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哈莱姆文艺复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莱姆论文,文艺复兴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既具有黑人民族的性格,又具有美国文化的特色,黑人文学的主流具有强烈的战斗性,与美国历史发展中黑人争取自由平等的人权运动密切配合。
在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文学界分化成各个流派,出现了纷纭多样的局面。
黑人文学在20年代也有较大发展,纽约的黑人区出现了“哈莱姆文艺复兴”。它象一股黑色的旋风,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崛起、升腾,它不仅在美国文坛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使黑人文学成为美国文学水乳交融的一部分,而且许多黑人优秀作品已经越出了美国的范围,产生了国际上的影响。
下面我们主要论述一下“哈莱姆文艺复兴”渊源和运动的主要特点。
一、“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渊源
“哈莱姆文艺复兴”同任何文学流派一样,都有它发生发展的渊源。
美国黑人文学的主流是现实主义,主要以废奴、反对种族岐视和反映美国的黑人生活为题材。贯穿在美国黑人文学中的是争取解放、追求幸福的强烈愿望。
美国黑人文学可以说是同黑人被掳掠到北美大陆同时开始的。
1760年长岛的黑人奴隶裘必特·哈蒙发表了第一首宗教诗。1773年波斯顿的黑人女奴菲丽丝·惠特来在伦敦出版了有124页的一卷诗。比这些最初发表的诗更有文学意义的,是南方种植园奴隶们所创造的民间诗歌和民间故事。
但由于种族压迫的缘故,这些却很难得以和广大读者见面,直到19世纪90年代,某些民间文学作品和奴隶歌曲才开始在美国出版。19世纪80年代又出版了乔尔·昌特勒·哈里斯的《雷默斯叔叔》的故事集,美国读者才开始对丰富的黑人文学有了模糊的印象。
19世纪中期。蓄奴制的反动性日益明显,成为美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美国社会各阶层日渐分化为拥护蓄奴制和反对蓄奴制的两大陈营。这个斗争的先锋和闯将就是黑人和白人废奴主义者。他们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大义凛然地对奴隶制进行口诛笔伐,写出了大量的废奴主义政论和文学作品。为消灭奴隶制做了强有力的舆论准备。在废奴运动中涌现出的费来里克·道格拉斯、威廉·威尔斯·布朗和赛缪尔·林德·瓦特这些有名的黑人领袖兼杰出的黑人作家,使黑人文学的战斗性增强、影响更加扩大。一些优秀的黑人作品在白人读者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印象,许多白人由于读了黑人的作品,同情黑人的遭遇,因而投入了废奴运动。比如爱默生、朗费罗和惠特都写过反对蓄奴制的诗篇,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1852)。可见美国文学中优秀的作家,不论是白人还是黑人,都已经摆脱了种族偏见,结合在一起,共同对奴隶制和种族歧视的罪恶根源进行探索,并且共同发出了悲愤的抗议。
蓄奴派势力也不甘心示弱,大量为奴隶制辩护的著作纷纷出笼,双方旷日持久的论战所未能解决的,最后由真枪实弹的血战解决了。1861-1865年空前酷烈的国内战争(南北战争)以反对奴隶制民主力量的胜利告终,结束了这种“有史以来最卑鄙、最无耻的奴役人类的形式”。
然而奴隶制的阴云从来没有从美国大陆的上空消散,有形的枷琐被砸碎了,奴隶制不复存在了,无形的枷琐却还紧紧地套在广大黑人的脖子上,他们仍被歧视、被剥削。惨无人道的私刑处死比比皆是。如保尔·劳伦斯·邓巴的短篇《私刑处死裘伯·班逊》就为我们展示了无辜黑人被私刑处死的悲惨情形。
南北战争后出现的诗人邓巴、小说家切斯纳特在艺术上更为成熟,他们以丰富的想象、含蓄的手法表现黑人的生活和理想,揭露战后南方种族歧视的现状。但对白人统治者又存在幻想,反映了黑人知识分子的思想倾向的局限性。
白人统治阶级的压迫,加上棉花连年欠收,终于促使广大黑人群众纷纷迁居北方大城市,这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迁移”。黑人大规模集中于城市,生活改善了,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也具备了广泛开展文艺活动的条件,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工农运动规模越来越大的同时,黑人运动也有了很大发展,在当时文艺界推崇“原始主义”的影响下,到本世纪20年代终于以美国最大的黑人聚居区哈莱姆为中心,兴起了“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
二、“哈莱姆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
