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安徽省芜湖市 230031
摘要: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全国大小城镇得到了飞速发展,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投资大,复杂性高,涉及技术领域多,因此存在风险的概率较大,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及对策进行探讨,从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等多视角进行论述,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管理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对策
引言
在新中国下,建筑行业呈迅猛发展的趋势,行业发展极具前景,但面对这种态势,我们仍应该有更加长远的思考,认清风险的存在,并对这些风险予以高度重视,如果对于这些风险采取忽视,或不予处理的态度,那么势必会对建筑工程本身造成巨大的损失。而按照后果的不同,风险也分为了几种类型,而相关部门要对于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于对于建筑工程本身有着更加充分的认识。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风险
1.1重视程度不足,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意识层面的问题是项目管理中的最根本问题,对于风险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造成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是项目风险管理中的最大风险。在建筑行业里很多企业项目风险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受到资金,规模,人员及传统管理思维模式的影响和限制,对风险管理工作没有足够重视,有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甚至没有风险管理内容。有些企业的风险管理存在局限性,只是针对工程进度或质量的某些方面进行风险管理,没有从全局角度出发,对工程设计,预算,施工流程,竣工验收结算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处理,没有系统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案。现在建筑行业竞争压力很大,施工单位为了能够争取到项目,不惜大幅压缩利润空间,因此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企业不愿意在风险管理方面投入资金,而采用风险不合理转移的办法进行处理,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拼设备,拼人力,甚至偷工减料等情况屡见不鲜,这些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风险因素对施工过程的影响,以至于风险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1.2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风险管理中存在很多缺陷性的问题,但是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是首当其冲的管理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程不能按着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所以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也就失去了其系统性的特点。很多施工单位都忽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设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和机构,更没有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的风险管理工作,对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隐患不能及时发现,从而降低了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另外,很多施工单位都缺乏建立主动性的管理措施对工程建设过程中风险进行管理。因为企业没有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企业领导层人员进行风险决策时,更是没有可靠的数据支持,风险决策就出现了盲目性,这就降低了建筑企业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处理风险的能力。
1.3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
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经济社会,各个行业都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建筑工程行业风险管理出现问题的很大原因还在于风险信息系统的缺失和不健全。风险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信息是影响企业风险管理可靠性的重点因素,施工企业对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信息没有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统一管理,导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可靠的数据信息来做支撑,所以,降低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施工企业的信用信息档案严重缺失,企业缺乏信用准入意识,无法确定合格的供应商工程分包单位。因此,必须提高风险信息化管理程度,完善风险信息系统的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防治对策
2.1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也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点对于企业而言,应拥有一支专门的团队来对于风险进行管理,聘请该领域优秀的人才来对于部门风险意识薄弱的成员针对性的进行培养,这样也能提员工整体素质,让员工的工作技能得以提升。第二点,企业内部要建立一套独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而风险管理机制主要分为三个小点,资金、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在进行资金的处理上,一定要保证每笔消费的来源可追溯,这也就是我们强调的资金透明化。财务部门的后台务必做好相关的记录。现在我们处于21世纪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影响力已经渗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个领域,对于建筑行业来讲也是如此。对于整个项目而言,风险管理工作处理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并且其具有庞大的工作量,因此如果单纯靠人工来进行处理的化,可能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相关工作,从而影响相关利益。即使人员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也可能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在工作内容上产生差错。而如果将这项高强度、高难度的工作交给信息管理系统的话,就可以完全避免上述问题。使用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减轻从业人员工作压力,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还能保障数据的全面准确性,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将企业利益最大化。
2.2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是从根本上控制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有效途径,建筑企业需要树立强烈的风险管控意识,提高处理建筑工程风险的能力,从而加强对工程周期长的项目管理。施工现场是存在风险最多的环节,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首先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施工人员识别风险及应对风险的能力。通过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从而加强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紧急突发情况的能力。技术人员要与时俱进,及时学习新的技术工艺,优化现场施工流程减少施工风险,组织管理人员交流学习管理知识,深入了解项目管理的新模式,培养创新意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力度。从而提高全员风险管理意识,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使风险管理关口前移。从进场开始就要将风险管理要责任到人,分清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并进行有效管控,定期检查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并进行排除,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只有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才能更有效地降低或避免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发生。
2.3完善风险信息系统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建筑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风险信息系统,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完善风险信息系统来减少风险,通过信息技术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及时制定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把风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建筑企业利用互联网云平台等技术的优点,使项目管理变得网络化,共享网络专业资源,提升企业的内控能力。风险信息系统进行完善过程,需要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政策环境,外界环境,内在因素,利用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对相关文件进行深度剖析,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识别,评估分级,根据风险因素等级和影响,制定出相应的防范策略,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工程要稳步进行,首先就要对项目工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解决。要在项目工程管理中建立一套系统性的项目工程体系,健全项目管理机制,完善风险防范系统,促进整个项目工程顺利建设。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项目工程稳步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张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类型及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2):1-2.
[2]赵育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类型及风险管理对策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148.
论文作者:陈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2
标签:风险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信息系统论文; 意识论文; 企业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