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李红英

浅谈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李红英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云南丽江 674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水利工程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但同时,水利工程的发展也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本篇文章结合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发展的现状,针对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了,提出了一定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影响;解决措施

前言: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近年来,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影响,各地气候环境、河流水位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部分地区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导致频繁的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困扰。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监管程度,制定相关的方法与对策,从而减少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伤害。

1 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分析

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现状,在社会经济全面建设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资源数量在不断减少,因社会经济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不断建设与发展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不仅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规模以及范围越来越大,并且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以通过对水利资源的全面和有效开发,来解决当前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中的水利资源不平衡以及不充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因施工建设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显著,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危机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水利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在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保技术,从而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发展和提升。

2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修建改变了天然水体的水文条件,导致了堤坝下游水体的变化:①改变了水流的速度。在水利建设期间因为河坝要对水流进行拦截,因此离堤坝近的区域的水流量增加,库区内的水流速度加快。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由于河流的流域面积扩大了,所以河流的速度就会下降。而水流的下游受其影响,泄水量下降,丰水期的水量减少,使得水流的枯水期周期增加,水量也增加。②水利工程建设使得水文条件发生了改变。在水利工程完工之后,上游水流的水位被抬高,水动力条件发生改变,导致下游的水流河道出现了断流现象,下游的地下水位也不得不下降,就会导致下游水流的水量减少,一些河流、湖泊等干涸枯竭,引发一系列问题。③水利工程建设影响了水质。在建设的过程中一些机械在施工时会把一些垃圾甚至是有毒废物弄到河流里,从而影响了河流的水质。在水流的储蓄水量期间,水流的流速下降,河流自身的自净能力下降。而上游河流中的不良物质会随着水流聚集在下游,在库区底部沉淀,污染了水质。

2.2 对大气与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的气候、大气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利的动力、热力等因素与普通的陆地有明显的差异,所以会影响当地的气候。主要表现在影响气温、湿度、降水、风速等方面。①对于气温的影响,工程周围的地区冬天气温要高于普通地区,夏天气温较低。②对于风力的影响,工程建成以后,对风力的摩擦力减少从而风速加大。但在山谷的地区或者居民聚集的地区,各种因素对风的摩擦力较大,所以风速要小。③对大气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产生的最大的影响就是大气方面的影响。对大气方面产生的影响是最明显、最严重的,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心,也是所有国家都在关注的问题。不过因为我省许多的水利工程设施都建设在了山谷、峡谷,那里森林比较茂密,所以水利建设对大气的破坏不是很明显。④对降水方面的影响,因为工程附近有充足的水量,在阳光的照射下,就会产生充足的水汽,因此就会产生大量的降雨。但是堤坝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增减不明显,不过周围地区增加了大量的降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对土质的影响

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了河流的流动产生了变化,导致了部分漂浮的物质大量沉淀,造成了库区内土质的下降,水库土壤淤积,对堤坝产生腐蚀,进一步促进了自然灾害的发生。还会导致土地盐碱化,使得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大片的土地盐碱化和沼泽化。

2.4 会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

水利工程设施多建立在断裂带和地质不太稳定的水库区,水利建设完工后,水位太高,使得水库周围的土地的地壳结构发生变化,土地不稳定,另外水库储蓄大量水,会对土地造成的水压增大,导致岩石破碎,因此就会诱发塌方、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比如三峡工程造成的齐岳山东北断裂,并很可能诱发地震。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还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3 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建立水电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造福人类和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但在其发展的前提下要保证对环境的保护程度。水利工程除了考虑为我国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考虑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这也是衡量一个水利工程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应针对于因为水利工程带来的环境破坏,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1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当今,我国水利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国家应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利用法律来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工程设计进行约束,实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工作人员工作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对于破坏比较严重的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以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区域应该进行重新的审查和准确的评估。

3.2 建设完善的工程建设环境评价体系

水利工程建设必然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建设单位应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结合工程需要及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工程项目的价值,从工程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等方面进行重点评价,关注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水利工程通过综合评价分析,该叫停的必须叫停。

3.3 协调发展开发与保护目标

过去,我国对于水资源规划往往追求百分之百的开发率,追求实现水利工程最大的利益化,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与破坏。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战略,注重在水利开发和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协调一致。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之中,工作人员对于河流梯级的设计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在对流域进行规划工作的时候,要采取合理化、科学化的设计手段,保证河流梯级的布局合理。在此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还应该遵循协调一致性的发展原则,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局面。

结语:总而言之,为了防止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首先应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展开水利工程的建设,为保证人类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晶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J].吉林水利,2015(10):33-35.

[2]梁波.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02):156-159.

[3]杨志义.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253.

论文作者:李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浅谈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李红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