“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内容十分丰富,影响巨大。它的最主要特点一是紧密地与黑人运动相联系;二是努力加强和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能力。下面我们分别论述一下这两方面的特点。
(一)以新黑人形象代替汤姆叔叔
黑人解放运动孕育了黑人文学,而黑人文学也不断地推动了黑人民权运动的前进。
“哈莱姆文艺复兴”一开始就自觉地、紧密地与黑人运动联系起来,所以它也叫新黑人运动。以文学特有的力量感召黑人觉醒,推动黑人运动。它否定了逆来顺受的汤姆叔叔型黑人形象,要求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树立新黑人的形象,这不仅是对黑人觉醒的一个客观反映,也促进了广大黑人的觉醒。
《汤姆叔叔》是内战前废奴文学的代表作,于内战爆发前十年问世,它从基督教博爱思想和人道主义出发,批判了奴隶制。以它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爱憎剖露了奴隶制的野蛮残暴,曾推动过废奴运动。但是它的主旨并非倡导以革命方式消灭奴隶制,而是规劝奴隶主放下鞭子,通过笃信基督的汤姆叔叔的悲惨命运来唤起人们的同情。而随着历史的进步,黑人作家们都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使命是唤醒那些逆来顺受的汤姆叔叔,要他们不要再依靠和等待救世主,要面对现实,深入思索和勇敢反抗,所以在这个运动影响下,黑人文学画廊中涌现出了一些新黑人的形象。
查尔斯·契斯纳特的《警长的子女》中的黑白混血儿逃犯就是个令人警醒和振奋的典型。
白人警长从一些企图私刑处死逃犯的人手中救下了杀人嫌疑犯,其实逃犯根本没杀过人,然而为了从狱中逃脱,逃脱对他的无辜的判处,他必须杀死警长,而这个警长正是他的“父亲”,正是这个道貌岸然的父亲卖掉了混血儿子和儿子的黑母亲,所以逃犯面对这个警长父亲毫不手软,决心干掉他──自己的生父兼奴隶主。逃犯的血管里尽管还流淌着这白人警长的血,而他却被觉醒的奴隶的愤怒所燃烧,所以警长妄图用骨肉亲情打动他时,他说:“你究竟为我履行了哪些父亲的义务?你是给了我你的姓氏还是你的保护?你却把我卖到种水稻的沼泽地”,“你使我成为一个奴隶,并且摧毁了我的生命”。可警长并不死心,企图以在法庭上替他争取自由来诱惑他的时候,得到的是更明确的回答:“……我上过学,而且梦想上学会使我的处境发生奇迹般的变化,但是我学到了些什么?我学会体验到任何程度的学问和才智都改变不了我皮肤的颜色,我将永远带着那在我自己的国家代表下贱的标记,当我认真地思考这些时,我对这样的生活并不特别留恋……我不欠你任何东西、也不指望从你那儿得到什么;如果我为我的母亲和自己的冤屈对你复仇,那是再公正不过了”。这已不是一个无辜逃犯的控诉,也不是一个儿子的控诉,而是千百万奴隶的控诉,是千百万奴隶的战斗宣言,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命运和处境,使他感到绝望,在那罪恶的现实中,他们不改变自己的肤色,就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带着那下贱的标记──黑色的皮肤,忍受一生的折磨。这样的生活对他们来讲,每一天都是新的折磨,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不自由,勿宁死!所以他决意向警长开枪而自己却挨了警长的白女儿一枪后,他在夜里扯下警长父亲为他包扎的纱布,流干自己的血,默默地死去。
他是在以死控诉那吃人的奴隶制,以死来反抗那不公平的命运,他绝不苟且偷生地度过余生,绝不像汤姆大叔那样,一忍再忍,一让再让,他虽默默的死去了,但却让人感到他是条顶天立地的硬汉,牢牢地站在每个读者面前,站在美国文学史上,站在新黑人运动的前列。
“哈莱姆文学复兴”运动后期的主要代表作家理查·赖特,更给我们树立了众多新黑人的形象。1938年他的中篇小说集《汤姆叔叔的孩子们》出版,影响很大,它包括五个中篇,内容均系描写南方黑人受歧视、受压迫的悲惨生活。刻划了一系列有反抗精神的黑人青少年形象,他们宁肯牺牲,也不愿意屈辱地贪生。
赖特的短篇《几乎成人啦》中的主人公德夫,更能让人感受到新的一代黑人那强烈的反抗精神。
德夫是个“几乎成人了”的17岁黑人青年,他日夜盼望能有枝象征着威严与力量的手枪,因为他认为:“如果他手中握着这枝枪,谁也不会对他吆五喝六的了;他们得尊敬他”。这正是黑人的强烈的民族自尊的集中表现,他们和白人一样,开垦建设着美国,他们所付出的代价甚至要比任何一个白人都大,而他们得到的报酬却比任何一个白人都小得多,他们不但得不到温饱,而且得不到一个人应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不管谁都可以对他们“吆五喝六”,不把他们当人看。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世道,所以他要枪,要武器,要自卫,要奋起维护自己的尊严,当他得到一枝枪后,终于拿了那枝枪离家出走,扒上驰向远方的火车,他真的成人啦!
