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信息素养MOOC调查与分析_信息素养论文

国内外信息素养类MOOC的调查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养论文,国内外论文,信息论文,MOOC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4)06-0001-07

      MOOC是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信息素养这种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课程若能依托MOOC平台,将使更多人受益。为了解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MOOC的发展现状,笔者采用网络调查法,登录国内外主要的MOOC集成平台,如Class-central、果壳网MOOC学院和国内外主要的MOOC平台,如Coursera、edX、爱课程网的中国大学MOOC等进行调查。Class-central整合了国外42个MOOC平台的2000多门MOOC;MOOC学院和多个MOOC课程平台如FutureLearn、Iversity、学堂在线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确保检索结果的完整性,利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补充检索。本文只调查那些与信息素养密切相关的课程,并在此基础上从教学内容、互动模式、奖励机制和资金四个方面探讨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MOOC的发展现状。

      1 总体情况

      调查发现,截至2014年10月16日,国内外共有9个国家的35所大学或机构在14个MOOC平台上开设了36门信息素养教育类MOOC,包括英语、中文、德语、法语和阿拉伯语五种语言(见表1)。最早开课的是Canvas.net上的美国私立艺术与设计学院协会的“艺术和设计学生信息素养”,课程的开设机构主要是大学、协会和教育主管部门,有两门课程由微软公司开设,“数字交互媒体技术导论”和“成就更好表现的大数据”则分别由个人开设。

      从国家分布看,开设信息素养类MOOC数量最多的是美国,共18门;其次是中国,开设10门;接着是加拿大,开设了2门;英国、荷兰、法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新西兰各开设了1门。

      2 教学内容

      信息素养在1974年首次被提出,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指出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发现、检索、分析和利用信息[1]。发展至今日的数字化网络环境,信息素养的定义被不断扩充。根据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的新定义:信息素养的概念正不断扩大,还包括数据素养(data literacy)、媒体(或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和视觉素养(visual literacy)这些专业技能,它们通常被称为21世纪的必备技能[2]。因此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随之更新。如在“元素养”等36门课程中(见表2),有9门是根据传统的信息素养定义设计教学内容,关于数据素养、媒体(或媒介)素养和视觉素养课程依次为14门、6门、5门,仅有2门课程是根据新的信息素养定义来设计教学内容的。

      2.1 传统信息素养

      传统信息素养MOOC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利用来设计。信息的获取方面讲授了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巧,如美国的“艺术和设计学生信息素养”、“快速、容易地收集、提取和使用在线数据”都介绍了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和技巧;在信息的分析和利用方面,美国的“掌握学术研究:成功学生的信息技能”介绍了如何评价和使用图书馆数据库、数字仓储和政府信息,英国的“全球挑战下的批判性思维”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评价信息的能力,澳大利亚的“逻辑:语言和信息”系列课程则从逻辑学的角度研究信息的特性,以便更好地利用信息。

      2.2 数据素养

      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对数据的管理能力是未来信息素养的重要能力之一。目前学界对数据素养的定义还不统一,但是综合来看,数据素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数据的辩证认识能力,二是对数据的综合应用能力[3]。从教学内容上来说,目前数据素养MOOC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1)数据素养的意识教育。“成就更好表现的大数据”介绍了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如何产生和企业如何通过大数据营销获得成功;“窃听大数据:互联时代的隐私与监听”和“公共隐私:网络安全和人权”则把重点放在了大数据环境下的隐私保护上。

      

      

      (2)数据素养的运用教育。这部分课程以对学生利用大数据相关技能的培养为主要内容,如大数据的管理、分析等,大多涉及计算机科学的知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和建模能力。“元数据:组织和发现信息”从元数据的角度培养学生利用元数据发现信息的能力;“数据,分析和学习”侧重于借助数据分析软件来分析和利用数据;“统计:让数据有意义”和“洞察数据:数据分析导论”都利用了统计学的知识来获取和分析数据;“大数据算法”讲授了一些大数据基本算法设计思想,如概率算法、I/O有效算法和并行算法;“医疗信息学和数据分析(系列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医学数据的管理和分析能力。

      2.3 媒体素养

      UNESCO与联合国文明联盟(United Nations Alliance of Civilizations,UNAOC)分析了当下公民信息素养的态势,提出媒体(或媒介)与信息素养(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MIL)的概念:人们能够对媒介与信息进行判断并解释其内容,以及在媒介与信息中成为熟练的创造者和生产者的一种能力[4]。“理解谷歌,理解媒体”这门课就旨在培养学生利用Google等一些新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

      “新媒体概论”侧重于介绍新媒体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理解新媒体在社会控制和社会变迁中的重要角色;“教师媒体素养”和“网络素养”旨在培养学生认识、评判、运用媒体的态度与能力,“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旨在培养学生面对传媒时的质疑能力和思辨性反应能力等。

      2.4 视觉素养

      目前涉及视觉素养的MOOC还很少,仅有5门,且这些课程均围绕于信息或者数据可视化,旨在提高学生将思想、观念转换成各种有助于传递信息的图画、图形或形象的能力。如“视觉信息设计”就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分析不同视觉文本的信息传达,解除视觉困惑,提高其视觉信息处理能力和视觉思考能力。

