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及技术研究论文_高强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及技术研究论文_高强

(鄂尔多斯电业局鄂托克供电分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000)

摘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是电力系统进行电力输送供应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业基于电力能源的需求有了大幅提升,这就同步放大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性。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能否得到良好管理及安全运行,既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影响到电力用户的切身利益。本文重点分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总结相关的管理技术。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安全问题;技术措施

导言

安全是当下社会各行各业较为关注的话题,是人们健康和安定生活的保证,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由此可见安全的重要性。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其输电的安全性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用电安全紧密联系。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基本概述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主要是将电力由变电站输送到电力系统输配电变压器中,然后经由输配电变压器最终将电能传输到电力用户终端的载体。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主要负载传输高压及低压电,不论输送哪种电能形式,都要以保证输送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为前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构成元件主要有导线、绝缘子、杆塔、避雷线及金具等,导线以耐腐蚀、耐磨损及导电性好的材料为主;绝缘子用于维持导线及杆塔,使两者互不导电;杆塔主要起到连接及支撑导线及避雷线的作用,并使线路之间形成安全长度和距离;避雷线用于雷电等强电量及电流的引电;金具以加固导线及绝缘子为主要功能。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

2.1气候环境因素

在气候方面,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的差异性给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维护和架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例如,一些极端天气,暴雨、暴雪以及暴雨等,均会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安全性带来一定影响,从而造成供电达不到工程设计要求。在环境方面,经勘查分析结果表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大多处在环境较为复杂的山区或是森林中,一旦出现火灾或是风灾,便会使线路受损或是出现风偏闪络现象。这种情况下,供电线路终端就难以保证区域大面积的用电安全可靠性。

2.2人为因素

由于电力行业中采用人工操作方式的工程项目较多,这就使得施工现场的人员活动较为密集。再加上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应用要求较高,这就导致诸多技术应用过程出现了众多人为失误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过程就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2.3质量因素

影响输配电及用户工程线路运行安全性的质量因素指的是材料质量。具体来说,随着电力系统市场环境日趋复杂,市场环境的诚信度下降,使得材料生产建设出现了诸多不良供应商。该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市面上销售的输配电材料存在质量不合格的问题。一旦实际用电工程采用了不合格的材料,就会使输配电作用下的供电系统难以达到预期的安全程度和使用寿命。此外,线路过早的出现老化也会大幅度增加施工维护的成本。

2.4后期维护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建设规模和作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工程高度、宽度以及档距等均在不同程度的增加。要想保证其运行不受绕击和雷击的影响,就必须对后期运行过程进行维护工作。然而,一些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系统管理人员并没有将其重视起来,这就使得后期的维护技术相对落后且难有预见性。而其所带来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对于一些突发事件或是恶劣天气没有准备,使得夏季雷击或是地面下陷问题,直接影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运行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应用

3.1缘子防污技术

绝缘子是输配线电路中最为重要的设施,然而其因长期处在室外环境下,易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而在表面附着大量的沙土和污渍。当遭遇雷雨天气,绝缘子设施就会出现电导以及电流泄露等现象,最终导致自身功能价值下降。为此,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人员就应通过安装防泄露的监视设施,来建立起警示作用的预警装置系统。对于绝缘子设备的清洁,相关人员可将地蜡、硅油等物料涂抹到绝缘子表面上。这样一来,当雨水来临时,绝缘子表面就可以对其进行水分分流处理,以防治绝缘子表面多余潮湿,从而大幅度避免了电流泄露问题的出现。

3.2电路防风技术

对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处在大风天气工作运行区域,其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为此,电路防风技术人员应通过提高基础的牢固性,来降低风力对线路运行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为了保证塔杆完整及其防风着力点,可适当增加杆塔数量以及利用硬质材料,来提高输配电线电路的拉线力度和密度。这就能有效避免输配电线路因风力过大而出现大面积倒杆问题。

3.3防雷技术

研究表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防雷技术应用具有一定复杂性,因此技术人员应根据工程建设使用的实际情况来采用不同的手段方法。具体来说,防雷技术应用有两个指标要点,即线路耐雷水平以及雷击发生时的跳闸率。第一步,防雷技术人员在架设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时,应选用具有避雷效果的电线,以降低线路被击中的几率。此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将感应电压做好耦合和分流处理,以提高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第二步,在对杆塔进行接地电阻值控制时,防雷技术人员要将其控制在10Ω。这样一来,杆塔不仅能够起到预防雷电的作用,还能使线路运行的防雷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全面减少雷电反击现象的出现;第三步,通过架设耦合电线,来提高耦合作用,进而减少绝缘子的电压部分,从而形成分流。此外,还可在线路系统运行表面安装自动重合闸,以提升线路的耐雷能力,进而保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在连续作用下实现供电的可持续性。

3.4建立信息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系统

首先,在规划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过程中,技术人员应采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电量预测、多指标关联性以及空间负荷预测等问题。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地区往年同期用电量情况进行分析解读,以明确当前系统建设要面临的用电量变化、用电结构,并与地区的经济实力结合,以提高系统建设的针对性;其次,系统建设人员还要利用自动化技术将其作用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管理模块中,从而使其具备历史数据查询、数据质量分析以及断面预测等功能。此状态下,系统就能自动收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运行产生信息,进而对其断面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判断断面出现的时间点;再次,技术人员还要采用信息化技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设置线路故障远程检测控制系统,及通过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和沟通平台,来实现各个电力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这就极大提升了系统线路故障的诊断和处理效率;最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还要应用信息技术,来模拟一个故障的快速仿真决策。即自动对运行线路中的故障进行响应,并通过反馈系统,对故障类型以及处理措施进行识别和判断。

结束语

由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在输电配电和用电工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包括线路的质量带来的安全隐患,外部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等等。面对这一形势,要想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建立合理化的奖惩制度,增加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保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建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32

[2]陈义波,李媛.关于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节能降耗技术的探讨[J].硅谷.2015(22):76

[3]曾贞敏.浅谈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技术[J].信息系统工程,2016(04):67.

[4]丁进.浅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6(26):246-247.

[5]黄金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措施[J].通讯世界,2016(22):138-139.

论文作者:高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及技术研究论文_高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