而最成功、最有影响的是赖特的《土生子》,这不仅是赖特本人最优秀的代表作,而且被认为是黑人文学中的里程碑。小说出版后,不仅震动美国文坛,也震撼了美国社会。白人们一向认为黑人奴性十足,可以任意欺凌,而读了《土生子》却不得不对黑人刮目相看,开始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甚至有了畏惧之心。
《土生子》的主人公别格,是白人心目中的“坏黑鬼”,而他对白人也怀着又恨又怕的心情,后来在无意中杀死了一个白人姑娘,自己也被捕入狱,最后被判死刑,《土生子》通篇充满着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压迫民族埋在心底的深仇大恨。正如美国黑人作家鲍德温后来在一篇著名的散文《下一次将是烈火》中所阐述的那样,这股烈火埋在黑人民族中已有几世纪之久,一有机会总要爆发,美国的种族问题如得不到彻底解决,总有一天会烧起革命的熊熊烈火。
所以《土生子》的影响是空前普遍和深刻的,西方评论一般都认为从赖特的《土生子》出版后,黑人文学才在美国文学中取得地位。受到评论界的重视,并在人民群众中产生较大的影响。
同时,这个时期的黑人小说不仅在塑造新黑人的形象方面有很大突破而且在题材上也十分丰富,它艺术地从各个角度反映黑人的现实生活,有反抗、有哀怨、有呻吟,也有黑人的日常生活情趣,更有他们对于自由平等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可见,“哈莱姆文艺复兴”与黑人运动确是息息相通。新黑人运动不仅反映和促进了广大黑人的觉醒,也给广大白人敲了警钟,正象美国评论家罗伯特·布恩说的那样:“对赖特派来说,文学是感情的净化剂,一种消除种族内部紧张关系的手段。……白人读者鉴于自己对小说主人公的悲惨处境应负的责任,就有义务改变他们对种族问题的态度”。所以说新黑人的形象较之汤姆叔叔有了更大的积极作用。
(二)重视黑人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能力
“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虽然与黑人运动紧密相联,但它又很重视文学的特殊性,决不把文学当成政治运动的“传声筒”。
运动前期的主要代表兰斯顿·休斯的诗歌和后期的主要代表理查德·赖特的小说在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水平。窥一斑可视全豹,下面我们侧重谈谈赖特小说的艺术表现力,以了解在运动影响下,黑人文学艺术水平的新突破。
赖特的创作对黑人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人称他的创作特点为:“城市现实主义”或“抗议现实主义”。不少黑人作家继承他的传统,有些评论家称这派作家为“赖特派”。赖特派不仅对社会提出批评和抗议,把当时最激动人心的种族问题和社会问题作为创作的主题,而且在赖特的影响下,这派作家都很重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其主要成就是对人的心理描写和心理分析在深度上有很大突破,使作品在思想深度或艺术表现力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赖特的时代,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在文学中有较大的影响,赖特也把较多的注意力放在人物的病态心理分析和描写上,而这种心理据作者承认,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自己心理状态的反映。但赖特摒弃了弗洛伊德关于压抑出于性欲那部分学说,而突出内心压抑的社会内容。再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土生子》来说吧。作品在人物塑造上不仅仅停留在描写人物怎样做和做什么上,而是把笔触深入别格的内心世界,使人们看到,是压迫人的社会制度使别格精神压抑,造成病态心理。《美国文学艺术史话》中评论道:“理查德·赖特在《本地的儿子》(即《土生子》)中创造了一个描写种族愤怒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杰作”。
