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临床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0
【摘 要】目的 分析研究血液透析护理用于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凝血、高血压、低血压、体温升高、失衡综合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50%,护理满意度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医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与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而由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每年也在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我国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13.70%是由于糖尿病而引起的[1]。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就为血液透析,但透析过程中会发生较多的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有着极大地影响,也降低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2]。由此可见,给予进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全面而有效的护理,意义重大。在本文研究中,给予40例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护理干预,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上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以上患者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此次的研究。观察组患者中,男患者有22例,女患者有18例;年龄为55~80岁,平均年龄为64.58±2.96岁;病程为6~15年,平均病程为10.25±1.25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患者有23例,女患者有17例;年龄为55~80岁,平均年龄为64.68±2.86岁;病程为6~15年,平均病程为10.25±1.35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发现均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1)舒适度护理;(2)环境护理;(3)吸氧护理;(4)饮食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血液透析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1)透析前护理,患者在进行透析前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因此,医护人员需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为患者答疑解惑,鼓励其勇敢面对疾病,让患者感受到亲切的关怀,医护人员还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其不必过于担心,应该先给予患者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透析中护理,医护人员需提前将医疗器械消毒,保持内、外瘘的局部清洁与干燥,负责护送患者进入透析室的医护人员需佩戴好口罩与帽子,透析开始后先将患者的血液导入动脉导管,在透析器的帮助下使透析液与血液得以交换,透析液进入废液槽中,最后血液经过去泡器输送到患者体内;(3)透析后护理,透析结束拔针时严格按照要求实行,在没有出血的情况下可使用创可贴覆盖,避免针口处发生感染;(4)皮肤护理,透析后需要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护理,因排泄患者的皮肤会发生干裂、粗糙、瘙痒等情况,因此,医护人员需每天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保持其干爽的程度,避免发生感染等并发症;(5)心理护理,患者经过透析心理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慌和其他不良情绪,医护人员除了进行心理开导外,还可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让其转移不良情绪,如下棋、听音乐、看报纸、看电视等;(6)饮食护理,良好的饮食习惯能给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带来促进作用,患者除了按时食用三餐外,还需进食高热量、低磷、高蛋白的食物,例如瘦肉、鱼类、牛奶、鸡蛋等;(7)体重护理,体重能给改变人体液体的平衡状态,因此,透析与透析之间,患者需每日增加0.5kg的体重,以保证透析效果良好。但有部分患者会谎报体重来多超滤水分,因此,医护人员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量,每天进行一次体重的测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凝血、高血压、低血压、体温升高、失衡综合症);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6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一下为不满意,于患者出院前一天进行填写)。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检验,若P<0.05则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过记录对比得知,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一。
3.讨论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病程延长、治疗难度大等特点,所以患者非常容易在治疗的过程中产生排除、焦虑等不良情绪,使血液透析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3]。而血液透析护理是专门针对透析患者而制定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能给予患者更舒适更贴心的护理,更具人文情怀[4]。从本文研究中也可知道,使用血液透析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10.00%,护理满意度高达97.50%,而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7.50%,护理满意度仅为70.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常规护理相比,血液透析护理更具发展前景[5]。
综上所述,给予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血液透析护理,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海鸿.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7):265-267.
[2]鹿媛.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J].北方药学,2013,10(10):164-165.
[3]黄郢荷.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521-522.
[4]张小曼.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15):3137-3138.
[5]黄郢荷.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J].护理实践 与研究,2012,9(10):52-53.
论文作者:贾嘉,赵淑丽(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4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并发症论文; 肾功能论文; 糖尿病论文; 满意度论文; 发生率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