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论文_刘帮昆

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论文_刘帮昆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刘帮昆

摘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要培养学习的音乐学习兴趣,就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兴趣强度差异,按照引发兴趣、激发兴趣和稳定兴趣的步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水平。因此,只有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才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它而使音乐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享受。

关键词: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它对学生当前进行的学习活动有着准备、推动作用,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起着促进作用。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在这里,他特别提到了“音乐兴趣”与“音乐学习兴趣”及其作用。音乐教育活动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包括对音乐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使学生个性得到完善,音乐素质得到提升,能从音乐活动中得到美的享受,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

一、营造学习音乐的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环境是指课堂上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塑造一个轻松、欢快、愉悦的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氛围中,很快达到平静、轻松、愉快的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案的设计中要精心准备。今年我教高一的音乐鉴赏课,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在进行导入设计的时候可以针对这一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设计,比如,将不同表演形式的声乐、器乐作品组合在一起,在课堂导入的部分播放课件、电影、歌曲、配乐图片等等。有时教师可以跳舞,示范歌曲等等,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一进课堂就受到音乐的感染,产生音乐兴趣,还可在上新课前让学生欣赏作品《春江花月夜》等,可用多媒体将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江水,随风摇曳的花枝、花叶、色彩斑斓的花瓣画面显示在屏幕上。欣赏《二泉映月》时,可先介绍作者的沧桑经历、坎坷命运,再播放音乐,就可收到学生对音乐艺术表现力的认识效果,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影响作用,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课堂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具体来讲,课堂教育影响有教材、教师、教学过程几方面。教材是学生获得审美教育的源泉。优秀的教材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营养。作为教师应该尊重教材、理解教材、驾驭教材,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使学生从教材精髓中受益,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是音乐教学的实施者。在课堂上,教师直接面对学生,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教师在这里既当导演又当演员,如果教师精力充沛、举止大方,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被教师的热情、真诚所感染,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出色的教学形式新颖、活泼、教学方法引人入胜,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的特点也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用想象滋养学生情趣,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的韵律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我记得一本书里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而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学生时代正是富于想象的年龄时代,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

在音乐教学中,应加强情感交流,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例如,三年级的《春来了》,我制作了有声有色的课件,发芽的小草,含苞欲放的小花,可爱的小鸟……这一幕幕的,一个个清新的画面,在小朋友的脑中都已经有了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再通过对音乐的聆听,让小朋友感觉乐曲,引导他们自然的联想到这就是歌曲所描绘的春天,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出春天更多的景象。随着教学的递进,乐曲的分析,使学生能够随着音乐“飞”进春天。随着情感的交流,身体器官的参与,如拍手、点头、跺脚、晃身等等这些肢体语言、演唱、舞蹈与想象相结合,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尽情的表现,进而促进了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音乐,同时也保持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再现音乐的美妙。

四、灵活运用课件,激发学习兴趣

灵活运用课件,激发学习兴趣,随着学生对认知对象的认识而激发起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我发现,学习上的短时兴趣容易丧失其效能,当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学习兴趣被诱发出来后,如何保持并进一步增强这种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灵活运用课件,激发兴趣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对知识和学习的兴趣稳定性与强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水平,使学习时间更为持久,更加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

五、用律动来调动学生乐趣,一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低年级儿童知识经验不足,思维、语言各方面都处于幼稚的状态,他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兴趣和认识常有直观性、表面性、具体性,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并善于模仿,他们往往不满足于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也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乐,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边唱边做动作,这符合儿童表达情感的特点。对活泼好动,感情外露的儿童来说,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我们知道,当音乐刺激儿童听觉,并且在他们心灵产生共鸣时,儿童便会动起来。在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的运动。学生通过走、跳、跑,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并做出不同的动作,最大限度的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音乐做动作,每个人都有超过别人的意识,这就充分调动了大家感受音乐的能动性,勇于大胆地表现音乐。从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翱翔,驰骋,真正做到“培养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顾笑瑜;论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03期

[2]许迪迪;谭勇;音乐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影响[J];歌海;2008年第06期

[3]戴航;音乐教育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J];艺术教育;2013年第03期

[4]延东丽;浅谈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J];大众文艺;2010年第18期

论文作者:刘帮昆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9月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论文_刘帮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