陷在美国社会最底层的广大黑人,要么象小说中别格的母亲那样相信宗教,借宗教麻醉自己;要么象别格的情妇那样借酒浇愁,浑浑噩噩;要么象汤姆叔叔那样逆来顺受。至于别格,他与众不同,他看不惯这样的社会,他对白人时时仇恨,处处提防。内心就象蕴藏着一座仇恨的火山,随时可能喷涌爆发。小说的第一部《恐惧》中作者做了大量的独到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描写。别格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有潜意识的影响,白人喜欢黑人在他们面前唯唯诺诺,附首贴耳,低三下四,而不容许黑人有独立的人格,这是严酷的种族歧视的现实,早就深深地烙在别格心灵的深处了。他一举手一投足都有一种不安全感,所以自从他进了这个宅子以后,他一次也不曾把自己的头抬得跟道尔顿先生一般高,他站在那儿稍稍弯着膝盖,弯腰曲背;眼睛看东西也是浮光掠影的。这正是因为:“他心理有数,在白人跟前,他们就喜欢你这副模样;倒不是有人这样教导过他,而是白人的态度使他感到他们喜欢你这样。”这段简洁的心理分析,真是再明白不过了。而更可贵的还在于赖特能抓住主人公别格这一瞬间的感受:“这会儿他真恨自己。他怎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和这样的感受?他很想一挥手,把这个使他产生这样感受的白人干掉。要不然他就想把他自己干掉。”这就使读者看到,当别格想讨白人喜欢的时候,他心底深处的“自我”却依然是独立的、倔强的、不甘屈服的。这种精神状态是过去黑人文学作品中很难找到的。黑人的民族自尊感在别格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也是哈莱姆运动时期新黑人的精神写照,象这样有特色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远远胜于口号式的抗议和概念化的宣传。
白人舆论一向诬蔑黑人天性野蛮,动辄杀人、强奸。以往的一般黑人作家或是否认,或是分辨,只有赖特能够深入剖析,发掘犯罪活动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黑人的野蛮凶暴的天性并非民族特征,而是美国社会制度所造成的。别格的性格正是美国文明的产物。这也就是说赖特派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基础上更进一步丰富了创作方法。把典型环境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增强了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同时,黑人作家也努力提高写作技巧,在小说的结构安排、语言表现能力等方面都较过去的作品有很大的飞跃。
比如阿那·帮坦的《一幕夏天的悲剧》就匠心独运、情致细腻、文笔清新、娓娓动听地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作者开篇就描述两位黑人老者在开车离家前如何着装打扮,小说开头描写道“黑人老雇农杰费·派笨拙地系着蝴蝶结的领带,他的手指哆哆嗦嗦,高高的硬领卡得他喉咙很不舒服。”这如同电影的特写镜头突出了老黑人哆哆嗦嗦地打领结的双手。然而接下去的叙述任何电影镜头也无法完成的:“一个过了三、四十年简朴生活的人,真干不了这些虚荣事儿,每年一次,如果亲属中有婚事的话也许两次,他也把自己打扮整齐;但好衣服通常除了装饰大房间的墙壁和喂喂蛀虫以外,别无所用”。透过这朴素而不加文饰的叙述,我们领略了这老黑人几十年的艰辛,然而却也让人模模糊糊地感到,这次老人穿外套打领结不是过节就是要去参加亲属中的婚事了,这样巧妙的铺垫倒也给读者一种温磬静谧之感,但这个开头和后面的故事恰成鲜明的反衬,造成强烈的对比,使人感到那逼他们走向死亡的现实生活比死更痛苦,更难以忍受。作者把强烈的愤怒、严厉的谴责都蕴藏在字里行间,体现在小说本身所产生的强烈的艺术效果中,这种艺术效果是任何说教也代替不了的,真可谓不是(政治)宣传胜似宣传。
总之,“在哈莱姆”运动影响下,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黑人作家,产生了很多丰富、深刻的黑人作品,使黑人文学作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生命力,使黑人文学成为美国文学宝库中的黑珍珠,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伟大文学财产。而且“哈”运动对60年代急风暴雨般的黑人解放运动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近年来,黑人更多地参与政治和文化生活,研究黑人、表现黑人已成为一种时尚。黑人争取平等解放的历史潮流是不可阻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