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渔”问题的基本内涵及其特殊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殊性论文,内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有近1万个渔业村,450多万个渔业户,2000多万渔业人口,1300万渔业从业劳动力,遍布沿海各省市。在有些海洋大省,涉渔人口甚至占到总人口的相当比重,如广东省,涉渔人口 95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10。这一社会群体是农村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沿海省份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以“三渔”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并进一步对“三渔”问题的本质及其特殊性进行了探讨,以求为我国渔业、渔村和渔民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三渔”问题的提出
所谓“三渔”问题,是渔业、渔村和渔民这三个问题的总称。
(一)渔业问题
渔业是人们依托渔业水域,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增殖水产资源,以取得符合社会需要的水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狭义的渔业包括捕捞业和养殖业。广义的渔业还包括渔船、渔具、渔用仪器的修造与供应、水产品加工、贮藏、运销等。
自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渔业实施市场化改革以来,渔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保证了我国水产品的有效供给,切实解决了大中城市“吃鱼难”的问题。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渔业经济发展较快,已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目前,我国渔业已基本完成由“以捕为主”的狩猎型渔业生产方式向“以养为主”的集约型生产方式的转型,实现了渔业增长方式的第一次转变。
但是,我国渔业经济的增长还主要依赖规模的扩张,这种重数量不重质量、重规模不重效益的发展方式制约了渔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渔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1)海洋渔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优良的渔业水域、滩涂被大量占用,传统的养殖区域受到挤压。大量排放的工业和生活污水、突发性污染事故以及工程建设项目等对鱼类栖息造成破坏,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侵害。加之新的海洋制度建立后,国际社会对公海渔业资源管理日趋严格,各国对公海资源开发争夺日益激烈。(2)渔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我国渔业在资源和市场的开发上仍带有一定盲目性,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区域性和结构性的产品过剩、价格下跌等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启动和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渔业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进程缓慢。(3)水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入世以来,我国水产品因市场化水平低、生产成本过高、存在质量及污染等问题而缺乏国际竞争力。(4)渔政管理的法制建设亟待加强。我国的渔政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体制不顺,渔业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另外,由于我国渔政执法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执法机构经费紧张,执法装备难以改善,影响了渔业行政执法的公正和效能。
(二)渔村问题
渔村是指以一定的地理区域为基础、居民聚居程度不高、以渔业生产活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渔村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工比较简单,人口密度低,素质较差,同质性强,较少流动,乡土文化浓厚。
目前,我国渔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许多偏僻的渔村生产力极不发达,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很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2)基础设施条件不够完善。渔村建设规划滞后,道路狭窄,交通不便,缺乏系统的供水、供电设施。渔港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通讯条件差,能源建设不足,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推广以及检验检测等机构不健全。(3)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渔村教育、技能培训缺乏经费保障机制,办学条件差,存在严重隐患。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水平不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薄弱。文化信息资源少,服务体系不完善,难以满足渔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有的渔民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
(三)渔民问题
渔民是指居住于海岛渔区、以从事渔业生产为主要职业的劳动者。当前时期我国渔民主要以养殖、捕捞和水产品加工为主要作业方式。
