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政治文明建设论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政治文明建设论析

邢学坤, 任祥华[1]2007年在《成人教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互动关系论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四大目标。鉴于成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以及成人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论析成人教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互动关系,有利于认识成人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和成人教育自身的发展。

包海梅[2]2004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政治文明建设论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六”大全面分析了我国进入小康社会的现状,科学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政治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那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如何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该怎样对待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等等。本文对上述问题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从理论上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重大突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重大突破,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已经完成了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现代化向追求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转变。 第二部分,主要是从理论上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和政治发展程度的标志。政治文明制约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体文明水平。 该部分还重点论述了政治文明的普遍性和民族性问题。认为政治文明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文明因子相互渗透、借鉴、融合、交流和影响,构成了政治文明发生、发展的重要景观,表明人类政治文明应该也必然具有某些超越国界或地域的共性或普遍性特征,如人民主权原则、法制和法治原则等等。这些共性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体现了人类对政治生活规律性的深刻体认,对世界各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开放性。另一方面,任何政治文明又都受到特定社会或国家的政治环境、历史传统、民族性格等因素的深刻影响,都有其独特性价值,因此各国的政治文明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发展进程、步骤、方式和途径等,就不可能是一种模式,表现出政治文明建设的多样化和民族性。第叁部分,重点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敏感、最复杂和最艰巨的任务,就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多方面的内容,其重点体现在政治制度上。党的“十六大”强调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既然把政治文明建设的重点放在制度建设上.,就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此,“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也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不断地推进有限政府、民主政府、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制度建设。 1、推进有限政府的制度建设。所谓有限政府是指政府权力不应当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专制权力。有限政府主要是就政府职能与市场调节、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的关系而言的。 2、推进民主政府的制度建设。所谓民主政府,即通过提供一种程序性的制度安排,使人民拥有从若干个政治精英之间选择执政者的权力,在竞争性民主制度下,政治家不能无视人民群众,因为某个政治家能否任职,主要取决于其在定期举行的选举中能否赢得多数选民的选票。 3、推进法治政府的制度建设。所谓法治政府,是与人治政府相对而言的,它要求一切行为都服从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 4、推进责任政府的制度建设。所谓责任政府,即政府必须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承担明确的政治责任,受公民委托行使权力,是公民的代理人,政府必须对公民负责。 第四部分,重点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这有助于我们用宽广的世界眼光来考虑政治体制改革,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政治文明建设。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毕竟不同于借鉴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我们要用科学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它,绝不能机械地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1、辩证对待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在此层面上,决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之路。但是,这并不排斥在具体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层面上,借鉴西方国家政治文明建设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因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一整套现代民主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其中有许多思想和形式,显示了人类的智慧,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这有益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科学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立足于中国国情,积极稳妥地推进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同时也要吸收和借鉴体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共性的优秀成果。为此,必须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对中西方政治体制进行比较研究,剖析西方分权制、代议制、人

张艺缤[3]2011年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效率与公平问题论析》文中研究指明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两大目标,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基本尺度,对二者关系的把握,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进而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效率与公平问题是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凸显更是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相关联。每当社会的经济、政治发生重大变化时,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在经济、政治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就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高度重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得到显着改善。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将会长期存在。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是解决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过大、发展不平衡,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提供了可能。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第一要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或放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发展是第一要义”,强调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强调了效率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发展不单单是经济的发展,效率的提高,而是一个综合的发展,是社会的全面的发展,是要达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经济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将会导致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恶化,还会影响到国内国际的贸易。因此,只有以经济为中心,注重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点明了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关键所在----“以人为本”,使得我们在看待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以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时候有了新的出发点。使得我们不再局限于以往单纯为了解决效率而效率,为了公平而公平,而是把人作为看待和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核心,也就是说,只要是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必须首先考虑到人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需求和全面发展作为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的发展置于社会前进的中心位置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在新的时期下,对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一种全新的认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不可能总是处于均衡状态,我们只能是满足于动态中的均衡。在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处理上,要全面看待效率与公平问题存在的原因,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上,要保持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同时,在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时候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赋予了效率与公平问题新的内涵,表现出一种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新的思维方式,体现出在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上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前瞻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可以很好地保持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动态平衡,同时也是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张力的具体方法,驾驭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张力,使它们在动态平衡中发展,相互妥协、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共同服务于人类的美好生活。“统筹兼顾”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情况,也是检验科学发展观能否有效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以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新时期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出发,找到了处理好中国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的钥匙。

