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行动研究抽样问题的表现、成因与对策论文

教学行动研究抽样问题的表现、成因与对策论文

教学行动研究抽样问题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陈思宇 a,b 黄甫全 a

(华南师范大学 a. 价值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 b.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摘 要: 当前教学行动研究抽样在样本质量、样本数量、抽样过程方面存在问题。究其缘由,在于中小学教师的行动研究抽样理论学习欠缺、研究训练不足、成果表达能力薄弱。对此,需要在研究预备阶段进行情境审观,在研究实施阶段开展规范抽样,在研究总结阶段讲究成果表达。解决教学行动研究抽样问题,能够更新教师行动研究观念,规范教学行动研究实施和提高教学行动研究质量。

关键词: 教学行动研究;抽样技术;问题;成因;对策

行动研究是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抽样技术是行动研究方法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抽样过程规范与否,影响着研究信效度。多年来,一些人对行动研究的认识尚存误解,对行动研究的实施亦有误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教学行动研究缺乏科学抽样〔1〕。通过分析教学行动研究抽样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对策,以期能帮助教学行动研究提升科学性。

一、行动研究抽样问题的表现

抽样技术指从统计调查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研究、收集数据资料,进而对总体特征做出判断和预测的技术。面对传统研究者对行动研究科学性和客观性的责难与要求,学界需要更加重视教学行动研究抽样的三个主要问题。

AR/VR技术对于带宽有着极高要求,以VR技术为例(具体如表1所示),进入规模商用阶段的高级VR,带宽需要近500 Mbit/s,依照1:64分光比计算,即使考虑实际用户并发率,10 G PON也难以满足要求;而对于极致级VR的1 G带宽需求,则需要PON口带宽近50 Gbit/s。另外,还对NG-PON的带宽演进提出了明确的需求。

(一)样本质量

合理的抽样需要关注样本质量〔2〕。一般而言,量化研究者在取样时,会考虑样本的性别、年龄、班级、成绩、家境以及身体状况等。行动研究是为解决特定的实际问题而设计的,故而除了这些因素,其抽样还须考察样本的经验背景。然而,在实际抽样中,由于经费和时间限制等,未能充分彰显行动研究样本的这个特点。实际上,研究者对样本的问题感知、参与意向以及参与行为的了解和判断不可或缺〔3〕。其一,样本要能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勇于承担问题探索过程中所产生的任何风险。其二,行动研究能够取得预期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样本的内在动机,因此样本需要具备参与意向,愿意通过合作来改变自身的思维和实践方式。其三,样本须具有开展行动研究的经验或类似经验。这将为行动研究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此外,所有样本无须事先了解对方或在相同的领域和组织里工作,但他们应具有大致相同的水平,能够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

(二)样本数量

与样本质量同样重要的是样本数量。样本量是否依据抽样调查的统计学原理确定,是否符合研究项目的现实情况,影响着研究成本、研究结果和研究质量。在行动研究中,样本量的选择具有学术争议性和实践不确定性。批判行动研究科学地位的论点之一就是行动研究不能提出普遍性知识主张〔4〕。反对者认为,行动研究局限于对个案的研究,不涉及人口抽样。已有文献也指出,一些行动研究没有报告样本量或样本量不够充足〔5〕。因此,它产生普遍性知识的能力有限,即行动研究结果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学校及其师生,那些作为行动研究样本的教师或学生不具代表性。

如今她研究生毕业,有不错的工作,而高家阳只是在城市一角里开了一家汽车修理铺,每天一身油钻在汽车底下。她忍不住去他的修车铺附近去看他和路人寒喧,偶尔衬着塑料袋吃个苹果啃个鸡腿,心里纠结难平。因为她惋惜那些围着她的精英男们,遇见高家阳,她才知道她只会从心而做选择。这是张盈盈二十几年来一直想教会她的事,现在终于学以致用了。

