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园林建设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48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时,有很多的因素将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例如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其中有部分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避免。为了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整体质量,就需要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给予高度的关注,这样不但可以有效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并且还能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本文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有效措施
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环境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最重要的就是确保居民日常生活的安全,这就说明建筑工程实施施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建立良好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使建筑的整体质量得到提高,可以不断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使人们对于建筑提出的需求不断满足。
1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建筑实际施工规模比较大,涉及到很多的施工程序,如果缺乏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那么施工质量就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一些建筑企业没有正确认识到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制度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只是不断将施工工期不断缩短,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他们还没有认识到施工质量对于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1.2材料问题
建筑施工的选材是价值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施工的建设中如果选材的质量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那么建筑工程本身是不可能达到高质量要求的。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市场的施工材料良莠不齐,有很多的假冒伪劣产品没有达到质量的要求,并且材料的卖家将其与高质量的材料掺杂在一起进行售卖,建筑商在进行购买的时候没有进行仔细的检查,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导致建筑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建筑材料的购买也是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多种多样,并且价格昂贵占据建筑成本一半以上,所以有的建筑施工单位为了减少资金的花销,投机取巧,买低质量的建筑材料,来获取更高的利益,在建筑材料采购的过程中,不遵守工程技术规范,采取质量低劣的材料以次充好。采购人员的自身质量低,不能有效的对建筑材料进行监督和检查,并且有的采购人员为了从中获取利益,对劣质材料放任不管。并且,部分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能从源头上杜绝劣质材料进入施工单位,近而影响建筑的质量。
1.3无法有效的监管建筑施工
实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需要实现全方位的监督和指导,但是当前很多建筑企业不够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很多质量管理都是流于形式化,无法在实际施工当中得到有效的贯彻,施工现场监管的作用无法有效的发挥出来,对于施工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2.1施工前的几项准备措施
①工程地质监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施工现场开展实际检查施工,对当地的地质调查取样,以确保准确的地质参数,通过对当地地质的检测来确定局部基岩厚度、含水层深度、土壤层的厚度,这些参数对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些不注重地质勘察施工方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承包商应派专业人员进行地质调查,以确保工程参数的准确性,杜绝弄虚作假编造数据。②建筑设计的制定。首先,施工方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都严格按照总体设计方案进行,所以施工设计的正确与否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直接相关,要确保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不能出问题。建筑设计院可采用建筑设计方案,保证较高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严格审查所聘用的设计人员的能力。
2.2施工人员的管理
施工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由于他们直接参与工程建设,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管理。施工前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服从上级领导,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设计不匹配的情况,要与有关技术人员协商沟通,严格禁止施工程序的任意变更。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3加强对建筑项目的质量监管
监督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筑企业在控制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构建内部监督部门,利用专门的监督人员以及相应的监督标准对建筑项目的选址、建筑方案、施工现场、技术操作等环节进行监督,以保证将建筑质量问题排除在建筑过程中。此外,政府也应该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利用行政手段提高对建筑企业的监管,从而保证建筑项目质量。
2.4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是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因此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原材料用于水泥、砂石、大型钢材等,对于这些材料需要从采购质量控制入手,进入时进行质量检验,质量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进料后,要妥善保管,做好排水设施,加强防雨防护等工作。在施工阶段,实行材料签字制度,避免浪费。
2.5建立健全责任管理制度
责任管理制度能够保证质量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人,这样就排斥了工作中相互推诿的问题,利用追责制度提高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责任管理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中,企业应该将责任制与薪酬激励机制相挂钩,让管理者、监督者、技术人员、基层施工人员能够在激励中提高工作热情。
2.6加强技术水平
在施工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养和技术考核,对设计人员也进行进一步培养,然后培训人员进行审核,审核达标的人员才允许现场施工。当工作人员的技术得到改善后,不仅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还利用自己所学习的新技术更高效的完成施工进度;设计人员学习更多的知识,设计理念也融入更多新的思想,从而设计出符合人民需求和时代需要的建筑。
2.7事后控制
建筑工程质量的事后控制是指施工完成后对整个工程进行验收,它的目的就是使整个建筑工程在未投入市场之前、未投入使用之前进行最后的整改和完善,从小的单项工程到大的整体工程的验收,对照质量标准和方法进行最终的验收,通过验收来发现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能够及时整改,从而优化工程质量,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它主要包括对组织联动试车、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组织竣工验收,质量文件归档,办理工程交接手续,以及建筑工程工程质量评定以及工程质量审查等,这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确认项目能否投入使用的重要步骤,早日完成事后控制阶段的验收,对建筑工程的早日投产和使用,早日获得收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结语
在建设的过程中,重要的工作是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控制工作,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施工质量不能满足相关要求,这将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要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与此同时,要完善有关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有效提升工程的质量问题,更好的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与舒适的生活环境,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以便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再衡.探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控制[J].中华民居,2016.
[2]叶兴华.浅析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
论文作者:张全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