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凤鸣街道卫生院 浙江桐乡 314505
摘要:目的 通过对2015年度在我院体检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调查,总结出随着年龄增高患病率逐渐增高,且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方法 对2227例老人分为3个年龄段进行血压测量、现病史、家族史、烟酒史等调查,得出患病率。结果 三组有效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随着年龄增高患病率逐渐增高,且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关键词:高血压;6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病率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症,通常简称为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这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临床研究,随着年龄增大,动脉硬化程度加重,瓣膜功能退化,肾功能不全等因素,高血压的患病率增高,女性高于男性。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体检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共2227人次,其中男性1104人次,女性1123人次,年龄60~95(31.82±7.65)岁。
1.2仪器和方法 由本院医护人员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体检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询问并填写调查表,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高血压家族史、有无吸烟饮酒、既往血脂血糖情况等。测身高、体重、腹围,计算体质指数。血压测量方法:OMR医用全自动电子血压计(型号HBP-9020),被测量者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安静休息15分钟,测左上臂肱动脉血压,2次间隔时间>15分钟,取2次读数平均值记录。
1.3诊断标准 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规定的标准,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受检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血压已经低于140/90mmHg,亦应诊断为高血压。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χ2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情况调查表见下表
2.2由上表可见凤鸣街道同福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总患病率为42.3%,总患病率女性比男性高,男性三个年龄段患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女性60~69岁年龄组和70~79岁年龄组患病率基本一致,≥80岁年龄组患病率有所增高。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增高患病率逐渐增高。
3.讨论
凤鸣街道同福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总患病率为42.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随着年龄增高患病率逐渐增高,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2]。这与随着年龄增大,动脉硬化程度加重,瓣膜功能退化,肾功能不全等多种因素有关。女性60~69岁年龄组和70~79岁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比同年龄段男性更高,可能是女性情绪易激动,“白大衣效应”比男性更易发生,诊所误差率更大(需要反复测量,必要时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资鉴别),而且绝经期女性雌激素锐减,对RSSS以及交感神经系统抑制作用消失,RSSS以及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反跳性亢进,导致血压增高[3]。我院自2000年开展农村合作医疗体检以来,高血压的防治和宣教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高血压的诊断率、知晓率、治疗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医护人员大力宣传戒烟、戒酒、提倡低盐少油饮食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了脑卒中、冠心病和肾病等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降低了这些并发症的致残率,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2]刘国仗,马文君.高血压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3,31:884-888.
[3]王建安,应淑琴.2013ESH/ESC动脉高血压管理有关女性高血压解读【J】.心电与循环,2014,33:5-7.
作者简介:范婷洁,为临床医学专业,现为执业医师,正准备全科主治医师的考试。
论文作者:范婷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高血压论文; 患病率论文; 年龄组论文; 老年人论文; 女性论文; 年龄论文; 血压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