(三)抽样过程

按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体系〔6〕,从研究目标、研究问题、研究范式、研究背景、目标总体、抽样方法、抽样框、研究样本、抽样依据、知情同意以及具体研究方法等,对一些行动研究论文进行分析发现,许多教师能够有序地实施“行动研究”,在抽样上,往往采取方便取样。由于对方便取样的原理和策略认识不深,在取样和结果表述上存在一些不足。在目标总体上,并未详细说明抽样推断的目标所在,即目标总体包含多少个体、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在抽样方法上,没有指出抽样方式。实际上,教师通常整合个案研究和方便取样。国内外许多行动研究论文时常对这种抽样方法隐而不言。抽样结束后,没有评估取样全过程。在研究伦理上,教师以自己学校、年级或班级作为研究样本,容易默认学生和家长同意参与研究,忽略了其研究知情权。

二、行动研究抽样问题的成因

首先,制订抽样方案。抽样方案包括编制抽样框和确定样本大小〔12〕。一个好的抽样框需要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与目标总体保持一致,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提供与研究目的相关的尽可能多的、准确的和完整的信息,以便快速找到调查单位,进行分层或采用比率估计和回归估计,从而提高抽样效率〔13〕。当前学术界对于样本大小并没有明确的建议。在大多数社会科学研究中,一般采用置信区间、置信水平以及精确度来计算样本大小。常用的样本大小计算公式为n =Z 2p (1-p )/d 2,其中n 指样本大小,Z 指置信水平,p 指预期比例,d 指精确或置信区间表示为十进制〔14〕。针对行动研究的样本数量问题,当学校系统、教师和学生与行动研究的样本相似时,可尝试将研究结论推广到其他学校和实践中去。

(一)抽样理论学习欠缺

最后,评估抽样的支持条件。研究团队、经费预算、研究平台以及抽样时间影响着行动研究抽样的信度。其一,组建规模适中的团队。在经验抽样法中,最优的团队包括两个领导者和较多的研究助手,每个助手负责5-10个参与样本。其二,预留经费,用于支付样本报酬。其三,搭建平台。抽样平台指信息化工具和传统纸笔。使用纸笔收集数据的最大问题是无法高效处理海量数据,还存在数据保存和保密问题。如今,计算机和互联网逐渐应用于多种研究领域的抽样。在软件上,使用安装简便、用户可配置的程序。在硬件上,购买时需要权衡多种因素,如操作系统与研究者期望之间的匹配度。其四,预估时间。尤其要考虑样本和资料收集的合适时间,比如招募大学教师和学生类特定人群等。

行动研究抽样的问题及其起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应的解决策略也不可能是单一的。需要针对行动研究抽样的问题,立足行动研究抽样的过程,探讨问题破解路径,提升抽样质量。

(二)抽样研究训练不足

那时的江边特别凉快,可一直坐至日暮,忽地想起什么似的,一个激灵,迅速把一篮碗筷送回家,再扛一个拖把出来,在江水里上下捣捣,大力往水泥石阶上掼,一派空荡荡的回声,响彻久远。家里木地板刷着红漆,快被我拖至发白,已然看得见木质纹理。若是趁势跳一跳,所有家具都会剧烈晃动……

其次,分析方法与问题之间的适切性。行动研究抽样技术种类繁多〔11〕。比如,在研究时,教师需要考虑是学生小组(或全班)的每个人回答所有问题,还是仅仅抽取小组(或全班)中的部分学生。如果选取部分学生,那么样本是否足够,选用随机抽样还是目的取样等。又如,经验抽样法捕捉日常生活情境中,个体经验发生时或接近发生时个体的表现,它依赖特殊事件或经验的自然发生,不允许条件控制。因此,倘若研究需要控制变量,则不能使用该抽样技术。抽样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需要将研究目的转化为一种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假设和问题。

(三)成果表达能力薄弱

教学行动研究的学术地位遭人质疑,部分原因在于教学行动研究过程的描述和结果的表达缺乏缜密的论证逻辑和规范的写作方法,即现阶段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成果表达能力较为薄弱。公开发表能使研究得到同行审查,使教学行动研究区别于内省或课程教学开发活动。当前一些教师已经形成了行动研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不产生学术成果的错误观念,将“教学行动研究”等同于“教学行动”本身,或是对“教学行动”的感受和总结。虽然教师们拥有得天独厚的研究场域,但是对行动研究认识不充分、抽样技术掌握不到位,导致面对鲜活的资料却不善于甄别、收集、分析、提炼和表达。

