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现实意义论文,思想论文,战略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工程过程中,十分关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生产力的作用,并对发展科学技术作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科技思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对于我们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攀高峰,推进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实现国家科技跨越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而长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当今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科学命题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我们党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及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它主要体现在对科学技术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上。马克思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等著作中提出,在任何社会,科学都是一般的社会生产力,而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由于科学并入了生产,因而它也就成了“直接的生产力”。这就肯定了科学技术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他曾提出过:俄国的公有制加上西方国家的先进的科技和管理,就等于共产主义。他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但是,把科学技术从生产力诸要素中突出出来并提到第一位的,是邓小平。他继承了周恩来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思想,根据七八十年代科技革命的实际,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
从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我们党根据二十世纪80年代科技革命发展的特点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大发展。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著名论断的正式提出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早在建国初期,邓小平同志主持西南局的工作期间就十分重视科技。他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他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恢复和发展当地经济。1952年,在政务院讨论中国科学工作的会议上,邓小平指出:科学研究是一项基本建设,在这方面的投资就叫基本建设投资。这一见解明确地把科学研究纳入了国民经济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基本建设范畴,已经突破了把基本建设投入看做是一种单纯的物质投入的传统观点,包含有把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要素的意思。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听取《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时说:“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正是在这个场合,邓小平引用了马克思早就说过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点,说:“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1](p34)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发表了长篇重要讲话,再次重申和系统论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在论述马克思观点的同时,他还对马克思逝世以后现代科技越来越大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大的作用做了分析,得出了结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1](p87)这一新阐述,应该认为是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过渡。
1988年,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在两次谈话中,以创造性的理论思维,终于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当今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科学命题。当年9月5日、12日,邓小平连续三次谈到这一命题。他首先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后来又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接着在谈到科教投资时,又强调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2](p274)1991年初,邓小平再次认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并对这个观点作了更肯定的表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接着,邓小平于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到南方巡视,在巡视时把考察新科技产业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他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实际考察验证他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并在这次考察中再一次申述:“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2](p275)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又一次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鲜明地突出出来,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有分量地进行了论述。从以上可以看出,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是一贯的,且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第一生产力”是他的这一思想成熟的最高形态。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成为我国发展科技、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对这个英明论断,作了高度的评价:“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正是从这一高度,通过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邓小平同志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地位和作用、发展方向、基本任务、战略重点、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人才培养等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论述,形成了我国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他科技思想的精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3](p48-49)这段高度概括性的评价,道明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基本特征。仅从理论观点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具有双重意义,既是邓小平科技观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核心。
二、注重技术创新,加速发展高科技产业
邓小平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他始终以战略的眼光注视着当代科技新进展与世界带来的巨大变革。面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高科技的发展,他敏锐地指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因此,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时多次参观高科技企业,他说:“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不只我们高兴,人民高兴,国家高兴。”
邓小平关于高科技的论述,体现了他深远的战略意识和卓越的创造意识。他认为,为了迎接21世纪高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为了取得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有利地位,为了达到和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必须充分认识发展高科技的紧迫性,制定和部署自己的高科技发展战略,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他高度重视发展高科技的精湛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参与世界高科技的发展,不要失掉时机。邓小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世界高科技发展的特点和前景,以及中国发展高科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了明确的分析。他说:“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搞这个工程就是这个意思。还有其他一些重大项目,中国也不能不参与,尽管穷。因为你不参与,不加入发展的行列,差距越来越大。”“总之,不仅这个工程,还有其他高科技领域,都不要失掉时机,都要开始接触,这个线不能断了,要不然我们很难赶上世界的发展。”[2](p279)这两段论述,把发展高科技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讲得清清楚楚,也把邓小平发展中国高科技的决心和壮志,体现得明明白白。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综合性很强,充分发挥学科之间的互补性,是促进高科技一日千里的发展的优势特点。这是一个规律性特点。因此,邓小平要求我们全面参与和不失时机。
2.发展高科技,要走产业化的道路。邓小平指出:世界上一些国家都在制订高科技发展计划,中国也制订了高科技发展计划。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这个科学预见不仅使我们明确了世界发展前景的特点,而且为我国制订科技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邓小平在及时地指出世界发展前景特点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亲自倡导和支持我国知识界制订了发展高科技的“863计划”,建成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在赶超世界高科技发展水平方面,争取了时间。1988年,国务院批准了“火炬计划”,这是一项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计划。这个计划与“863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科技的发展,许多成果及时地转化为新的产业。1991年4月23日,邓小平为全国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计划工作会议作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题词。这体现了邓小平把发展高科技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保证“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紧密连在一起的思想。1992年春,邓小平再次指出:靠科学才有希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很清楚,从80年代中期以来,邓小平特别关注世界高科技的发展,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作为科技工作的新的战斗任务,并且亲自领导科技界制订了高科技发展计划,建成一个又一个的高科技工程设施。到1992年上半年,这个计划已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五个主要领域,取得了400多项研究成果。全国已建成高新技术开发区52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项目2700多项,开发出高新技术产品几千种。
3.充分发扬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发展自己的高科技。这是邓小平科技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反复强调要有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技术,有自己的创造。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竞争的重点由政治、军事的竞争逐步转向经济与科技的角逐。无数事实表明,我国在抢占高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过程中,高技术作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在许多情况下是无法引进的。因此,邓小平特别强调发展我国“自己的高科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我国在大力吸收世界各国所创造的先进科技成果的同时,必须努力提高我们自己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1984年邓小平在视察宝钢的题词中指出:“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发展高科技,反映了民族的创造能力,也是国家民族走向兴旺发达的标志。60年代以来,我们取得了“两弹一星”的成就,80年代又自行设计、研制和建成了电子对撞机工程。说明中华民族聪明能干,具有旺盛的创新能力,标志着我们的国家民族正在迈步地走向兴旺发达。