我国渔民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渔业劳动力总量过剩,转移困难。由于海洋捕捞能力的增长与有限的作业渔场及脆弱的渔业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捕捞压力过大,资源衰退严重,使得渔业劳动力总量过剩,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势在必行。但是,多数渔民文化素质低,缺乏从事其他行业的技能,加之渔业产业化程度低,渔区经济结构单一,资金缺乏,渔民的就业门路狭窄,跨行业转移的难度较大。 (2)渔民收入增长缓慢,负担过重。近些年来渔民收入水平得到一定提高,但是,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局面在近期内难以扭转,千瓦捕捞量下降,燃油等渔业生产成本呈不断上升趋势,海洋捕捞效益大幅下降,渔民收入难以实现较快增长,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捕捞渔民收入大幅减少的现象。另外,涉渔税费种类繁多,多头管理,重复收费,渔民负担依然很重。(3)渔民的经济利益和平等权利得不到有效维护。作为分散经营的社会群体,渔民基本上单一地面对市场,市场谈判地位很低,长期以来一直是水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弱。另外,渔民不能完全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难以享受公共卫生、医疗和教育带来的实惠。(4)渔民失海、失业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城市开发、港口建设、海底电缆铺设、滩涂围垦等占用渔业水域、滩涂的现象逐年增多,加之一些地方推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和海域拍卖制度,造成大批渔民失海和失业。从目前情况看,对失海、失业渔民缺乏相应的安置和补偿措施,严重损害了渔民利益。
二、“三渔”问题的本质
(一)渔业发展是基础
渔业发展是渔民增收和渔村社会稳定的基础。一方面,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能够有力地促进渔民收入的增长,同时强化渔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渔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又为渔村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使基础设施得以改善,教育、医疗和文化建设得以加强,渔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得以优化。
切实解决当前渔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综合生产能力比较低下等问题,我国渔业发展必须实现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由常规生产型向科技生产型、由高能耗低效型向生态节能高效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要大力提高渔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积极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发展渔业二、三产业,特别是要扶持水产品深加工和物流业,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渔业,不断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渔业附加值和整体效益,实现渔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渔村建设是保障
渔村(区)建设是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富裕的保障条件。完善的渔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为渔业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提高渔业生产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效促进渔业健康快速发展。健全的渔村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卫生体系、教育体系以及渔村科技文化信息服务体系,能够切实保障渔民的基本生活权利,不断提高渔民的身体素质与文化素质,为进一步促进渔民增收奠定基础。
随着市场的开放、经济的增长以及渔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的渔村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社会事业滞后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渔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今后的渔村建设中,要着力改变渔村的落后局面,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事业进步,这是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和提高渔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三)渔民生活水平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核心
渔业的发展、渔村的建设,最终的落脚点是要解决渔民生活比较贫困的问题,即提高渔民生活水平和提高渔民素质。只有渔民收入提高上去,渔民真正过上富裕的生活,渔村社会才能实现长久稳定,渔民才有建设渔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渔民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才能驾驭现代化的渔业手段和装备,才能支撑现代渔业经济的发展和渔村社会的进步。
三、“三渔”问题的特殊性
“三渔”问题的特殊性是通过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的比较中得以体现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渔业与农业的比较