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因为预算编制和企业实际状况相背离,存在误差,导致预算编制方法不能顺利的运用到企业各个环节中,过度的盈余财务信息,使得企业管理存在侥幸心理,在投资决策编制时,出现决策失误。并且,管理人员在进行战略部署过程中,没有把与算理念融合其中,导致预算和战略目标不融合,从而给预算编制整体效益带来一定影响。

三、行动研究抽样问题的对策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其本质是一个输入量和输出量的确认过程[9-10]。εXOZ、εYOZ分别为XOZ平面和YOZ平面上的偏移;θXOZ、θYOZ分别为XOZ平面和YOZ平面上的角度偏差;ΔεXOZ、ΔεYOZ分别为位偏移改变量;ΔθXOZ、ΔθYOZ分别为角度偏差改变量;ΔPXOZ、ΔPYOZ分别为XOZ平面和YOZ平面上支撑油缸的液压缸压力差。

(一)预备阶段的情境审观

为保证抽取合适的样本,解决“忽视对样本背景的了解”的问题,在研究预备阶段,需要明确行动研究的情境和目的,对研究总体和研究内容加以规定,考察抽样技术与研究问题之间的适切性,评估研究人员、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和设备平台等。

首先,考察行动研究抽样背景。教学行动研究是优秀教师所做一切工作的扩展。在开展行动研究解决实践问题时,上至国家教育体制政策,下至地方教育行政管理、学校规章制度和课堂班纪班规,教师无不需要一一考虑。背景梳理的范围取决于样本抽取的规模。一般而言,以某个学生、教师、班级和年级为样本的案例研究,考察其所在班级和学校的情况;以同一区域某(几)所学校为样本的案例研究,须明晰当地教育发展的整体状况;以不同地区为样本的多案例研究,则说明所在省份乃至全国的有关近况。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手术室的仪器设备管理、护士配合技能、器械准备以及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且护理人员的形象素养评分、护理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整体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始终围绕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并强调护理工作严谨、科学、连贯性,明确划分护理人员职责,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倡导人性化护理,可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整体形象以及护理水平。

行动研究抽样理论探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解决“怎么做”的难题还须付诸科研训练。“教师成为研究者”促使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科研培训,但仍欠缺系统的抽样训练。教师没有意识到取样在行动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也没有接受系统、规范的抽样思维训练和抽样能力培养。抽样训练不足体现在两点:一是时间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抽样能力的养成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参考文献和开展专题研究,然而,繁重的教学任务令教师无法安排专门的研究时间。二是训练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持。虽然院校协作伙伴模式和协作式行动研究的兴起,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但由于身份和经验的不同,大学教师对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指导也存在不细致、不及时、不得力的问题。

抽样知识是抽样实践的重要前提。大致来说,行动研究抽样理论分为一般抽样理论和特殊抽样理论。一般抽样理论包括总体、单位、抽样框、样本、估计量等基本概念,随机抽样和非随机等抽样方式,以及抽样方案设计到抽样总结评估等抽样步骤。特殊抽样理论指满足行动研究特殊抽样需求的知识,如与智能化工具相结合的经验抽样法〔7〕。虽然行动研究抽样的重要性日益为人所知,但教师对行动研究抽样理论的学习不容乐观。在观念上,一些教师将行动研究等价于“课堂研究”(classroom research)〔8〕或“教师研究”(teacher research)〔9〕。这种思想贬低了行动研究的学术价值。思想的缺位导致很多教师对行动研究及其抽样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在资源上,对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出版的若干本行动研究著作进行分析发现,关于行动研究抽样的讨论仅有只言片语,没有专章论述;相关论文也屈指可数〔10〕

(二)实施阶段的抽样措施

在行动研究实施阶段,需要制定抽样方案、开发研究工具以及施行规范抽样,以消解外界对“抽样随意和样本数量不足”的质疑。

教学行动研究抽样的问题,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既涉及抽样理论知识学习的欠缺,也涉及抽样实践训练的不足,还涉及成果表达能力的薄弱。

