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一起登“三把刀”论文_范诗艺

和父母一起登“三把刀”论文_范诗艺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市 100081)

在距美丽的宜昌25公里左右,明月峡口的南岸,有三座奇峭无比的山峰,像是并排插在兵器架上的三柄利剑,刃尖直指长空,上下错落有致,大“刺破青天锷未残”之势。人们形象地称它们为“三把刀”。

放暑假回来第4天,下班后的爸爸问我有没有兴趣去户外徒步一次,目的地是宜昌三把刀。原来爸爸们同事自由组队,以家庭为单位,想趁着暑假孩子们在家,攀游宜昌三把刀;“三把刀”,光听名字,就让人不寒而栗。但听说风景很美,兴奋、担忧与渴望在心中纠结,对“三把刀”的畏惧又让我害怕自己成为“最短”的那块木板。去试试吧!爸爸鼓励着我,那就这样吧。

8月30号早上,我们一行九人三爸一妈三孩在火车站会合。本次胡叔叔作为队长,前几年他连续去过几次“三把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买票、行程、保险以及沿途的联系都是他在操心。

两个小时火车一晃而过。出了站,联系好的面包车也早就等着,车,直奔观音渡。沿途看两岸青山一弯碧水,路边奇形怪状的石头,心中充满对神奇的大自然莫名的感动。

“看,我们就是去那里”。胡叔叔喊了一声,从车窗往外看前面的山峰,很高,也不知道哪一座是“三把刀”。对“三把刀”的仰慕之情又涌上心头。

观音渡,胡叔叔联系的渡船恰到好处的来了。到达三峡人家乡巴佬饭店时,菜已经端上了桌,杨阿姨麻利地摆着碗筷。中午一点多,几个简单家常菜,美味可口,大家风卷残云,其中有我最爱吃的土鸡蛋,嘿嘿。

休息片刻,两点半出发。沿三峡人家的一段行走,是本次行程最悠闲、惬意的。两岸崇山峻岭;缓缓流动的碧玉,微风轻拂碧波万顷;倚山而立的木楼;阵阵的击鼓声、唱戏声在峡谷上空回旋,青山碧水,竹丝琴韵,人在画中游。

再美的风景也留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山脚下,稍做休整,妈妈帮我手套、护膝都整理检查一遍,准备上山。

我们严格按照胡叔叔安排的队形行走。九个人,三位爸爸分别担任领队、中腰。事实证明这个队形是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始一段路一直是上坡,一会儿我的呼吸就变得粗重,腿像灌了铅,心 “通通”乱跳,所有的声音都变得模糊遥远,耳边只有自己的呼吸。我喉咙发干,头脑一片空白,紧跟岸队寸步不离,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向上。坚持就是胜利。终于来到一处平地,五分钟休整,喝水,补充能量。

走走停停,下午五点,我们来到当阳头的赵其杰家。听胡叔叔介绍,凡到“三把刀”的人,都会在他家歇脚、吃饭住宿。这座在照片里看过无数次的老房子,我终于站在它的面前。土屋的墙上写满了名字,几个户外俱乐部鲜红的旗帜分外醒目,这些都是上“三把刀”的人留下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晚餐后,我兴奋地来到屋外看星星。满天的星星眨着眼睛,不时有流星掠过。好久没看到这么美的夜空了,仿佛置身一个迷人的童话世界。遥望无边无际的银河,载歌载舞,尽情玩乐。山风微凉,思绪万千,心中却无限宁静。我想“三把刀”是听到我们的歌声了。晚十点,喝着胡叔叔准备的热咖啡,大家还意犹未尽。

第二天早八点,收拾好装备,准备“上刀山”。老赵两口子反复叮嘱“小心走、注意安全”。此时,我们已是豪情万仗,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我们的脚步。第一站,火焰山。从老赵家屋后上去,走不多久就看到一座山,很独特,奇峰突起,山顶部分,是十几米高的绝壁,形似一团燃烧的火焰,在群山之中显得与众不同。我们围着火焰山走,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它,越看越美,想着马上就要与它相遇,心中激动万分。

离山顶越来越近,路也越来越险,最后没有路了。所有的人放下背包、手仗,轻装上顶。胡叔叔在前面给我们做示范,先登上哪只脚,手拉哪棵藤,都交待得清清楚楚,后面的人模仿前面人,一步步,攀岩而上。不敢往下看,也没想到要往下看,与火焰山亲密接触,让我心跳加速。终于来到不到两张乒乓球台大小的山顶。头顶的天瓦蓝瓦蓝的;脚下是奔腾的江水,弯曲蜿蜒的公路像玉带飘逸。“三把刀”如出鞘的利剑直刺蓝天,近在眼前,似乎伸手就可以摸到。山风掠过处,神清气爽。爸爸们守在山顶的边缘,保护几个兴奋得忘乎以的女士和孩子,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有了上火焰山的经验,大家顿时信心百倍。顺着山脊顺利“上刀山”。危险之地不能久留。一行人回味着刀峰上鸟瞰群山拥抱蓝天的快乐下山去。11点40分返回赵家。中午1点13分下山。

真正艰难的是从桥垭下山。桥垭的难度在于全是下坡,又湿又滑,好在天气晴朗,但依旧不能麻痹大意。还是严格按队形行走。仅容一个人通过的山路,左手边是悬崖峭壁,右手边是万仗深渊。岸队边走边嘱咐,“注意脚下,面朝左边”;“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收队“密码”不停的提醒“前后保持3米的距离”。走路不准说话!山路险峻,每个人必须用全部身心,集中注意力来走。

一路小心谨慎,到达垭口。从两山的中间可以看到山脚下的大桥和公路;站在垭口,轻风拂面,阳光从身后照来,像渡了层金子一样。胡叔叔命令队伍休整十分钟,调整呼吸,平心静气。果然,路上不时有泉水从土里冒出来,路面湿滑,先用手仗探测虚实,侧身,横着脚,站稳,一步步向前移动,虽然很小心,有几次还是险些滑倒。还好没有人表演“平沙落雁”,把自己照顾好了,就是对团队最大的贡献。

下午4点,终于安全下山,走了一天的山路,感觉两条腿变得不一样长,走路一瘸一拐的。村民们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从“三把刀”下来的?我问妈妈:怎么“三把刀”没有我想像的高?妈妈淡淡的说:山高人为峰,你到山脚下看看就知道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回头,看“刀锋”高耸入云。想到自己从那最高的顶峰下来,心中豪情满怀。

顺利地坐上了6点20的火车。真是一个完美,难忘的行程,难忘的是寻梦的过程。千难万险,只要用坚实的脚步去丈量,就能到达梦想的顶峰。

作者简介:范诗艺(1998.08-),女,湖北省荆门市人。

论文作者:范诗艺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  ;  ;  ;  ;  ;  ;  ;  

和父母一起登“三把刀”论文_范诗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