4.更新思想观念,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邓小平强调指出:“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2](p279-280)这些论断表明了我们共产党人要紧紧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把科学技术现代化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早日达到和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下,我国高科技产业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大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并且这些差距不定期在不断扩大。目前,国际上高科技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发达国家凭借其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大量争夺我国市场,这使得我国尚处于幼小阶段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环境更显艰难。另外,我国经济的增长消耗了大量资金、资源且科技含量低,要改变这些情况,就必须注入高科技的新鲜血液,以此来推动生产力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抓住时机,加速我国高科技产业化的进程。
三、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有一个基本的哲学思想,这就是: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人才,必须建设一支浩浩荡荡的科技大军,其中必须有一批世界第一流的科技专家。说到底,要靠知识、靠人才,才能持续高速地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
发展科技事业,必须依靠科技人才。早在1977年5月,邓小平就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问题。他说:“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1](p41)他的这种思想在当时对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国内无数知识分子惨遭“四人帮”迫害,使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受到严重损害,那十年可说是使中国停滞的十年,让人不堪回首的十年。粉碎“四人帮”后不久,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各方面的问题成堆,重新出来工作的邓小平,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大局考虑,提出要在党内造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空气。他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能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1](p40)他指出:“我国科学研究的希望,在于它的队伍有来源。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我们要把从事教育工作的与从事科研工作的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使他们受到同样的尊重,同样的重视……要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要发挥知识分子的专长,用非所学不好。”[1](p50)
事业的发展,得有一种核心力量在发展过程中发挥骨干作用,才能推动整体结构的有效发展。这是唯物主义发展观中的一个普遍规律。1978年,邓小平批判了“四人帮”对待知识分子的重大错误后,把建设宏大的科技队伍作为我们的一个严重任务。他说:“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造就这样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1](p91)在此后的多次讲话中,邓小平反复强调了造就宏大的科技大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说明了:关于人才的培养(发现)和使用,重视科技队伍的建设,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把“尽快地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我们科学、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他说:“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初期就说过: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革命事业需要有一批杰出的革命家,科学事业同样需要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也只有有了成批的杰出人才,才能带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1](p96)这个科学结论,是邓小平坚持毛泽东思想,从中国的历史经验中概括出来的。同革命事业一样,我们培养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专家,就能取得科技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一是有了成批的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专家,我们就能跟上或超过世界科技发展水平,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二是有了成批的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专家,成为科学带头人,在我国科技发展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科技研究和开发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全面推动我们国家民族科学文化事业的有效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顺利实现战略目标。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专业的科学研究队伍,是科学工作的骨干力量。没有一支强大的高水平的专业科学研究队伍就难以攀登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峰……科学研究机构的基本任务是出成果出人才,要出又多又好的科学技术成果,出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人才。”[1](p97)
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培养人才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当今世界正处在从工业化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化的过程中,各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激烈竞争,实质上就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是人们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和能力的竞争。我国要想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四、强调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邓小平认为,经济建设是当代中国的中心工作。而要把经济建设搞好,把生产力搞上去,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他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1](p87)这就把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讲得清清楚楚了,并成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理论根据。
1982年10月,中共中央确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为经济和科技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效应。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又对这一方针作了进一步完善,明确地把它作为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决定》提出:“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这一方针的核心是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但是,实践证明,在发展方针问题解决之后,还必须认真地改革体制,才能促进经济和科技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邓小平同志是这样认识这个问题的,也是这样解决这个问题。80年代初,党中央酝酿起草关于经济改革的决定时,邓小平同志同时考虑到科技体制的改革问题。他认为科技体制改革事关重大,应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因此,建议党中央再起草一个关于科技体制的决定。
1985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针对国民经济发展中经济与科技“两张皮”相互脱节的问题明确提出了“双管齐下”,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问题。邓小平同志说:“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所谓进一步,就是说,在方针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体制问题。去年,中央作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全世界都在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勇敢的创举。现在,中央还要作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2](p108)这段精湛言论的核心,是“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这就揭示了问题的要害。有两层意思,非常明确:一是指明了方针和体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两个问题的相继解决,对发展的重大作用。1982年10月,党中央确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总方针。只有了方针,还不够,还不能完全的解放生产力。必须进一步解决体制方面的问题,才能促进发展。1984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解决了两者结合的一个方面,还必须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1985年3月,中共中央又通过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两者结合的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所有这些,都说明了确定方针和改革体制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的。二是提出了“双管齐下”的法子,解决科技与经济长期脱节的问题。所谓“双管齐下”,是指:既要改革经济体制,又要同时改革科技体制,两方面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改革后,新的经济体制要有利于技术进步,新的科技体制要有利于经济发展。这就把科技与经济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我国,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科技的整体优势和科技储备仍需进一步加强。当前,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经济与科技结合的关键。我们应当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到工作生产中,千方百计地促进科技成果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数以百计、千计的科技成果问世,但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较大规模生产的还不多。例如,目前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尽如人意,影响了科技工作的持续发展,而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产学研合作。为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让更多的科技人员走出校门,到社会、到企业中去创效益,求发展,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目的。
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既包含对当代科技最新发展的高度概括,又有对发展科技事业的具体指导,既正视国情,立足现实,又放眼世界,面向未来,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方针。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世界发展潮流的大局考虑一系列战略问题,认清形势,抓住历史机遇,推进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迎头赶上世界高科技革命的浪潮,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和腾飞。
标签:科技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第一世界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科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