周丹[4]2008年在《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论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显着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个“多党派”是指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合作、协商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要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与我国的政党制度相适应,我国的政党建设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参政的各民主党派的建设。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夺取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只有在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同时,也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才能充分体现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才能继续存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会更具生命力。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民主监督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都在逐步提高,但是参政能力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参政环境的变迁,参政渠道的不畅,民主党派自身面临的现实问题等,这些问题影响着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提高,影响着民主党派参政党作用的更好发挥。目前可以从进一步营造和优化参政环境、完善参政机制和拓展参政渠道,支持和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等方面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同时,只要以科学的方法把握政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坚持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的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的政党格局将会焕发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宋敏[5]2004年在《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论析》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卓越领导人,邓小平凭借一生的实践经验和超人睿智,立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际,在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政治活动中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伦理关系以及协调处理这些关系的道德规范与原则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而深刻的社会主义政治伦理思想。邓小平的政治伦理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采用比较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力图全面系统论述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并从政治活动主体这一新的视角对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从政治伦理与政治文明的关系的角度认真探讨了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贡献和在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意义。

郑凯旋[6]2016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主席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①改革开放叁十年,中国共产党引领着中国人民以移山倒海、雷霆万钧的磅礴气势以及追风逐浪、一往无前的大无畏勇气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将经济建设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将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将生产力发展与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是最符合中国发展的理论与制度在实践上的表征和反应,是由落后农业国到先进工业国发展经验的高度凝练,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是对道路内涵的深化与升华,是对道路诸多特征的最高层次总结和科学概括。研究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把握道路的内涵与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凝聚共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辨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细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逻辑,从中概括其基本特征,揭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特征的重要意义,归纳总结出牢固把握基本特征的经验和方法。本文除序言、结语外,主体部分共由五章构成,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绪论内容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从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中醒来,寻求独立、富强、民主的中国道路,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正是这条道路稳步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特征的形成轨迹。十一届叁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才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叁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相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特征日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第叁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特征的内涵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是对道路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精炼概括;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外在表征;是对道路科学内涵的深化与升华;是以世界视阈中现代化道路为参照与比较而来的。以上四个方面既是总结基本特征的依据,也是概括基本特征应遵循的思路和原则。第四章论述了道路基本特征的内容体系。一个事物的基本特征反映这个事物的本质和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发展中大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本章先将基本特征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六个方面,并指出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随后又从纵向对基本特征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说明与展望。第五章论述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特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优势。本章将在多方面深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特优势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依据,集中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新思路、新举措对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特优势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过道路基本特征研究,我们将更加精准的理解中央顶层设计,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节点,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砖添瓦。

王千[7]2008年在《成人教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互动关系论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成人教育也正蓬勃发展。正确分析小康社会的内涵及条件要求,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不同的角度探究成人教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互动关系,不仅有利于推动新时期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小康社会中成人教育的发展。

万志昂[8]2016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发展与创新》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当下回应社会正义的民生问题意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话语体系体现了鲜明的以人为本的德性向度和人文关怀。文章以农民在党的政治斗争、国家建设和发展战略中的历史功能定位为经,以中国共产党对农民民生改善的基本思想和实践模式为纬,系统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形成、发展和创新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政治实践的历史坐标中,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以农立国”的中国社会,改善农民民生不仅是社会发展之必需,也是中国共产党文明执政、科学执政和人文执政的重要体现。因此,集中研究党的农民民生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破除“叁农”危机、构建农民政治认同、解决农民民生短板和维系社会公正都离不开其理论指导。所以,党的农民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基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形态,将对工农联盟的民生关怀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目标结合起来,从而把民生问题定位于与农民阶级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的土地革命,并把民生改善和革命力量的组织动员结合起来,实现了对农民阶级最大程度的、有效的政治动员,改善农民民生发挥着服务于革命的工具性价值。党的农民民生思想总体上表现为“农民民生为革命”。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成为重要的政治主题,农村民生建设总体上是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尽管此阶段农村民生建设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误,但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民生思想在曲折中得到了发展。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农民民生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基于对中国农村过度贫穷的深刻反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民生思想,从而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线、以解决人民温饱为基本导向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运动,这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农村最大规模的民生改造。此时的农民民生,是决定党的“叁步走”战略中第一步能否实现的关键。在邓小平看来,“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提高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才是检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改善和发展农民民生的根本途径就是改革,“改革农村求温饱”成为这一阶段最典型的农民民生思想。20世纪末21世纪初,改善农民民生成为实现“总体小康”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随着改革的矛盾和经济发展的危机逐渐升温,民生改善成为影响农民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因此,江泽民将民生关注的重点聚焦在农村,尤其以调整农村经营结构、治理“叁乱”以减轻农民负担、打响“扶贫攻坚战”为代表。“治理农村保小康”是党的第叁代领导集体的典型的农民民生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两极分化和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负担聚焦着社会不公。在此背景下,胡锦涛站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指出“叁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缓解社会矛盾,中国共产党相继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并集中力量启动了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农村税费改革运动。这是一场关乎农民民生的里程碑式的改革。“多予、少取、放活”成为此时最重要的农民民生思想。党的十八大以后,经济社会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四个全面”成为新时期的重大战略布局。民生越来越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农村的滞后更是制约社会公正的短板。所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叁农”新战略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有效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现代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以“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以及“怎样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为战略主题,开启了治国理政的新篇章。其“叁农”工作的根本要求就是要主动适应新常态,以一系列新的战略安排和政策部署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改善农民民生。在实践层面就是要按“五位一体”的要求,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积极探寻农业转型的新途径,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强化创新驱动、精准扶贫脱贫和农村生态治理等新的方面。在理论创新上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等“四化”同步,实现“绿色”民生。习近平的“叁农”战略思想是在总结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重大创新,标志着党的农民民生思想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当前党的农民民生思想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发展农村实现现代化”。