      2.5 新时代信息素养

      目前来看,纽约州立大学的“元素养”和武汉大学的“信息检索”是比较贴合信息素养新定义的课程,它们的课程内容不仅涵盖了传统信息素养内容,还包括数据素养、媒体素养、视觉素养这些新技能。“元素养”课程由分别负责本科生和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教授、不同校区的图书馆员、学科馆员、来自中国广东的技术人员和出版商SUNY PUBLICATION共同进行合作开发,实现了教学主体跨学科、跨机构、跨校区甚至跨国的有机合作,取得了一定成功。

      3 互动模式

      传统的教学主要以老师讲授的形式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少。MOOC的互动性为信息素养课程中需要的多方的互动与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信息素养MOOC的互动模式可分为线上互动和线下互动两种。

      3.1 线上互动

      受调查的所有信息素养类MOOC都提供了一定形式的线上互动交流,主要有网上讨论区、社交媒体和移动通讯终端。

      3.1.1 网上讨论区

      基本上所有的信息素养MOOC都有留言区或讨论区,参与学习的学员均可在此提问,这样不仅可以开展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而且也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例如国外的“元数据:组织和发现信息”、“理解谷歌,理解媒体”和“窃听大数据:互联时代的隐私与监听”以及我国的“信息检索”课程都有开辟专门的课程讨论区,学生可以任意提问,互相答疑,有时候老师也会参与其中,回答一些热度较高的问题。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3.1.2 社交媒体

      利用社交媒体来增强学生互动性的模式多以平台为单位,且多见于国外。国外的MOOC平台大多有其专门的Facebook、Twitter账号,学员可以直接通过自己的Facebook、Twitter账号进行交流和学习,社交媒体的平台更为广阔,便于学员和更多的人交流学习心得。“数据,分析和学习”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课程讨论区,要积极参与博客和twitter的讨论活动,“洞察数据:数据分析导论”在社交媒体上发起讨论话题#FLdata2insight,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讨论;爱课程网开通了相应的官方网易微博,武汉大学的“信息检索”开设了专门的课程微博,除了用于和学生交流之外,还定期发布课程活动通知。

      3.1.3 QQ群

       利用QQ这类移动通讯终端的互动模式多见于中国,QQ群可以实现即时通讯,甚至可以进行多人视频,例如武汉大学“信息检索”MOOC就开设了专门的QQ群供学员交流,除了提供平台让学生讨论,群主还提供机会给积极参与讨论的同学参与课程题目的设置,设置问卷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和对课程的意见。QQ群相较于网上讨论区和社交媒体而言更具灵活性,其功能也多种多样,如能善加利用将大大提高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2 线下互动

      笔者调查发现线下活动有两种:一是举行见面会;二是给积极参与课程学习的学员寄送礼物。见面会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可以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面对面交流,但是由于人数、地区和场地的限制,举办见面会的次数较少。武汉大学“信息检索”对武汉大学内的学生提供了一些线下的见面活动,同时,给积极参与学习的学员寄送礼物,如纪念明信片和授课老师亲笔签名的教材。

      4 证书与奖励

      如何激励更多的公众参与到MOOC的学习中来,成为MOOC发展的一大挑战。MOOC设立了一套完全基于网络的评估体系,并且根据这个评估体系来授予学习者通过证明,即学习证书(Accomplishment Statement)。在笔者调查的36门信息素养MOOC当中,有27门课程具有证书(包括免费和收费),9门课程不提供证书(见表3)。

      4.1 证书体系

      根据学员的不同需求,MOOC提供免费证书,有的还会提供付费证书。在完成课堂作业且期末成绩达标后,所有学员都会获得免费证书,成绩达到规定分数的还可以获得优秀学员证书。但若需要更权威的证书时,学员可以通过付费得到纸质证书。纸质证书提供了更丰富的证明材料,证明学员是亲自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相应的成绩,并可以获得授课大学的官方认证。如来自Coursera和中国大学MOOC上的7门课程都提供免费及付费证书。Coursera付费价格在49美元左右,中国大学MOOC则为100元人民币左右。

      

      4.2 免费证书

      达到了获得证书要求的学员,例如:完成每周测验,并在期末考试中达到要求的分数,可免费获得一个鼓励性质大于实际用途的证书,一般为PDF文件。课程结课后,可以在自己课程信息页面中找到证书,并下载。

      在36门信息素养课程中,21门课程提供免费证书,占总课程的58.33%。来自Coursera、edx、中国大学MOOC的绝大部分MOOC都提供免费证书,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课程也主要是聚集在这几大平台上。

      4.3 付费证书

      付费证书课程是指专项课程及付费课程。“专项课程”是Coursera平台上特有的课程形式,由多门内容相关的课程组成一个系列课程,价格并不相同。如“数据科学(系列课程)”包括9门课程,每门课程29美元;“数据可视化”是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开办的专项课程“数据挖掘”中的一门,该课程49美元。在达到学习标准后,就可以获得具有签名的专项证书。

