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中医院 057250
摘要:目的:探析脑出血患者行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患者行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行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颅压、神经肽Y含量及NIS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且降压幅度比对照组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行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颅压,提高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出血;吡拉西坦氯化钠;效果
脑出血即自发性脑出血,其属于脑实质内出血,为神经内科中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患者在急性期治疗后,常出现肢体偏瘫、失语症等身体与神志异常现象,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质量产生影响[1]。临床常采取甘露醇药物治疗,但其可对患者的肾功能会产生极大地伤害,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2]。为寻求更佳的治疗方案,本院采取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为明确其治疗效果,本研究以回顾性方式分析本院9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3]。按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患者,男女比例23∶31,年龄34-78岁,平均(55.1±11.3)岁,出血量11-32ml,平均(22.6±13.4)ml;对照组44例患者,男女比例24∶20,年龄35-76岁,平均(56.2±9.6)岁,出血量12-33ml,平均(23.6±14.4)ml。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予以补液、调节水电解质及稳定血压等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予以浓度20%甘露醇(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国药准字H23021672,250ml∶50g)治疗,125ml/次,6-8h/次,快速静滴,连续用药1w。观察组予以浓度20%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山东齐都药业,国药准字H20054503,吡拉西坦8g+氯化钠2.25g)治疗,100ml/次,6-8h/次,快速静滴,10min内滴完,连续用药1w后改为常规滴注速度,12h/次,再连续用药1w。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疗效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治疗后的颅压、降压幅度及神经肽Y含量。根据脑出血治疗标准评定疗效,NIHSS分值降低>90%为治愈;NIHSS分值降低46%-89%为显效;NIHSS分值降低18%-45%为有效;NIHSS分值降低<18%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数×100%[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参照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评定,分数与神经缺损程度成正比[5]。不良反应:肾功能损伤、低钾血症、血尿素氮高、一过性血肌酐高。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21.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 )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X2行组间比较,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8.9%比对照组70.5%高,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颅内压过高是导致脑出血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治疗脑出血的关键在于减小颅内压、缓解脑水肿[6]。目前治疗脑出血的方法有多种,如亚低温治疗、控制性通气、脱水剂、利尿剂以及白蛋白药物疗法,其中药物疗法常涉及到甘露醇降颅内压药物治疗,由于甘露醇可导致颅内压出现反跳,且引起患者机体出现过度脱水、肾功能损伤等现象,因此不被广泛使用[7]。吡拉西坦氯化钠作为氨基酸丁酸类的一种衍生物,具保护脑部营养神经的功效,为明确其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本院对患者予以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与甘露醇治疗比较两者的具体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9%比对照组70.5%高,说明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脑水肿,减小颅内压。分析原因可能为: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高渗溶液,其主要成分是吡拉西坦,它是γ-氨基丁酸的衍生物,且为脑神经营养保护剂,其可迅速传输至患者体内,同时构建渗透梯度,使脑部组织水分传输至血管内,达到脱水效果,进而缓解脑水肿,减小颅内压[8]。同时吡拉西坦有助于脑组织内ATP结合乙酰胆碱,促使神经兴奋传导增强,促进脑代谢,可提高患者脑神经(功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脑出血,达到治疗效果[9]。
结果显示:观察组颅压(136.5±28.2)mmH2O、神经肽Y含量(121.8±11.5)pg/ml、NISS评分(9.1±3.0)分均比对照组(148.3±27.8)mmH2O、(148.6±13.9)pg/ml、(15.6±3.8)分低,降压幅度(59.5±6.2)%比对照组(41.6±9.8)%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5.6%比对照组36.4%低,说明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可减轻神经缺损程度,降低颅内压,且减少神经肽Y含量,可改善患者脑出血情况,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用药安全性高。分析原因可能为:吡拉西坦可转换脑内ATP能量,使葡萄糖使用率提高,且提高脑皮层缺氧耐受力,从而修复脑细胞,减轻神经缺损程度,加快患者意识清醒度[10]。由于神经肽Y属于肽类物,其可加强血管收缩的特点,从而损伤脑组织,对交感神经产生刺激,使其兴奋,并激发血小板活性,促使神经肽Y分泌过量,收缩脑动脉,降低脑灌流量,从而引起脑缺血缺氧,经吡拉西坦治疗后,可促进脑代谢,修复脑组织,进而减少神经肽Y在患者体内的含量,促使脑血管舒张功能恢复正常,血管阻力减小,脑血流加强,进一步减小颅内压,提高脑神经功能[11]。有研究表明,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经快速静脉滴注后可起到与甘露醇同等降颅内压的药效,从而可取代甘露醇,减小对患者肾功能损伤,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治疗安全性[12]。关于脑出血患者行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效果探析的研究,还需加强对患者生活能力的探究。
综上所述,脑出血患者行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小颅内压,提高降压幅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且减少神经肽Y含量,加快患者康复,且不良反应小,用药安全性高,具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小龙.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z1):190-191.
[2]张勇,邱斌.应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学,2015,36(11):2255.
[3]李超生,胡玲玲,王引明,等.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5):300-302.
[4]周曦明.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44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5):74.
[5]程蓓.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2):320-322.
[6]杨东亮.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6):126-127.
[7]关永昌.吡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5):442-444.
[8]郭华.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2):160-162.
[9]师卫中.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4):224-225.
[10]曹利,戴艳萍,靳美,等.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6):802-803.
[11]王明,陈建明.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4):88-89.
[12]洪卫青.吡拉西坦应用于脑出血患者降颅内压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166-2168.
论文作者:李永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脑出血论文; 氯化钠论文; 患者论文; 注射液论文; 甘露醇论文; 拉西论文; 神经肽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