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公务_汉朝论文

论古代公务_汉朝论文

古代官商浅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官商论文,古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我国官商,始于西周初期,以后各代昌盛不衰。大规模的官营商业对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严重地阻碍了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国有商业在流通领域发挥了主导作用,这是生产社会化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但它的存在不应排斥其他社会主义经济成份,不应排斥市场机制,否则就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官商发展状况 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

我国官商,始于西周初期。“工商食官”〔1〕,是为写照。 战国时期,管仲相齐,“徼山海之业”,创盐铁官营之始。汉武帝时,官商大兴,有大司农主盐铁税务,大鸿胪主外贸,榷酤卖酒,常平营粮,采取了盐铁统购统销及均输、平准等一系列经济措施。此后各代官商昌盛不衰。南北朝间以官商为主进行南北互市和聘使贸易。唐时设立市监主管与少数民族贸易,设市舶使主管外贸,有专卖、常平、和买、官市等官商方式。宋代,设“务”专卖盐、茶、酒、矾,熙宁新政时期,还推行均输、市易诸法,国家直接掌握物资,调剂余缺。元朝官营铸器、粮食、棉帛与马羊的交换,实行盐、茶、酒、药材专卖。明代采取开中、岁办、采办制度,各大城市遍设“榻房”(货栈),皇家开店,有“花酒铺”——倡优馆舍及典当铺、淮盐铺等。清廷是通过十三行控制外贸,通过官商大贾垄断国内商品和物价。名代官商,既经营宫廷皇族所需的奢侈品,也经营老百姓的日常必需物,并以严刑峻法来保证官商对某些商品供销的垄断。官营商品,一是官府手工业制造;二是向民间“和买”;三是托商人采购;四是“抽解”、“博买”外商的舶来品。

大规模的官营商业,对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推广技术,有利生产。官营手工业集中诸多能工巧匠,实行严密细致的分工,故产品较之私营先进;官营商业网点众多,遍及全国,因而新产品的技术能迅速推广。如西汉冶铁官营,“多造铁犁,少造来锸”〔2〕,使铁犁在农业耕地工具中迅速占了主导地位,费工少,耕地深,从而带来粮食增产。汉初粮食亩产不过一石左右,至西汉中叶已达二石,有的甚至十石。〔3〕

增加岁入,有利国富。历代统治者大办官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补充正税不足。“盐,食肴之将,……铁,田农之本,……非编户齐民所能家作,必仰于市,虽贵数倍,不得不买”,〔4〕茶、酒销量大,利润颇为可观。宋代生产一斤茶叶可赚十文钱,〔5〕故历代王朝总是统而营之,垄断产销,从中获得稳定而又充裕的收入,以维持庞大的国家机器及统治阶级荒淫生活开支之需要。唐大历末年,盐税就达600余万緍,“天下之赋,盐利居半”。〔6〕但这种国家财力的增强,在客观上也有利于抗御外侵,巩固国家的统一,从而能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较为安定的环境。汉武帝在抗击匈奴的大规模战争中,“笼天下盐铁诸利”,从而保证了军需供给,“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增而用足,……车甲之费,克获之赏,以亿万计,皆赡大司农。”〔7〕

打击豪强,有利集权。汉代桑弘羊倡盐铁官营之策,“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8〕汉初不禁私利,吴王刘濞铸铁煮盐,结果力量一大,就造起反来。宋代豪商富贾,“乘民之亟,弁利数倍,财即偏聚,国用也屈。”〔9〕这既不利于中央封建集权的统治,也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民弃农经商,造成严重后果。官办商业将富商大贾和地方豪强所掌握的这部分权利夺取过来,使“富商大贾亡所采之利而反本”,〔10〕这就不仅消除了政治上的一个隐患,而且也起到劝民务本的目的,有利于维持和发展农业生产。

平抑物价,有利民生。历代王朝通过官营商业,掌握了大量的主要经济物资,并采取均输、平准、常平、市易诸政策,这就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余缺,以半补歉,平抑物价。如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大农诸官”根据“贵则卖之,贱则买之”的原则经营商业,使“万物不得升腾”。〔11〕唐代刘晏在各地遍设盐仓,一旦盐商抬价,立即抛出“官盐”,平价售出,使市价不得不跌。宋代王安石变法,“赈贫乏,抑兼并,广储蓄以备百姓凶荒”,“谷贱则官籴,不至伤农;饥歉则纳钱,民以为便。本钱岁增,兵食有余。”〔12〕这些都说明实行官商政策,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同时,还有平抑物价、抑制兼并、安定民生的一面。

