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水利工程随之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人人都在享受着水利工程带来的美好、便捷的生活。但此工程涉及的人力、物力以及规模大到人们难以想象的程度,加上它的危险程度,倘若稍微一点处理不好,后果将不堪设想。水利工程打地基的难度要比其他工程难度大,因此需要更多先进技术的引进,才能更好的防止其崩塌、沉降。据此,本文将围绕水利工程的地基与关键技术的处理,并结合实际情况来探讨地基处理对水利工程的重要以及具体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国民经济越发强大。其中,水利工程做出的贡献不容小觑,直接支撑起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但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快,人们对便利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水利工程的地基显得更为重要。现如今,国家与政府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的发展问题,并大量投入资金支持引进地基处理技术。因此,地基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上升成为最基础、最重要的阶段。
1、分析地基对于水利工程的关键性
水利工程对于地理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比如地势、地形、气候、温差等因素,又基于其本身工作范围广、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其首先说明了地基对于整体工程的重要性;其次考虑到不同地域的复杂性,到每个新地区都需要面临新的困惑和新技术的问题,使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所以,在进行施工之前,一定要提前考察好此地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在地基施工之前,一定要研究清楚此地的土表和深层岩石的结构,比如断层或断谷地带,或岩层节理出现裂缝,土质疏松且渗透性强的土层等复杂的地理环境。且一定要远离大量地下水的地带,因其类型的地形抗压能力较弱,定会给施工过程带来诸多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地点大部分在靠近水源的山谷河谷地带,而此地周围的环境异常恶劣,土层中因含水量大,土质缺乏黏性,故施工难度被异常的增大。严重程度上还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上文提到关于抗压能力,而山谷河谷地带抗压能力本身较弱,致使地基不稳定、安全性能大大下滑、工程整体不达标。由此可见,地基无论是对于环境的要求还是建筑物的影响都非常大,其建筑的质量和牢固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和牢固程度,并且影响着整个工程的使用年限。
2、水利工程中地基处理的具体措施
我国近两年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在处理地基方面技术也越来越现进,技术种类也越来越多,取得的效果比较显著。利用先进科技不但能将技术的单方面转换为多方面来降低施工难度,还可以将整体工程的质量与使用年限达到最大化。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造福人类。
2.1 如何应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近两年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在水利工程中得到大范围的使用,其主要由水泥、粉煤灰和碎石来进行一定比例搅拌而形成的,优点在于黏性大、成本较低。而将此和褥垫层和回填土组合起来的形式来作为地基,不仅能使建筑物将受到的巨大压力均匀分散出去,不会导致建筑物因受力不均而造成地基沉降。而且,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在被应用到水利工程地基的建造后,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地基的稳定性,由于它造价比较低,因此被大规模的运用到水利工程的建设当中。下文将围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工作原理来进行具体分析:
1)水利工程的建设当中会运用到大批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并以此来进行分散建筑物的压力;挤压地基中的回填土,可增强回填土的厚实度,可使土层中的水分被逐渐排干净,并使其之间的间隙逐渐缩小。以此方法来对地基进行一个挤密作用,并以此来提高地基的抗压力和承载力。
2)其次根据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构造来说,处于其本身对于水分的渗透功能比较理想,这样以来,其本体就可以作为一个立体型的小型排水管道来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抗震能力较强,因此可以有效防止在受震时的水压变大的情况,并可提升其本身的排水速度。这样利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桩体的排水作用,使得地基整体的抗压力变大,另一方面回填土的密实度又被进一步的加强。
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还有一个特别的作用,就是预震作用,主要体现在回填土的生产中,桩体本身会在过程中释放出一些压力;同时这些压力会使地基与回填土完美契合,并融为一体,因此土壤的密实度被进一步的加强。这样一来,哪怕地震来临,地面的震动幅度即便再大,对地基也构成不了太大的影响,从而使整个水利工程在遇到自然灾害后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本身的构成比较特殊。其本身作为一种不溶于水的结晶体,使其具有很强的压缩能力,建筑物本身受到的压力就非常大,而桩体本需要承受建筑物的压力,但事实证明,在这么大压力的前提下,桩体的压缩程度依然比建筑物对回填土的压缩程度小。以此可见,桩体本身的承载力不容小觑,这个原理来自于桩体本身是经过化学反应凝结而成的物质,其置换作用就被大大的开发了出来。同时,地基内本需要的桩体很多,因此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地基应力的分担,地基的稳定程度被大大增强。
2.2 预应力管桩的应用
国内所有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管桩是最为常见的措施,一般来说被分为两种:一种为先张法预应力管桩,还有一种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使用规模最大,使用方法为在其被运入施工场地后,通过锤击或者静压的方式来将其固定下去作为建筑基础。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桩体主要由钢套箍、桩身和端头构成,是一种空心圆筒体;在经过蒸汽压力的养护作用下形成等截面钢筋混凝土的一类部件,这样的材质构成促成其抗压承载的能力更大。相比另外一种钻孔型灌注桩,管桩本身质量不差,又方便于做不定期的检查,非常适合水下施工;另一方面,从实际角度上来说,灌注桩的施工工序比管桩要复杂,功效相较低、工期长,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灌注桩桩基的造价成本要比管桩桩基大很多。
3、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介绍
上文提到过,水利工程又基于建设地点大部分置于靠近水源的山谷河谷地带,而此地周围的环境异常恶劣,土层中因含水量大,土质缺乏黏性,这样就导致了地基的施工难度被加强了许多,施工单位也尝尝被这种问题所困扰。针对这种现象来说,施工单位需要寻找问题的根源,显然在于软土层的稳定性,那么就要对其进行加固。而且在加工过程中也要随不同地形来改变不同的工艺,以此来保证软土地基的加固和硬化,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结束语
总之,不论任何的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地基的稳定性永远是最高的标准,在其中起到非常关键且基础的作用。水利工程在此也不例外,做好地基的稳定工作,不仅可有效防止地基沉降不均,将地基的承载力达到最大化,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消除了安全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褚峰平.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6(01):81-82.
[2]吴金丹,于泳.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5):210.
[3]杜秀举.浅谈古建筑木结构修复中新型材料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33):119-120.
[4]段春辉,郭小东,吴洋.基于残损特点的古建筑木结构修复加固[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4,36(01):126-130.
[5]李昊翼,陈际洲,史睿超.古代木结构建筑修复中的新型材料应用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12):5-6.
论文作者:黄国平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地基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碎石论文; 粉煤灰论文; 水泥论文; 预应力论文; 土层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