其次,开发研究工具。抽样的根本目的在于从样本中获取研究资料。因此,在正式抽样之前,除了编制抽样框和计算样本大小,还需开发研究工具,即资料收集方法。高效收集研究资料,需要做到:第一,改变旧有观念。收集研究资料不是脱离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刻意工作和人为结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记录样本在课堂内外发生的种种事件。第二,掌握具体方法。以主体为分类标准,教学行动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可以分为教师工具、学生工具以及师生共持性工具〔15〕。第三,保证准确度。为保证结论和资料之间一致性,教师可采取三角互证矩阵表,即每个结论至少应有三个以上的例证作为支持。

最后,施行正式抽样。正式抽样调查是获取样本的实质性阶段。在此阶段,研究者依照既定的抽样方案,从目标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然后使用资料收集方法,获得样本调查资料。抽取样本,必须遵循随机原则;收集样本资料,必须确保真实准确〔16〕。由于互联网快速、灵活以及容易接近潜在的参与者等,因此,通过诸如发邮件、打电话等技术来招募研究样本,比传统方法更为便利。通过互联网获取样本调查数据,需遵守道德伦理规则。一是做好低反应率的应对措施,使用新颖策略维持并提高样本的参与动机。二是要意识到互联网获取样本容易产生抽样误差。因此,需要对性别、种族、社会背景以及经济地位保持敏感,采取任何必要的补充性策略。三是觉察潜在道德伦理问题,定期提升抽样知识和技巧〔17〕

(三)总结阶段的资料分析

通过样本获得研究资料是行动研究抽样的目的所在。在研究总结阶段,整理、分析和提取样本数据,评估研究质量,为正确表述和公开发表研究成果奠定前提基础。

首先,整理样本数据。整理样本资料是根据研究目标对所获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化梳理,包括录入、清理以及管理数据。录入数据需要定期备份和更新数据。清理数据需要检查样本资料是否完整,有无缺损值和异常值,倘若出现问题,应及时补救,排除冗余〔18〕。管理数据即汇总和划分样本资料,填写相关具体信息。

其次,分析样本资料。教学行动研究资料既可以是质性的,也可以是量化的,或者两者兼有。样本资料类型不同,分析方法也因应改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大可能获得许多量化数据。因此,与调查研究不同,教师一般通过计算频率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分析结果。但是,如果样本量较少,统计数字较小,说明作用不大,那么不建议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如果数据较多,研究涉及多种情境,那么可以使用统计软件〔19〕

幼虫稍大便开始在水稻心叶吐丝,把叶片两边卷成为管状虫苞,虫子躲在苞内取食叶肉和上表皮,抽穗后,至较嫩的叶鞘内危害。严重时,被卷的叶片只剩下透明发白的表皮,全叶枯死。

教学行动研究需要探究学生态度、行为以及感觉等,除了量化数据,教师应更多收集质性资料。分析质性资料,教师需要建构自己的或遵循已有的框架,比如“质性研究资料分析框架图”〔20〕。为减轻资料输入和编码负担,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质性分析软件,比如Nvivo和Atlas.ti。资料分析需要归纳和演绎,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只存在于人脑当中,因此,还需教师自身理论建构。教师在分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个人因素,教师在汇报研究结果时,要考虑反身性问题〔21〕

最后,反思评估抽样。反思评估是教学行动研究抽样工作进行时和完成后的研究质量评估和经验教训总结阶段。该环节主要对照行动研究方案和抽样方案,总结研究目标是否实现、误差控制是否符合要求、资料收集和分析是否恰当、实践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资源使用有没浪费等,为日后教学行动研究抽样提供参考。