但官商政策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极为有限。这是因为商业在官府的直接控制下,丧失了自由发展的生机,而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综合性,从而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里,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努力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才能获得超额利润,维持简单再生产并进行扩大再生产,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在这里,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但在官营垄断的场合,财政原则取代了商品原则。官营手工业因其原材料多来自于“土贡”,劳动力多为服役者,产品又是由官商包销,因而粗制滥造,不讲核算(为统治集团生产的奢侈产品自当别论)。官营商业因独家经营,无人竞敌,故能卖以高价,渔猎暴利。所以,官营产品,一是质次,二是价高。汉代官营盐铁,所造铁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盐铁价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食者。”〔13〕唐朝后期实行榷盐政策,盐价由每斗十文逐步涨至三百七十文,“贫民困高估,至有淡食者。”〔14〕元代国家在垄断了农具制造业后,出现了“苦窳偷浮价倍增”,“耕时不幸屡破损”的现象。〔15〕地主政权一方面以垄断高价出卖盐、铁、茶、酒,一方面以低价和买、和籴。唐代后期,宦官以“官市”为名,“晗敕命”进行强买,“率用值百钱物买人数千钱物”。〔16〕宋代政府和买,付价既不足值,又不及时,往往长期拖欠。和籴粮草时,“官虽量予钱布,而所得细微,民无所济。”〔17〕籴买官经常“低价满量,豪夺于民。”〔18〕明代“召商置买”一部分上贡物品,采办之际,“物价多亏,商贾匿迹。”〔19〕可见官商排斥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不受到阻碍。

官商政策不仅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阻碍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前,一直是商业的发展促进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了生产物的商品形态——即把各生产部门由非商品生产变为商品生产,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力量。官商政策出于增加财政收入及抑商目的,只要有新的能够大量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出现,政府即垄断起来,这就剥夺了工商业最有利的营业部门,堵塞了商品经济自由发展的道路。为了维持官商的垄断地位,历代都颁布了种种严刑峻法。汉时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20〕宋初规定,“应百姓私造麵十五斤者死;酿酒入城市者,三斗死;不及者等第罪之。买者减卖人罪之半。”,“私贩河东及幽州矾一两以上,私煮矾三斤,及盗官矾至十斤者,弃市。”〔21〕其结果,不但中断了生产物的商品化,而且把已经商品化了的生产也窒息了;不仅割裂了商品的流通过程,而且割裂了商品的生产过程。这就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扼杀了。

官府经商,把经济机构变为新的衙门,冗员众多,人浮于事,经济效率甚为低下。官吏们不懂经商之道,却又依仗权势,大搞劳民伤财的瞎指挥。18世纪上叶,我国生丝、茶叶多经上海港出口。但在1757年,乾隆下令关闭了除广州以外的各通商港口,结果江浙的大宗丝茶商品舍海就陆,舍易就难,翻山越岭,取道湘赣,转由广州出口,既耗时费力,还难免损耗霉变。乾隆晚年,生丝因国外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本应扩大出口,增加生产,赚取外汇,但清朝反而禁止丝绸出口。英王乔治三世为此特此致书,商请开禁,而乾隆回信竟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谓迂腐之至。如此经商,怎能发挥流通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官商政策表面看来排富商,抑兼并,实际上又造成了新的权贵,增加了统治者的奢靡,埋下了新的危机。官商“攘公法,申私利,跨山泽,擅官市,……执国家之柄以行海内,……威重于六卿,富累于陶、僭,……妇女被罗纨,婢妾曳稀纻,子孙连车列骑,田猎出入,毕弋捷健。”〔22〕而另一方面,在绅、官、商一体的压榨下,民不聊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激化,造反烽火遍起。南朝刘宋在蜀地主冶,一断私民鼓铸,而贵卖铁器,使“商旅吁嗟,百姓咸欲为乱”,终于引起赵广领导的农民起义。〔23〕北宋统治者遍设“博买务”,垄断茶叶购销,激起“贩茶失职”的王小波、李顺起义。阶级矛盾的激化,深刻地暴露了官商政策的历史反动。

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今天,社会主义国有商业在流通领域里发挥着主导作用,这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但是,它的存在不应排斥其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不应排斥市场机制,否则就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对古代官商的回顾中,我们不正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么?

注释:

〔1〕《国语·晋语》。

〔2〕《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59页。

〔3〕〔4〕《汉书·食货志》。

〔5〕《净德集》卷一《奏为官场买茶亏损园户致词诉喧闹事状》。

〔6〕〔14〕《新唐书·食货志》。

〔7〕〔8〕〔10〕〔13〕〔22〕《盐铁论》。

〔9〕〔12〕〔17〕《宋史·食货志》。

〔11〕〔20〕《史记·平准书》。

〔15〕柴山大全集四《农器叹寄呈左丞相》。

〔16〕《唐会要》八十四《市》。

〔18〕《救荒活民书》一。

〔19〕《明史·食货志》。

〔2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一。

〔22〕《宋史·刘粹传》。

标签:;  

论古代公务_汉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