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
(密山市精神病防治院 黑龙江 密山 158300)
【摘要】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患者的护理。方法:加强病人的生活护理、安全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结果:通过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帮助患者减轻对酒品的依赖程度,恢复健康和正常生活。结论:通过我们精心的护理让病人正确的认识到酒精对人体的危害,复饮率降低。
【关键词】 酒精依赖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234-02酒精可损害人体的几乎每一个器官和系统,并可造成60多中疾病,不仅包括各种癌症、肝硬化、脑损害、酒精依赖等慢性病,还包括车祸、暴力、犯罪、对配偶和孩子的虐待、杀人和自杀等急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现如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过量的人逐年增多,长期饮酒、过量喝酒、酒精依赖,不但对自己的情绪有负面影响,而且损害身体健康和生理本能,更加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护理工作在治疗酒精依赖患者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不仅减轻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痛苦,而且缩短了患者的治疗过程。增加了患者学习、工作、生活的能力,增加了患者自信心。
1.临床资料
2011年05月~2012年7月我院共收治酒精依赖患者32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7岁。酒精依赖发生抑郁的3例,酒精致精神障碍的1例。好转后出院,再次大量饮酒反复住院5例。
2.护理措施
2.1 饮食护理
患者出现有胃肠道症状,如厌食、进食少、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时,给予清谈、易消化、高营养的饮食。严重呕吐无法自行进食这,护理人员要鼓励并看护、协助患者进食,或给予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对于胃肠功能紊乱腹泻的患者,应调整饮食形态,并遵医嘱给予调整胃肠功能的药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皮肤护理
由于长期饮酒造成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损害,对双下肢麻木、感觉减退的患者,给予患者沐浴或洗漱时要注意水温,防止烫伤。对于卧床的患者,要注意皮肤的观察,防止压疮的发生。
2.3 生活护理
患者停酒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戒断反应,如手指颤抖、出汗、心慌、脉搏增快、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护士应协助患者完成洗漱、进食、沐浴、如厕等基本生活自理。加强陪护宣教,以免发生安全意外。
2.4 睡眠护理
部分患者伴有失眠、睡眠质量差或昼夜节律颠倒的现象,在药物调整的基础下护理患者,鼓励患者白天尽量不卧床。
3.安全护理
3.1 密切观察戒断症状
如意识障碍、认知障碍、人格改变以及躯体症状的表现形式,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如出现震颤、谵妄的状态时,及时向医生汇报并给与相应处理,同时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将患者隔离与单人房间,设专人护理必要时加床挡。限制患者的活动空间必要时给与保护性约束。
3.2 密切观察躯体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有无幻觉、妄想症状出现,观察出现的时间及内容,患者的应对方式,并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保证患者的安全同时做好交班记录。患者合并抑郁情绪伴睡眠障碍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向其宣教疾病知识,鼓励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3.3 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
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加强患者及家属宣教工作,杜绝安全隐患,防止患者复饮行为。
4.心理护理
4.1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可信赖的治疗性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社会背景以及人格的特点,制定心理策略,并将心理护理的措施贯穿于患者治疗护理的全过程。
4.2 尊重患者的人格,理解患者目前的成瘾行为是精神疾病的一种,尤其对反复复饮、多次住院戒酒治疗的患者。一定要采取接纳、理解的态度,对于患者就医行为给予积极肯定,并鼓励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4.3 指导并教会患者呼吸放松或肌肉放松的方法,当患者情绪不稳、渴求酒时能运用此方法缓解起焦虑情绪或转移患者对酒的渴求。
4.4 认知性干预有助于患者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控制力,采用小组的模式指导患者认识酒对自己、家庭及工作带来的危害。
4.5 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情绪控制,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调动起心理动力。
4.6 鼓励患者参加集体活动及各种康复治疗,并给予支持与肯定。
4.7 帮助患者寻找自己的支持系统,取得家庭、亲友及社会的支持。
4.8 指导患者认识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协助患者正确处理心理问题。
5.药物护理
5.1 观察患者服用或注射苯二氮卓类药物后有无头晕、双腿无力等不适症状,嘱患者起床、活动缓慢、不做剧烈的活动。
5.2 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要根据服用药物的种类及剂量观察,有无不适症状,若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不适程度。遵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处理后观察是否缓解。
6.结论
6.1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使患者焦虑、恐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培养了患者的健康意识,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6.2 所有病人经治疗后,改善了心理状态,对酒精的依赖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的了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延庆.精神障碍护理学[J].湖南科技出版社,85-87.
[2]郝伟.精神病学[J].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9-81.
[3]陈贵玲,李宝荣.酒依赖患者戒酒期间的心理护理[J].山东精神医学,2003,16(3).186.
[4]赖爱峰,廖凤芹,谭晓雪.护理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 [J].护理实践与干预,2011,8(3).123-124
论文作者:李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患者论文; 酒精论文; 症状论文; 心理论文; 情绪论文; 药物论文; 医嘱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