抽样技术是行动研究中不可缺少而又鲜有探讨的研究领域。发现和回答教学行动研究抽样的问题,对更新教师行动研究观念、规范教学行动研究实施以及提高教学行动研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行动研究抽样技术的规范性推动教师的行动研究实施从“自发行动”发展为“自觉研究”。其一,规范了教学行动研究抽样步骤。抽样作为一种研究活动,具有一般的完整操作程序。多数行动研究论文未能阐明所使用的抽样技术、所遵循的抽样依据和过程等。唯有严格按照规定抽样,才能从样本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避免抽样推断的结果产生差错。教学行动研究抽样的阶段性问题解决对策,为教师提供了抽样指导。其二,规范了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的提炼与表述。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对于抽样的影响显而易见。反之亦然。最终抽取的样本大小影响着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样本量大,可以采取量化研究,探讨研究效应问题;样本量小,则考虑实施质性研究或个案研究,探讨机制问题。其三,规范了研究方法选用和研究推论内容形式。一些抽样或许只能采用某种资料收集方法。例如,对学生样本,教师可以采用个别访谈或焦点团体访谈;对家长样本的调查,则可利用电话、QQ、微信或邮件。教学行动研究通常样本量较小,样本选择紧紧围绕研究目的和研究者的兴趣,这就使得行动研究的分析技术必然以质性分析方法为主要分析手段。大家参与进来,从多个层面探讨教学行动研究抽样技术,必将促使教师学会规范地收集、分析、表达和推广自己的行动经验。

参考文献:

〔1〕〔10〕〔12〕 陈思宇, 曾文婕, 黄甫全. 人工智能时代教学行动研究抽样技术的三大基础〔J〕. 电化教育研究, 2018(11): 13-20.

〔2〕〔5〕 Vasileiou K, Barnett J, Thorpe S, et al. Characterising and justifying sample size sufficiency in interview-based studies: Systematic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over a 15-year period〔J〕. BMC 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 2018, 11(21): 1-18.

〔3〕 Grzybowski A. Action learning in action〔J〕. Perspectives: Policy and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2008, 12(4): 110-116.

〔4〕 Robinson V. 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action research〔J〕. 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993, 17(3): 263-290.

〔6〕 袁方, 王汉生.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4.

〔7〕 Guiffrida D, Douthit K, Lynch M, et al. Publishing action research in counseling journals〔J〕.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2011, 89(3): 282-287.

〔8〕 Nunan D, Bailey K. 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research: A comprehensive guide〔M〕. Boston, MA: Heinle, 2009.

〔9〕 Freeman D. Doing teacher research: From enquiry to understanding〔M〕. Boston: Heinle and Heinle, 1998.

〔12〕 金勇进, 杜子芳, 蒋妍. 抽样技术(第三版)〔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8.

〔13〕〔16〕 李金昌. 应用抽样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4, 5.

〔14〕 Daniel W. Biostatistics: A foundation for analysis in the health sciences (7th ed)〔M〕. New York: Wiley, 1999.

〔15〕 Chen S Y, Huang F Q, Zeng W J. Comments on systematic methodologies of action research in the new millennium: A review of publications 2000-2014〔J〕. Action Research, 2018, 16(4): 341-360.

〔17〕 IM EUN-OK, Chee W. Recruitment of research participants through the Internet〔J〕. Computers, Informatics, Nursing, 2004, 22(5): 289-297.

〔18〕 Christensen T, Barrett L, Blissmoreau E, et al. A practical guide to experience-sampling procedures〔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03, 4(1):53-78.

〔19〕〔21〕 Koshy V. Action research for improving educational practice: A step-by-step guide〔M〕. Sage, 2010: 108-109.

〔20〕 Creswell J.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M〕. Thousand Oaks, CA: Sage, 2009.

作者简介: 陈思宇(1988-),女,广东汕尾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价值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行动研究、教育人工智能;黄甫全(1957-),四川洪雅人,华南师范大学价值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创始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文化哲学、教师教育学、教育人工智能以及教育神经科学。

基金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行动研究三重迭代螺旋模型建构研究”(编号:GD18YJY01);第6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课程行动研究知识创造的机制、方式与策略”(编号:2018M630958);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编号:17SK16)。

中图分类号: G40-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476( 2019) 08-0011-05

(责任编辑:王际兵)

标签:;  ;  ;  ;  ;  ;  ;  

教学行动研究抽样问题的表现、成因与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