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业在带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十分突出,然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仍然存在管理粗放、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问题研究,以便找出有效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不足;应对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数据,从2012年起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就一直超过25%(行业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将建筑业看作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丝毫不夸张的。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建筑业的增长势头也有所回落,但其增速仍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略高,表明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仍然非常强劲。建筑业的发展有赖建筑工程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但在为建筑业发展成就欣喜的同时,有一个事实无法回避,那就是我国建筑业技术与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管理粗放的老毛病并没有显著改观,因此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方法进行了探讨。
1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与不足分析
1.1 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反映在几个方面:大型企业往往沿袭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以行政命令和硬性指标进行管理的习惯,例如忽视总体规划,工期制定缺乏科学性;控制以事后检查为主,材料采购缺乏精确的计量系统等[1]。中小企业更多依靠领导经验决策,重视拿项目,轻视现场管理,施工现场脏、乱、差非常典型。行业管理模式流行“承包企业在前、施工企业在中、劳务作业在后[2]”的方式,除了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关键部位以外,一般施工任务都交由劳务施工队,施工质量、管理水平都比较差。
1.2 管理不专业,体系不完善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水平不高,尤其缺乏具备专业管理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所以管理专业化程度较低。建筑行业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问题,而且一线施工人员基本上是学历比较低农民工,这成为制约现场管理水平提升的一个瓶颈。他们技能水平不高,质量安全意识差,容易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管理体系不完善反映在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根据具体工作要求合理配置管理人员,而且出于成本节约目的,任意缩减部门和人员,一人身兼数职,造成重要的管理事务应接不暇,常常顾此失彼。
1.3 不重视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是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有关技术活动的管理活动,如设计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调度、质量检验与验收、技术档案管理等。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多变,现场经常进行交叉作业,技术管理对于合理组织施工作业可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技术管理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如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常常走过场,施工组织设计东拼西凑针对性不足。
1.4 质量管理不到位
由于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清晰界定责任,只能通过整改过关。施工过程中缺乏严格控制,操作非常随意,也不遵守材料报审程序,施工问题频频出现。例如某项目支护桩施工时,因未及时提供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等级,原本设计强度C25的混凝土变成了C15。再如因施工方案不周到、施工程序错误导致质量问题也不鲜见。还有技术交底不清楚、违章作业、验收不严格等情况也不少见。
1.5 安全管理问题多
由于缺乏人本意识,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安全检查走过场,现场安全隐患多。为了降低成本,安全投入不足,以致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安全责任制未落实到施工现场,责任不明确,出现安全问题相互推诿,最后将责任推到一线施工人员身上。安全技术措施东拼西凑,针对性差。不重视安全文明施工,现场脏乱差。临用电管理不严格,乱拉乱接线,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应对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方法与措施研究
2.1 强化项目管理,创新管理模式
现代项目管理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因为在解决项目问题中的卓越功效,从军事和航天领域迅速扩展到民用市场。这种管理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在水电、石化、钢铁、机械、通信、软件等行业获得成功应用。建筑行业也很早就接触了现代项目管理思想,然而应用水平较低,存在项目管理不规范、管理职责不清晰、合同管理混乱、管理人员素质低、招投标问题突出等缺陷,所以应当强化项目管理,并以其为主线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首先应当转变管理理念,彻底放弃带有明显计划经济色彩的管理理念,以现代项目管理思想为依托,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2.2 优化人才配置,完善管理体系
要实现建筑工程专业化管理必须配置专业化的人才管理队伍,因为人力资源决定了决定了管理成效,作为建筑企业必须制定周详的可操作的人力资源计划。在我国培养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通常要花上5~10年时间,基于项目管理非学历教育时间漫长,所以建筑企业没有优才规划很难实现人才目标。完善管理体系包括合理设置管理部门,并配置高素质管理人员,对于特定管理岗位应提高进入门槛,譬如必须符合一定资格,兼具PMP、建造师的资格等。此外,还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 重视技术管理,合理调度资源
针对建筑企业技术管理薄弱的问题,首先应完善企业技术管理体系,确立技术管理的组织机构,搭建包含决策协调层、执行层和评估监督层的框架,完善组织制度,并以组织、流程、资源、制度为支撑要素,以保障技术活动高效运行。市场竞争最终会归结到技术和管理的竞争,为了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必须从战略角度规划企业的技术发展策略,通过制定企业技术战略,整合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以此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为了发挥技术管理作用,应当合理分工,优化管理流程,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2.4 改进质量管理,提高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并非单纯的产品质量那么简单,它对施工人员、业主的生命安全有直接的关联,并且也影响企业的发展。近些年来,由于房地产开发过度,管理混乱,质量问题很多,为此必须改进质量管理。首先,应加强一线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其次,严把材料设备关,进场材料必须检查验收,杜绝不合格产品用于施工。同时,也要发挥监理单位控制作用,避免监理人员不作为。有条件的项目应该采用先进的技术,降低质量风险,例如应用BIM技术更准确表达施工内容[3]。
2.5 落实安全责任,预防安全事故
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处理不好容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首先,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从企业领导到普通员工都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通过加大安全培训教育力度,强化安全意识。为了预防安全问题出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机构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加强施工危险源的预控,消除事故隐患。最后,必须保障安全措施投入。
3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建筑行业要改变管理粗放、管理水平不高的形象,必须针对所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迎风破浪,矗立潮头,就必须在改善管理上下功夫,只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企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波,翁小龙,吴维.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117-118.
[2] 阚文年.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解析[J].安徽建筑,2015,22(5):189-190.
[3] 刘倩,詹吾娇,杨迁,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建筑,2015(4):56-58.
论文作者:杨金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管理水平论文; 建筑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