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理论与理论的迷惘——教育与国际接轨论辨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迷惘论文,理论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们的教育改革风行神州,轰轰烈烈,如火如荼,但拨开众多繁纷芜杂的表面,我们发现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便是:教育现代化。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这是教育现代化作为一项历史任务,在中国首次被提到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发展的高度;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又正式将实现教育现代化纳入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但是,作为一种广泛而又深刻的社会变迁,教育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发展到一个什么水平或阶段才能算是达到现代化了呢?搞清楚这个问题,是使认识由一般到抽象向一定程度的具体上升的必要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教育理论界对于教育改革的现代化目标体系,已有不少见智见仁的理解。譬如,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体系:其一,要能充分适应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能为国家现代化服务,有中国特色;其二,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也有的学者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特征提出了7项具体指标即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的科学化、 教育的法制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协衡化和教育的终身化。还有的学者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纳入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体系之中,其它诸如世俗性、开放性、竞争性、信息性、普及性、实用性、制度性等教育现代化具有的特性,我们在此不再罗列。
但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学者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体系和模式的构想,我们认为,他们在观点上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逻辑上的文化上的偏弊:重共性轻个性、重国际性轻民族性、重共时性轻历时性、重普遍性轻特殊性、重统一性轻多样性。他们“在价值立场上,以西方社会现代化模式作为普遍的模式,带有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从而不能从整体上来认识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在蓬勃兴起的现代化运动。”〔1 〕教育与国际接轨论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理论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理论偏执,在很大程度上,这种理论与教育的全盘西化论是遥相呼应的。
今天,移植和借用西方的教育理论学说,乃至研究方法已是既成事实,而结果不甚理想也是事实。因此,如何使源于西方的教育理论本土化,并使之有利于我们民族的教育理论研究,理应成为教育理论界所特别关注的焦点。然而,在近几年的学术讨论中,民族性却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而这种现象在近几年的“元教育理论”的研究与争鸣中表现得更是突出,以致于有的学者认为:“要研究教育理论,那么西方的教育理论发展史是最适合的研究文本”。〔2〕我们认为,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潮流, 对其本质特征的概括,“要站在公正的价值立场上,既需要从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进行抽象,又需要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运动中进行抽象,更重要的是要以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目标为依据,从理论上进行抽象。”〔3〕
二、命题的梳理
(一)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具体含义
“与国际接轨”这一术语首先提自经济学界,本义是指国际间商品及技术贸易这一特定领域,但近年来其使用频率甚高、范围逐步扩大。“教育与国际接轨”则首先提自于上海市教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上海应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该报告在分析上海市高教发展与改革的战略目标时提出:(上海市)要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实施超前战略,尽快使上海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与效益与国际接轨。
我们认为,“教育与国际接轨”这一命题首先很容易使人想到教育与国际要求的相一致,包括教育方针、政策、培养目标、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以及对一国教育之评价标准等等。相一致必然地要泯灭自己的一些独特内容,而不是“求同存异”。《上海应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便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它视首席教师到位率和优良的教学、生活设施,为“朝国际接轨的方向迈出的一大步”。其次,“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主要涵义是与国际教育主潮相衔接。如学科的分化与整合。“教育与国际接轨”的第三个涵义是使我国教育与必须符合的国际教育惯例相衔接,当务之急是统一专业术语与统计标准〔4〕。
(二)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主要依据
“教育国际化”、“教育与国际接轨”之所以成为近几年来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讲:“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成如此,精神的生成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偏向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5 〕理论界对以上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论述的理解以及对此的教育学阐发是“教育国际化”、“教育与国际接轨”思潮提出的重要理论依据;第三,当今世界是一个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地球村”的预言依稀可见,这是该思潮提出的现实基础。
三、批判的批判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在不断的变革中求进步、在世界环境中求发展的体系。所谓的“教育面向世界”就是把中国教育的发展放到世界文明中去,借助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注意分析和鉴别世界各国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思潮,努力吸收先进的、于己发展有利的诸文化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对教育与国际接轨论持肯定观点的学者们正是基于上述分析,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要想达到现代化的彼岸,就必须同国际接轨。这部分学者清醒地认识到了以前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瓶颈,固然可喜,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在这一问题的把握上走过了头,正如古语所讲的“过犹不及”。我们不反对为了让外面的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为了让充满朝气的中国迅速走向世界而采取一些必要的国际通用的惯例,但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国家、民族没有消亡,不同文明之冲突和融合的进程加快的历史条件下,教育是国家的教育,教育是社会的教育,教育是民族的教育,离开了国家、民族和社会本土这一教育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无异于空中楼阁,通过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方式来达到教育大同在现时代也只能是一种痴人梦呓。
“教育与国际接轨”论虽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该命题对教育国际性的过度重视从而导致它忽视了自身存在的客观现实性。教育与国际接轨是不是就意味着教育民族性的消解?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育民族性如何体现?
