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县水务局,四川,绵阳,622150)
【摘 要】农田水利工程有助于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进农民收益,是“三农”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从农田水利综合管理体系上,技术创新上,人才培养上下工夫,针对当前水利上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建设与管理,切实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产业稳定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产条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粮食生产增产安全保障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条即为“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其中第二点明确提出“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强调“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农村农业发展的关键在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民作业条件改善与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需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
一、水利建设发展概况
梓潼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丘陵地带,背靠剑门山脉,南临川中盆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4°57′16″至105°27°35″,北纬31°25′57″至31°54′43″。东与南部、盐亭交界,南与三台、游仙区相连,西与江油接壤,北与剑阁为邻,东西宽约35公里,南北长约52.5公里,幅员面积1442.52km2。截止2013年底,全县辖32个乡镇,329个行政村,2233个合作社,144339户,总人口38.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71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44.39千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1.20千公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23.01千公顷。
目前全县蓄水工程8347处,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68座、塘坝8178座,水库总库容6692万m3,兴利库容3920万m3,塘坝的总容积提水工程共有887处,提水装机 28324万kw。年总供水能力22957万m3。
二、存在的问题
1、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现今梓潼县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设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间久远,建设标准低,水利设施老化失修,设施不够完善,并且没有做好相应的使用管理与维护,多数带病作业,出现使用性能明显下降,使用效率低下,难以发挥出水利工程应有功能;很多渠道存在设施落后,长时间未清理,淤堵非常严重,排洪灌溉功能下降厉害;农田提水机泵存在科学管理与规划欠缺,建成后部分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被长期搁置,锈蚀严重。加之地区水资源匮乏,部分农民就只能靠天吃饭。水利设施数量减少,农田灌溉无法保证,农民饮水安全也无法得到完全保障,导致农村发展速度缓慢。
2、现行管理模式有待规范
当前各地水利工程在建设管理上普遍存在体制不健全,在对水利工程组织实施建设中没有全面统筹的规划,在资金管理上没有系统科学的体制安排,在建设与管理人员上没有明确具体的考核机制,使得优秀的水利工程建设达不到预期效果,部分工程建设缓慢或停滞,相当数量水利工程在管理上更是缺乏。尤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流于形式,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无人管理,农民仍停留在以往的集体主义制度下用水的习惯,只用不管,呈现自由散漫管理局面。特别是农村末级渠系,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基层管理人员管理经费得不到保障,人员配置不合理,管理技术力量缺乏,无法全力承担管理任务。全面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展较慢,导致管水、用水问题在短时间内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3、水利建设、维护资金不足
虽然国家政府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但是依旧存在投入不足、配套资金无法完善的问题,且地方财力困难,导致农村水利建设滞后。又因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政府财力人力投入差距较大,因此总体上来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维修投资力度不够,主要是山坪塘、石河堰、蓄水池、小型渠道等小微型水利工程严重缺乏维修养护资金,严重制约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致使农田水利多数不能及时跟进修缮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水利建设管理技术人才欠缺
水利行业的发展同样需要科学技术支持与创新驱动,但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中却没有充分合理地应用先进科技成果,水利工程建设标准落后于科技发展周期,使得农田水利科技化程度不高,建设与管理效能滞后,农田水利效益不足,建设成本大、管理费用重,在预防自然灾害上难以提前有效解决,水利工程对农田产量提高的帮助作用日益渐缓,需要花大力气完善水利建设技术标准规范,提高农田水利技术水平。在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专业人才上也存在欠缺,因农田水利施工地点多在偏远地区,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待遇也不是很高,使得农田水利专业技术人员流失较为严重,需要加强对水利人才的管理与引进力度,确保水利建设人力资源充足,现代科技才能得到贯彻应用。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合理配置水资源
科学规划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武引二期工程的建设施工,实现水库与水库、水库与武引灌溉枢纽的联通工程建设,增加工程蓄水量,提高调水、蓄水、供水的能力,破解工程性缺水的瓶颈,充分保障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抓住机遇精修、整治年久失修的小塘坝、蓄水池,逐步疏通末级渠系。适当增加供水工程和抗旱工程,实现水源联合供水,保证农田灌溉率能够达到80﹪,生活和工业用水达到90﹪。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实施梓潼中小河流治理、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防洪减灾等工程,解决供水缺水等问题,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跨越提供保障。
(二)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
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内容广泛、复杂多样的管理特征,保证水利工程长效良性运行的关键在于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规范,才能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科学管理水平。一是在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体制上创新,遵照用水节约、水费支出降低、灌排工程正常运转的原则,落实解决农业水价改革、水管单位经费支出等问题;二是在水利工程管理绩效考评上健全,建立动态、系统的水利工程项目考核机制,促进财政支农效能;三是在水利工程新建工程上用新方法,对工程所有权进行明晰,遵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责”原则,明确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落实管护经费。四是要在法律上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推进水利工程工程建设道路健康有序,切实有法律保障。
(三)增加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
新形势下,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利用市场机制扩大水利建设资金的来源显得十分重要。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争取国家水利建设项目、根据地方特色招商等方式增加投资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兴建必要的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年代久远失修的小型水利工程或帮助农村更换水利设施设备。
(四)积极引导多方参与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服务对象与直接受益者即是农民,要转变政府一手包办工作思路,通过有效宣传措施增进农民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认可与参与,按照“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原则”,通过“一事一议”方式,以财政资金为主导,农民先干后补、以奖代补措施,引导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维护全过程,既保证工程顺力开展,又能有效消化当地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用水合作组织、承包管理经营、租赁管理经营、股份合作管理经营、拍卖等实现多方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五)加强农村水利工作队伍建设
水利建设一直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该注重对水利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水利工作管理人员的培养,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也可以组织经验丰富的水利专业工作人员下乡指导,帮助农民学习科学的管理知识,共同更好的管理农田水利工程。
结束语:农田水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认真做好总体规划,加大引导与管理,加强水利新技术应用,加快水利人才培养建设,形成科学、系统、完善的农田水利综合建设管理体系,为农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芳.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初探[J]. 北京农业,2015,03:174.
[2]卞成林,马华琼.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研究[J]. 低碳世界,2016,08: 85-86.
[3]《绵阳市梓潼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报告》。
论文作者:江婧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6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建设论文; 农田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农民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6月总第2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