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铁作为大众服务的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容量大、速度快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污染等众多的问题,对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地铁运营中现存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地铁 运营 有效措施
一、地铁运营中现存的安全问题
相比于其他城市交通系统,地铁的运营有着很不一样的特点。首先,地铁的运营和使用都是处于地下环境内,并且地铁车辆的运转还将涉及到大量的电子系统和仪器设备,如果这些精密度极高的仪器设备出现问题,那么将直接导致地铁交通运行出现故障,甚至是直接导致地铁交通瘫痪或是危害到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其次,自动化和自主化是地铁运营的又一大特点,地铁在运行时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如果在乘客上下车的过程中出现事故问题,那么在地下这样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内,很容易导致人们产生恐慌、害怕心理,如果情况得不到有效的管控,那么甚至是可能造成大规模的恐慌造成踩踏事件,其后果是很难估算的;最后,由于我国的地铁技术引进时间较短,在对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之上还未形成一个的规范体系,技术与经验依然存在缺陷,尤其是在地铁运营的安全问题之上,很多隐藏的隐患问题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地铁运营安全问题依然比较严峻。
二、地铁运营事故分析
(一)人为因素
由于乘客与工作人员未遵守地铁规章制度,致使地铁运营事故频频发生。一旦发生地铁运营事故,由于工作人员缺乏工作能力,加之乘客处于慌乱状态下,导致地铁事故影响力逐渐扩大。分析以往地铁运营事故统计数据,乘客不遵守乘车规则是导致一般性事故的关键因素,而安全工作未落实是导致危险性事故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可见,造成地铁运营事故的关键在于人为因素。由于地铁具有客流量大的基本特点,致使地铁站等车的人处于十分拥挤状态下,常有乘客被挤到轨道中。在此背景下,地铁站出现人员混乱状况,增加踩踏事件发生概率,甚至导致乘客致死。与此同时,不慎跌落地铁轨道或跳入地铁轨道的现象常常发生。简言之,人为因素是导致地铁运营事故的关键所在,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地铁设备因素
第一,列车因素:由于列车驾驶不当、车速超出规定指标,导致列车相撞或出轨等地铁运营事故,进而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第二,列车轨道因素:在建设轨道过程中,由于轨道质量存在缺陷,验收工作未落实,在长时间使用基础上,轨道出现裂缝或折断等现象的发生,进而诱发地铁运营事故。第三,站台与列车供电因素:地铁引变电站开关出现跳闸,或由于列车蓄电池用电过量,出现电量不足等问题,致使地铁列车难以正常启动,导致严重的地铁运营突发事故,甚至造成大量乘客被困于列车中。第四,地铁控制信号因素:由于地铁控制系统发生异常,影响列车正常运行,为乘客带来困扰。
(三)社会灾害因素
地铁车站与地铁列车内均属于人员密集地,若发生突发事件,将导致大面积的人员伤亡,对稳定的社会秩序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威胁。例如,火灾、爆炸等社会灾害。近几年,爆炸、火灾等灾害频频发生于地铁运营中,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社会造成巨大伤害,阻碍城市发展。
三、提高地铁运营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地铁工作人员与乘客的教育
一方面,针对地铁工作人员而言,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知识培训与教育讲座,引导地铁工作人员学习地铁运营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其科学开展地铁工作,促使地铁工作人员秉承着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提升地铁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同时,推动地铁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的发展,避免因粗心、失职等造成严重的地铁运营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完善优胜劣汰制度与奖惩制度,激发地铁工作人员主动学习的愿望,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地铁工作中去,保证地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减少地铁运营事故发生概率。另一方面,针对乘客而言,采用多样化教育方式,例如,地铁专报、报栏、标语以及手机新闻等方式,引导乘客树立安全乘坐地铁的意识,了解乘客素质与安全意识对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减少因乘客诱发的地铁运营事故。强化乘客自救措施的教育,通过媒体或网络,指导乘客掌握地铁运营事故中的自救方法,降低地铁运营事故影响力。
(二)加强安全管理,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对地铁进行安全管理,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是非常具有必要性的,第一,对地铁的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重视,无论是在运营、维修还是检查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技术指导,要符合规定的章程,保证地铁工作中的安全。第二,就是制定相应的规范和章程,在对地铁的维修和检查过程中有规范的程序进行指导,对一些设备系统。包括地铁安保和安全应急系统,在具体的检查过程中都要有一定的要求。第三,要加强对员工培训管理工作,在考核当中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知识等进行考核,促进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安全防范工作中的重视。
(三)创建安全运营评估制度,消除潜在隐患
地铁的安全运营必须在科学全面的评估制度支撑之下才能够充分实现。地铁运营安全评估制度,主要就是指对地铁运营各环节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分析,明确各环节的安全程度,对于安全性较低的环节则应该重点关注,并且对于潜在的安全问题应该使用针对性的优化方案,进而保证地铁运营安全方案实施的有效性。首先,收集地铁各个站点每天上下乘客的数量,观察是否达到地铁运营的饱和上限,进而对地铁运营作出相应的技术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地铁安全问题的防控和应对处理;其次,逐步规范安全评估体系还应该细化到地铁车辆、轨道、信号的评估,进而保证地铁交通系统的每个细节都能够得到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等级,以确保地铁能够安全的运营。
(四)加强地铁内部的消防力度,提高地铁消防水平
消防工作是保障地铁安全运营的基础。由于地铁运营的环境是处于半封闭的地下,相对封闭的空间环境让烟雾和人员的疏散都相对较难,并且消防扑救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地铁消防就成为了左右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全面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程度,地铁消防工作必须以预防为主,只有尽量避免在地铁内部发生火灾,才能够保证地铁内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地铁部门还必须注重加强地铁消防系统的建设,让地铁消防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及时帮助乘客疏散,让119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进入火场灭火。另外,地铁的工作人员还必须对地铁乘客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将易燃易爆物品杜绝在车厢以外,规范乘客自身的乘车行为,在发生火灾时能够由乘务员引导自行有序的离开火场区域。
(五)制定应急方案,提高应急效率
要加强对应急救援方案的制定工作,才能尽可能的提高救援效率,降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在制定应急救援方案时,要时刻注意方案要符合当地的客观环境,而且要注意对国内的安全事故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吸取经验,制定一套能符合实际情况的救援措施。另外要注意对员工救援能力加强训练,只要这样才能在事故发生时能极大的提高救援效率,降低事故造成的伤害。
四、结束语
地铁由于其自身运营的特殊性,有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大对地铁安全问题的防治工作,能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伤害,这就需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建立安全评估体系、加强地铁消防管理、制定应急救援方案,为乘客的出行带来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章,蒲琪.城市轨道交通概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 刘志刚,谭复兴.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3] 高翔.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探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4):178-179
[4] 何理.城市轨道交通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3).
论文作者:刘佳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地铁论文; 乘客论文; 事故论文; 发生论文; 工作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轨道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