”。博客为其提供了一个安放“秘密”的空间,这个空间绝对安全、隐蔽。他们再也不用像藏日记本那样,跟父母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已经知道有近八成的中学生拥有自己的博客,而且正在认真地经营着这片属于自己的课外空间。
标签:中学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