      Udemy平台的“数据可视化”和“快速、容易地收集、提取和使用在线数据”课程均为付费课程,需要17美元(该价格是“黑色星期五”的折后价格,原价为79美元)的学习费用。因为生存压力,Udacity在2014年4月宣布将不再发行免费证书,只有付费证书。

      4.4 无证书

      仅有25%的课程不提供证书,这些课程主要来自于大学和公司。比如纽约州立大学的“元素养”课程及微软公司推出的系列课程“数字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Coursera平台上的“网络智能和大数据”课程曾提供证书,现改为“自学模式”,没有考试和作业的要求,故取消了证书[5]。

      5 资金

      5.1 资金来源

      MOOC的建设、运营等环节均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笔者调查的36门信息素养MOOC所在的平台有4大资金来源渠道(见表4)。

      (1)风险投资。36门课程中15门课程平台的资金来源于风险投资,在四种方式中占42%,是信息素养MOOC主要的资金来源。

      11门课程来自于世界三大MOOC平台之一的Coursera。起初它是由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创建的一个营利性的教育科技公司。目前已与62所大学合作开设课程。该公司正在实验进行连结公司雇员和学生的收费终身服务,并在实验的第一年就吸引了2200万美金的风投,其中包括恩颐投资(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凯鹏华盈(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及麦克阿瑟基金会等。

      

      2门来自于旧金山的在线学习网站Udemy的课程,在2014年5月完成了一轮3200万美元的C轮融资。领投方为Norwest Ventures Partners,其他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Irsight Venture Partners和MHS Capital,其融资总额达到4800万美元。

      美国的Udacity和欧洲大陆的Iversity平台上分别有一门信息素养课程。Udacity是由斯坦福教授注资的一个营利性私立教育组织,截止2013年3月,Udacity已经吸引了超过2100万美元的风投,其主要来源是安德森·霍洛维兹(Andreessen Horowitz)。Iversity也已获得几轮融资。

      (2)学校投资。在学校投资方面,有3门课程来自于edX平台。这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建立的一个非营利性MOOC项目,并提供了6000万美元的原始资金。

      来自英国的Futurelearn是2012年12月由英国19个教育组织联合发起的一个MOOC平台。个别课程来自于学校建立的网上学习平台,诸如美国的印第安纳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

      (3)政府投资。我国的5门信息素养课程来源于政府出资运行的爱课程网旗下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这是由我国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1门课程来自于FUN平台。在2013年10月2日,法国高等教育与科研部开始启动法国数字化校园项目——“法国数字大学”(France Universite Numerique,FUN)。

      (4)教育机构及公司。Canvas.net是美国的教育公司,建立于2008年。2011年开始网络化运作。其部分资金来自众多风投企业,比如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Open View Venture Partners及EPIC Ventures。

      微软公司开设了两门关于信息素养的公开课。澳大利亚的Open2Study平台由私人远程在线教育机构——澳洲开放大学创建。上海的智慧树收录了3门信息素养课程。

      5.2 融资存在的问题

      国外的MOOC平台资金来源多样化,不仅有政府的投资,也有学校资金和金融资本的参与。MOOC平台的资金不仅应该用到平台的建设上,也应该用于鼓励MOOC的发展,如给予制作者(如教师)一定的报酬。

      政府的资金支持则是中国信息素养类课程发展的主要力量。来自中国大学MOOC的5门信息素养课程都是依托在政府支持的爱课程网平台上开办的。但是,到笔者完稿时为止,这些课程团队的时间与精力投入以及视频拍摄与制作等费用主要是主讲人或所在学校承担。

      从长远来看,单一的政府投资不能满足信息素养MOOC的发展。要保证高质量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支持服务,就需要大量资金的不断投入。然而,由于课程学习的大部分环节又是免费的,这里就存在了一个巨大的资金缺口,如果这一资金缺口不能得到填补,MOOC未来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如果老师录制课程花费的大量时间与精力成本、宣传费用等支出得不到资金支持,其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将会导致课程质量降低,MOOC不能顺利发展。高校目前很难拿出如此巨大的资金。要想推广、打造MOOC,势必就需要外界金融资本的支持。

      为此,我们呼吁教育部有关部门应加强对MOOC的重视并加大资金支持,并且企业和金融资本应尽快加入MOOC这一发展潮流中来。商业性MOOC的运作模式在我国已初现端倪。金融资本的介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是风险投资,也可以是高校成立独资或者合资企业;既可以是由非营利组织来运作、背后由金融资本作为支撑,也可以就由金融资本成立营利性的组织来运营,还可以是营利性的组织组建非营利的机构来运营。

      综上所述,我们欣喜地看到信息素养MOOC的蓬勃发展,但对比MOOC平台上其他课程(如计算机科学类)的学习人数,信息素养课程的开设数量与学习人数略显不足。说明公众对信息素养和信息领域的关注仍十分欠缺。资金的缺乏也成为信息素养MOOC发展的重要阻碍。

标签:;  ;  ;  ;  

国内外信息素养MOOC调查与分析_信息素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