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水闸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技术运用论文_周爱辉

泵站水闸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技术运用论文_周爱辉

上海海防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201601

摘要:随着国内泵站水闸建设技术的更新,一些新的技术思想和技术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现场施工当中。基于泵站水闸在排涝灌溉方面的应用优势和作用,其质量管理应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分析,尤其是在新技术参与到施工中,相应的质量管理策略及手段也需要进行更新以适用于当前的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技术在泵站水闸的施工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泵站;施工;质量;技术

引言

泵站水闸建设施工一直以来是排涝灌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泵站水闸的作用并增加其智能型和可靠性,亟待采取一系列新的技术手段来参与施工建设,以便于更有效地把控泵站水闸建设的质量水平。对于其带来的质量管理方面的挑战,唯有改变传统控制策略,才能够将泵站水闸的质量水准进一步提升。

一、质量管理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土木工程建设带来的质量挑战

基于前期提到的高喷防渗墙施工技术及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其质量管理的关键和难度在于制浆及工艺标准方面。若在这两方面做到位,其整体的工程质量效果就会得到保障。然而,其质量挑战也恰恰在这里,其可量化程度及测量的手段往往限制着检验的精准程度。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质量管理方案还是可以有效制定的。前期的设计阶段可以通过实验来确定材料的厂家及型号,配比通过多次实验确定最优比例并设定容差大小,搅拌速度和时间也可以通过实验进行前期摸索并最终确定。在得到了这些信息后,均列入到工艺标准中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质量管理[1]。

(二)电气控制系统带来的质量管理思路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泵站水闸中的应用优势已经很明显了,然而,对于其的质量管理控制方法却在很多现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所带来的质量风险就是一次一次的维修,大量的增加运维成本且使得应用效果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设计层面可以采用一定程度的冗余设计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从后期工艺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预留端口的方式简化维护难度。而质量管理方面可以采用疲劳测试,模拟仿真等手段,来发掘整个系统的风险,及时找到薄弱环节进行加固,这样能够极大地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并提升其质量水平[2]。

(三)软件质量管控

智能化及云技术主要应用基础是硬件平台及网络质量。这些硬件及网络平台因已经有比较标准的搭建模式,其质量风险相对较低。而软件方面因为是运行在这些硬件中的虚拟化的平台,故其质量管理难度较大,有时甚至会出现无法测出的情况。为了使得软件质量得到保障,需要引进关键软件技术人员的基础上,质量管理思路也需要调整。软件的结构进行划分后,必要的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重要的一步。若自身不具备测试条件,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进行,这些手段的目的均是为了提升软件的可靠性。这些基础性测试完成后,系统性的模拟仿真测试就更加容易和有保证。通过先模块再系统的质量管理思路,能够极大地保证软件的质量水平。

(四)人员素质

对于泵站水闸建设的参与人员来说,整体的专业素质较低,故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必定会出现操作不合规的情况。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人员所造成的质量风险,分组管理和作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通过一个组长带领6至10人的作业单元按照工艺标准进行一项工作,工作完成后开始验收,验收合格后再领取新的工作内容。这样逐个单元的管理协调人员,可以从管理上避免系统性质量问题的发生并能够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解决。

(五)检测手段不足

对于泵站水闸施工的质量检测方面,通常会出现现场检测手段不足的情况,例如测试防渗透墙的防渗透性,测试部分桩体的硬度,测试软件的最大数据吞吐量等等。有些性能指标甚至还需要实验室级别的设备才能检测,故很多现场经常抱怨无法检测,不易进行质量控制。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可以转化质量管理思路通过过程管理的思想来管理质量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前期设计阶段已经将各种实验做过并得到了验证,故按照工艺标准进行就能够达到设计效果。现场因检测手段限制,就可以通过检查工艺方法是否合规,工艺标准及配比是否符合等方式来进行。电气控制方面可以通过检查接线是否符合设计工艺,线径及接头是否合规,控制设备运转时发热情况对比。总之,在无法进行直接质量控制时,通过间接手段进行质量管理也可以达到预计的效果。

二、新技术在泵站水闸中的应用

(一)高喷防渗墙的应用

高喷防渗墙技术以其极其有效的防渗透性能在泵站水闸建设中起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然而,该技术的应用,需要在前期做充分的质量策划工作,确保每一步的工艺符合标准要求,最终施工完成的高喷防渗墙才能达到设定水平。高喷防渗墙所用的浆料在配比和搅拌过程中要求较为严格,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手段所成型的材料其防渗透性能较传统的墙面效果更优,对于泵站水闸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针对其防渗透性能的独特优势,其在泵站水闸施工中被广泛采用,并且在多个现场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3]。

(二)水泥搅拌柱的应用

作为固定土层,强化平台强度的一项基础性施工方法,水泥搅拌柱在泵站水闸施工作业过程中也被广泛采用。其良好的加固效果和承重效果为后期的建设施工起到了极好的辅助作用。其施工特点类似于防渗墙的工艺,前期的制浆是关键,配比和搅拌的工艺控制较为严格,一旦出现偏差,整批材料将被浪费掉。然而,若达到了配比和搅拌的要求,后期施工起来将为非常便利,且能够为其它施工步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4]。

(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泵站水闸施工项目中也出现了嵌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情况。使得泵站水闸维护起来更加简单,控制起来更加安全。而前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应用效果。故引入电子信息系统方面的质量管理思路来管理泵站水闸控制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该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在于感应和驱动控制,其特点就是通过自主的感应和控制来操控泵站水闸工作,有效降低人员操作难度,同时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出系统的优势,一方面需要前期的设计规划要贴近实际应用,另一方面其可靠性需要得到系统性的保障。

(四)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

智能化系统及云技术的应用使得泵站水闸施工建设中将会增加配套的一部分,这为后期的全局化协调控制提出了施工要求。其作用在于通过全局化的数据分析提供给泵站水闸更有效准确地控制决策信息,使得泵站水闸的运转更加智能化。泵站水闸通过智能化的指令来作出调整动作极大地简化了运维人员的工作,其可以通过远程的监控手段,来管理泵站水闸的工作,提升了管理效率,节省了管理成本。同时,通过这种手段使得对于泵站水闸的抉择正确性更加有保障,因为其决策是基于全局化的数据所作出的,更能清晰地把控现状和制定运转指令顺序。在后续该技术也必将得到广泛的普及应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泵站水闸的施工质量控制手段及管理思路是由其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方案决定的,不同的技术方案所采取的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手段也是有所不同。泵站水闸的施工中综合运用基础的质量管理思路来进行基础建设方面的控制,对于引入的电气和自动化系统技术,需要借鉴相关行业的质量管理手段运用到当前的现场施工中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故在通常情况下,综合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对影响泵站水闸施工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管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罗春艳.高喷防渗墙技术在泵站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6):300-300.

[2]夏骑兵.试析泵站水闸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技术运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317-317.

[3]李国东,薛飞.泵站水闸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技术运用[J].水能经济,2016,15(3):82-82.

[4]刘玉柱.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和管理的探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201-201.

论文作者:周爱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  ;  ;  ;  ;  ;  ;  ;  

泵站水闸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技术运用论文_周爱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