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哲学论文,自然论文,基础论文,辩证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关于人、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自然界是万 物之原,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社会是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体,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 互依存,只有确立它们之间合理的关系,人、自然界和社会才能持续地、协调地发展。 “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 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6-97、201-202、560页。)
马克思逝世至今,虽然过去了120年,但他的基本理论,包括人、自然、社会之间存在 合理的辩证关系的论述,依然是理论发展的亮点,对当前实际工作仍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
2002年秋在南非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进一 步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引起了全球人士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人们对可持 续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仍存在不少歧见,究其根本原因,仍是没有很好理解和处理人 、自然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认真学习马克思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无疑具有 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人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人既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是受动的自然存在物,依靠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又是有 生命的、能动的存在物,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使自然界变得更美好。人的物化与自 然界人化,正是表现出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就深刻地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 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 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 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 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需要的对象;是表现 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 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 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7-168、122、120页。)可见 ,人与自然界都把对方作为自己的对象,两者交互作用,不可分离,否则,人就不是自 然的存在物;自然界就不是人化的存在物。可是,在过去存在一种错误观点,把人与自 然界对立起来,把它们视为敌对关系,主张人要征服自然界,可以无限地掠夺自然界, 对自然界恣意妄为,结果是自然界遭到破坏,人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恩格斯早在100多 年前就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 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 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 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 517、518页。)
目前我国以至全球都存在人与自然界关系恶化的情况,值得人们高度警惕。拿全球气 温来说,由于工业、交通等废气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多,以致地球的 气温不断上升,冰川融化的速度愈来愈快。据《美国纽约邮报》(2002年8月11日)报导 ,自1900年以来,全球气温上升了大约1.35摄氏度,1928年以来,冰川已后退了1.25公 里。由于地球气温增加,空气污浊,全球水灾等自然灾害日益严重,患心脏病、气管炎 等疾病的人数愈来愈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再拿生态环境来说,由于盲目开 荒种地,肆意砍伐森林和毁灭草原,以致地球沙漠化的情况愈来愈严重。据有关专家报 导:我国土地沙化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的幅员面积18.2%,相当于10个广东 省的幅员面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沙化扩展的速度已由1994年前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 里发展到1999年的3436平方公里。1994—1999年全国增加的沙化土面积比北京市国土面 积还多了80平方公里。全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经济损失达540多亿人民币。(参阅江泽 慧《依靠科技创新,防治土地沙化》,《人民日报》2002年9月9日)还有,在自然资源 方面,由于盲目开采和浪费,造成自然资源相当紧缺。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自然资源 不仅不富裕,而且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我国煤炭的储量居世界第3位,已探明的储量接 近10000亿吨,但如果以人均占有量来计算,却只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于煤炭资源 中等的国家。在煤的探明储量中,低级的D级储量占70—80%,可供建井设计储量不过30 %。水资源也相当紧缺,我国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量为208万亿立方米/年,次于巴西、 前苏联和加拿大而居第4位,但如果按照人均占有水量来算,我国却居于世界第110位。 (参阅何作庥《对“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 )我国母亲河——黄河不时断流,不少地区闹水荒,威胁人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值得 严重注意。
当然,不仅自然界制约着人,人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自然界。“自然界和人的同一 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 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43,第18-19, 第30,第17页。)这就是说,人们对自然界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又制约着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人类适 应、改造自然环境能力越强,人与人之间关系越好,反之亦然。
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与社会不可分离,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论从不同 方面把人与社会割裂开来,把社会脱离人,把人变成脱离社会的抽象物。“新唯物主义 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 版社,1972年,第35、43,第18-19,第30,第17页。)
人是社会的人,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是社会存在物。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只能依赖社会存在和发展。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 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的动物。脱离社会而孤立的人,像鲁宾逊那样的人,只能在 小说幻想中存在,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像白毛女那样的人,虽然能一时离开 社会而生存,但细究起来,白毛女也不能离开社会,因为她的生存、生活的技能是从社 会学来的,她在神庙中获取的食品、自己原来穿的衣服,都是社会的产物。二是人的本 质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同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不同的经济关系,会产生不同的世界观 、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 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 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 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 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 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意识在任何时候 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注:《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43,第18-19,第30,第17页。)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 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注:《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2页。)
社会是人的社会,也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是社会存在的主体,没有人就无所谓社会 。自然界经过长期进化和发展,在几百万年前才出现了人类,有了人类才逐步形成人类 社会。二是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劳动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性的力量。“劳动首先 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 换的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6-97、20 1-202、560页。)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是生产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 的发明者、创造者,是运用生产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而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主 体,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 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 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 7、926-927、925-926页。)因此,没有人,就谈不上社会的任何发展。
三、社会是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社会是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体。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 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7-168、122、120 页。)
为什么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因为社会基本上由两大部分构 成:一部分是周围的自然界;另一部分是人。自然界是人的客体,人是自然界的主体。 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物质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这是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人类对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条件加以主观的加工、改 造,从而生产出各种产品,包括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 度,社会正是自然界和人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由于人和自然界的物质变换,相互作用,一方面使人化的自然界变得比原始的自然界 更美好,更完善,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界更充满生气,从而“是自然界真正的复活”。 另一方面,使人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使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有机结合,“是人实现了的 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有的学者没有很好理解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精神实质,一看见马克 思说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就责怪马克思《手稿》不成熟,有黑格尔主义、费尔巴哈机 械论之嫌。其实,马克思在这里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中的基本内核,并加以根本性改造和升华,从而把人与自然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化 自然与自然人化融为一体,或者说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 义”,这些思想是非常闪光和深刻的。
