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大写意花鸟画“故事性”教学初探论文_郑思涛

小学生大写意花鸟画“故事性”教学初探论文_郑思涛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实验小学 郑思涛 528300

摘要:在小学国画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学习能力的特点,合理引入"故事性"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小学生的被动学习形式。"故事性"教学方式十分适合小学生大写意花鸟画的教学,通过有趣的课堂内容相关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能力。基于此,本文关于小学生大写意花鸟画“故事性”教学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研究当前国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促进“故事性”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国画;写意;花鸟画;故事性

前言

新课改实施后的课堂最大的变化是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课堂设计与教学方法都以学生为中心。而“故事性”教学恰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以故事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因此,“故事性”教学在小学写意花鸟画教学中的应用非常有必要。

一.小学生大写意花鸟画“故事性”教学问题

2.1缺乏专业教材

根据现有的研究以及国画教师的反映表明,很多小学学校在实际的大写意花鸟画教学中没有专业的固定教材可以依据,很多国画教学都是依靠现有国画教师的知识水平以及个人喜好“东挪西借”来进行教学的。就比如,今天教学生描绘花,明天教学生描绘鸟,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会使小学生们保持持续的新鲜感,但是最后学生们却没有学会独立的进行创造,从而导致国画教学的目标无法实现,也渐渐的使学生失去学习国画的兴趣。

2.2教学内容杂乱无章

就当前的小学国画教学模式而言,仍然以传统的讲授式和示范式教学方法为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再加上,当前小学国画教学缺乏专业的教材,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比较随意,从而造成小学国画教学的内容杂乱无章。一般来讲,大写意花鸟画的教学先从大写意花鸟画的含义以及起源来讲解,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其次,就是讲解画图技巧,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创作。但当前大写意花鸟画教学都是先让学生进行描绘,在这个描绘的过程中穿插一些理论概念,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迷惑,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3教学知识点缺少关联性和趣味性

当前的国画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时大都是处于被动,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课、记绘画技巧、练习描绘的机械学习模式中。整个教学过程都处于一个死板、呆沉的氛围中,缺乏了趣味性。再加上国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将所传授的知识系统的串联起来,导致教学知识点缺乏关联性,学生无法联系理解,造成很多学生对国画很难进行理解和学习,从而失去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生大写意花鸟画“故事性”教学对策

2.1确立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是中国传统的教学经验,不仅适用于高等院校,对小学院校也十分适用。小学开展国画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国画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生时要着重基本知识的学习,主要提高他们对其来源和含义的了解以及训练他们的绘画技巧。因此,在进行大写意花鸟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即: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其次,在进行一段教学后,再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和基础,分别提出教学目标: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创作一副花鸟画。能力较低的学生要做到“熟能生巧”,加强训练,具有纯熟的技巧和技艺。

2.2选择审美意趣的花鸟画的题材

自唐代独立成科以来,花鸟画的创作却经久不衰,并逐渐成为了人们最为喜爱的绘画题材之一,究其原因,则应是由“花鸟画”自身的审美意趣所决定的。正如齐白石在表达其绘画创作观念时所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相信此中的“似与不似之间”,正是花鸟画的意趣思维所在。因此,在进行花鸟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审美意趣的花鸟画的题材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临摹。就比如,宋代画家郭熙的著作《林泉高致》,所表达的意境就是“以小见大”,郭熙将自我的情感、品格与审美对象融通交汇,最终实现物我相融的境地,进而化育出更生动、更完美的意象。将这幅画作为教学的题材,不尽可以更加丰富小学生的国画知识素养,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趣。

2.3主题应以动物导入为主

小学阶段写意花鸟画教学的课前导入,可以巧用图片故事串接教学过程,并以配音乐来渲染情景。就比如,在进行齐白石的《小鸡图》这幅画的临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小鸡的动画以及图片,让学生对小鸡的动作、神态以及羽毛进行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并研究研究这幅《小鸡图》的绘画技巧以及图中小鸡的神态描绘特点,最后进行总结并临摹。

2.4以故事发生的方式启发学生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理解力有限,方方面面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所以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能够很快的理解,这就看老师的引导和沟通。例如,在进行菊花的描绘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唐代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的故事,以及他创作的两首咏菊诗的背景这段历史故事来启发学生思考他是如何赞美菊花。然后出示菊花图,让学生观察菊叶、菊枝、菊花,最后创作菊花图。

总结

总而言之,在国画教育实践中,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特点,采用故事性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大写意花鸟画的教学中合理应用“故事性”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畅游在视觉艺术的课堂里,从而提高国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莉. 中国写意花鸟画在小学的教学尝试[A].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4.

[2]田二玲. 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艺术引入初中美术教学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7.

[3]吕思阳.小学美术教学中故事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4(02):162-163.

论文作者:郑思涛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  ;  ;  ;  ;  ;  ;  ;  

小学生大写意花鸟画“故事性”教学初探论文_郑思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