这一命题刚一提出,有的学者便断言,“与国际接轨”不能超越它的特定范围到处套用。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更不能同国际接轨,以及接什么样的轨。顾明远教授在论及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时针对这一问题说:“有的人提出教育要与国际接轨。这种提法是不确当的。因为各国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有关,都有各自的文化背景,接轨是做不到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能搞全盘西化。”〔6〕其实接轨的问题即使得到了解决, 这一命题仍然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它主要强调单方面的适应,极易使不同教育之间的互补互接受到忽视,甚至导致民族特性或地方性的丧失。有的学者认为:过分强调国际化,其实质就是重新引向“西方化”。香港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陈淑安说过:作为炎黄子孙,不骄傲自己是中国人,却要把孩子国际化,变成国际人,这是没有国家和民族观念的,并且是没有根的,将愚昧国人的“国际化”和“国际人”的观念塞入我们幼儿的小脑袋里是极其危险的。丢掉自己的特点去接轨,强调单方面适应而无视互补互接或双向交流,则不但要丧失自己的国际地位,而且离全盘西化亦为不远。是故,张人杰教授主张采用“教育的国际性、民族性与地方性相结合”取代“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命题。以免将其误解误导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方向。
按照一般的理解,教育现代化应该分以下三个层面,即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物质层面)、教育体制、结构的现代化(中间层面)以及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观念层面)。从教育政治学的角度看,我国当前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其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这与其它国家或社会的改革或变革有着本质的区别,而这一本质的区别又必然地影响着我国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并直接决定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这是其一。其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国际化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不是凭空实现的,它面向未来而基于传统,而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或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第三,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包括教育的各种物质设施,看来这是相对容易实现的一个层次,只要我国的经济现代化了,教育经费也有了充足的保障了,教育技术现代化的任务自然而然地也就完成了。但是,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却一方面是“希望工程”,一方面是“贵族学校”,如此复杂的局面岂能一个“与国际接轨”所了得?!退一万步讲,即使教育现代化的各种“硬件”都已具备,对它们的应用还要决定于教育过程的主导者——教师。教师,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人,而不是一个抽象存在的人,他的存在必然要隶属于某个社会群体、社会集团或社会组织,他是一个民族的人,一个国家的人,一个社会的人,他不可能超然于各种社会关系之外,而只要他是某一群体、集团或组织中的一员,这个群体、集团或组织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就势必给予他以无法阻挡的影响。
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将国际性或国际化等西方国家教育发展所具有的普遍特性列入中国教育现代化努力的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建立在误解基础上的误导。因为“教育在总体上和特定领域中体现的这种共同点,并不能排斥也不应该掩饰人们在教育观念、计划和实验方面存在着丰富的多样性和重大的差别,由于教育目标的普遍性具有抽象的性质,因而它很容易掩饰教育观念在实践上所存在的真正差异。人们可以根据普遍性推测出来的东西,反之也可以根据特殊性去推测。为了真正了解和更确切地评价这些明显而又深刻的差别,为了辨别各种各样的教育观念和计划并加以归类,我们必须重视对教育观念和计划起决定性影响的各种因素。”〔7〕
当今世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发展,离不开整个世界的文化教育发展潮流,任何一个民族都将合乎规律地走向现代化,这是世界未来教育发展的统一性,然而这种统一性并不会使国家丧失其民族性上的多样性,教育国际化的统一性与教育民族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未来文化的基本色彩,正如每一滴水在太阳底下都闪耀着各色各样的光辉一样,统一的世界文化也将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民族特色,每一个民族都将以其在各自的生存条件下创造的特殊生活智慧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出一份别具特色的文化杰作。
注释:
〔1〕〔3〕潘懋元、张应强:《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研讨会论文)。
〔2〕周浩波:《元教育理论研究纲略》, 《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95年第1期。
〔4〕张人杰:《教育与国际接轨:命题的检讨》。 转引自《新华文摘》1995年第2期。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4—255页, 这句话中的“文学”(Literature)一词在马克思那儿泛指科学、艺术、宗教、教育等社会科学。
〔6〕顾明远:《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7〕加斯东·米亚拉雷让·维亚尔:《世界教育史》, 张人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8月第一版,第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