渔业是广义农业的组成部分,因而二者之间存在一些共性。表现在:从劳动对象考虑,对耕地和渔场(人工渔场)都需要进行培植,以增加产出率;都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属于弱质产业;农产品和水产品都有易腐易烂的特征,在流通环节对储运设施具有较高的要求;农业生产与渔业捕获业都有强烈的季节性,同时具有较强的产业后向延伸功能等。
渔业相对于农业而言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表现在:(1)海洋渔业资源具有共有性特征。土地具有固定性(非流动性)特征,以及使用的排他性(非共有性)。而广袤的海洋是一个流动的整体,渔业资源具有洄游性和流动性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海洋渔业资源分布的广泛性和跨区域性,海洋环境及海洋渔业特别是远洋渔业具有明显的国际性和全球性特征。(2)渔业水域可以立体利用。对于土地只能在平面上进行开发利用;而不同的鱼类栖息在不同水层,在同一水体能够实行不同水层种类混养,捕捞时亦可采取不同的网具捕捞不同位置的种群。这种水域的立体性为实现混养和合理密养、调整捕捞作业结构和提高水域生产力提供了依据。(3)开发海洋的难度远远大于开发陆地。与农业相比,渔业生产要求更高的体力条件和技术装备条件,每个渔业劳动力最低人均固定资本数量远远高于农业。渔业的生产成本(主要是燃料费、固定资产折旧等)远高于农业,但是渔业的投入产出比也明显高于农业。(4)渔业风险大于农业风险。农业和渔业生产均存在风险,农民耕作要面对干旱、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渔民在养殖和捕捞中面对着自然风险(海洋自然灾害)和各种政治(国际)风险。综合近20年的统计资料,我国由风暴潮、风暴巨浪、严重海冰、海雾及海上大风等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5亿元,死亡500人左右。由于渔业对水体环境具有高度依赖性、鲜活水产品的易腐性、渔业资源供给的稀缺性、水域有效利用的困难性和资源利用的外部性等特点,决定了渔业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冲击,使得渔业风险明显高于农业风险。
(二)渔村与农村的比较
农村和渔村都是具有一定人口、有一定的规模和具体地域范围的社会共同体,但是渔村又有着区别于农村的独特之处,表现在:(1)自然环境及地理条件。渔村临海,一般位于偏远的地区,交通运输不便,信息闭塞。我国有近7000个海岛,其中大约 6%为有居民岛。很多渔村分布在海岛上。海岛与陆地分离,经济基础薄弱,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2)基础设施建设。渔业相对农业来说需要更多基础设施支撑,完善渔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力地带动渔村经济发展,改善渔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例如渔港的建设对于有效拉动海上生产、保障渔船安全、促进渔业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渔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严重不足,渔村的生产性、服务性、社会性和流通性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这就导致渔业发展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较差,渔民生命财产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渔民的生活居住条件不佳,生活质量不高。(3)民俗文化特质。大海是沿海渔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命脉,渔民对于大海有着感激与敬畏双重心理情感。傍海而居的人们栖息在海岸,形成了其特有的渔村文化——家庭文化、休渔期文化和渔船文化。我国渔村文化的代表是妈祖文化。这些民俗文化的形成充分体现了渔民祈求平安和丰收的心情。但是渔村的现代化必须首先要实现渔村文化的现代化,在新渔村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加强教育引导,解放渔民的思想,使市场经济观念深入人心,努力倡导科学的、理性的渔村文化。
(三)渔民与农民的比较
虽然在大农业的概念下,渔民是农民的一部分,但渔民与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上存在着重大的区别,渔民有着很多不同于农民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渔民缺乏必要的生产资料保障。土地是保障农民生活的主要资源,只要有土地农民就能维持基本生活。而渔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是水域和滩涂,渔民没有耕地或耕地数量很少,对于他们来说,利用水域、滩涂进行渔业生产是他们得以生存的根本保障。由于我国渔业法律制度不完善,对渔业水域、滩涂的使用权尚未得到确认,导致渔民“失海”问题严重。(2)渔民有明显的退休年龄。农民在土地上劳作,可以根据自身状况进行调整,没有明显的退休年龄。渔民远离陆地进行作业,其劳动强度和连续工作时间远高于农民。受年龄、体力和反应能力等的局限,到了一定年纪的渔民不适合在海上继续作业,退休的渔民不能像农民一样通过土地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他们主要依靠以往的积蓄、子女的赡养和集体的补助维持生活。(3)渔民所需生产资料的成本很高。渔民必需的生产要素渔船、渔具以及其他生产必需品都很昂贵,要支出更多的费用才能开展渔业生产。渔民生产要素的灭失风险远远大于农民,而且渔船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折旧费用很高,还要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需要及时更新。这些费用负担都是农民所无法比拟的。(4)渔民面临的失业危机更大。随着捕捞渔船可作业的海域越来越小,渔民面临转产转业的严峻形势。即使是仍然在海上作业的渔民也面临着油价上涨、渔获物减少等问题,大量的渔民仅靠传统的捕捞已经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渔民转产转业意味着将失去以往的谋生手段,必须重新寻求创业谋生的新途径。(5)渔民遇到灾害的后果严重。渔业生产是一个高风险、极不稳定的行业,生产中发生的意外往往是船毁人亡,其后果通常是渔民个人、渔民家庭甚至渔民的亲朋好友所无法承受的。受灾家庭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恢复生产和维持意外事故前的生活水平,只能依靠政府的救济和补助维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