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才有美好、宽广的前途;反之则将遭到可怕的 灾难。
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根本之点,就要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 系。纵观全球状况,特别要注意正确处理和解决如下几种辩证关系:
第一,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使它们进行合理的物质变换。
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出现之后首要的根本问题。能否正确理解和处理它们之间的 辩证关系,关系到人类、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能否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为中外哲学家、科学家所思考、所探索的问题,我国古代 的天人关系,就包含自然界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世界观、方法论的差别,研究者得出 的结论不相同甚至相反是毫不奇怪的。从殷周至唐,大体经过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天人相分——天人交相胜的理论思维发展过程。周宣王时尹吉甫作《烝民 》中说:“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它说明天人是 相通的,人和人的秉赋都来自于天。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人 之际,合而为一”。先秦的荀子则强调天人相分,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 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天论 》)但荀子并不赞同天人相离之说,还强调人可以利用天,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天 论》)的著名论断。天人交相胜之说,唐代刘禹锡说得比较明确:“天,有形之大者也 ;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 人交相胜耳。”(《天论上》)
在西方哲学史上,也存在不同观点:有一种过分强调人的主观作用,把客观的自然界 看成人的主观感觉复合,认为人的主观意识决定自然界的性质和方向。另一种是否定人 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自然界面前毫无能力,只能任由客观世界摆布。马克思、恩格 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纠正了上述两种观点的片面性,吸收了它们中的合理性,强调 在实践中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界客观规律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环境的改变和 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注:《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43,第18-19,第30,第17页。)的科学论断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卓有远见地指出:“这个 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 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统治自己;靠消 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7、926-927、925-926 页。)马克思在这里告诉我们既不要让盲目的自然力量统治自己;又要在最符合人类本 性条件下进步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这是人类、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 件。因此,认为人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或恣意妄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第二,处理好劳动生产率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提高人的素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使不同国家、地区能够持续地、协调地发展。
“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 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 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等等;劳动 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6-97、201-202、560页。)马 克思在这里深刻地分析了劳动生产率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对于我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 很有启示的。我们知道:生产包括两大要素;人(劳动者)和物(生产资料)。劳动生产率 高低,决定于人的素质高低和物的因素的合理利用程度。人(劳动者)是生产中的主体, 是决定生产率高低的关键的因素。劳动力是劳动者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劳动者的体力 特别是智力是决定劳动生产生产率高低的首要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因就在 于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除了劳动者素质之外,生 产中的物的条件也是制约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物的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其他生 产资料。生产中物的因素与自然资源(自然富源)有很大的关系。丰富的良好的生活资料 的自然资源(如土壤、水)和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森林、煤炭、石油),对劳动者的素 质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有利的物质基础;反之,恶劣的生活资料 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料的自然资源,必然妨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因此,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 科学技术水平,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好自然资源,发展好自然资源,这是可持续 发展之路必要的根本的物质基础。
从世界发展状况可以看到:由于人的素质和自然资源不同,不同国家、地区的发展速 度、发展水平必然存在显著的差距。那些人的素质(主要是科学技术水平)和自然资源丰 富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水平必然高于那些人的素质低、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 。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当务之急是努力提高人的素质,有计划控制人口数 量,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比较富裕、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应当加大对贫困国家和 地区援助力度,防止全球两极分化的情况进一步恶化。这是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必须解 决的重大课题。最近在南非举行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峰会议,提出了“减轻贫困,拯救环 境”的计划,其宗旨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于2015年之前,将日收入不足1美 元的人口降低一半,同时保护地球资源以供未来之用。计划还特别强调,必须增加贫困 国家所需的援助,敦促富裕国家将国民收入的0.7%用于援助。积极执行这个计划,无疑 有助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同样,1977年《京都议定书》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也是非常重 要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必须积极支持和执行。中国虽然不是《京都议定书》的签字国, 但朱镕基总理从世界可持续发展这一全局出发,在南非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发 展的高峰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批准和执行《京都议定书》,这一举动受到世界广泛的 赞扬。
第三,处理好人类社会文明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把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论。
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犹如奔腾的长江,一浪接一浪,后浪推前浪。后来的人类社会 文明总是以往人类社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不继承以往社会的已有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 明的积极成果,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社会就会停 滞不前。马克思很重视黑格尔关于扬弃的辩证法思想,强调“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 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 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 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 第167-168、122、120页。)在马克思看来,在原始共产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人与人的 本性是同一的;到了私有制出现特别是在剥削制度条件下,人和物分离,人发生了异化 ,人变成了非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在继承了以往全部财富基础上,扬弃了异化,实 现了人(人性)的复归。这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既否定了剥削制度下的弊病,又继 承了以往社会一切积极成果。我们认为,这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强调对以往社会要进行“积极的扬弃”,“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有人 说,马克思主张对资本主义社会全盘否定,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解。马克思在谈到资本主 义社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时指出:“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 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 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因此,资本一方面会导致这样一个 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社会上的一部分人靠牺牲另一部分人来强制和垄断社会发展(包 括这种发展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利益)的现象将会消灭;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会 为这样一些关系创造出物质手段和萌芽,这些关系在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内,使这种 剩余劳动能够同一般物质劳动所占用的时间的较显著的缩短结合在一起。”(注:《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7、926-927、925-926页。)马克 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与更高级社会形态之间关系的分析,给我们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科 学方法论,值得我们深刻领会和思考。
总之,马克思关于人、自然、社会之间辩证关系的论述,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 直至100多年后的今天,它仍然具有非常巨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