王建军[9]2004年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与基本途径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主义整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并实际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正是顺应全球化文明大趋势的现实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开辟和拓展多方面的建设途径。本文试图依照全球化时代和我国现实国情条件下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基本途径。 全文分为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揭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发展与科学内涵,以便为进一步探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基本知识和理论前提。 第二部分从时代发展和我国国情出发,阐释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 第叁部分总结我国政治发展的经验并借鉴西方有益政治文明成果,从五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进行了粗浅探析。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创新的概念和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重大发展。揭示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建设的基本途径,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赵中源[10]2007年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多维探析》文中认为本文分七个部分对党的执政资源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第一章绪论。简述党的执政资源问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创新之处在于:本文是对党的执政资源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一个新尝试;本文对执政资源的体系构成的解析,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本文对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资源建设的探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概括;本文比较系统地探析了新时期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基本路径。第二章理论基点:执政资源几个基本问题的解析。一是阐述执政资源概念的由来;二是论析执政资源的基本内涵、特点。执政资源是一个构成复杂的庞大体系,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要素。系统性、阶级性、可变性、稀有性、可开发性是其基本特点;叁是论析执政资源的体系。认为体系由基础性资源、运行性资源和保障性资源构成;四是阐述执政资源在执政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等相关问题。第叁章要素构成:党的执政资源的体系及其变迁。党的基础性资源是由党的意识形态资源、组织资源、阶级基础资源、历史资源组成的;党的运行性资源是由政权资源、体制资源两大核心要素与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等外围要素共同组成的;党的保障性资源是由合法性资源和党的人才资源组成的。体系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随着执政环境和执政方式的变化而涨消变迁。第四章历史脉络: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纵向考察。对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创造性地进行执政资源建设的历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总结了历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执政资源建设的主要举措、主要成效及其经验教训。客观考察这一历史,对揭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规律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五章现状评析:党的执政资源的优势与挑战。党执政的优势资源主要有:先进性资源、体制资源、合法性资源、组织资源以及历史资源。面临的挑战:一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削弱;二是党的政治动员力受到多种因素的消耗;叁是转型时期的社会新问题、新矛盾,影响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合法性;四是全球化给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安全带来新的威胁。第六章他山之石:国外政党执政资源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认为,政绩严重匮乏、意识形态建设严重失误、政治专制和党内腐败等,是苏共失败的主要原因;片面追求经济高增长、忽视解决社会问题、背弃施政纲领的承诺以及未能处理好教派间的矛盾等,是印度人民党下台的主要原因;摒弃革命民族主义、忽视大多数民众利益、特权和腐败、党内争斗分裂等,是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下台的主要原因。而越南共产党、古巴共产党目前的成功主要基于四项举措:一是坚持走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二是推进本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叁是保持党的廉洁和威信;四是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欧洲执政党的做法在于:兑现竞选纲领,取信于民;推行宪政改革,促进民主化进程;调整公共政策,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一系列经验教训,为新时期党的执政资源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七章对策思考:新时期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路径选择。一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夯实基础性资源。二是改进执政理念、体制和方式,不断扩充运行性资源。叁是加强合法性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保障性资源。合法性资源建设是核心,决定着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成败:一要强化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二要丰富绩效合法性;叁要培育制度合法性。

参考文献:

[1]. 成人教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互动关系论析[J]. 邢学坤, 任祥华. 继续教育研究. 2007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政治文明建设论析[D]. 包海梅. 吉林大学. 2004

[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效率与公平问题论析[D]. 张艺缤. 上海大学. 2011

[4]. 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论析[D]. 周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5]. 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论析[D]. 宋敏. 苏州大学. 2004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研究[D]. 郑凯旋.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7]. 成人教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互动关系论析[J]. 王千.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民生思想的发展与创新[D]. 万志昂. 西南交通大学. 2016

[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与基本途径探析[D]. 王建军. 首都师范大学. 2004

[10]. 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多维探析[D]. 赵中源. 湖南师范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政治文明建设论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